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解法初探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材料分析题具有材料来源广、形式多样化、信息容量大、设问角度多、能力层次高、考察功能突出等特点,因此无论是教学或是考试都是很好的教材。近几年,该题型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在增大,难度也大,考生很容易失分。因此只有掌握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方法,才能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解法
  材料分析题是高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目,它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组织答案等多方面的能力。该题型也是学生在考试中容易失分的题型,为使学生做好材料分析题,本人结合教学中的体会,浅谈一些解答材料分析题的方法:
  第一步:认真分析设问
  以往我们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设问,可由于某些历史材料分析题晦涩难懂,同学们往往无从下手,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答题的效果。不如我们先来看设问,然后有目的地去阅读材料,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步:仔细阅读材料
  读的过程大致分为两步:一是略读、了解大意。如果是一则材料,大致了解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如果是多则材料,则应找出各段材料间的联系与各段材料的核心内容;二是精读。读透材料的本义,并挖掘其内涵,以便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要注意,所给材料并非“无厘头”,它总与设问有某些联系。能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处理信息是解好历史材料题的关键一步。材料所蕴含的有效信息包括材料题头、注释、出处、提示语、材料提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等。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找材料的提示语
  (2)找材料的出处
  一般来说,材料解析题在材料的前面或后面大都交代或注明出处,它的惯用语是“节选自”、“引自”、“摘自”等。如:节选自《后汉书》、摘自《国际条约集》、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在材料的出处里,有的已揭示了材料的作者、书名、历史文献、时间、地域等,解题的思路往往要从这里开始,有时也很可能成为解题的关键。但有的考生为了所谓节省时间,根本不重视材料的出处,甚至连看也不看,他们阅读了材料后,就急于看提问,忙于作答,结果事倍功半。
  以上两例还有所暗示。那么对于那些既无提示语,又无出处,而且很难理解的材料,该如何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教学体会及方法:
  (一)不同材料的应对
  如果是一则材料则找出其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如果是多则材料,则找出每则材料的核心内容;如果是一则长材料则需读到每个句号,特别注意材料的首尾两句,也需注意特殊标点符号(如省略号……)前后的句子。
  (二)不同历史图片的应对
  如果材料是历史地图要注意识别图标和方向;如果是人物图,要分清人物肖像特征;如果是历史图表则要关注图表标题及图表中数字的变化。
  以上的方法大家不妨尝试一下,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一定会抓住解题的这一关键一步。
  第四步:处理材料中的信息,将之与课本有关知识点相联系,进行知识迁移
  获取有效信息后需要将之与课本所学知识相联系,俗话说:“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要想解答的好,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将其灵活地分析、取舍、最终完成迁移。
  第五步: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是解题的落脚点和归宿。
  (1)答好材料所设的第一问
  一般情况下,材料间的几个设问大都相互联系,特别是递进设问类材料题,每一设问逐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就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答好第一问,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2)答題也需仔细审设问
  如果设问是“依据材料回答”,则此类答案往往直接从材料中得出,但是切忌照抄材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加工、概括,最后得出答案;如果设问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则一定要注意把材料中的基本主张和课本所学知识相联系起来回答,这样才周全。
  (3)答题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答题时切忌答非所问,切忌照抄材料;同时也忌生搬硬套教材,置材料于不顾,而一味回忆教材。一定要把材料、书本与观点有机的结合,防止出现“两张皮”现象。
  二、辩证法原则
  遇到“评价、认识、看法、看待…”等关键词,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原则,对题目进行全面分析。
  三、“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
  即结论要从材料的发掘、升华中得出,要以历史史实为依托,历史事实与结论合一。
  四、语言表述要科学、规范、准确、严密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学生在组织答案时思维混乱,表述缺乏科学性、规范性,不能运用历史术语;还有一些学生误以为多写一些,总会挨上答案的边,其实事与愿违。注意:答案只需抓住最传神的词,不是以多取胜的。
  刚刚说到运用专业术语的问题,考生由于答题时不使用专业术语,自然很难切中要害,即使答出意思,也没有分量,得不到高分。这需要平时多读教材,增强历史语感和历史素养。
  五、依据分值判断答案的多少一般来说,高考材料题的分值的多少决定答题文字的多少,基本上是一个要点两分,也要注意不要在同一要点上多费笔墨,更别以为答的越多越好,依分定值很重要。另外答题时要注意,答案要点化,可标明①②③…,这样给阅卷老师条理、直观的印象,还需注意书写工整、不潦草。总之,要提高材料分析题的得分率,学生应做到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回归教材知识迁移、组织答案、书写条理工整,如此反复不断地练习,就一定能提高解答历史材料分析题的能力,轻松应对,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至关重要,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索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的模式和途径。全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素养是教师的必备素质;第二部分是学科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是学科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第四部分是学科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内容;第五部分是学科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方法;途径;注意问题  网络技
期刊
运用不等式方法,讨论了多组多滞后中立型线性定常连续控制系统的无条件镇定性,获得了一些充分条件。
针对在复杂环境下多智能体系统中各智能体不一致的特点,从智能体信任度的协调,智能体可信度的协调及系统结论的可信度计算方法几个方面提出了多智能体可信度协调模型,并通过实例
关键词:初中语文;案例教法;运用  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案例教学已成为写作教学的新宠。写作教学实践最不可或缺的是典型案例。在具体的写作教学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感受:教好学生的作文,需要举出许多范文,让学生在范文中领会教师讲述的理论与技巧知识。而举出范文,就在进行作文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导语”的一种有效方式,它的基本方法也是读、写(包括听、说)结合,最终指向表现。案例是用来
想象,是人类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活动。有了大胆的想象,才有理想的翅膀。无论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发挥各种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我浅谈几种想象促进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扩想  扩想就是对教材文句的内涵作开拓或将课文的故事加以扩充。在扩想的过程中,使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培养。如人教版四年级学
期刊
第一、父母“我是为你好”的观念产生的背景和过程  首先分析一下说这句话的人与听话者的关系。常见的一种关系是父母对孩子,或者是表现为有主见的人对表现为没有主见的人。仅以父母对孩子为例来谈,父母对孩子说这句话的场景,往往是已经代替孩子做了決定,或者正在代替孩子做决定。做决定的理由来自父母自身的经验和判断,这个经验和判断通常是父母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所深刻体会到的内容。对于孩子来说,自然地完全地接受决定是
期刊
会议
随着机器人向系统应用的方向发展,提出了由多机器人构成的群体或社会的组织与控制问题。基于分布式人工智能中多智能体系统理论,研究多机器人的协作问题正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