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时序上来说,芙蓉花差不多是一年中最晚的花了,正所谓“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植物书上说,一天中不同时段开放的芙蓉,分别为白色、粉色和红色,因此它又有了“弄色芙蓉”的美称。芙蓉从五代起就成了成都的“市花”,而在更早一点的唐代,才女薛涛用芙蓉为主要原料,制成了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为这座叫“蓉”的城市留下了一段深致的雅韵。
秋天,观花与写花,按传统诗文惯常的途径,当以菊花为首。但如今,在城中已很难见到自然生境下的菊花了,一般都是等时节一到,一盆盆密密地、齐齐地摆放出来,形成装饰性的色块与图形,远观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近看,却少了自然的风致,多是欧式园林的作派。傲霜之菊,在中国诗歌之树的秋花枝头最为闪亮,但那是出于一种中国物候与文化的总体格局。
如果考虑地域的差异,那么,写成都的秋花,怎么说都应以木本的芙蓉为首。成都这个地方,位于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更偏南一点。夏天,比起长江边和长江以南的城市,没那么酷热;冬天,没有北方城市那样的酷寒。同时又因为远处内陆,深在盆地,少受转向的季风影响,秋天就很绵长,秋天能一直深入侵占一些冬天的地盘。若不信,可以想想金黄的银杏落叶满地的时间。
“蓉城”得名离不开芙蓉
从时序上来说,芙蓉花差不多就是一年中最晚的花了,正所谓“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9月底,城中各处,在团团浓绿的芙蓉树上,偶尔可以看到一朵两朵零星开放,直到十月大假后,白的,粉的,红的芙蓉才真正渐次开放。苏东坡诗云:“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说的正是此花开放的时令。这样的观察者不止苏东坡一个。早在此前的唐代,长居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就有诗句言及“芙蓉新落蜀山秋”,说芙蓉花落的时候,蜀地的秋天就算是到来了。而芙蓉花是且开且落的。这些日子,差不多每一株芙蓉树下,潮润的地上,都有十数朵,甚至数十上百朵的落花了。但在树上,每一枝头顶端,都有更多的花朵,或者盛开,或者即将盛开,还有更多的花蕾在静静等待绽放。也就是说,芙蓉的花期长,蜀地成都的秋天也一样深长。
如果不算从专门育花的地方拿出来摆放在公共场所的芙蓉,在自然生境中,芙蓉应该是成都一年中最晚开放的花了。这是在成都观赏秋花,自然要以芙蓉为首的自然物候上的理由。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有文化上的理由。成都被称为“蓉城”,已有千年以上的时间。这个“蓉”,就是芙蓉花的“蓉”,木芙蓉的“蓉”。这个来历,至少好多成都人都是知道的。有个叫“龟画芙蓉”的传说,说的就是成都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出现一只神龟,在大地上匐行一周,其行迹刚好恰似一朵芙蓉的图形,人们依此筑城,“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蓉”城乃由此得名。
再一个传说为更多的“蓉城”人所接受,叫“芙蓉护城”。它说的是五代十国时,后蜀国后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每当秋天芙蓉盛开,“四十里芙蓉如锦绣”,满城生光,成都便从此名为“蓉城”。据考证,当年的城墙是土城,在雨水淫多的成都,土城易于崩塌,而芙蓉花树,地面的部分繁盛茂密,可以遮挡雨水直接冲刷墙土,其根系也很发达,有很好的固土作用。也许是嫌这个过于实用主义的理由不太配“蓉城”或芙蓉本身的美丽,也许是历史上确有其事,反正成都人都更为相信,孟昶之所以选择芙蓉来防护和妆点成都,是因为受到其王妃花蕊夫人的影响。这位花蕊夫人喜欢赏花观花,又时时处于“感时花溅泪”的敏感伤怀的状态之中,感伤于春花之短促易凋。后来,她在郊游时,在农家院中发现了这傲寒拒霜的芙蓉花,深得安慰,非常喜爱,孟昶为讨她欢心,才在成都遍植芙蓉。
三色芙蓉的人文记忆
芙蓉树本身也的确非常美丽。
从树形上说,如果不修剪,任其生长,可以长到十来米高。如果有足够空间,这树还不止尽情向上,其横向的分枝四逸而出,不开花时也树形饱满、优雅。在城中,大多数芙蓉花树每年修剪,不是一般的小修小剪,而是把所有分枝尽数剪切,只留一根主干。这根主干的高度,根据配景的需要,或二、三十厘米,或1~2米。但就在这主干桩头上,当年就能抽出十数条或数十条新枝,放射状萌生,到夏天,每条新枝都有一两米长了,每条新枝上都互生出阔大叶片,如伞如盖,绿荫团栾。那掌状叶片也规整好看:每一片都是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为心形,叶缘呈钝锯齿。就在这样的枝头,由那些手掌一般的叶片,捧出了一簇簇花蕾。因此,《广群芳谱》中这样描述芙蓉:“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这句话的意思,当然可以理解为,芙蓉花美,但芙蓉不仅仅只是以花为美。
今天是重阳节,又是周六,薄薄的太阳出来,我带着相机出去寻访芙蓉。
其实,芙蓉花渐次开放,已经有10多天时间了。
多树下都有了零星的落花,但枝头上着花更多,或者已然绽放,或者将要绽放,还有更多的花蕾在等待绽放。那些挣破了苞片的花蕾都是红色的,但盛开的芙蓉却是粉、白两色。查过植物书,上面说芙蓉因光照强度不同,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早晨开放者为白色,继而开放者为粉色,下午开放为红色。但盛开后为红色的,在我看过的上百株芙蓉中却未见到。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芙蓉花还有个“弄色芙蓉”的美称。有人在微博上告诉我,说同一朵芙蓉早上为白,继而变粉,再变为红色,一日三变,这着实超越了我观察得来的经验。或者在别处,有这样一个神秘妖娆的品种也未可知。王维有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以此看来,芙蓉花蕾为红色,开放时才发生色变,早被古人记录过了。
成都这个城市,注定与芙蓉有缘:不仅从五代起,就把芙蓉当成了“市花”,更早一点的唐代,浣花溪边有许多造纸作坊,能制出美丽而精致的笺纸,才女薛涛在这些笺纸上写她一个名伶送往迎来的诗,犹嫌不足,竟自己跑到某一个造纸作坊,亲自设计并督导,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了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专门用来写她“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之类的多情诗句。这也是她为这座叫“蓉”的城市留下的一段深致的雅韵。
可惜的是,薛涛此笺已经失传。更为可惜的是,今天的成都城市中,虽然四处都可见到芙蓉,但成林成片者,已不能见。这种美丽的本土植物,不仅扎根于自然生境,更深植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引进植物分隔得七零八落了。我不反对引进植物,但对一个城市来说,物理上的美感是一个方面,精神与文化上的,与集体记忆有关的植物,还是应该成为景观上的主调。
古书《长物志》上说:“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水光与花色辉映,“照水芙蓉”历来被视为一种极致的美景。成都多水,如果这个时节,某一段江岸,某一处湖边,遍开连绵的芙蓉,在这草木凋零的季节,那我们就享有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福祉了。
秋天,观花与写花,按传统诗文惯常的途径,当以菊花为首。但如今,在城中已很难见到自然生境下的菊花了,一般都是等时节一到,一盆盆密密地、齐齐地摆放出来,形成装饰性的色块与图形,远观有很好的视觉效果,近看,却少了自然的风致,多是欧式园林的作派。傲霜之菊,在中国诗歌之树的秋花枝头最为闪亮,但那是出于一种中国物候与文化的总体格局。
如果考虑地域的差异,那么,写成都的秋花,怎么说都应以木本的芙蓉为首。成都这个地方,位于中国传统的南北分界线更偏南一点。夏天,比起长江边和长江以南的城市,没那么酷热;冬天,没有北方城市那样的酷寒。同时又因为远处内陆,深在盆地,少受转向的季风影响,秋天就很绵长,秋天能一直深入侵占一些冬天的地盘。若不信,可以想想金黄的银杏落叶满地的时间。
“蓉城”得名离不开芙蓉
从时序上来说,芙蓉花差不多就是一年中最晚的花了,正所谓“开了木芙蓉,一年秋已空”。9月底,城中各处,在团团浓绿的芙蓉树上,偶尔可以看到一朵两朵零星开放,直到十月大假后,白的,粉的,红的芙蓉才真正渐次开放。苏东坡诗云:“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说的正是此花开放的时令。这样的观察者不止苏东坡一个。早在此前的唐代,长居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就有诗句言及“芙蓉新落蜀山秋”,说芙蓉花落的时候,蜀地的秋天就算是到来了。而芙蓉花是且开且落的。这些日子,差不多每一株芙蓉树下,潮润的地上,都有十数朵,甚至数十上百朵的落花了。但在树上,每一枝头顶端,都有更多的花朵,或者盛开,或者即将盛开,还有更多的花蕾在静静等待绽放。也就是说,芙蓉的花期长,蜀地成都的秋天也一样深长。
如果不算从专门育花的地方拿出来摆放在公共场所的芙蓉,在自然生境中,芙蓉应该是成都一年中最晚开放的花了。这是在成都观赏秋花,自然要以芙蓉为首的自然物候上的理由。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有文化上的理由。成都被称为“蓉城”,已有千年以上的时间。这个“蓉”,就是芙蓉花的“蓉”,木芙蓉的“蓉”。这个来历,至少好多成都人都是知道的。有个叫“龟画芙蓉”的传说,说的就是成都初建城时,地基不稳,屡建屡塌,后来出现一只神龟,在大地上匐行一周,其行迹刚好恰似一朵芙蓉的图形,人们依此筑城,“一年成聚,两年成邑,三年成都”。“蓉”城乃由此得名。
再一个传说为更多的“蓉城”人所接受,叫“芙蓉护城”。它说的是五代十国时,后蜀国后主孟昶为保护城墙,命人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每当秋天芙蓉盛开,“四十里芙蓉如锦绣”,满城生光,成都便从此名为“蓉城”。据考证,当年的城墙是土城,在雨水淫多的成都,土城易于崩塌,而芙蓉花树,地面的部分繁盛茂密,可以遮挡雨水直接冲刷墙土,其根系也很发达,有很好的固土作用。也许是嫌这个过于实用主义的理由不太配“蓉城”或芙蓉本身的美丽,也许是历史上确有其事,反正成都人都更为相信,孟昶之所以选择芙蓉来防护和妆点成都,是因为受到其王妃花蕊夫人的影响。这位花蕊夫人喜欢赏花观花,又时时处于“感时花溅泪”的敏感伤怀的状态之中,感伤于春花之短促易凋。后来,她在郊游时,在农家院中发现了这傲寒拒霜的芙蓉花,深得安慰,非常喜爱,孟昶为讨她欢心,才在成都遍植芙蓉。
三色芙蓉的人文记忆
芙蓉树本身也的确非常美丽。
从树形上说,如果不修剪,任其生长,可以长到十来米高。如果有足够空间,这树还不止尽情向上,其横向的分枝四逸而出,不开花时也树形饱满、优雅。在城中,大多数芙蓉花树每年修剪,不是一般的小修小剪,而是把所有分枝尽数剪切,只留一根主干。这根主干的高度,根据配景的需要,或二、三十厘米,或1~2米。但就在这主干桩头上,当年就能抽出十数条或数十条新枝,放射状萌生,到夏天,每条新枝都有一两米长了,每条新枝上都互生出阔大叶片,如伞如盖,绿荫团栾。那掌状叶片也规整好看:每一片都是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为心形,叶缘呈钝锯齿。就在这样的枝头,由那些手掌一般的叶片,捧出了一簇簇花蕾。因此,《广群芳谱》中这样描述芙蓉:“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这句话的意思,当然可以理解为,芙蓉花美,但芙蓉不仅仅只是以花为美。
今天是重阳节,又是周六,薄薄的太阳出来,我带着相机出去寻访芙蓉。
其实,芙蓉花渐次开放,已经有10多天时间了。
多树下都有了零星的落花,但枝头上着花更多,或者已然绽放,或者将要绽放,还有更多的花蕾在等待绽放。那些挣破了苞片的花蕾都是红色的,但盛开的芙蓉却是粉、白两色。查过植物书,上面说芙蓉因光照强度不同,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早晨开放者为白色,继而开放者为粉色,下午开放为红色。但盛开后为红色的,在我看过的上百株芙蓉中却未见到。也是因为这个缘故,芙蓉花还有个“弄色芙蓉”的美称。有人在微博上告诉我,说同一朵芙蓉早上为白,继而变粉,再变为红色,一日三变,这着实超越了我观察得来的经验。或者在别处,有这样一个神秘妖娆的品种也未可知。王维有诗云:“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以此看来,芙蓉花蕾为红色,开放时才发生色变,早被古人记录过了。
成都这个城市,注定与芙蓉有缘:不仅从五代起,就把芙蓉当成了“市花”,更早一点的唐代,浣花溪边有许多造纸作坊,能制出美丽而精致的笺纸,才女薛涛在这些笺纸上写她一个名伶送往迎来的诗,犹嫌不足,竟自己跑到某一个造纸作坊,亲自设计并督导,用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成了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专门用来写她“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之类的多情诗句。这也是她为这座叫“蓉”的城市留下的一段深致的雅韵。
可惜的是,薛涛此笺已经失传。更为可惜的是,今天的成都城市中,虽然四处都可见到芙蓉,但成林成片者,已不能见。这种美丽的本土植物,不仅扎根于自然生境,更深植这个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今却被越来越多的引进植物分隔得七零八落了。我不反对引进植物,但对一个城市来说,物理上的美感是一个方面,精神与文化上的,与集体记忆有关的植物,还是应该成为景观上的主调。
古书《长物志》上说:“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水光与花色辉映,“照水芙蓉”历来被视为一种极致的美景。成都多水,如果这个时节,某一段江岸,某一处湖边,遍开连绵的芙蓉,在这草木凋零的季节,那我们就享有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福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