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lov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历史的探究一直是人類前进的动力,从历史中可以窥得失,明道理,晓人事,知天命。当代文学史到今天不过短短几十年,我们不断回看过去的那段岁月,去忏悔去反思,去看别人看自己,看这世界怎么变。有的作家偏爱鸿篇巨制,人物非大不可,事件非轰轰烈烈不可,但往里一看,却发现人往往面目全非。
  王安忆写历史写都市,几可成一派:人都是鲜活的,过着烟火气的日子;人围绕着上海就像绕着太阳的地球,自己转着也跟着太阳转着。上海在变,人也受着环境影响,生活动荡不安,然而回到家里,日子似乎也是坐着吃饭,躺着睡觉,看着云和雨。日子是变也是不变,有一根轴在中心,支撑着人。
  《考工记》照旧也讲着那段历史。1942年,陈书玉去了西南,曾经的“西厢四小开”,在宿命的安排下,被时间分隔,过上了不同的生活:去了乡下完全成了乡下人的大虞,娶了讲义气能干的太太最终定居了香港的朱朱,从了政的奚子,当了教书匠最后只留下一栋祖宅的阿陈。老友之间难得再聚,每一次相聚即意味着分离或者生活的挫折。这一次王安忆要如何讲述这段被无数种形式的故事描述过的熟悉的历史?
  自《长恨歌》《天香》而下,到《考工记》,疑心这是王安忆要写系列小说的征兆,细一想便也想通了,这就是她笔下的上海、历史、人。历史是在上海这一局限的天地中展开,有时显得局促,穿梭在弄堂,巷口,狭窄至一条线般细的过道。微光投射下来,抓不住,却清晰看到它投到地上、墙上的那一片光,随着它进入的地点而变换形状,破败墙垣中的一个圆点,楼梯尽头的一束光亮。人是活在上海历史里的人,徘徊着,不愿意走远。
  在宏大的事物面前,人是渺小而无力的,是因此而生出颓废之感,抑或是明知不可行而以己之力去撼动大树?陈书玉学到的是“顺其自然”。这不是一种丝毫不作为的放弃,将自身放逐到随便哪里,管他是谁,又管自己是谁;这更像是既已知必然随着时间车轮滚滚向前,就抱着仿佛世外之人的心态看它怎么走,做出选择而不必问是否正确,待行到缓慢处,便可以想,这一生究竟走到了哪里。
  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一个城市的印象,真面目是什么,从来没有标准,更何况这只是个人印象。王安忆笔下的上海,印证了她自己的话,书写如果不为心灵又为哪般。这上海,是王安忆的上海,沾染了闺秀之气的,连那浪子都生出些许浪漫来,坏人也坏得有人气儿。上海很安静,听任着人们怎么闹,它只做好自己的事——容纳下这所有的一切,给它们生命,却不回答要怎么活的问题。它似乎从未年轻过,却也不见得怎么老,你想它是什么样的,它便是什么样的。生活在里面的人轮番登场,使尽浑身解数表演,有的不知怎么退场,有的干脆躺倒在舞台上,外面的人只管看,却妨碍不到里面的人。
  人是细碎到显得婆婆妈妈的人。感动些,便要落下泪来。待到那厉害的事厉害的人,如同海浪般汹涌而来,拍得各人东倒西歪时,也不见绝望,收拾好自己,伤了的包扎好,行囊装好,一一道别,各人回到各人的路上,继续前行,历史不曾中断。即使你不前行,也有各种力量推着你挤着你,做出选择,再次上路。这就是《考工记》里的那根轴,“顺其自然,静观其变”。
  《考工记》中的人物故事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延续到两千年,陈书玉家的老宅渐渐颓圮,有些地方生出荒草,墙体倒塌,渐渐被生活在四周的人悄悄占了空间,又做了工厂,补过房顶,总之是跟着阿陈一起,老得已经快存不住了。王安忆大概是早已看透了个人力量之弱小,因此倒让人物生出另一份勇气:你看它怎么变,怎么改。以静制动,是大智慧。多少人事都因为过分挣扎而陷入泥沼,不可自拔,终究是因为人的力量本就无法去抗争。
  阿陈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在与时代对着干,他也并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只是明白自己的处境,因此他安下心来,静等结果。他去西南,是一时的决定,是在舞池里定下的约定,然而追根究底,是因为他承受不起采采的爱意,他明白自己的家世,不过是式微的家族,生活拮据,根本无法负担起采采要的生活。阿陈“顺”的是现实,是担不起的责任。看着是因为世事的变化,先驱者们都去了蛮荒中开辟新天地,要追随过去,实则是不愿表面上的光彩穿帮。大历史与小人物的结合,使得历史的严肃被瓦解,展露出来的是幽幽的真实的生活,是普通人在历史里的沉浮,而不是被“大历史”全然盖住,只留下虚的“大概”。
  在回顾历史时,究竟有哪些方法?我想,有些人大概是忏悔,或者无意地做了帮凶,或者因为怕被伤害而做了那静默的人。有些人是愤怒掺杂怨气,怎么人就稀里糊涂地做起了坏事——这么坏的事。还有那类糊涂的人,那类装起所有事只当是历史犯错的人。
  上海的动荡是时局的变化,体现在每个人身上便是境遇的不同。大虞父亲被抓,婚事吹了,去了乡下,娶了工人妻子;朱朱事业不成,还进了提篮桥监狱,最后去了香港;奚子不声不响地从政路上的遭遇;阿陈家里的败落,艰难的生存。然而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变的东西,支撑人走过困难的阶段,继续生活。王安忆说是宿命,是命运,“无论动静,人都是走向既定的归宿”。这样说也有些太虚了,有些人大概要嗤之以鼻了,这是无能者的投降吧,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置于何地呢?
  在我看来,几位好友的感情不曾变过,个人的性格也不曾变过,该是怎样还是怎样,面对动乱,也还是依着本心,是终于没有随着大流违背自己的意愿,终于可以说什么都很好,真的很好。宅子外很乱,宅子内很安静,路从一开始就安排好了,只因为你是你,他是他,历史能将这个人变成别个人吗?上海也立在那里,说到底并不曾因为什么而改变过,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最后都归于常态。
  王安忆的城市记忆,总是给人新的力量,既不使人遗忘过去,也不使人陷进过去,保持着距离去审视,尝试以不同的故事核心去讲述,因为每一个人活得是那么的不同。作为小说家、文学家,王安忆都没有让人失望。冷静自持,是我认为的王安忆的态度,唯其如此,才不会过分地使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到故事里的人物和读者。书里的这一段历史不仅仅是过去的,它可以延伸到未来,投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如果一个小说家能发现这样的共通的情感,我想他是真的明白自己想写什么、在写什么,是非常聪明的。
其他文献
从1912年至1926年,正值壮年时期的周树人,他的正式身份是教育部佥事,供职于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三十二岁到四十六岁的十四载“宦游时光”,留日学生周树人变成了大名鼎鼎的“鲁迅”,北大教授、白话文运动先锋、新文化干将、女高师风潮中“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的风云人物。而随着各种“民国揭秘”,“兄弟失和”、“娶女学生”师生恋以及那场沸沸扬扬的“鲁迅状告教育部”官司等都成为江湖八卦的焦点,却甚少有人提
《管锥编》五卷,虽是文学笔记,亦是史地资料。早前初读,只醉心于其信手拈来的中外名家,对其中汪洋富集的名物征引并没有深察。随着阅读兴趣的增加和研究的加深,始觉人物和名物征引也是其笔记用以昭理或弘旨的一大特点,其手法一如兵家之调兵遣将,四海九州,归于一纸;运笔呼来,收笔遣去,读来每有纸上神游的快感。  近年来,名物写作已成随笔散文写作的重点。按“名物”所释,乃作者特重名目与物产。《管锥编》中所引蜀地名
明末武将颇多知书,亦大多跋扈。观其诗文或慷慨激昂,或循诱风雅;察其行止则负主妄行有之,坚贞忠爱亦有之。这种知行矛盾的人格特点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明末气质风景。郑鸿逵或许是其中的代表。一  郑鸿逵(1613—1657),原名芝凤,字曰渐,又字圣仪,号羽公,荫官名鸿逵。象庭公郑士表第四子,郑芝龙异母弟。初随兄起兵海上,受招降明。崇祯三年(1630)中庚午科武举人,袭锦衣卫副千户。先为天津抚院郑宗周部将,后
看作家日记不必十分当真  现代文学研究是越来越重视作家的书信和日记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正如鲁迅在《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里所说:“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  可是作家的书信在收信人手里,人家未必肯拿出来,是否发表这些信,也应当尊重各该书信的作者及其继承人的意见,所以这里颇有些麻烦。日记在作者自己或其家属手里,也是未必肯拿出来,
同治九年(1870)农历七月二十六日,清朝一代“名臣”马新贻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将以千古疑云的方式走向生命的终点。  马新贻(1821—1870),字谷山,号燕门,山东曹州(今菏泽)人。其二十七岁中进士,咸丰三年(1853),任合肥知县时随钦差大臣袁甲三平太平军,因功擢庐州知府。同治三年(1864),升浙江巡抚。同治七年(1868),任闽浙总督,不久,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官声极佳,业绩突出
范源濂/廉(1875—1927)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早年就读于长沙时务学堂,与蔡锷、杨树达等同学。维新变法失败后东渡扶桑,先后在大同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科、法政大学法政科学习,1904年回国。1905年学部成立,范源濂/廉到京任主事,1910年升专门司郎中,1911年再升参事官,与罗振玉并列。晚清学部的主要官员多是进士、举人出身,少数是贡生或附生,只有范的出身是“学生
一  又想起《聊斋》,想起蒲松龄,仿佛看见他,在那黑暗中,问我一声:“你是谁?”他的声音很低沉。我的心里有点犹疑,一时半会没有吱声。他又问:“你也是只狐狸精吗?”我摇头,说不是,我说我只是一只流浪猫。他不信,盯着我,那眼睛闪着光。我想躲开他,可是躲不开。于是,我也盯着他(记得《聊斋》中说过此方法)。于是,就是这样盯着,互相盯着,一动不动(看谁先眨眼就是谁先动)。暗中,四周,死般寂静。  他真的是蒲
《字经》之雅  《周礼·春官·大师》说:“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六诗就是六义,是先人对《诗经》分类及表现手法的朴素概括。再细分则是: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风、雅、颂是《诗经》现有编辑上的分类,它们是音乐的概念,“风”是土风歌谣,“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雅”是正声雅乐,又分“大雅”和“小雅”,“小雅”是诸侯享宴的雅乐,“大雅”是诸侯朝会
2020年,是东北女作家梅娘(1920—2013)百年诞辰。梅娘本名孙嘉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东北地区重要作家,也是抗战期间沦陷区重要作家之一。  梅娘出生于海参崴,在吉林省长春市长大。1936年出版《小姐集》。后赴日本求学。1940年代曾出版《第二代》和《鱼》、《蚌》、《蟹》水族三部曲,在华北沦陷区文坛脱颖而出,为同时代女作家中佼佼者。晚年写作以散文创作为主,出版有《梅娘小说散文集》、《梅娘近作
一  1937年11月20日,随着上海的失守,时任国民政府实业部主任秘书的词人乔大壮一家迁居重庆,开始了他的山城岁月。  乔大壮1892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华阳(今成都陕西街),幼年失怙,由祖父乔树楠抚养督教。少年时发蒙于成都名宿顾印愚,同时系统学习了徐浩、虞世南、褚遂良、欧阳通诸家,以后又旁猎米芾、《爨龙颜碑》和北魏诸墓志,由此奠定良好的书法和篆刻基础。十九岁自京师译学馆(北京大学前身)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