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又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是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哲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凡是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美术课堂教学中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程度。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和教学手段运用的合理性,致使学生长期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影响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课堂效率低、教学质量差的局面。因此,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美术老师应当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美术课堂教学增强有效性的一些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认真课前备课,有利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1.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相违背。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要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等。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备课先备“人”。
3.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
主要是指老师要在平时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备课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谐搭配。
4.教师备课更要备方法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基础上,依据每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启发学生想象,助推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想象,有两种含义:一是“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里过程”;二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一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分析;用紧随时代的步伐带领学生踏入知识富饶的沃土;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想象画﹑命题画﹑创作和默写等手段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作品和思维,切忌以象不象衡量儿童画,儿童画之所以能打动人,体现在稚拙性和超逻辑性。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象通过实践转化为成果。
三、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美术教学中“个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美术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爱好、想象、思维和动手等方面的特质。学生有了学习美术和绘画的特质,其作品才会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奇异的创造精神。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个性
宽松的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因此,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环境和民主氛围,允许各抒己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与众不同,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时释放出充满个性与创造的光辉。
2.启发引导,使学生善于体现个性
美术课一般都有教学示范的环节。传统的美术课一般是教师画、学生临,教师做、学生仿,学生缺少个性的体现,缺少创新的意识。要想教师的示范起到引领想象、启发创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教师要重在启发诱导,不求面面俱到,主要示范那些难度较大或者能启发学生想象、张扬个性的地方。如“奇妙的脚印”一课,我在教学示范时,各种脚印的外形我就没进行示范,而是课前先画好,我先启发学生想象:看到这些脚印的外形,你能想到什么?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根据脚印特点,想出了很多新的形象,再启发学生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从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激励诱导,使学生乐于展示个性
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抓住课堂中的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激励引导,使它们在此过程中乐于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美术作品欣赏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个性的观察和体验,对同一幅作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去进行欣赏。美术作品创作时,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在作业中体现个性,对作业的要求不要过死,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允许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美术作业评价时,老师可首先安排学生自评,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的机会。在自评时,我经常这样启发:“你认为自己作品最特别、最满意的是什么地方?”“你的作品与大家都不一样,真厉害,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作品的意思吗?”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作品中最闪光、最具个性的地方表达出来。
四、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激发创造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多带学生到户外观察,让他们明白可以这样发现事物的新鲜一面,并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老师要与学生一起动手,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像力。这种培养方法是以多种有趣的形象和事物吸引他们去观察,学会使用自己的眼睛,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广泛的好奇心,发展自己的视觉思维能力。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美术课堂教学中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程度。在日常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层次性和教学手段运用的合理性,致使学生长期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影响了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造成课堂效率低、教学质量差的局面。因此,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美术老师应当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美术课堂教学增强有效性的一些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一、认真课前备课,有利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1.备课的目标要重实效
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备课的形式要合实际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课改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相违背。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要学习什么、得到什么,从而帮助他们确定学习的目标等。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必须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备课先备“人”。
3.教师备课还要备自己
主要是指老师要在平时注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备课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充分考虑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的有机结合,和谐搭配。
4.教师备课更要备方法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基础上,依据每次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保证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
二、启发学生想象,助推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想象,有两种含义:一是“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里过程”;二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一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分析;用紧随时代的步伐带领学生踏入知识富饶的沃土;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探索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其艺术修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想象画﹑命题画﹑创作和默写等手段都是启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作品和思维,切忌以象不象衡量儿童画,儿童画之所以能打动人,体现在稚拙性和超逻辑性。要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象通过实践转化为成果。
三、因人施教发展个性,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美术教学中“个性”,是指学生在学习美术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爱好、想象、思维和动手等方面的特质。学生有了学习美术和绘画的特质,其作品才会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奇异的创造精神。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展示个性
宽松的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敢于表现个性。因此,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环境和民主氛围,允许各抒己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与众不同,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时释放出充满个性与创造的光辉。
2.启发引导,使学生善于体现个性
美术课一般都有教学示范的环节。传统的美术课一般是教师画、学生临,教师做、学生仿,学生缺少个性的体现,缺少创新的意识。要想教师的示范起到引领想象、启发创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教师要重在启发诱导,不求面面俱到,主要示范那些难度较大或者能启发学生想象、张扬个性的地方。如“奇妙的脚印”一课,我在教学示范时,各种脚印的外形我就没进行示范,而是课前先画好,我先启发学生想象:看到这些脚印的外形,你能想到什么?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根据脚印特点,想出了很多新的形象,再启发学生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从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激励诱导,使学生乐于展示个性
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抓住课堂中的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激励引导,使它们在此过程中乐于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美术作品欣赏时,老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个性的观察和体验,对同一幅作品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面去进行欣赏。美术作品创作时,教师应精心设计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在作业中体现个性,对作业的要求不要过死,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允许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美术作业评价时,老师可首先安排学生自评,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表达个性的机会。在自评时,我经常这样启发:“你认为自己作品最特别、最满意的是什么地方?”“你的作品与大家都不一样,真厉害,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作品的意思吗?”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作品中最闪光、最具个性的地方表达出来。
四、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激发创造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多带学生到户外观察,让他们明白可以这样发现事物的新鲜一面,并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老师要与学生一起动手,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像力。这种培养方法是以多种有趣的形象和事物吸引他们去观察,学会使用自己的眼睛,感受生活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广泛的好奇心,发展自己的视觉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