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又是实施阅读教学的主阵地。怎样才能使阅读更有效?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教学来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1.课堂结构设计合理
  1.1 重视整体把握、整体感悟。
  要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尤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建立在“零”距离上。如果不充分地接触文本,熟悉文本,就对深入感悟文本带来很大阻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通读文本,切不可单独地拎出某一句,某一段脱离整体的感悟,文章知识点的掌握与文本整体要有机结合。
  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文时,我通过设计“荷叶姐姐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宴会,也邀请小朋友们参加,但是荷叶姐姐要求我们先认识她带来的生字宝宝。”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学生在读书思考中,借助拼音,自学了生字,全面的感知了课文。
  1.2 善于寻找突破口,切入文本。
  教师要学会与文本进行高效地对话,认真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抓文章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找到文章教学的“点面结合点”——即文章的突破口。或抓住一个词,或抓住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以此为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整篇文章这个“面”。还是拿《荷叶圆圆》来说,在“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它们分别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这一主线下, 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依据学生对课文大意的了解,出示课文中的四个角色(图片):
  小水珠 小蜻蜓 小青蛙 小鱼儿
  (1)请学生在满塘莲叶中(黑板画)找到相应的位置,贴上四张图片。(贴画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贴画这一环节的设计激发学生研究课文语言的兴趣。)
  (2)其他学生评价同学贴画的位置和画面上的形象,对贴画、作画与课文提出质疑。(检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进一步研究讨论课文语言文字。并以此为主线,统领全文的教学。)。
  2.课堂问题设计合理
  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才能牢牢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授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而成为课堂的主导。学生则会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选择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使自己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
  2.1 抓题眼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而问题导入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我们可利用语文课程的有效资源,抓住课文题眼巧设问题。如《布衣元帅》一课,上课伊始,可让学生质疑提问:什么是布衣?布衣和元帅好像是不相干的两种人,怎么会连在一起?由于问题来源于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解决这些自己心中的困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想象,这堂课的学习会因了学生解决课前问题的浓厚兴趣而轻松愉快。小学语文教材中类似的课题很多,比如《玩出了名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等等,都可以在课前或由老师设问,或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期待,为学生进入文本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2.2 抓关键词句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词语是课文的基本单位,词语学习是项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是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难懂词语更应该不惜时间,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拓展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从小处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散学生思维,使词义理解得更透彻。使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王老师就是抓住“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组织教学,从大处着眼,有效地为学生感悟文本并和文本进行对话设下广阔的背景。他紧扣文本,让学生对“纹丝不动”的感悟层层深入:从对“纹丝不动”的字面意思到“纹丝不动”的原因及“纹丝不动”的结果,最后至不“纹丝不动”的后果,对话剥笋似的不断深入,学生做到了多元解读文本,全方位感受英雄的伟大形象,体现了王老师精湛的阅读教学艺术和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2.3 抓主要线索提问,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新课改中提出了自主学习,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朱熹也曾说过:“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引导学生对文本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在文本教学时,教师如果抓住主要线索教学,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媒体运用合理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学新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了落实和体现,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逐步跟进。但有些教师盲目开发教学内容无暇关照教材文本,甚至冷落、淡化、遗忘教材文本,认为媒体用的越多越好,课堂上音乐、动画、图片不断,看似热热闹闹,实则毫无价值可言。因此我们提倡多媒体辅助教学,那是立足在文本基础上的。
  3.1 展示文本。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课程,它在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品位语言文字,与文本不断的对话,因此教学时不可能脱离文本教学,而文本常常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集中展示,才方便操作。多媒体就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展示语言文字也好、展示课堂任务也好,都再也不用拎着一大堆的小黑板进教室上课了。
  3.2 辅助讲解。
  有些内容如果仅靠语言的描述,是很苍白的,然而有了画面也许就会直观、易懂,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黄果树瀑布》中描写瀑布的一段话:“黄果树瀑布虽然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挟来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于黄果树的景象学生还能想象,然而訇然作响的瀑布声以及作者的观感,对没有亲临黄果树瀑布的学生,仅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悟仍是不够的,因此在此教学时,恰到好处地出示一段剪辑过的黄果树瀑布录象,那飞流直下生紫烟的壮观场面,那声势浩大绵延不绝的声响,真实而摄人心魄。看后,学生交流感受,有学生脱口而出:“这丝毫不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逊色!”有学生说:“黄果树瀑布太让人震撼了刚刚我仿佛来到了它身边,似乎它的水珠就打在我的身上、脸上。”还有同学说:“黄果树瀑布流水声震耳欲聋,它的气势雄伟壮观,让人望而生畏!”……这些感悟有的是超越书本的,若没有恰到好处的媒体辅助教学,或许学生就不会产生如此感性与真切的体验了。
  3.3 作品展示。
  当学生的任务完成之时,利用多媒体就可以便捷地展示学生的作品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得到满足,体验到了学习本身所带来的快乐,进而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全面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不能泛滥,要用得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使语言的学习丰富、生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营造和谐的课堂,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极端:片面强调学,强调读,强调练,无形中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即使指导,教师也难以把握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这个统一度。无效指导的读,无效指导的练,充斥语文教学的课堂,再次造成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投入,低产出”。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辨证统一。为避免学生学习成“放任自流”、无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成“风景点缀”的语文新课
期刊
【摘要】如何才能让青少年学生得到健康成长?是社会各界人士的迫切希望。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发现,正确运用暗示教学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结合案例分析,阐述了神态暗示、情境暗示、行为暗示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的重要性。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神态,情境,行为  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在教育教学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
期刊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的置疑……  怀疑,常常是创新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期刊
【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控制”、和“对抗”心理形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逆反心理,要正确认识、防范、控制学生逆反心理,要遵循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循循善诱,应明确运用逆反心理,正确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创造价值。  【关键词】认识,防范,控制  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正确认识、防范、控制学生逆反心理,逆返心理是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学生对教育者的“反控制”和“对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针对基础教育存在“应试教育”的倾向而提出的改革举措,其目的在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个性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必须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就是在现代信息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后,其地位仍是重要的。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自行读书,能依据作者书面语言,分析构成段落,辨别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找出观点立场和作出问题的答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中语文,能力,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教。”“教”只是手段,“不教”才是目的。为了
期刊
试卷讲评课,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型,是一种延伸了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复习课。通过讲评,可以及时地了解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不断优化教法和学法;通过讲评,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讲评,可以给学生指导学法,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指点迷津,提高解题能力;通过讲评,可以不断地发扬成绩,找出学习中的闪光点;同时发现不足、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地推行,初中生物教学重焕活力。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和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上生物在学生眼中的副课地位,要真正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难度还比较大。《生物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笔者认为,要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改变学生目前的认识偏见,关键在于我们的生物课堂上真正实行探究性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只有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才能获得更高更好的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巩固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获得审美体验,使
期刊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内容集中的综合训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识字、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要做到文从字顺、篇章合理,必须经过相当时间的严格训练。从儿童能力发展的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能力的具体体现。叶圣陶先生说“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