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笔下的绝美四季图

来源 :收藏界·古文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种。
  吴冠中先生学贯中西古今,兼绘油画国画,他一生以家乡、以江南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吴冠中的画,充满了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看过他的画后,总是莫名想要进入诗意般的画面中,在唯美的四季中寻找自己梦幻般的恋爱感觉。
  本文介绍吴冠中创作的春夏秋秋冬四季图,再现了江南水乡的四季景色。
  春日图
  细雨如织,细数回忆的时间,似乎也变得很长很长,如同从未断线的雨丝,无止无休。
  在冬天之末,春天之始,手捧一片新绿,眼前的黑瓦白墙,也似乎生动了几分。
  太湖石上写不尽的春光,却隐在墙角之下。只是不知,你会不会走过这道门?
  草长莺飞的季节,如果春天欢喜,这一片姹紫嫣红会有多么美丽?
  通幽的小径中,你寻到了什么样的风光?其实,门前的树也开满了花。
  小亭的一角,绿树红花点燃了整个院子,却只有鱼儿噙香而醉。
  我眺望的街头,你的身影会不会突然出现?
  夏日图
  夏天来了,这个多雨的季节。纷杂而至的记忆,似乎也帶着潮湿的味道。
  人来人往的街道中,是谁的雨伞甩出了朵朵莲花?
  我追寻的影子,眨眼间便隐于一片渺茫的水汽中。是谁扔下的石子,溅起了水花?
  青石小路上,风干了淋漓的小雨,也风干了潮湿的回忆。
  热闹的拱桥上,却没有任何多余的故事。
  莲叶张开了手掌,鱼儿们欢快的穿梭其中,忙着捉迷藏。
  秋日图
  我在黄叶上写上你的名字,然后一片片埋进土里,装进记忆。
  野渡无人舟自横,小小的岸边,小舟带着陈年的记忆,静静地等待。
  小舟从此逝,沧海度余生。我曾以为,渺茫的烟波会是最好的归宿。
  海市蜃楼般的风光,明知是虚幻,却为何念念不忘?
  窗前的故事,稀稀落落的掉进了水里。红色窗扉依旧,只是再也没有了听故事的人。
  岸边的黄叶,请告诉秋天,我的思念。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原来秋天,可以比春天更热闹。
  冬日图
  下雪了,我们曾相约一起看雪,最后却都食言了。
  树上挂满了白色的花朵,这样的冬天,好像会魔法。
  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只有这袅袅而起的炊烟,带着生命一些活力。
其他文献
2019年岁末,笔者赴杭州考察佛教艺术遗迹时,恰逢厦门博美拍卖公司在杭举办巡展,一尊释迦太子诞生等身铜像(以下简称“太子诞生像”),引起了我的特别好奇和极大兴趣。这尊像不同于常见的太子诞生像:它的体量超常,通高达83厘米;它的姿势特殊,右手上举,左手下指,完全相异于常见的太子诞生像手势;它的衣着简单而奇特,不同于常见的身着布兜的式样;它的躯体修长,体态优美,全身结构匀称,肌肉起伏自然,具有梵式造像
期刊
学者收藏古物,一类凭眼光和财力,非精、绝不收,以藏品贵重而名闻天下,近代张伯驹、周叔弢等即属此类;一类资金有限,专收一个门类,借以自成一家,比如以收藏青铜器和碑帖拓本著名,终成一代金石大家的容庚;还有一类,偏重于文物的研究价值,各门类都收,也并不求精,比如近代罗振玉、梁启超等。冯其庸生前,也是一位广搜博采的收藏“杂家”,他收藏的文物品类丰富、数量极多,以至于居住的“瓜饭楼”变成了一座小型博物馆。 
期刊
《中国印论类编》(修订版)是在《中国印论类编》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是中国印论系统整理和科学分类的奠基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搜罗最广、资料最为丰富、最具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印学工具书。作为中国印论研究的里程碑著作,本书是治印学者最好的入门参考书,也是当代篆刻家不可或缺的案头读物。同时,该书还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曾荣获第三届“中国
期刊
晚清民国时期,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绘画对中国传统绘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西画东渐”的历史浪潮。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的作品打开了中國绘画史的新篇章。在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新体画”影响下,诞生了一批绘画巨匠,马晋就是其一。他们使用中国传统的笔墨颜料,纸本或绢本,却采用西方绘画技法,如明暗法、透视法,兼用传统中国绘画的线条塑形手段,诞生了一系列
期刊
孔府旧藏明代服饰目前主要保存在山东博物馆和孔子博物馆,其中藏于山东博物馆的明代服饰是20世纪50年代从曲阜孔府调拨而来,孔子博物馆收藏的明代服饰早先是由曲阜孔府文物档案馆保存。孔府旧藏的明代服饰实物种类丰富,涵盖朝服、礼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吉服、便服等主要的服饰门类,具体可分为衍圣公冠服:朝服、公服、常服、忠静冠服;命妇冠服:礼服和常服。吉庆场合穿着的吉服以及日常起居穿着的便服,其中以纹饰绚
期刊
清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大少数民族政权,满族的先祖为肃慎族,起源于白山黑水之地,发展到辽金元时期的女真人就是其中的一支。1125年,由于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因此大量女真人进入中原,并长期与汉人杂居融合,仅有少部分女真人还生活在北方偏远地区,而明末清初的女真人(即后来的满族)就是这些部族的后裔。骑马狩猎是满洲先民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生活方式之一,因此为适应骑射的需要,清代的满族服饰在继承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之
期刊
花钱也称压胜钱、厌胜钱、民俗钱等,是中国古代具有压胜、祈吉等文字和图案的“钱币”。不能作为钱币流通,主要用于佩戴、馈赠、赏玩、撒帐等。花钱的铸造较为随意,民间与官方均有铸造,形制各异,因此花钱的种类较多。从形制看,花钱主要分为镂空钱、实体钱。其中,镂空钱两面通透,古人也称玲珑钱或通花钱①。两面不通透者称为实体钱。  镂空花钱出现较早,南宋洪遵《泉志》中记述了一枚轻影钱,“右轻影钱,洞冥记日:汉武帝
期刊
黃胄  字映斋,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
期刊
颜伯龙(1898-1954年)满族,正黄旗,北京人。名云霖,字伯龙(以字行),号长白布衣,所居椿草堂。著名的花鸟画家,工山水、人物、翎毛、走兽。名云程,字云霖,号长白布衣。  旧时祖上为大金国完颜氏,后又在清朝世袭镶蓝旗佐领之职,辛亥革命清朝覆灭,一夜间沦为布衣,又因颜先生祖籍长白,故称“长白布衣”。  早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继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画系,受业于王梦白(云),陈衡恪(师曾)诸先生,
期刊
琴和瑟,均为中国最古老的拨弦乐器。《诗经·周南·关雎>中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可知琴瑟自古便被联系在一起,同时作为儒家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始终与国家礼乐建构关系密切。清朝时满汉文化相互影响、互相融合,清朝逐渐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礼乐体系,在尊儒崇礼的文化背景下,琴瑟等礼乐器的存在更使儒家礼乐文化的发展增光加彩。  一、琴瑟与清朝礼乐文化  康熙六年(1667)颁中和韶乐于太学,雍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