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民生新闻纸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日,台湾岛内唯一的民生新闻专业报纸,以提升社会公众“生活质量”为归趋,以建塑“健康、纯净、开朗”的社会为宗旨,存活长达28年之久的《民生报》在重重压力下停刊。虽然台湾民众对它好评如潮,体育爱好者也苦苦挽留,可它始终摆脱不了亏损以至于停刊的命运。从《民生报》所处的环境看,由于诸多因素在这场“打压”中共同发挥作用,以至于更加凸显了它独立的特性,彰显了其不流俗、不跟风的报纸品格。
  
  政治上的中间立场
  
  报道民生和娱乐,少量涉及政治新闻。早在2002年,台湾“立法院”教育委员会就规定当局、政党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广播电视事业,政党不得捐助广播电视。2006年,有78年历史的台湾“党营”报纸《中央日报》停刊退出。然而,台湾政党对报纸的影响力并未就此减弱,其在发稿方式、稿件内容等方面的控制深刻反映出台湾报纸所具有的鲜明政治倾向。如一心为民进党“效忠”的《自由时报》,曾将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施明德致函事件压了整整一天后才作了关于“倒扁”的说明性报道。①
  1978年以报道体育起家的《民生报》,主要以民生、体育、影剧消息为内容,有“吃喝玩乐”报之称。虽然属于“泛蓝”倾向的联合报系旗下,但其关注民生和娱乐的主题内容,和“不碰政治的软性报纸”定位规定了它在政治上的中间立场。
  不顾政府态度,继续中道而行。在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中,媒介作为“第四权力”享有不受政府控制的独立人格。然而,在台湾当局政府公权力影响下,在党派竞争中中道而行的《民生报》因其所属报系的“泛蓝”政治倾向,受到当局的排挤和打压,其涉及“政府机关”的广告都被变相转移。直接导致报纸入不敷出。
  该报体育版编辑曾无奈地说:“我们是很无辜的,因为我们很少帮蓝营吹嘘,我们报道的只是很中性的内容,却影响到了我们的生存问题。”②在暗流涌动的政治斗争下,《民生报》成为联合报系手下“具备牺牲潜质”(在政治斗争中发挥极小的积极作用)的“附属品”,于是,它的停刊就成了必然。
  
  “阳春白雪”级的报纸风格
  
  1988年台湾岛内报禁解除后,各大报纸大幅增加娱乐与体育版面。20世纪90年代初,岛内出现外报抢滩现象。香港的《壹周刊》、《苹果日报》分别于1993年、2003年进入台湾市场。在办报方式上,它们常采用“社会新闻头条+强冲击力图片”的形式;在内容上,又以揭露名人隐私等猎奇低俗、煽情轰动的题材为主,市场化程度更高,进一步加速了媒体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竞争中,坚守“生活风格”、秉持“走进家庭不会让父母担心”口号的传统报纸《民生报》,始终坚守踏实精致风格,拒绝低俗路线。它的年轻读者群,随着社会风气的衰落和媒介娱乐化、低俗化的引导阅读,受到极大冲击,报份锐减,亏损加剧。
  《汉声》杂志的创办人黄永松曾说:“这应该是一个对生活文化雅俗共赏的时代,媒体却硬要将雅与俗分开!”③他传达了台湾岛内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走低俗路线的媒体增多,秉持踏实精致风格的媒体减少,民众的审美倾向不断偏离,台湾的精致文化逐渐消减。
  
  传统的纸质形态
  
  随着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并以其特有的新闻信息及时更新、多媒体视听以及积极的互动反馈特点,在吸引受众方面大大战胜了报纸。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中提出:2044年传统报纸媒体即将走向消亡。面对愈演愈烈的受众分流形势,传统报刊走向“微利时代”,停刊数量日益增多。
  根据AC尼尔森的媒体调查,最近几年,台湾总体阅报率仅50.4%,且30岁以下的人群降幅最大。相反,青少年爱看网络免费新闻的趋势却愈来愈强。
  其实,《民生报》也尝试过与媒体合作:自上世纪80年代起,它先后与中国电视公司、台湾区唱片商业同业公会制作播出《儿童天地》、“金曲龙虎榜”等节目④。但这些合作仅流于表面,未真正起到扩展报纸空间、增加报纸阅读率的效果。笔者认为,倘若《民生报》加大与新媒体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将报纸变成电子版阅览、手机里的便携式阅读,或许能推迟该报停刊日的到来。
  
  发行人的独断机制
  
  王效兰作为《民生报》的发行人,基本把持了整个报纸的决策权。此种权力与民国时期报纸文艺副刊的主编决策权极其相似,掌权者对于媒介整体面貌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对新闻的理解,坚持什么或者反对什么,不仅决定该媒介的风格与特色,也会引导、支配、规范、制约媒介未来的走向与發展。
  发行人王效兰可谓“事必躬亲”:民生报是全台湾第一个设有“活动组”的报社,且任何活动都要王效兰签字才能开办;其“美丽办报”的理念使得报纸广告业务的“规矩”繁多;她将国外媒体有创意的业务新点子加以利用;她能叫出每一位员工的名字,甚至记得多数人的分机号码。王效兰把《民生报》看作“自己的孩子”,全力投入其中并建立权威和地位,是《民生报》独立性强有力的表征之一。
  《民生报》独立性的保持对其停刊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但从它的停刊所引起的“文化界惋惜声一片”,可以看出其政治上的中间立场和“阳春白雪”级的报纸风格对纸质媒体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吴瑛:《台湾报纸的编辑特点》,《军事记者》,2007(6)。
  ②张燕娟:《别了,〈民生报〉!——今日出最后一期12月1日起正式停刊》,台海网,2006年11月30日。
  ③《台湾〈民生报〉今起停刊岛内文化界一片叹惋声》,人民网,2006年11月30日,http://tw.people.com.cn/GB/14812/14875/5106530.html.
  ④李晓林:《台湾〈民生报〉停刊及其背景分析》,《新闻记者》,2007(3)。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电视艺术片作为电视文艺大家庭的一员,多年来在广大电视文艺工作者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下,一直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在各家电视台播出的节目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目前电视艺术片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一个又一个精品,带给广大电视观众美的艺术享受。创新、提高是我们电视文艺工作者不懈的追求。2007年由笔者参与策划、撰稿、导演的电视艺术片《老李老杨》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七届百家电视台文艺
期刊
勃兴于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近两年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疲态,曾经遍地开花的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地方电视台还被悄然撤并。究其原因,既有电视新闻节目多样化细分化、电视观众收视兴趣转移等客观因素,也有节目自身题材选择偏窄、理论水平较低、形式创新不够等主观原因。而要使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走出目前的困顿状态,就必须突破报道瓶颈,提高理论水平,实现创新发展。    一、题材的选择要从狭义走向广义    
期刊
在今天的综艺娱乐节目中,多名主持人共同主持渐渐成为一个大趋势,更是出现了主持群的新提法。何谓“群”?汉语里面讲群,最早指的是羊群、兽群,《说文》里面解释“兽三为群”,后来引申到人群,至少也要三个吧?而数学的定义中,“群是一种特殊的代数系统,其二元运算可结合,有幺元,每个元素都有逆元,或者说,群上每个元素都有逆元的独异点”,看上去很复杂,但是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这表明组成群的每一个个体既具有各自的特
期刊
任何设计都尽可能把设计对象形成一件艺术品,是设计的重要观念,现代艺术论不仅如此,还要采用技术美学、计算机造型、模糊艺术等处理方法。主要用于使设计达到悦心宜人的功能。  设计的本质是服务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设计是以人为根本任务和目标的,产品的非物质因素也是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的关键,实现产品设计的情感化,以产品这一物的形态来实现人们的沟通,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产品成
期刊
青年在任何社会制度中,都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和幻想,任何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在中国,大学生又是青年中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础最好的一群,他们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走向,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尚未形成独立的人生价值观,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他们经常处于矛盾和多变状态,特别是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国家政治多极化、
期刊
用影像打造城市和地域文化的“视觉名片”    电视宣传片作为一种电视传播的形式和传媒手段,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影像的震撼力来树立城市形象,展现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在重大主题活动(如北京奥运会、文化艺术节)的内容告知与宣传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称作一个城市或地域文化宣传的“视觉名片”。  电视宣传片是一种介于广告和专题片之间的电视作品样式,长度一般在5~10分钟,比广告要长,比电视专题片又
期刊
民生新闻是当前地面频道新闻的一大趋向。各地本土新闻基本上以民生新闻为主打,从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到安徽台《第一时间》;从成都台《成都全接触》到济南台《民情直通车》等,都在民生新闻路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2004年开播的《民生大参考》栏目,开启了河南本土地面频道民生新闻之先河,并以迅速发展之势成就了一个频道的崛起。从2004年到2007年,河南电视台3频道完成了从民生新闻到民生频道的跨越,也实现了
期刊
人类有很多重要的发明,20世纪后期的计算机就是其中的一项,而后电子化的全球通信网络的形成又成为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然后,这两项重要的技术——网络与计算机联姻,发展成为全球联通的互联网。互联网的诞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技术革命,同时也成为人类传播媒介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革命,被人们称为新媒介、第四媒介。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功能,它能够连接全球的计算机,使它们能够交换信息并分享计算机
期刊
理论宣传始终是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长期以来,报纸理论宣传在引导读者、教育读者和表达舆论、影响舆论中担负着特殊功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当前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报纸媒体应当深入研究理论宣传的效果问题并积极探索增强理论宣传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不断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总
期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呈现出较快的成长态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未来发展之路究竟如何,越来越成为传媒业内人士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试从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自的优劣势来谈谈两者的关系。    一、网络媒体影响力直逼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以其自身的传播优势,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的冲击。面对屏幕,整个世界如同搬进了你的家,没有距离感,突破了时空限制,你可以从全球网站获取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