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路径探析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网民借助发帖与跟帖、上传视频与图片、参与QQ群的讨论等各种手段,人人摇身变为“记者”。在这样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教育要突破新闻/传播的二元对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一是新闻专业教育要强调“核心竞争力”,培养高质量的新闻采编人才;二是强调“大传播”的理念,培养既懂新闻业务、又懂媒介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从“公民记者”的现实状况出发,建构培养“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和新闻教育型人才。
  新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多元化发展从2010以来,微博作为新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强劲的姿态进入到中国人的社会生活,草根、明星、记者、知识分子、政府官员以及政府部门都纷纷开博,在网络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微博打拐与微博问政成为社会权力行使的新途径。在埃及、突尼斯的社会革命中,社交网络发挥了关键作用,扮演了传统政治运动中社会动员和基层组织的角色。在博客、微博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无数个体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如QQ、手机短信、博客、微博、播客、维基、P2P下载、社区、分享服务等),向不特定的大多数、特定的多数或单个人传递信息。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早期门户网站所具有的新闻话语权和议程设置能力被进一步削弱,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民记者”时代。普通公众比以往更多的介入新闻生产和信息传播的过程,成为一个生产者,而不仅是消费者,每位网民都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就其信息传播的基本功能而言,与职业传媒机构扮演的角色并无本质区别。在这样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传播似乎已不再必然是职业传播者的专利,那么担负着培养职业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闻教育如何面对这样的变局?新闻人才的培养如何顺应新媒体的这样一种发展趋势?
  一、传统新闻教育向传播学拓展,培养复合式、全能型人才
  传统新闻教育是指在高等教育(主要是大学)中展开的教学项目,新闻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新闻传播机构培养“媒介所需要的人才”。新闻教育通过开设一些基础性的业务课程和安排大量的实习让学生在未踏入工作岗位以前就具有实际操作的经验,使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能迅速地适应媒体的工作环境和流程,尽快地生产新闻产品。同时,鉴于新闻传播在民主社会中的重要功能和新闻传播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加强职业伦理和专业主义精神的教育。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一方面注重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注重专业理念或专业伦理的培养。对于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新科技带来的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和对新闻传播的冲击,新闻教育的变革更多体现在对未来的新闻工作者接受新科技能力的培养上。同时由于市场化力量对新闻生产制作环节的渗透,在新闻教育中加强了对学生媒介经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隶属于美国西北大学,全美最负盛名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的梅迪尔新闻学院,2010年年底全体教职人员以38:5的投票结果,决定正式将学院的名称改为“梅迪尔新闻、媒介与整合营销传播学院”正是代表了新闻传播教育对新技术条件下媒介融合的现实状况的回应。将新闻教育与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等学科融为一体,打通媒介内容与媒介经营之间的壁垒,培养所谓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新闻教育在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生存危机时祭起的不二法宝。在一些学者看来,目前的新媒体发展趋势似乎表明,新闻业和新闻教育即将面临的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有可能是系统、颠覆性的“范式”变迁。媒体将日渐从“信息供给机构”转变为“信息交换平台”、“信息中介”,基于“传播内容”的传统新闻教育也将转向“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立足于传播理论而非新闻报道实践,将成为新新闻教育的重要特征。
  二、新闻专业教育坚持传统的精英人才的培养模式,强调“核心竞争力”
  虽然,在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传播不再必然是一种职业化的传播活动,新闻的第一发布权、第一定义权、第一解释权都并不必然掌握在新闻职业传播者手中。但是,在一个人人发声、真假不辨、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环境下,“关于信息的信息,比信息本身更重要”。在众声喧哗之中,人们仍然需要具有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新闻人的理性、权威、公正和客观,筛选、澄清、整合、提炼和引导芜杂的信息,深入挖掘其价值和意义,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服务于社会的公共利益。因此,“全民皆记者”“人人都能报新闻”对于新闻专业的学校教育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凸显新闻专业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的机会。但是关键是要加强新闻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所谓‘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如果不经过新闻专业教育就无法学到和习得的东西,也是新闻教育区别于其他专业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构成:新闻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的树立;社会代言的平衡观念与引导技巧的习得;新闻价值和意义的判断与挖掘素质的培养;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的协调能力的训练。“在‘公民新闻’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已不再是掌握传统的新闻传播手段,而是能够站在社会发展全局的层面,高屋建瓴地看待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通过广泛组织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而为社会意见的表达、社会对话的开展搭建平台,由此以‘公共舆论空间主持人’的身份来平衡社会权利、协调社会机构、疏导社会情绪,以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
  专业记者不同于普通的“公民记者”,公民记者作为普通民众,缺乏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常常出于个人的兴趣、利益和消息途径,不辨真假的进行传播,八卦、起哄、围观都是网络上的常态表现,但是对于媒体记者来说,为自己的每一篇报道负责,却是最基本的责任。他必须精心筛选来自各种渠道(包括网络)的芜杂信息爆料,判断、求证、综合、分析,然后再进行报道。对于新闻传播而言,无处不在的网民极大地丰富了新闻信息源,在信息的即时传递以及热点营造方面具有优势,但是在真实性、全面性和深度上还是无法和专业媒体记着的报道相比。相对而言,自媒体更多的还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平台,为信息爆料和民众意见即时表达提供了渠道。而从芜杂不齐、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里面去伪存真、深入调查、全面分析,仍然需要专业记者,专业记者“把关人”的角色依然存在,不过这种“把关”已经不再是在决定信息是否传播的第一道门槛,而更多体现在信息进一步传播并干预现实的后续过程中。很多信息传播遵循微博爆料,大量网友评论、转载,事件在广度上发酵,形成舆论,媒体再对事件进行深度发掘予以报道这一过程,公众议程成为影响媒体议程的重要因素。但是事件要真正进入到政策议程,媒体议程是一个怎么绕也无法绕过的环节。专业记者依然在信息传播中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在当前“人人都可以是记者”的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更应该强调新闻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以负责任的新闻价值观培养新一代的记者群体,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意见领袖”。   三、从“公民记者”的现实状况出发,建构培养“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和新闻教育型人才
  针对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的兴起,为培养和提高公民媒介素养,新闻教育需要培养专业的媒介素养教育型人才。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新闻传播,一方面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多元、民主功能,展现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另一方面也由于作为传播主体的一般社会公众缺乏新闻理念和职业素养,而导致前所未有的信息芜杂和舆论混乱。社会上公民媒介素养的缺失和应该蓬勃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师资的匮乏为新闻院校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为新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一些大众传媒发达国家,学校的媒介教育已开始形成规模。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已将媒介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下,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也是指日可待。目前要做的重要工作是系统培养一支富有专业经验、学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队伍。为满足自媒体时代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需要,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培养中,借鉴传统师范院校培养教育人才的经验,培养新闻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人才。在教育型新闻人才的培养中,要体现出这样的思路:
  1.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由“培养媒介所需要的人才”转向“培养公众所需要的人才”。新闻教育型人才面向全社会,具有更强烈的服务于公众的社会意识。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属于更广泛的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在技术和应用层面,公众需要习得在庞杂的媒介信息面前,辨析、选择、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同时也具有通过参与媒介进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在价值层面,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一个民主社会中的理想公民。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信息时代具有批判意识的公民,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建构诚信和公正的媒介环境,提升社会诚信和公正。通过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达到改良不良社会环境、解决社会问题等诉求。
  2.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媒介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在将来逐步形成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阶段性的、渐进的、连续性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公众作为受教主体,人数多,差别大,分散,无组织,不同的生理指标、心理特征以及成长的社会背景都会影响到其媒介接受和使用的状况。要针对不同的群体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措施,因此,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学科知识是新闻教育型人才必修的重要课程。
  3.建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目前在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持续地致力于为中小学及更高的教育阶段制定媒介教育的标准,比如美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认证委员会和国家传播学会等组织。国家传播学会在提出“成为一个有媒介素养的人”的五条标准的基础上,又从知识、行为和态度三个角度为每一条标准制定了不同的衡量细则。我国也要立足中国的国情,依据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及实践,探索公民媒介素养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要素及层次标准,以衡量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达成情况。
  2004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备案批准,中国传媒大学率先在学校的传媒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了传媒教育硕士点,开始了传媒教育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在本科阶段,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尝试开展了媒介素养支教活动。中国传媒大学选择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作为试点单位。浙江传媒学院选择浙江省内四所学校进行试点。相关的反馈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接受一学期的媒介素养课程后,学生在对媒介素养的认知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规模化、常规性的、多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更多机构的介入,也需要更多专业化的师资。
  自媒体时代的新闻教育路径要摒弃新闻学/传播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要从“公民记者”的现实状况出发,建构培养“公民记者”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和新闻教育型人才,才能回应时代对新闻教育的吁求。
  参考文献:
  [1]常江.从梅迪尔新闻学院改名看美国传统新闻教育的变化.中国记者,2011,(5).
  [2]范龙,张荣.公民新闻时代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当代传播,2010,(1).
  [3]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其他文献
肝豆状核变性(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射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以锥体外系及肝症状为特征,而出现癲痫发作者较罕见。我院1974~1988年间住院确诊为HLD的418例中,11例(2.6%)
浙江大学开发出一种从涤纶碱减量废水中回收对苯二甲酸的新方法及装置。碱减量工艺废水经预处理后从中和反应器的顶部以射流进料方式送入;同时将含有对苯二甲酸固相颗粒的循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它尊重人的生命存在,培育人的主体精神,反映教育的丰富内涵,追求教育的艺术境界,让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让教育因尊重生命而深刻。  一、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预示着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到来,这一时代转型,根本的需要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的出现。只有富有活力的、具有主动生存方式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江苏申久化纤工艺塔屡次出现堵塞状况,严重时造成生产波动产品隔离降等,甚至导致工艺停车。通过对工艺塔的拆检、分析原因,改造了布液盘、降液管等设计不合理的地方,解决了工
红色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决定了其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充分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宽构建高校红色文化体系的途径,构建大学
【摘要】工程力学理论性较强,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复杂理论变得简单易学,举例要生动、贴近生活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  【关键词】工程力学 教学方法 授课内容  一、前言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基本概念多,推理严密,解题不能简单的套用公式,需要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适当的讲解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工程力学课
莱姆病(lyme disease,LD)是本世纪初发现的由蜱和其他昆虫传播的一种新的动物源性螺旋体病。最早是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莱姆(lyme)地区发现,因而命名为LD。自北美的LD和欧洲的蜱生脑膜炎、神经根炎被验明是Bor burgdorferi感染所致以来,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可能与这种病原体传染有关。脑膜炎、颅神经炎、疼痛性神经根炎等是常见的LD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近年来研究表明世界上已有10多个
本文列举7种(例)常见的不同类型的卒中失语,从神经语言学观点叙述和讨论了各例失语的特殊表现,指出由于汉字与国外拼音文字不同,当发生失读时,可出现读音与解义的分离现象。
从PET装置生产实际出发,阐述了软测量技术在PET装置特性黏度测量上的应用,从而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黏度计出现故障时,而取样分析结果相对滞后的问题,利用软测量技术实时跟踪监
例1 男,32岁。因右侧肢体发作性无力(每次30~120分钟)伴言语不清4天,右侧肢体不能动半天入院。有高血压史已五年。检体:神清,肝肋下6cm,表面不光滑呈囊样,双季肋部分可触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