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诗歌授课中采用比较式教学法,利用已学相关作品与新学诗歌作对比教学,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快速掌握所学诗歌内容,形成知识迁移,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知识系统性、完整性。
关键词:比较式教学法 诗歌 知识迁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式教法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达到乌申斯基所说的“了解世界的一切”,即形成知识迁移,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诗歌教学为例,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作者主题相似的作品、不同作者相似主题的作品,均可做比较式教学设计,实现高效学习。
一、在教学设计中确立“比较点”
以比较式教学法贯穿课堂,“比较点”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式学习才是最大亮点,才能学有所获。与新课对比的诗歌太难或者太陌生,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由浅入深、由熟悉带陌生,是确立“比较点”的基本原则,同时要结合新课的三维目标确立,所选比较诗歌是为新课目标服务的。以《登高》为例,三维目标确立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过程与方法:从读中悟,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及无以为力的深沉苦痛。
关键词:杜甫、意象、情感。由关键词寻找 “比较点”,进而生成问题:如何才能通过两首诗歌的比较了解杜甫?哪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可以和《登高》中的“意象”相区别?杜甫在《登高》中的复杂情感究竟是如何演变的,以前的诗作有没有不同的?有没有一首诗是学生学过的、又能关联上述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能做比较学习的?通过一些列的追问,最终确立《望岳》作为对比诗作,二者的“比较点”如下:
找准比较点,解决了教学设计的两大难题:一是确立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学习目标;二是确立了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也落实了上课的主要流程。
二、在课堂实践中检测“比较点”
教学设计只是教学预设,是否有效推行,须经过课堂检验,且在实践中修正,使学生真正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设计的内容,本课预设问题主要是两个,小组合作探究达成效果如下:
比较点:《登高》和《望岳》的情感、意象、手法方面的異同
重点区别:《望岳》的情感基调是浪漫与激情,《登高》是孤独与悲愁,前者是豪情,后者是悲情;在意象方面,《望岳》集中描写单个意向泰山,《登高》则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典型意象构成悲秋之景;从手法上看,《望岳》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裘马轻狂少年郎的凌云壮志和豪迈气概寄托于巍巍泰山上,《登高》是借景抒情,将暮年老者的时节之悲、个人之悲和家国之悲揉进沉郁的秋景之中。将这些探究出来,结合杜甫个人际遇和国家境况,自然而然达成预设学习目标。
课堂实践检测情况:
由于导入时强调学生所学诗作,入课时的学习兴趣是有的,可以肯定比较点的确立较为恰当的。
本课设立两个主要探究问题,问题一较为简单,学生能较为准确的概括两首诗的相关情感;问题二较为有难度,也是本课重难点,学生能通过探究找到两首诗的抒情方法有不同,也能区别不同点在哪里,但具体分析又没有明晰的逻辑思维,两首诗的分析都不够细致。特别是分析意象的时候,《登高》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望岳》是如何托物言志的,思路混乱。
比较式教学法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对两诗有效地交替分析,而不是一会儿说这首诗一会儿谈那首诗,或者集中探究一首诗,又忽略了另一首诗。恰巧在本堂课中两个突出问题都存在,这主要是教师的主导能力欠佳,被动地引导课堂导致的。
本堂课有得有失,“得”在新课中采用比较式教学确实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失”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课堂流程不畅,分析不够透彻,预期目标没有完全达成。
三、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
就本次教学,导致课堂流程不畅,预设点没有反馈出来,课堂主要内容没有分析透彻的重要原因在如下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比较式教学法训练少,不能因难而退,更需要多锻炼,多运用,多思考。尤其是对课堂的把控能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还需不断学习进步。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由学生牵引着发生改变,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而不是改变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是关于如何在两首诗中进行教学切换,需做问题细化。较为笼统的大问题抛出去,学生没有思路,必会不得要领。
三是时间安排需改进,要突出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第一个问题不需要多个小组展示成果,第二个问题是教学重点,给足充分的时间。
诗歌充满意蕴美,耐人寻味。诗歌的手法是能迁移的,诗歌的情感是会转化的,因而利用比较教学法授课十分必要,教师教学绝不能因难而畏难。我们从作者、情感、意象、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设置比较点,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学习新知识,更是巩固加深知识、让知识迁移的重要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探究的。
关键词:比较式教学法 诗歌 知识迁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在教学中运用比较式教法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达到乌申斯基所说的“了解世界的一切”,即形成知识迁移,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以诗歌教学为例,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作者主题相似的作品、不同作者相似主题的作品,均可做比较式教学设计,实现高效学习。
一、在教学设计中确立“比较点”
以比较式教学法贯穿课堂,“比较点”的确立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式学习才是最大亮点,才能学有所获。与新课对比的诗歌太难或者太陌生,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由浅入深、由熟悉带陌生,是确立“比较点”的基本原则,同时要结合新课的三维目标确立,所选比较诗歌是为新课目标服务的。以《登高》为例,三维目标确立如下:
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及本诗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过程与方法:从读中悟,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及无以为力的深沉苦痛。
关键词:杜甫、意象、情感。由关键词寻找 “比较点”,进而生成问题:如何才能通过两首诗歌的比较了解杜甫?哪一首诗歌中的“意象”可以和《登高》中的“意象”相区别?杜甫在《登高》中的复杂情感究竟是如何演变的,以前的诗作有没有不同的?有没有一首诗是学生学过的、又能关联上述问题,让学生由浅入深能做比较学习的?通过一些列的追问,最终确立《望岳》作为对比诗作,二者的“比较点”如下:
找准比较点,解决了教学设计的两大难题:一是确立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学习目标;二是确立了教学设计的主要教学内容,也落实了上课的主要流程。
二、在课堂实践中检测“比较点”
教学设计只是教学预设,是否有效推行,须经过课堂检验,且在实践中修正,使学生真正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设计的内容,本课预设问题主要是两个,小组合作探究达成效果如下:
比较点:《登高》和《望岳》的情感、意象、手法方面的異同
重点区别:《望岳》的情感基调是浪漫与激情,《登高》是孤独与悲愁,前者是豪情,后者是悲情;在意象方面,《望岳》集中描写单个意向泰山,《登高》则描写了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典型意象构成悲秋之景;从手法上看,《望岳》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将裘马轻狂少年郎的凌云壮志和豪迈气概寄托于巍巍泰山上,《登高》是借景抒情,将暮年老者的时节之悲、个人之悲和家国之悲揉进沉郁的秋景之中。将这些探究出来,结合杜甫个人际遇和国家境况,自然而然达成预设学习目标。
课堂实践检测情况:
- 关于学习兴趣
由于导入时强调学生所学诗作,入课时的学习兴趣是有的,可以肯定比较点的确立较为恰当的。
- 关于“学习问题”
本课设立两个主要探究问题,问题一较为简单,学生能较为准确的概括两首诗的相关情感;问题二较为有难度,也是本课重难点,学生能通过探究找到两首诗的抒情方法有不同,也能区别不同点在哪里,但具体分析又没有明晰的逻辑思维,两首诗的分析都不够细致。特别是分析意象的时候,《登高》是如何借景抒情的,《望岳》是如何托物言志的,思路混乱。
- 关于课堂流程
比较式教学法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对两诗有效地交替分析,而不是一会儿说这首诗一会儿谈那首诗,或者集中探究一首诗,又忽略了另一首诗。恰巧在本堂课中两个突出问题都存在,这主要是教师的主导能力欠佳,被动地引导课堂导致的。
本堂课有得有失,“得”在新课中采用比较式教学确实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失”在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课堂流程不畅,分析不够透彻,预期目标没有完全达成。
三、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
就本次教学,导致课堂流程不畅,预设点没有反馈出来,课堂主要内容没有分析透彻的重要原因在如下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比较式教学法训练少,不能因难而退,更需要多锻炼,多运用,多思考。尤其是对课堂的把控能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还需不断学习进步。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能由学生牵引着发生改变,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积极投入课堂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而不是改变课堂的教学目标。
二是关于如何在两首诗中进行教学切换,需做问题细化。较为笼统的大问题抛出去,学生没有思路,必会不得要领。
三是时间安排需改进,要突出重点,而不是面面俱到。第一个问题不需要多个小组展示成果,第二个问题是教学重点,给足充分的时间。
诗歌充满意蕴美,耐人寻味。诗歌的手法是能迁移的,诗歌的情感是会转化的,因而利用比较教学法授课十分必要,教师教学绝不能因难而畏难。我们从作者、情感、意象、表现手法等多方面设置比较点,不仅能让学生快速学习新知识,更是巩固加深知识、让知识迁移的重要教学方式,是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