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服务同行 以傑出引领傑出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y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 婳女士
  从云南来到香港,是她人生新的起点,在这里,她重新归零,一切重头开始。她用坚韧的毅力,克服了初来者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並在这种与生活的较量之中,展现了自己非凡的艺术才华,从此长耕不辍。她的画笔,将创意和美感巧妙地融合,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因此成为了香港最具代表性,也最受欢迎的年轻设计师。
  从零开始 筑起事业基石
  站在车水马龙的十字街头,看着街道两旁耸立的高楼和闪烁的霓虹灯,小余婳终於对香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知。那年她刚好八岁,离开了云南故土,和家人一起迁居香港,从此在这里落地生根。
  初来香港的这段时间,这里对於她来说就像一个“異世界”,因为这里的一切对於她来说都是全新的,过去八年的生活经历並不能在这里全数派上用场,所以每一天她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横亘在她眼前的最难的那道坎当属语言关,後来余婳女士调侃此时的自己为“聋哑人”,因为语言不通,她几乎丧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到商店买东西,甚至都只能用手指着商品向老闆示意,然後掏出钱让老闆自己拿。但天性倔强,力爭上遊的余婳並不会就此畏缩,为了努力克服这种文化差異,她开始每天苦练粤语,重新学习书写繁体字。即使这个过程就像逆风行舟,前进的每一步都十分不易,但她不消极,不抱怨,坚定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在逐渐适应了环境之後,余婳开始经营起自己全新的生活。她从小就具有极高的绘画天赋,小学一年级时,她的素描作品就曾入选奈良的中日友好画展。而此时,香港这块中西荟萃的土壤,更适合艺术之花的生长,於是她就在這里尽情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中学,她更是去了一家专门的艺术学校,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在这里,她不仅学习了绘画,更接触了西方美术史、摄影、雕塑、版画等等艺术门类,触类旁通地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切似乎顺理成章——有了绘画基础,又对服装设计比较感兴趣,她顺利地进入了香港理工大学,修读服装设计专业。在不停地创造和绘製的过程中,余婳对服装设计这一专业不仅有了更多的理解,也拥有了更深的热爱,於是在大学毕业之後,她选择继续深造,在香港理工大学又取得了硕士学位。
  在所有人都以为她会进入一家顶尖设计公司工作的时候,余婳女士卻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创业。创业风险不言自明,但她从来不是一个畏难的人,不问前路如何,只求内心无悔。再加上在大学时她就曾参与过相关项目的设计,接触过不少的客户,並不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所以她有信心做好这一份事业。不久之後,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正式成为一名独立的服装设计师。
  既秉承传统 又开拓创新
  人们在生活中总是不遗餘力地追求美,而艺术家则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余婳女士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也有关於艺术的思考和解答,她始终坚持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传播自己最想传播的文化,不逢迎他人且忠於自己。
  中华文化始终是余婳女士创作的源头活水,她自小就热爱传统的中华文化,其名字也是母亲特意从《红楼梦》中挑选出来的,象徵女子的娴静美好,所以她与古典文化的缘分似乎冥冥中就已注定。为了传承这种古典文化之美,她将许多古典元素都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之中,希望以穿在身上的方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就现代社会而言,旗袍或许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饰,东方女子的风韻就在这佈局走线之间,展现得淋漓尽緻。余婳女士也独爱旗袍,其成立的个人服装品牌“婳MARY YU”中就有许多关於旗袍的设计作品。她打破常规地在旗袍中融入了许多现代的时尚元素,令其更受现代人的欣赏和喜爱,这是她的巧思和诚意。她还曾赞助过几次关於旗袍的慈善活动,一次是给一群十几二十岁唱Hip-Hop的年轻人设计旗袍,很多人表示这是他们人生中收到的第一件旗袍,简直爱不释手,余婳女士因此很高兴也很满足,觉得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意义;另一次是在母亲节的时候,她给香港失明人士协会的失明妈妈们製作旗袍,虽然她们没法亲眼欣赏到如此精美的旗袍,但饱含在其中的爱意和关怀她们卻能切肤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也就在这一针一线中无言传递。
  但设计师仅仅停留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是远远不夠的,余婳女士深知这个道理:“可以尝试去做一点不同的设计,坦白说,你不多去尝试一点,你也不会知道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麽,不知道哪些领域才适合自己去发展,所以新的尝试和探索是必须的。”为了开拓自己的设计思维,让自己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她开始尝试做一些跨界设计。
  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香港马术赛团的所有工作人员设计制服,成为了这位年轻设计师职业生涯中最光辉灿烂的一笔。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完成了既能表达马术精神又能突出香港特色的时尚马术服装。“看着赢得冠军的那匹马穿着我设计的服装,心里真的很满足。”这个机会是来之不易的,但余婳女士也用自己的实力抓住了这个机会,相互成就,大放異彩。
  2015年,她又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茅台酒设计了一系列的年轻版包装,将中西文化相结合,给其重新包装定位,让更多的年轻人懂得欣赏本土的文化,品位本国的原创产品。除此之外,余婳女士还曾给几间学校设计校服,周大福和德国宝联合推出的黄金吊坠及杯垫也出自她手。   在一步一步的探索中,她的疆域正在逐渐拓宽,所谓的艺术的边框和界限也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艺术热情。
  以傑出引领傑出书写新的辉煌
  一毕业就自行创业,终日忙碌於事业的余婳女士,常常觉得自己社交的圈子太过狭窄,於是希望自己能夠认识一些不同行业,不同圈层的朋友,彼此之间能夠相互了解和学习,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出於这种想法,在朋友邀请她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没想到这为她开启了一扇服务的大门。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评选已经持续近半个世纪,从1970年香港青年商会开始每年一度的评选至今,他们已经评选出了共367名傑出青年,其中就包括余婳女士。作为一名年轻有为的设计师,余婳女士已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榜样和楷模,於是,在2011年她被评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此等荣誉,是对她个人成就的最大肯定,也是对她投身服务工作的嘉许。
  如今,余婳女士又完成了自己新的角色转变,从一名获奖者,摇身一变,成为了香港傑出青年协会的领头人。该协会精英荟萃,评选出的367位傑出青年有近120人曾获政府颁授勳衔,相当於三分之一的人都受过政府的嘉许,成为这些人的领导者,余婳女士倍觉压力,但也深感荣幸。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厚望,如今,她将工作生活之外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在社会服务上,以期能促进会务的发展。
  香港傑出青年协会的宗旨是“傑青双手,创造未来”。每年的“十大傑出青年”评选,会甄选出不超过十名的傑出人物,这些傑出人物都来自於不同的领域,例如文化艺术界、体育界、商界、社會服务界等等,旨在用最优秀人物的事蹟鼓舞人心,用他们的成就来激励更多人追求梦想,追求卓越。成为傑青後,余婳女士也从中汲取了很多的正能量:“很开心每年能认识新一届傑青,将一群傑出人物汇於一堂,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广了自己的见闻。”
  虽然在成为社团的领导者之後,余婳女士的生活变得忙碌了许多,但是对於这样的辛苦,她甘之如饴,並且希望能夠奉献更多,带领协会继续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在她的领导下,香港傑出青年协会的执行委员会就已从去年的12个增至15个,对於协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和成长。不断纳新,不断壮大,协会的生命力就会愈发旺盛。
  後记
  有人说,优秀的人之所以一直优秀,是因为到最後,优秀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让他能夠一直对自己保持高要求,保持对荣誉的渴望。余婳女士也是如此,她取得的荣誉早已数不胜数,例如,2000年获选《透视》杂誌亚洲设计师“四十骄子”;2010年获得两项中国“最成功设计大奖”;2012年全港时尚专业女性奖(专业范畴);2016年获中国华丽品牌海外赛区亚军等等,此外,她还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推出系列产品。如此种种,组成了她光辉灿烂的人生阅历。
  很多人羡慕余婳女士的成功,羡慕她能夠将自己的兴趣发展成为事业,羡慕她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但成功的背後是汗水、是耕耘。取得如今的成就,她也曾度过无数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一个人在人生的困境中咬牙坚持,所以並不是生活选择了我们,而是我们选择了生活。
其他文献
林沙洲先生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並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梦想落地开花,创立明画廊,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年轻有为的他,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用人机制,以此招揽优秀的专业人才,壮大画廊的队伍,专为艺术家搭建广阔的舞台。  创业不是简单的事  1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林沙洲先生於此时专心投入了画廊工作,从此踏上了艺术的大道,並从事着不同的艺术工作
期刊
王加利小姐  在工作上有原则,刚柔相济,生活上独立。她认为女性一生应好好珍爱自己,自强不息。从小信奉天主教的她, 为人率真坦诚,乐观上进。其名字正好代表她:“王”的三画代表天、地、人。做人做事,顺天之意、易地而处、人心所记。“加”“利”—— 对自身、他人、社会、国家甚至世界作出贡献。通过财富管理这事业,她帮助个人、家族及公司有效规避风险、守住财富,实现资产增值及跨代传承。  出身工商管理娛圈广告投
期刊
【本刊讯】2月18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侨联、香港侨界社团联会联合举办的“四海同春·2019年香港各界新春晚会”在红磡香港体育馆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先生、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先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许又声先生、外交公署特派员谢锋先生、驻港部队政委蔡永中少将、中联办副主仼谭铁牛先生、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先生、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先生、财经事
期刊
【本刊讯】2019年1月25日下午,为庆祝国庆七十周年暨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艺海同舟——港澳台鲁名家邀请展”香港站於香港铜锣湾中央图书馆展厅隆重开幕。香港中联办台湾事务部部长杨流昌、香港中联办文宣部副部长朱挺、香港中联办台湾事务部副部长沈燕雄、山东省美协主席张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主席姚志胜、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主席张斌、香港昊天集团有限公司主席邱伟铭、全国政协常委吴良好、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
期刊
【本刊讯】日前,亚洲知识管理学院假香港机场亚洲国际博览馆11号馆隆重举办了2019年度诺贝尔奖学人荣誉资格及奖项颁授典礼。此次活动由诺贝尔奖得主中村修二教授担任主礼嘉宾。当晚,来自亚洲各界的获奖人士济济一堂,场面热闹。  诺贝尔奖学人系列奖项计划旨在表彰亚洲内的卓越企业及各界领袖,激励企业及企业家精益求精,並提升亚洲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增强社会各界,海外商家及消费者对亚洲企业及亚洲企业家精神的认识
期刊
林信义博士  发明家。为了迎接脑海中突如其来的灵光乍现,他在经年累月中锲而不舍地苦思冥想,在细緻入微里观察生活的平白无奇。他反复斟酌,捕捉灵感的痕跡;反复试错,将幻想付诸实际。在他看来,当发明者经历了从无到有,等待他的,是成就,是喜乐,以及继续创造的渴望和需要。  他的发明所创造的  什麽是光,如何将光运用到实际?自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在不同人心中拥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说,光是自恒星表面迸发出的光线;
期刊
陈建强医生  身上有一种追求卓越,不甘平庸的人生态度;一份时刻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爱国热忱;一种身处时代洪流中积极拥抱时代的勇敢者姿态;一份积极服务社团,关注青年动态,以身作则的服务热情;一份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行业思考。他在人生的每一个侧面都真诚作答,在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成就。  目标坚定 追求卓越  成为一名牙医,是陈建强医生从小就已明确的人生方向。他的父亲是香港一位资
期刊
【本刊讯】2月19日,農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香港工商界商会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大会堂举行新春团拜,汇聚粤港澳大湾区政商界人士,共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这次新春团拜阵容鼎盛,参与的工商团体超过五十个,並邀得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先生,中山市副市长雷岳龙先生,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女士GBS,SC,JP担任主礼嘉宾,中联办经济部贸易处副部长刘亚军先生及协调部副部长张强先生等嘉宾
期刊
邓智傑博士  从事金融行业近二十年,儘管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内心卻始终有一种不圆满。十几年前,从参与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的义工工作开始,到担任其社会服务部副主席,伴随着服务范畴的拓展,他也收获了成长和内心的满足。作为领导者之一,未来他希望带领协会,秉承服务的初衷,进一步开拓,继续将爱的种子播撒,让爱不断传承。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这是他爱的承诺。  处处显关怀,服务让人生圆满  2018年底,
期刊
【本刊訊】2月17日,文娱会假铜锣湾信和广场誉宴厅隆重举行2019新春联欢晚会。  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港岛工作部王卉处长,立法会议员郭伟强太平绅士,湾仔区议会主席吴锦津BBS.MH.JP,数多酷研习社社长兼文娱会首席名誉会长曹宏威博士,文娱会义务法律顾问马恩国大律师,湾仔区议会副主席周洁冰博士BBS.MH,香港通济商会监事长朱美美女士,香港华人革新协会主席李志强先生,香港行政管理文职人员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