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巧教 务实高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a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文是指那些文字多、篇幅长、训练点多、内涵丰富的文章。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第二学段在 800 字以上、第三学段在 1000 字以上的现代文称作长文。宋秀金认为,长文应该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长文,即文章篇幅较长的文章;另一种是因文质兼美、含义深刻而被教师教“长”了的文章。余映潮老师认为,有时候,长文也是难文。因此,长、深、难这三点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长文的典型特征。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统编本教材的过程中,遇到长文时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1.逐段讲解,面面俱到
  很多教师采用逐段讲授的方法,唯恐疏漏某个知识、某一环节。一篇长文,常常需要花费三四个课时才能完成教学,学生学得辛苦、厌烦,教师教得辛苦、低效。
  2.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很多教师采取略读法教学长文,犹如蜻蜓点水般,在文章表面一掠而过,教学抓不住文本的教学重点,学生学得“稀里糊涂”,不能很好地落实阅读任务。
  3.深挖细品,遥不可及
  对于学生在阅读长文的过程中遇到的意蕴艰深的内容,很多教师“不避锋芒”“奋勇向前”,解读过深,品读过细,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因此,笔者以为,长文需要巧教,方能事半功倍。长文巧教的核心意义在于:实现单位时间内文本课程价值及学生生命价值的最优化。巧教就是在把握语文学科本质、明晰教材特点、凸显年段特点的基础上,紧扣核心要素,凸显教学重点,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训练,对教材做出艺术化的处理。其目的在于聚焦重点、凝聚力度、深入探究、提高实效、提升素养。因此,我们在教学长文时应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一、巧解读,定目标
  长文的文字多,容量大,如果教师能够深度解读教材,关注教材特点,紧扣语文要素,把握编者意图,定位教学要点,同样能删繁就简,直击目标。
  1.抓要素
  统编本教材提出“语文要素”这一概念,意在将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必要的学习习惯),分成一个个比较具体的训练点,有序列地安排到教材各单元中。因此,语文要素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单元教学的目标指向。如《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三年级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不少童话故事,对童话体裁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这次集中安排童话单元,旨在进一步让学生品味童话,体会童话丰富而神奇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对童话这种体裁的初步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牢牢把握这一关键要素,不宜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
  2.明意图
  语文要素虽然统领整个单元,但并不意味着语文要素是单元教学的唯一目标。从课文批注、泡泡语、课后练习、文前提示、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等处,随处可以看到语文要素的身影,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它为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只有语文要素的学习,还应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如拼音、識字写字、朗读等,因此,落实语文要素却不排斥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时应关注过程指导与方法的习得,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这才是落实“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应然之道。作为教者,尤其要关注课后练习,从而更准确地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让教学目标更精准。如《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一课的课后题,我们采取细读、分解、组合的方式来明确编者意图,明晰教学要点。
  首先是细读。第一题针对文本是童话体裁的特点,提出了分角色朗读的要求,重在体会人物心情,感受童话的美好,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基础。第二题提出默读的要求,通过“看”找出三处说明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语句。这既是对朗读训练的进一步要求,也是对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培养。第三题画出旅行路线图,同样是对学生通过文字获取信息资讯这一阅读素养的培养,而“从哪里看出”和“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既是文学审美阅读素养的体现,也是表达能力运用的体现。
  其次是分解。细致解读了课后习题,我们不难发现,朗读能力、阅读能力、提取信息能力、复述故事能力是编者非常关注的,同时,编者也将体会情感、感悟形象的阅读教学要求融入其中。因此,为便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对课后习题进行目标分解。第一题,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心情和读出语气的要求,需要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第二个层次是体会心情,有感情朗读;第三个层次才是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语气。第二题,目标集中,可不做分解。第三题,画路线图和讲故事也需要分解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了解旅行经历,画出旅行路线,简要讲述故事;第二个层次,深入品读课文,体会朋友情深,详细复述故事。二年级是借助提示讲故事,三年级是训练详细复述。因此,基于学生学习的起始点和发展点,在这里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训练,为后续学习详细复述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是组合。课后习题的每一题分解后,就形成了多个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排列组合,将同类目标放在同一个层级,便于确定每一个教学目标的教学要点。
  3.选要点
  综合上面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训练要点。
  基础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情。
  核心目标:
  (1)能理清课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能够借助路线图等提示简单地讲讲这个故事。
  拓展目标:
  (1)激发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阅读更多有趣的科学童话。   (2)课外阅读关于朋友的图画书和故事书。
  因此,教师要精准解读统编本教材,紧扣语文要素,明晰编者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长文时才能聚焦核心目标,有的放矢,一课一得,简洁高效。
  二、巧设计,抓过程
  长文的篇幅长、内容多,最易教得琐碎、繁杂,造成教学的碎片化。因此,教师要关注教学的全过程,精准把握学情,精心设计“学习单”,通过“阅读教学五环节”,即课前预学—课初验学—课中导学—课末固学—课后拓学,搭建学习支架,强化过程指导。
  如《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第一课时,我们设计了如下“学习单”。
  《在牛肚子里旅行》学习单(第一课时)
  一、基础目标
  1.我会认读,我会思考。
  (1)我已经把课文读了
其他文献
一、读词入题,不知转入此中来  1.师板书“江”,相机提示三点水的写法。  带三点水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水)出示图画与汉字,(江、河、湖、海、溪)它们都与水有关,所以都是三点水。引导组词或说一句话。(江水、江边、江上、长江、江岸)  2.(出示中国地图)指示长江位置:同学们,看,地图上这条蓝蓝的带子,就是咱们国家最长的河流,她的名字叫——长江。我们一起亲切地呼唤她——长江。  3.(指示地图)长
教学目标:  1.分组讨论,对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能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说清楚理由。  2.能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3.懂得在交流中尊重别人不同的想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听一个故事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听个故事,好吗?  2.教师讲述《周班长的故事》。  故事选自《家有儿女——周班长的故事》,主要内容如下:  这个周班长不是姓周的班长,而是每周负
主题教学有多样的课堂形态:或是单篇经典,或是群文阅读,或是整本书阅读,或是实践活动等。其中“群文阅读”并不是一个突然风靡的概念,在主题教学研究的历程中,我们深知课程改革往往随社会发展需求而来,“信息爆炸”的当今,教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提取、思考,是主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基于主题教学以往的“一篇带多篇”“单元整组教学”等课堂尝试经验,我们努力探索主题教学研究背景下的“群
【教学目标】  1.感悟、品味诗情,体会作者美好的内心世界。  2.体会儿童诗语言亲切、活  泼、充满情感和想象力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写诗热情,尝试用课文句式写诗。  【教学重点】  诵读入境,领悟诗情,学习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  一、朗读名言,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  话。(课件出示句子: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阅读从读诗开始。——金波)  (生读)  师:古人说:“读诗使人灵 
教学目标:  1.在任务驱动下,激起推荐一部动画片的口语交际欲望。  2.能讲清楚对动画片的印象,  推荐吸引自己的人物或故事片段。  3.学会用合适的语速说话,并  能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养成良好的发言与倾听的习惯。  第一板块:初试身手,把握交际内容  1.聊“印象”。  一部动画片能值得你推荐,肯定吸引了你,并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你看过的动画片里,你对哪一部有印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
教学目标:  1.使用学习单,结合随文识字、字理识字、分析声旁等多种方式学习生字。积累“纸船、松鼠、幸福”等11个生词,学写“纸、抓、哭”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梳理松鼠和小熊“交朋友—吵架—和好”的过程,抓住关键词句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3.通过“替小熊写卡片”,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初步明白朋友之间的友谊需要靠宽容和谅解去维护。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猜读生字,了解主要内容  1.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下、雨”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随文识字  1.同学们,下雨了,雨点儿从天上落下来了。(播放下雨声音频)谁会读这两个词?(雨点、 雨点儿)  小结:加上儿化音,显得更加可
班上有个同学叫王赟。起初我将他的名字“赟”读成yùn,后来查字典才知道应读第一声。  王赟读书声音洪亮,但遇到不认识的字,他就瞎蒙。“鸟栖虫居”他能读成“鸟西虫居”。一次讀课文,文中有一句“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他读道:“显示少年的胸……嗯……胸……”他一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会“嗯”半天,有时还会抓耳挠腮,局促不安。我正想提醒他,他却念出了“显示少年的胸怀”。  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用目光制
一、单元整体设计的思路与意图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编排了《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4篇课文。《静夜思》抒写了游子在宁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美好情思。《夜色》精要描述了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爸爸拉“我”去散步,启发引导“我”发现夜色的美好,从此,“我”不再惧怕夜色。《端午粽》讲述了外婆每年请“我”吃粽子,在不经意中培育了“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彩虹》则采用对话的方式,想象自己飞
摘 要 对教育网络平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Ad Hoc网络,提出应用Ad Hoc搭建教育网络平台,做到对现有教育网络平台的补充。  关键词 Ad Hoc;网络平台;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8-0058-04    Education Application Research based onAd Hoc//Liu B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