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上勇于探索创新

来源 :杭州·党政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杭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为杭州今后五年的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确立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举措。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中要求做到“五个显著提升”,其中第三个显著提升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并明确要求达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力争成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行区。
  广意的城市治理涵盖了建设和管理,是西方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包括政府管理和公众参与两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要在城市主体或城市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经济领域中的营利组织、市民社会和公众群体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一种运行机制、一种制度安排,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对话、合作及参与来分担城市决策的能力,来解决城市发展的各种公共问题。为此,一个好的城市治理体系,一定是包括政府部门和市民等社会力量在内的多元共治的协商、对话、妥协的互动系统。
  去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特别要求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城市的发展即涵盖了城市建设更包括了城市的管理,多少年来城市建设的主体是政府,建设主体的集中容易导致城市建设决策机制的失衡;同样,城市治理主体的过度集中单一,会带来城市治理的统筹和效能的难题。杭州要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力争成为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行区,就必须破解过度集中的城市治理传统,以及缺乏市民群众参与的途径和载体等短板,在畅通民意表达机制、完善市民参与机制及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上勇于探索创新。
  畅通民意表达机制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思路要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是如此,城市的管理更是如此,不能只依靠政府,要让企业、市民,乃至全社会都参与进来,就必须落实好知情权,需要畅通民意表达。也就是说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必须问需于民,始终坚持以市民群众为主体,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市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一方面,可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察看调研等方式,了解市民群众的真实想法,找准市民群众需要破解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搭建民意畅通平台和载体,使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群众期盼破解的难题能及时反馈,并建立机制,形成常态化,确保民意畅通。而非想问了问,不想问就不问。社会转型、矛盾凸显期,人们的利益日益多元,权利意识日渐多元,与之相适应的民意表达渠道也应不断拓宽。杭州这些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也确实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一定要固化、要形成制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城市治理工作与市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只有立足市民群众,关心群众利益,及时掌握最真、最实、最新的民情,只有靠制度管长远,有了完善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才能充分发挥民意反映渠道的作用。所以,必须从健全畅通民意机制着手,才能将宪法赋予市民群众的知情权、自由表达权及监督权落到实处。
  完善市民参与机制
  市民群众参与是现代城市内涵多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是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特定阶段和形式;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市民群众参与无论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上、组织机制上还是制度建设上,都明显存在不足。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不是循环反复开展若干次创建活动,以运动式的活动为载体,让市民群众参与;而在于如何让治理决策科学统筹,并建立长效的参与机制,使市民群众的参与常态化。杭州有保障G20峰会成功举办市民群众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成功经验。峰会筹备可以说是层层发动、参与,全民动员“武林大妈”、红袖章、交通志愿者、文明督导员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载体,为公众参与搭建了平台,创造了条件。如何把这些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是接下来要研究和传承的重点,构建吸纳、鼓励市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有效渠道和奖励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机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责权,依法自治,发挥作用。这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社会治理注入了新的力量和形式。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治理的载体、平台,更是公众参与的主要途径。
  为此,首先政府应转变观念,放权让渡空间,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制造条件;其次是建立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和考核机制,使社会组织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成长壮大,真正成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实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民间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确保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持续性。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市民群众落实了知情权,参与了决策、实施,更应参与监督。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是否到位,不应该只是职能部门、政府说了算。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自己评价,难以服人,必须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当下,确实有一些治理的政策举措顶着创新的光环,但效果如何却不得而知。记得曾经对杭州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如何统筹进行过调研,当然其中确实不乏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的确为促进民生带来了福音。但也有一些政策受众面极小,个别政策的受众仅为三五人或十多人,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估,而造成制定政策时不计成本、不顾及效果,甚至以应付考核为目的。可见监督评估,尤其是第三方评估的重要性,是落实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此,在畅通民意渠道、完善市民参与途径的同时,一定要建立市民参与监督评估的机制。在完善人大代表、政協委员,媒体监督的基础上,探索市民群众参与监督评估的途径、平台,力求从决策、实施到监督链条的完整性,确保人人参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真正落到实处。届时,杭州作为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城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区还会远吗?
其他文献
通讯员 吕炜  近日,由全国28家省级法治媒体、中央驻浙新闻媒体记者组成的“互联网+社会治理”全国法治媒体浙江行记者团到杭州市司法局集中采访“互联网+司法行政”工作。记者团一行参观了位于市民中心L座的杭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观看了市公共法律服务网和法律援助案件管理系统使用的操作演示,对杭州依托“互联网+”推进司法行政服务民生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期刊
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今年的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使杭州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围绕打造稳定和谐的价格环境,杭州市物价局组织开展“稳物价惠民生保峰会”专项行动,切入点选得准,针对性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整个峰会期间市场价格稳定、秩序良好,未曾听说诸如“天价大虾”“天价鱼”等负面新闻。  我有幸作为专家代表参加过杭州市物价局近年来组织的几次价格调整听证会,深感杭州物价部门在深化
期刊
部联系群众情况开展定期督查、随机抽查、交叉互查等,强化过程管理,每月对走访日志录入、人员到岗到位、问题办理销号等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坚持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结合日常考核、第三方测评和满意度等情况,对年度联系群众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加大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进退留转等有效挂钩。落实相关待遇倾斜办法,如乡镇干部“两个20%”,带薪年休假、县
期刊
目前,全市29.7万名党员依托平台注册为志愿者,党员带动群众注册志愿者155.3万人。  搭建全覆盖网络平台  让党员志愿服务人人可为  杭州市委组织部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思维,通过多主体共建、分类施策,为党员量身打造网上志愿服务平台。  针对在职党员,开设党群服务微平台。组织在职党员线上向所在社区报到,开展网上认领服务项目和微心愿等活动,完善“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双岗服务”机制。去年以来,全市11
期刊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多姿多彩的民间手工艺人中,有这么一位用五彩毛线编织出繁花似锦、美好生活的老人——许恩真。  毛线编织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但许恩真却把传统的毛线编织,打造成了一门独特的造型艺术。  许恩真出身大家闺秀,她这一手绝活,溯其本源,还得“追溯”到她那心灵手巧的外婆。外婆有着一手精湛的编织技艺,街坊邻里都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而对这编织,幼小的许恩真看在眼里,爱在心里,心中充满着好奇。  
期刊
作 者:韩晓露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简 介:本书收录了作者近40篇散文,分为水的良善姿态、还有诗和远方、雅活、偶寄的闲情、越过山丘五个部分。作者通过对身边自然、女性、儿童等物与人敏感的观察和细致的描写,勾勒出一个博爱、平等、自由的世界。  韩晓露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她是以一种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在散文创作中,刻意追求文章的现代性、文化性、抒情性和思考性等多种意味,在知性视角中,对
期刊
“没脚色”的“脚”,杭州人读“接”。与所有“jiao”音的字相同,没等嘴巴撮起,音就发完了。这与杭州人的慢条斯理,似乎不符。老杭州人骂子女没有出息,好说“你个没脚色啊,要苦煞嘞”。此“脚色”,如用戏剧中的“角色”一词替代,似乎也可以。譬如,像你这么下去,将来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是没有你的角色的。  不过,你要是再细细品味以下这句老杭州话,估计,这“脚色”二字,就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浅了:“姑娘儿啦,坐嘞
期刊
当信用不再只是美德,而是转为积分载体,量化市民个人的消费、支付额度;当信用不再抽象,而是成为一张实体名片,在市民生活的诸多场景发挥着便利互惠的作用。曾经,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信用,正成为我们最大的财富,通往未来我们无往不利的生活。  有人说,应该感谢这个科技时代互联网时代信用时代给了普通人不曾有的便利、权利及自由。想了解信用新生活,一个杭州市民的普通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8
期刊
信用是什么?是品格、是评价,还是资本?有人说,它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信任和诚信度,信用无价,费十年功夫积累,也会因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  当“看得见、摸不着”的信用,融入到一座城市的治理之中,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信用城市”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信用“有价”,也成为了现实。  人无信不立 VS 城市+信用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史记·商君列传》有过这样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
期刊
切实加强新农村发展的规划引导和建设力度,有以下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行政村职能;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实施农村基层人才工程;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方式;重视文化的作用,倡導自立自强的传统美德和勤勉、自主、合作的村风。要把构建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重视为处于底层的劳动者提供无门槛和灵活便利的职业培训服务,加强和健全向贫困地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