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与Ⅱ型拓扑异构酶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a1a1a1a1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53蛋白、Ⅱ型拓扑异构酶(Topo Ⅱ)及多重耐药相关蛋白(MRP)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与非血吸虫病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3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338例患者中,80例合并慢性血吸虫病,258例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Topo Ⅱ、MRP蛋白表达。等级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

P53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5.00%(4/80)、87.50%(70/80)、3.75%(3/80)、3.75%(3/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8.68%(74/258)、19.38%(50/258)、16.67%(43/258)、35.27%(91/2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62,P<0.05)。Topo Ⅱ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8.75%(7/80)、51.25%(41/80)、22.50%(18/80)、17.50%(14/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12.01%(31/258)、55.43%(143/258)、22.48%(58/258)、10.08%(26/2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51,P>0.05)。MRP蛋白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表达率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7.50%(6/80)、40.00%(32/80)、28.75%(23/80)、23.75%(19/80),在不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分别为24.42%(63/258)、38.37%(99/258)、24.03%(62/258)、13.18%(34/2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08,P<0.05)。

结论

P53蛋白和MRP蛋白在合并慢性血吸虫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均呈异常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慢性血吸虫病诱导结直肠癌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棘皮瘤(CC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10例CCA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CCA临床表现为半球形的暗红色至褐色丘疹和结节,境界清楚,表面破溃、出血或脱屑,无自觉症状。1例多发,9例单发;以中老年人多见,皮损分布范围广泛。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增厚,由胞体较大胞质淡染的透明细胞构成,特征性损害是表皮内散在中性粒细胞及核尘。10例不消化的PAS染色均阳性;肿瘤细胞表达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治疗持续性局限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1组外用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2组外用芙清凝胶基质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疗程为2周。皮损痊愈者,每4周随访1次,随访至第14周;选取5例皮损局部临床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进行金葡菌培养,比较其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效果。结果
患者女,59岁,双下肢截肢39年,双下肢湿疹样改变20余年,慢性肉芽肿样损害伴疣状增生10余年。双下肢膝关节截肢面见大片增生性斑疹,周边红斑、增生,渗出及浸润。触之较硬,有触痛。取皮屑10% KOH真菌镜检阴性,沙氏培养基(SDA) 3次培养均见同一种真菌生长,为正面白色背面橙黄色丝状菌落。小培养镜下见透明、线样的分生孢子梗从葫芦形的母细胞长出并产生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眼晶状体黑棕色,具有一中纬
目的探讨自体表皮移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30例白癜风患者分为单纯表皮移植组和表皮移植联合NB-UVB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局部皮损组织液中白细胞介素18 (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ICAM-1)水平,并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单纯表皮移植组和表皮移植联合NB-UVB组局部皮损组织液中I
目的探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在脂溢性角化病与鲍恩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88例临床诊断为脂溢性角化病和18例临床诊断为鲍恩病的患者典型皮损做CLSM检查,然后取该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脂溢性角化病CLSM图像特征:全部有表皮脑回状结构,另有角蛋白充填的囊性包裹体,表皮突呈小梁状下延;基底层细胞排列呈条索状或放射状9例,基底层及真皮层可见折光性明亮的结构6例。鲍恩病CLSM图像特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吻合口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931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cT3~4期和(或)N1~2期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6~8周手术治疗。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保肛手术,部分患者行预防性肠造口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吻
结直肠癌在术前影像学规范评价的基础上追求肿瘤R0切除的理念已获得广泛共识。外科医师应科学严谨地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最大限度地避免手术残留肿瘤。初始不可R0切除的患者推荐优先考虑转化性治疗,争取实现转化治疗后肿瘤R0切除。针对临床综合评价确认无法获得R0切除的患者,选择姑息性手术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做到有计划和目的性明确。目前姑息性手术或者减瘤手术可以带来生存获益的结论尚无证据,以最小的创伤,达到
壁外血管侵犯(EMVI)是指胃肠道肿瘤所在肠管固有肌层外的血管腔内出现肿瘤浸润。MRI检查发现直肠壁外血管管腔异常扩张,形态不规则,且其内流空信号为肿瘤组织信号所代替即可诊断EMVI。以病理学为金标准,对于血管直径>3 mm的EMVI,高分辨MRI检查诊断EMV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达100%和89%。病理学及高分辨MRI检查所诊断的EMVI与直肠癌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肿瘤相关死亡具有显著相关性,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1例)、苏州市中医院(38例)、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30例)和徐州市中心医院(13例)收治的132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行LIFT)和对照组(行肛瘘切开术或切开挂线术)。观察指标:(1)手术时间。(2)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