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日,台湾岛内唯一的民生新闻专业报纸,以提升社会公众“生活质量”为归趋,以建塑“健康、纯净、开朗”的社会为宗旨,存活长达28年之久的《民生报》在重重压力下停刊。虽然台湾民众对它好评如潮,体育爱好者也苦苦挽留,可它始终摆脱不了亏损以至于停刊的命运。从《民生报》所处的环境看,由于诸多因素在这场“打压”中共同发挥作用,以至于更加凸显了它独立的特性,彰显了其不流俗、不跟风的报纸品格。
政治上的中间立场
报道民生和娱乐,少量涉及政治新闻。早在2002年,台湾“立法院”教育委员会就规定当局、政党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广播电视事业,政党不得捐助广播电视。2006年,有78年历史的台湾“党营”报纸《中央日报》停刊退出。然而,台湾政党对报纸的影响力并未就此减弱,其在发稿方式、稿件内容等方面的控制深刻反映出台湾报纸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倾向。如一心为民进党“效忠”的《自由时报》,曾将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施明德致函事件压了整整一天后才作了关于“倒扁”的说明性报道。①
1978年以报道体育起家的《民生报》,主要以民生、体育、影剧消息为内容,有“吃喝玩乐”报之称。虽然属于“泛蓝”倾向的联合报系旗下,但其关注民生和娱乐的主题内容,和“不碰政治的软性报纸”定位规定了它在政治上的中间立场。
不顾政府态度,继续中道而行。在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中,媒介作为“第四权力”享有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人格。然而,在台湾当局政府公权力影响下,在党派竞争中中道而行的《民生报》因其所属报系的“泛蓝”政治倾向,受到当局的排挤和打压,其涉及“政府机关”的广告都被变相转移。直接导致报纸入不敷出。
该报体育版编辑曾无奈地说:“我们是很无辜的,因为我们很少帮蓝营吹嘘,我们报道的只是很中性的内容,却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问题。”②在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下,《民生报》成为联合报系手下“具备牺牲潜质”(在政治斗争中发挥极小的积极作用)的“附属品”,于是,它的停刊就成了必然。
“阳春白雪”级的报纸风格
1988年台湾岛内报禁解除后,各大报纸大幅增加娱乐与体育版面。20世纪90年代初,岛内出现外报抢滩现象。香港的《壹周刊》、《苹果日报》分别于1993年、2003年进入台湾市场。在办报方式上,它们常采用“社会新闻头条+强冲击力图片”的形式;在内容上,又以揭露名人隐私等猎奇低俗、煽情轰动的题材为主,市场化程度更高,进一步加速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竞争中,坚守“生活风格”、秉持“走进家庭不会让父母担心”口号的传统报纸《民生报》,始终坚守踏实精致风格,拒绝低俗路线。它的年轻读者群,随着社会风气的衰落和媒介娱乐化、低俗化的引导阅读,受到极大冲击,报份锐减,亏损加剧。
《汉声》杂志的创办人黄永松曾说:“这应该是一个对生活文化雅俗共赏的时代,媒体却硬要将雅与俗分开!”③他传达了台湾岛内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走低俗路线的媒体增多,秉持踏实精致风格的媒体减少,民众的审美倾向不断偏离,台湾的精致文化逐渐消减。
传统的纸质形态
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并以其特有的新闻信息及时更新、多媒体视听以及积极的互动反馈特点,在吸引受众方面大大战胜了报纸。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提出:2044年传统报纸媒体即将走向消亡。面对愈演愈烈的受众分流形势,传统报刊走向“微利时代”,停刊数量日益增多。
根据AC尼尔森的媒体调查,最近几年,台湾总体阅报率仅50.4%,且30岁以下的人群降幅最大。相反,青少年爱看网络免费新闻的趋势却愈来愈强。
其实,《民生报》也尝试过与媒体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它先后与中国电视公司、台湾区唱片商业同业公会制作播出《儿童天地》、“金曲龙虎榜”等节目④。但这些合作仅流于表面,未真正起到扩展报纸空间、增加报纸阅读率的效果。笔者认为,倘若《民生报》加大与新媒体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报纸变成电子版阅览、手机里的便携式阅读,或许能推迟该报停刊日的到来。
发行人的独断机制
王效兰作为《民生报》的发行人,基本把持了整个报纸的决策权。此种权力与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的主编决策权极其相似,掌权者对于媒介整体面貌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新闻的理解,坚持什么或者反对什么,不仅决定该媒介的风格与特色,也会引导、支配、规范、制约媒介未来的走向与發展。
发行人王效兰可谓“事必躬亲”:民生报是全台湾第一个设有“活动组”的报社,且任何活动都要王效兰签字才能开办;其“美丽办报”的理念使得报纸广告业务的“规矩”繁多;她将国外媒体有创意的业务新点子加以利用;她能叫出每一位员工的名字,甚至记得多数人的分机号码。王效兰把《民生报》看作“自己的孩子”,全力投入其中并建立权威和地位,是《民生报》独立性强有力的表征之一。
《民生报》独立性的保持对其停刊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但从它的停刊所引起的“文化界惋惜声一片”,可以看出其政治上的中间立场和“阳春白雪”级的报纸风格对纸质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吴瑛:《台湾报纸的编辑特点》,《军事记者》,2007(6)。
②张燕娟:《别了,〈民生报〉!——今日出最后一期12月1日起正式停刊》,台海网,2006年11月30日。
③《台湾〈民生报〉今起停刊岛内文化界一片叹惋声》,人民网,2006年11月30日,http://tw.people.com.cn/GB/14812/14875/5106530.html.
④李晓林:《台湾〈民生报〉停刊及其背景分析》,《新闻记者》,2007(3)。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编校:施宇
政治上的中间立场
报道民生和娱乐,少量涉及政治新闻。早在2002年,台湾“立法院”教育委员会就规定当局、政党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广播电视事业,政党不得捐助广播电视。2006年,有78年历史的台湾“党营”报纸《中央日报》停刊退出。然而,台湾政党对报纸的影响力并未就此减弱,其在发稿方式、稿件内容等方面的控制深刻反映出台湾报纸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倾向。如一心为民进党“效忠”的《自由时报》,曾将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施明德致函事件压了整整一天后才作了关于“倒扁”的说明性报道。①
1978年以报道体育起家的《民生报》,主要以民生、体育、影剧消息为内容,有“吃喝玩乐”报之称。虽然属于“泛蓝”倾向的联合报系旗下,但其关注民生和娱乐的主题内容,和“不碰政治的软性报纸”定位规定了它在政治上的中间立场。
不顾政府态度,继续中道而行。在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中,媒介作为“第四权力”享有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人格。然而,在台湾当局政府公权力影响下,在党派竞争中中道而行的《民生报》因其所属报系的“泛蓝”政治倾向,受到当局的排挤和打压,其涉及“政府机关”的广告都被变相转移。直接导致报纸入不敷出。
该报体育版编辑曾无奈地说:“我们是很无辜的,因为我们很少帮蓝营吹嘘,我们报道的只是很中性的内容,却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问题。”②在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下,《民生报》成为联合报系手下“具备牺牲潜质”(在政治斗争中发挥极小的积极作用)的“附属品”,于是,它的停刊就成了必然。
“阳春白雪”级的报纸风格
1988年台湾岛内报禁解除后,各大报纸大幅增加娱乐与体育版面。20世纪90年代初,岛内出现外报抢滩现象。香港的《壹周刊》、《苹果日报》分别于1993年、2003年进入台湾市场。在办报方式上,它们常采用“社会新闻头条+强冲击力图片”的形式;在内容上,又以揭露名人隐私等猎奇低俗、煽情轰动的题材为主,市场化程度更高,进一步加速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竞争中,坚守“生活风格”、秉持“走进家庭不会让父母担心”口号的传统报纸《民生报》,始终坚守踏实精致风格,拒绝低俗路线。它的年轻读者群,随着社会风气的衰落和媒介娱乐化、低俗化的引导阅读,受到极大冲击,报份锐减,亏损加剧。
《汉声》杂志的创办人黄永松曾说:“这应该是一个对生活文化雅俗共赏的时代,媒体却硬要将雅与俗分开!”③他传达了台湾岛内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走低俗路线的媒体增多,秉持踏实精致风格的媒体减少,民众的审美倾向不断偏离,台湾的精致文化逐渐消减。
传统的纸质形态
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并以其特有的新闻信息及时更新、多媒体视听以及积极的互动反馈特点,在吸引受众方面大大战胜了报纸。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提出:2044年传统报纸媒体即将走向消亡。面对愈演愈烈的受众分流形势,传统报刊走向“微利时代”,停刊数量日益增多。
根据AC尼尔森的媒体调查,最近几年,台湾总体阅报率仅50.4%,且30岁以下的人群降幅最大。相反,青少年爱看网络免费新闻的趋势却愈来愈强。
其实,《民生报》也尝试过与媒体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它先后与中国电视公司、台湾区唱片商业同业公会制作播出《儿童天地》、“金曲龙虎榜”等节目④。但这些合作仅流于表面,未真正起到扩展报纸空间、增加报纸阅读率的效果。笔者认为,倘若《民生报》加大与新媒体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报纸变成电子版阅览、手机里的便携式阅读,或许能推迟该报停刊日的到来。
发行人的独断机制
王效兰作为《民生报》的发行人,基本把持了整个报纸的决策权。此种权力与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的主编决策权极其相似,掌权者对于媒介整体面貌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新闻的理解,坚持什么或者反对什么,不仅决定该媒介的风格与特色,也会引导、支配、规范、制约媒介未来的走向与發展。
发行人王效兰可谓“事必躬亲”:民生报是全台湾第一个设有“活动组”的报社,且任何活动都要王效兰签字才能开办;其“美丽办报”的理念使得报纸广告业务的“规矩”繁多;她将国外媒体有创意的业务新点子加以利用;她能叫出每一位员工的名字,甚至记得多数人的分机号码。王效兰把《民生报》看作“自己的孩子”,全力投入其中并建立权威和地位,是《民生报》独立性强有力的表征之一。
《民生报》独立性的保持对其停刊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但从它的停刊所引起的“文化界惋惜声一片”,可以看出其政治上的中间立场和“阳春白雪”级的报纸风格对纸质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吴瑛:《台湾报纸的编辑特点》,《军事记者》,2007(6)。
②张燕娟:《别了,〈民生报〉!——今日出最后一期12月1日起正式停刊》,台海网,2006年11月30日。
③《台湾〈民生报〉今起停刊岛内文化界一片叹惋声》,人民网,2006年11月30日,http://tw.people.com.cn/GB/14812/14875/5106530.html.
④李晓林:《台湾〈民生报〉停刊及其背景分析》,《新闻记者》,2007(3)。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