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应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出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但是,在数学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让一切学生都有发展”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后进生就是一个让数学老师大伤脑筋的群体,在他们身上,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往往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孩子在态度、习惯、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缺陷。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突出教学重难点,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对后进生的辅导,要努力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教学中,要注重突出过程,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以往的经验,有少部分学生对“商的小数点和新的小数点对齐”不太理解,他们不是忘记标注新的小数点,就是仍将商的小数点与原小数点对齐。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后辅导时结合一道算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大家看,商的小数点应该跟哪个小数点对齐?他‘喜欢’谁?”
学生回答后,我又打趣道:“喜欢跟新小数点对齐,却不要旧的了,这不是‘喜新厌旧’吗?”
学生哄堂大笑。可是我却板着脸说:“不要笑,这可不是小数点的缺点。因为它揭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被除数小数位数不够,要在末尾用“0”补足。所得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移动以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样,在教师引导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商的小数点应该和新的小数点对齐的方法便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站出发(追击问题)、比小红的2倍多(少)3.5千克、给水池的内壁贴上瓷砖……此类问题不胜枚举,变式纷繁复杂。但只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提高分析能力,那也不过是“万变不离其宗”。
二、运用教学机智,将数学问题趣味化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组织教材,挖掘其内在的兴趣因素,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经常有后进生在作业中将“(a±b)×c”写成“a×c±b”的形式,我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后,发现大多数后进生是因为对“分别乘以”不甚了解。还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业的随意性让他们时常忘记乘括号中的另一个数,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对他们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字母。如何让这部分孩子真正理解并应用定律呢?我作了这样的尝试。首先,我出示了一道算式:0.4×(25+0.25),把題中的0.4比作“不偏心的妈妈”,25和0.25分别比作两个“儿子”。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妈妈”既关心大“儿子”——0.4×25,也关心小儿子——0.4×0.25,这两个儿子“关系”很好,所以用“+”连接(如果关系不好,就用“-”连接)。这样,学生对0.4×(25+0.25)=0.4×25+0.4×0.25便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变式题也充满了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此类题称为“找妈妈”题:“3.2×99+3.2=3.2×(99+1)”中3.2相当于“妈妈”,大儿子是99,还有个小儿子“1”抱在怀里——“3.2=3.2×1”。
又如,在教学了有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体积”后,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横截面和长的关系实际上就相当于倾斜过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的关系,这样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扩展、迁移,就能更好帮助后进生理解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语言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性、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而其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1.进行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既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时要注意抓好“扩”和“缩”。所谓“扩”,就是把简单的式子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成文字题,再把文字题改编为应用题。如“2x-7=15”,可扩展为“一个数的两倍比15多7”、“15比一个数的两倍少7”或“15加上7等于一个数的两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编出“商店运来苹果、桔子”或“五星电器卖空调、彩电”之类的应用题。所谓“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讲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式,再变为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2.进行书面语言的变式训练。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语言素养,往往弄不清题目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如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用煤2.5吨”的意思,却有学生对“一月份比二月份节约用煤2.5吨”不太懂;再如,“几小时后快车比慢车多行15千米”很好理解,但若变成“几小时后快车和慢车相距15千米”,后进生又不知何意了。因此,练习课、辅导课上,在重点抓好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的同时,语言表达的变式训练也大有必要。
3.提供反思空间,增强反思意识。学生的反思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慢慢积累和培养的,后进生这方面更是缺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随即提供给他们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增强后进生的反思意识。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是否知道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得出来的”或“为什么这样”,让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会加深他们对新知的理解;在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时候,可让学生多想想旧知是如何转化为新知的;在知识的应用时,可追问“你是怎样分析的”,“这样做对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反思意识会增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对他们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大有帮助。
总之,对于后进生,教师不仅要予以更多的关怀,还要想方设法去研究他们,充分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这部分孩子才会得到更多的发展,“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一、突出教学重难点,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对后进生的辅导,要努力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教学中,要注重突出过程,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根据以往的经验,有少部分学生对“商的小数点和新的小数点对齐”不太理解,他们不是忘记标注新的小数点,就是仍将商的小数点与原小数点对齐。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后辅导时结合一道算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请大家看,商的小数点应该跟哪个小数点对齐?他‘喜欢’谁?”
学生回答后,我又打趣道:“喜欢跟新小数点对齐,却不要旧的了,这不是‘喜新厌旧’吗?”
学生哄堂大笑。可是我却板着脸说:“不要笑,这可不是小数点的缺点。因为它揭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被除数小数位数不够,要在末尾用“0”补足。所得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移动以后的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样,在教师引导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中商的小数点应该和新的小数点对齐的方法便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中。
站出发(追击问题)、比小红的2倍多(少)3.5千克、给水池的内壁贴上瓷砖……此类问题不胜枚举,变式纷繁复杂。但只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提高分析能力,那也不过是“万变不离其宗”。
二、运用教学机智,将数学问题趣味化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了解当前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去合理地组织教材,挖掘其内在的兴趣因素,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经常有后进生在作业中将“(a±b)×c”写成“a×c±b”的形式,我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后,发现大多数后进生是因为对“分别乘以”不甚了解。还有少部分学生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业的随意性让他们时常忘记乘括号中的另一个数,乘法分配律的公式对他们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字母。如何让这部分孩子真正理解并应用定律呢?我作了这样的尝试。首先,我出示了一道算式:0.4×(25+0.25),把題中的0.4比作“不偏心的妈妈”,25和0.25分别比作两个“儿子”。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妈妈”既关心大“儿子”——0.4×25,也关心小儿子——0.4×0.25,这两个儿子“关系”很好,所以用“+”连接(如果关系不好,就用“-”连接)。这样,学生对0.4×(25+0.25)=0.4×25+0.4×0.25便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变式题也充满了兴趣,甚至有学生把此类题称为“找妈妈”题:“3.2×99+3.2=3.2×(99+1)”中3.2相当于“妈妈”,大儿子是99,还有个小儿子“1”抱在怀里——“3.2=3.2×1”。
又如,在教学了有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高=体积”后,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横截面和长的关系实际上就相当于倾斜过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的关系,这样注重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扩展、迁移,就能更好帮助后进生理解长方体的计算方法。
三、加强语言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性、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而其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
1.进行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既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时要注意抓好“扩”和“缩”。所谓“扩”,就是把简单的式子用不同的方式叙述成文字题,再把文字题改编为应用题。如“2x-7=15”,可扩展为“一个数的两倍比15多7”、“15比一个数的两倍少7”或“15加上7等于一个数的两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编出“商店运来苹果、桔子”或“五星电器卖空调、彩电”之类的应用题。所谓“缩”,就是在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他们去掉事件,讲出题目的数量关系式,再变为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
2.进行书面语言的变式训练。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语言素养,往往弄不清题目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如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用煤2.5吨”的意思,却有学生对“一月份比二月份节约用煤2.5吨”不太懂;再如,“几小时后快车比慢车多行15千米”很好理解,但若变成“几小时后快车和慢车相距15千米”,后进生又不知何意了。因此,练习课、辅导课上,在重点抓好对数量关系的理解的同时,语言表达的变式训练也大有必要。
3.提供反思空间,增强反思意识。学生的反思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慢慢积累和培养的,后进生这方面更是缺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随即提供给他们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增强后进生的反思意识。在学习新知时,教师应不满足于学生是否知道了什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得出来的”或“为什么这样”,让学生思考学习过程,会加深他们对新知的理解;在旧知与新知相联系的时候,可让学生多想想旧知是如何转化为新知的;在知识的应用时,可追问“你是怎样分析的”,“这样做对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反思意识会增强,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对他们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大有帮助。
总之,对于后进生,教师不仅要予以更多的关怀,还要想方设法去研究他们,充分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这部分孩子才会得到更多的发展,“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