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沙洲先生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並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梦想落地开花,创立明画廊,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年轻有为的他,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用人机制,以此招揽优秀的专业人才,壮大画廊的队伍,专为艺术家搭建广阔的舞台。
创业不是简单的事
1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林沙洲先生於此时专心投入了画廊工作,从此踏上了艺术的大道,並从事着不同的艺术工作。
幸运的是,林沙洲先生在16岁接触画廊时,引领他的老闆是一位资历深厚的经营商,已经开了四家画廊,主要展品包括水墨画、漆画、版画等。
他早已做好心理準备从一名最底层的学员做起。在打杂的过程中,他见事做事,无论大小事务,他都尽力做到最好。他跟着师傅学习了很多实用的有关办画廊的一些基本工作,比如办画展、策划、换画等,还涉及一些修复的工作,诸如装裱、修匡等,还有库存管理,包括整理客户资料、打印、笔录、存档。每逢画展活动都要亲自联繫客户,及时调整活动安排,从中也结识了不少画家。
三四年前,林沙洲先生从北京学习归来,为了熟悉香港的市场,他又开启了在香港的打工生涯。一旦碰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些小画廊几乎不能生存下来。但他执著追求最初的梦想,仍旧辛勤工作,努力摸索,不断尝试。终於等到时机成熟,经验累积到了一定的高度,他果断决定自己办一个画廊。
基於在北京学习和在香港打工的经历,他及时总结经验,逐步丰厚了人生阅历。当时,很多画家都集中在北京,以水墨画家居多,他也接触了很多央美、国美的画家,积累了大量人脈。“有时候,很多老前辈、画家直接带我到其工作室看他们现场作画,並即兴跟我讲解,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20来岁时便可以凖确分辨书画的优劣,他满怀感激。後来回到香港,他更是结识了不少当地艺术家。
此外,对他影响极深的人要数他的父亲——香港知名的水墨艺术家林天行先生。他时常观赏父亲的个人画展,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中,无形中增加了對水墨画的喜爱之情。父亲的艺术创作和风格在潛移默化中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种艺术细胞真正到了生长的关键期。
正是在那些年的积淀中,他以实幹家的精神,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事无巨细,为如今事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人有道 促业界发展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8年,林沙洲先生凭借自己多年艺术经验的积累,成功创立了明画廊。画廊楼高两层、空间逾三千呎,位於香港中环荷里活道。明画廊专注於推广傑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新水墨艺术,亦设新晋艺术家板块以发展更多具潛力的艺术家,致力於策划具有前瞻性、启发性的展览。
谈及挑选画家的制度,林沙洲先生提到以下几点:
首先,画家必须富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具备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巧。一个画家,尤其是用纸作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专业基础和技巧,即使他有很好的想法,他也没有能力去创造,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也是他最看重的一个方面。
其次,亲自到画家的工作室挑选最好的画作,亦是他的一贯作风。他认为,无论画家的作品存放在哪里,在其工作室总会挑到最好的。由於画家一般都很珍惜自己的画作,倘若其画作被藏着,他也会想办法去“搜刮”,只因求贤若渴。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尊重画家意见的基础之上。反之,假若一个画家库存有太多的画作,则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画卖不出去,在挑选中他就会直接放棄。
第三,画家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係。林沙洲先生认为,人缘很关键,至少得有人帮他推广,画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由此观之,林沙洲先生的用人制度,可谓精细明确,合乎其道。无怪乎,明画廊所推崇的艺术家,其作品亦多为海内外各大机构、博物馆、艺术基金会与收藏家所收藏。
林沙洲先生表示,香港艺术家一般都是从内地毕业过来的,本土画家较少,虽然现在正趋向成熟。他期望能挖掘出更多受过正统专业训练的人才,寻找以创作当代水墨与新水墨为主的人才,並亲自带领他们,让明画廊有信心能为藏家提供专业谨慎的艺术收藏建议,並推介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望以优质的展览与艺术顾问服务,向社会负责並促进业界的发展。
对於明画廊未来的发展规划,林沙洲先生表示要依据整个经济大环境来策划,总体持观望态度。目前,明画廊的画展已订至五月,计划今年将会办八至十个展览,也会出一至二个博览会。
进一步打开市场
在当年画廊选址的时候,林沙洲先生要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之间选择其一,他因自己是香港本地人,热爱这片土地,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香港。
如今,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面临如此发展机遇和挑战,即使有许多人以低廉的租金邀请他到珠海、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开画廊,他卻依旧选择扎根在香港,但他也表示会向内地发展。因为在他心中,香港就是艺术重镇,加之大湾区已有很多老闆和企业进驻香港,为此也带来了更多的企业和客户,他相信未来几年,香港会超越国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香港的艺术环境已随之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林沙洲先生说:“刚入行时,香港的艺术环境很好,那时开画廊的少,大家都能赚钱。基本上每天都会卖出一至两张画。然而,2008年的那场金融海啸来得猛烈,很多画廊都纷纷倒闭。直至现在,都有很多客户逐步转向拍卖行,想去那寻宝货。”面对画廊行业的起伏,他始终保持不变的是对画作的真实性的保证。“只要做一张假的,开画廊的工作这辈子就完了,也意味着他可以马上转行了。尤其香港艺术界那麽小,我们错一次,不说一辈子,最近几年都会没运了。”因此画廊最重要的则是保证画作的真实性。
从业多年,林沙洲先生跟艺术行业有着莫大的缘分。对他影响最深的人要数他父亲。他说。巧合的是,刚好有个老闆跟他的父亲是旧识,对他特别关心,他跟着老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有关画廊的知识。後来,他还去了澳洲,接着又去北京打工、教书、从事私人买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香港帮忙管理画廊。
“只因开画廊一直是我的梦想。虽然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在这个时间段开画廊很冒险,而且在这个时间点也赚不了钱,但这也算是完成小时候的一个心愿吧。”林沙洲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勇敢的逐梦者、执著的追梦人。
如今,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交流方式也不断开阔了大众的视野。他还踊跃参加了中国的网络艺术品交流会,更懂得了慎重选择打开市场的方式,以大咖为目标从严要求自己,面对快速的发展、利益的追求,他则从长远考虑,不杂不乱,也不盲目从众。
热爱艺术、广交朋友的他已三十而立,有责任、有担当。他表示,明画廊为香港观众引入高质素的展览,既会吸纳有名气的画家,也会重视年轻的画家,更会竭力帮助年轻画家走出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他将继续向亚洲和国际推广中国当代及新水墨艺术,致力促进国际艺术界之交流,为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与艺术机构建立交流平台,使该平台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机构。
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並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梦想落地开花,创立明画廊,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年轻有为的他,结合自身积累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用人机制,以此招揽优秀的专业人才,壮大画廊的队伍,专为艺术家搭建广阔的舞台。
创业不是简单的事
16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林沙洲先生於此时专心投入了画廊工作,从此踏上了艺术的大道,並从事着不同的艺术工作。
幸运的是,林沙洲先生在16岁接触画廊时,引领他的老闆是一位资历深厚的经营商,已经开了四家画廊,主要展品包括水墨画、漆画、版画等。
他早已做好心理準备从一名最底层的学员做起。在打杂的过程中,他见事做事,无论大小事务,他都尽力做到最好。他跟着师傅学习了很多实用的有关办画廊的一些基本工作,比如办画展、策划、换画等,还涉及一些修复的工作,诸如装裱、修匡等,还有库存管理,包括整理客户资料、打印、笔录、存档。每逢画展活动都要亲自联繫客户,及时调整活动安排,从中也结识了不少画家。
三四年前,林沙洲先生从北京学习归来,为了熟悉香港的市场,他又开启了在香港的打工生涯。一旦碰到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些小画廊几乎不能生存下来。但他执著追求最初的梦想,仍旧辛勤工作,努力摸索,不断尝试。终於等到时机成熟,经验累积到了一定的高度,他果断决定自己办一个画廊。
基於在北京学习和在香港打工的经历,他及时总结经验,逐步丰厚了人生阅历。当时,很多画家都集中在北京,以水墨画家居多,他也接触了很多央美、国美的画家,积累了大量人脈。“有时候,很多老前辈、画家直接带我到其工作室看他们现场作画,並即兴跟我讲解,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20来岁时便可以凖确分辨书画的优劣,他满怀感激。後来回到香港,他更是结识了不少当地艺术家。
此外,对他影响极深的人要数他的父亲——香港知名的水墨艺术家林天行先生。他时常观赏父亲的个人画展,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中,无形中增加了對水墨画的喜爱之情。父亲的艺术创作和风格在潛移默化中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种艺术细胞真正到了生长的关键期。
正是在那些年的积淀中,他以实幹家的精神,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事无巨细,为如今事业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用人有道 促业界发展
万丈高楼平地起。2018年,林沙洲先生凭借自己多年艺术经验的积累,成功创立了明画廊。画廊楼高两层、空间逾三千呎,位於香港中环荷里活道。明画廊专注於推广傑出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新水墨艺术,亦设新晋艺术家板块以发展更多具潛力的艺术家,致力於策划具有前瞻性、启发性的展览。
谈及挑选画家的制度,林沙洲先生提到以下几点:
首先,画家必须富有勤奋刻苦的精神,具备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巧。一个画家,尤其是用纸作画的,如果没有很好的专业基础和技巧,即使他有很好的想法,他也没有能力去创造,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也是他最看重的一个方面。
其次,亲自到画家的工作室挑选最好的画作,亦是他的一贯作风。他认为,无论画家的作品存放在哪里,在其工作室总会挑到最好的。由於画家一般都很珍惜自己的画作,倘若其画作被藏着,他也会想办法去“搜刮”,只因求贤若渴。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尊重画家意见的基础之上。反之,假若一个画家库存有太多的画作,则有可能是因为他的画卖不出去,在挑选中他就会直接放棄。
第三,画家还必须拥有良好的人际关係。林沙洲先生认为,人缘很关键,至少得有人帮他推广,画作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艺术价值。
由此观之,林沙洲先生的用人制度,可谓精细明确,合乎其道。无怪乎,明画廊所推崇的艺术家,其作品亦多为海内外各大机构、博物馆、艺术基金会与收藏家所收藏。
林沙洲先生表示,香港艺术家一般都是从内地毕业过来的,本土画家较少,虽然现在正趋向成熟。他期望能挖掘出更多受过正统专业训练的人才,寻找以创作当代水墨与新水墨为主的人才,並亲自带领他们,让明画廊有信心能为藏家提供专业谨慎的艺术收藏建议,並推介优秀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望以优质的展览与艺术顾问服务,向社会负责並促进业界的发展。
对於明画廊未来的发展规划,林沙洲先生表示要依据整个经济大环境来策划,总体持观望态度。目前,明画廊的画展已订至五月,计划今年将会办八至十个展览,也会出一至二个博览会。
进一步打开市场
在当年画廊选址的时候,林沙洲先生要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之间选择其一,他因自己是香港本地人,热爱这片土地,所以毫不犹豫选择了香港。
如今,国家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面临如此发展机遇和挑战,即使有许多人以低廉的租金邀请他到珠海、深圳等大湾区城市开画廊,他卻依旧选择扎根在香港,但他也表示会向内地发展。因为在他心中,香港就是艺术重镇,加之大湾区已有很多老闆和企业进驻香港,为此也带来了更多的企业和客户,他相信未来几年,香港会超越国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香港的艺术环境已随之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林沙洲先生说:“刚入行时,香港的艺术环境很好,那时开画廊的少,大家都能赚钱。基本上每天都会卖出一至两张画。然而,2008年的那场金融海啸来得猛烈,很多画廊都纷纷倒闭。直至现在,都有很多客户逐步转向拍卖行,想去那寻宝货。”面对画廊行业的起伏,他始终保持不变的是对画作的真实性的保证。“只要做一张假的,开画廊的工作这辈子就完了,也意味着他可以马上转行了。尤其香港艺术界那麽小,我们错一次,不说一辈子,最近几年都会没运了。”因此画廊最重要的则是保证画作的真实性。
从业多年,林沙洲先生跟艺术行业有着莫大的缘分。对他影响最深的人要数他父亲。他说。巧合的是,刚好有个老闆跟他的父亲是旧识,对他特别关心,他跟着老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有关画廊的知识。後来,他还去了澳洲,接着又去北京打工、教书、从事私人买卖……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香港帮忙管理画廊。
“只因开画廊一直是我的梦想。虽然我很清楚地了解到在这个时间段开画廊很冒险,而且在这个时间点也赚不了钱,但这也算是完成小时候的一个心愿吧。”林沙洲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勇敢的逐梦者、执著的追梦人。
如今,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交流方式也不断开阔了大众的视野。他还踊跃参加了中国的网络艺术品交流会,更懂得了慎重选择打开市场的方式,以大咖为目标从严要求自己,面对快速的发展、利益的追求,他则从长远考虑,不杂不乱,也不盲目从众。
热爱艺术、广交朋友的他已三十而立,有责任、有担当。他表示,明画廊为香港观众引入高质素的展览,既会吸纳有名气的画家,也会重视年轻的画家,更会竭力帮助年轻画家走出中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同时,他将继续向亚洲和国际推广中国当代及新水墨艺术,致力促进国际艺术界之交流,为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与艺术机构建立交流平台,使该平台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