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女工小潘

来源 :脊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咦,地上有100元,捡起来。咦,还有一个钱包,再捡起来,里面有厚厚一叠人民币。这不是一个骗局,也不是电影情节。这是6月3日晚上10点30分左右,女工小潘下班时的真实遭遇。当天晚上,小潘将钱包交给工厂保安室。失主林先生最终拿回自己的钱包。
  
  下班路上女工捡到钱包
  
  当天晚上10点多,工厂车工小潘像往常一样下班,走到门口时,她眼尖地发现前面路面上有一张100元人民币,于是上前捡了起来。再仔细一看,前面竟然还有一个钱包。“失主应该会回来捡吧。”小潘心想,于是站在原地守着钱包,等待失主。不过,等了一会,失主始终没有出现,小潘于是上前将钱包捡了起来。打开一看,里面有很多百元大钞,还有身份证等证件。小潘走向工厂,将钱包交给了保安。“这里面有1000多元,你们帮忙找一下失主。”留下一句话后,小潘离开了保安室。
  当时保安室有小李等四个保安人员,他们打开钱包,发现钱包内有林某的身份证和驾驶证等证件。仔细清点一下,人民币有4400多元。小李等人马上查找了公司员工资料,发现公司没有一名叫林某的员工。确定失主不是公司员工后,第二天一早,四人向金龙派出所报案。
  
  辛苦一个月 工资全丢了
  
  根据失主有效证件,民警很快联系到了失主林先生。林先生是鲤城区金龙街道赤土社区人,正因为不慎丢失的钱愁眉不展。得知钱包找回来了,他激动不已。
  原来,林先生是一名装载机配件的工人,当天晚上,刚刚领了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的工资4000多元,回家路上却不慎将钱包丢失。林先生沿路往回找,却什么也找不着了。
  “当时心想,肯定没有了。”林先生说,他当时心都凉了。因丢失了一个月的工资,整个端午节,林家也少了过节的气氛。哪里想到,节后一上班,他就接到金龙派出所民警电话,找到钱包了,而且分文未丢!
  
  “都是年轻人,对钱要看得淡”
  
  不小的一笔钱,不管是经手的小潘,还是几个保安人员,却没人动过心思。“我们都是当过兵,受过教育的人,不可能有什么念头啦。”小李说这话时,仿佛一切正常不过,他说公司不少员工都是年轻人,对金钱看得都比较淡。小李认为,这还与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关,公司非常提倡员工拾金不昧,在员工内部实行“有捡就有奖”的制度。
  “小潘是北方女孩子,平时觉得她很直爽,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思想也比较单纯。”小李说,小潘来到公司3个多月了,是一名女工,现在每个月赚2500元左右,但她捡到钱时,甚至连钱包内有多少钱都没仔细看。
  
  “我只想到失主会着急”
  
  “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钱,我只想到失主会着急,因为自己也丢过东西,所以马上就上交了。”说起拾金不昧一事,小潘这么说。林先生很想表达自己的谢意,向小潘致上了500元酬金。“我怎么好意思拿他的钱。”小潘一再推却,不过始终推不掉林先生的诚意。
  工厂得知此事后,也给小潘记了2个大功。
  
  市总工会:为小潘叫声好
  
  市总工会副主席张惠评得知此事后,禁不住为小潘叫好。
   张惠评认为,现在的社会,受经济利益驱动,有些人会见利忘义。拾金不昧原本是一件简单而淳朴的事情,如今却渐渐丢失了。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进行反省,总有一天,也会重新拾回这些原始的善。而女工小潘,做到了最原始的善。
其他文献
一个人,一身红衣,二三十斤重的邮包,350公里的邮路,960平方公里的服务面积。35岁的藏族步班女邮递员尼玛拉木,在云南的白马雪山和梅里雪山的峡谷地带,一走就走了十二年。她的故事,一经在万国邮联大会上讲出,便征服了所有与会者。  周五,从万国邮联回到北京的尼玛拉木再次讲述自己的故事。她穿着红色的藏族传统服饰,身材娇小,肤色健康,脑后一根马尾辫,已当妈妈的她有着活泼、纯净的眼神。   说起十二年来艰
期刊
当下,全国各地纷纷进入高温天气。做为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中作业的补偿,高温津贴的发放情况如何呢?日前,《劳动报》记者对上海市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进行了网上与实地调查。根据调查样本,在涉及露天作业的四个行业(建筑、环卫、送水、快递)中,有57.7%的受访职工称,从未拿到高温津贴。  翻阅相关国家层面的文件,仅能找到1960年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之后是2007年,国家
期刊
八点一到厂,厂长秦咏梅撂好了单车,上了锁,身上已是大汗淋漓了。这鬼天热的,衬衣湿得贴紧了上身,湿巴巴透不过气来。来单车棚里放车的人有的叫了声秦厂长,说好热呀。秦咏梅胡乱地点着头说,热,真热!心里直骂娘,快立秋了,鬼日头每天红烘烘的,一点凉气也没有。  进了办公室,肖秘书已把窗户关紧,打开了空调,骤然觉得凉爽了许多。秦咏梅打开办公柜,拿出茶杯,撮了茶叶便去冲茶。  水泥厂级别属地市级的国有大型企业,
期刊
7月4日上午,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简称韩矿)象山矿井工人俱乐部。  1976年出生的陈卫国坐在前几排,听全国煤矿班组安全建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一位劳模矿工正在演讲管理到位可以确保煤矿安全,陈卫国在台下频频点头:“煤矿安全事故,多数都是人为造成的。”  陈卫国是韩矿成立40年来首位全国劳模。几天前,他本来已办好了回老家休假的手续,但这种报告会实在难得,他特意留了下来。尽管只是数千听众中的普通一
期刊
涟钢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是涟钢第一家试点改制企业,于2005年11月改制成国有法人、社团法人共同出资组建的非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9年6月在涟钢集团的统一部署下,与涟钢另一家改制公司田湖矿业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了现在的涟钢冶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人为本,将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劳动合同法》公布实施后,为切实有效地保
期刊
人如其名的邹为民    人如其名。与邹为民交谈,记者深受其人格魅力的感染:虽然近几年来他领导的企业销售额早已接近9亿元,但他每年仍依然拿着最初自定的8万元“年薪”。相反,他却利用企业创建的“内分机制”年年为员工们加薪涨钱。  作为一位部队转业干部,邹为民深懂“带兵”首先要“爱兵”这一再浅显不过的道理。记得他对记者说得最多的话还是:相比较股东和经营者的贡献,员工才是企业财富最直接、最大的创造者,所以
期刊
文件、信件、公章,这是海南省纪委办公厅秘书处专职保密员云日虹每天接触的东西。  从原来的“阿虹”,到今天的“阿虹姐”,同事对云日虹的称呼变了,但她手头的工作却一直没变。23年来,各个单位机要保密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而云日虹却一直从事着公文收发、文件传递、机要保密等工作。如今,她已是海南省直机关年纪最大的交换员。  “阿虹姐,在一个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你不觉得烦吗?”面对同事的疑问,云日虹的回答只有
期刊
他曾是“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目前,已入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正式候选人。64岁的他,就是山东章丘市有名的民间“神捕”朱守营。    谁是小偷一眼能看出来    6月4日,章丘市区气温33摄氏度,64岁的朱守营带上水、手机和链锁,骑上电动车开始每日的“巡逻”。  朱守营说,每天先伺候完身患脑血栓的妻子就出门。早上八九点钟出门,中午吃点饭转悠一会儿,下午4时再出门,一直转悠到天黑才回家。老朱在百货大
期刊
“那个角角摄像头照不到,我们再过去看看。”寂静的夜色中,老苏带着同事一丝不苟地查看着社区里每一角落。此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作为今年新上岗的成都市高新区石羊街道办新园社区巡逻员,尽管还不习惯上夜班,但老苏并没有因此降低自己工作的标准,每隔半个到一个小时,他便和同事一起在社区里巡查一遍:“我想把工作做好点,多得些表扬,给娃儿做个好榜样。”    靠房租生活天天打牌越耍越懒    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这是
期刊
他,中等的个头,挺拔均匀的身材,身着深黑蓝色的盐管制式服,举手投足间更衬托出他那无法掩饰的军人气质和在部队戎马生活十九年养成的军事作风。他叫周周正平,在部队政治部干部部长岗位上转业到娄底市盐业公司,历任经理、副局长、纪检书记等职。他宽阔的前额,微厚的嘴唇显示着诚实、厚道和公正。一双深邃有神的眼睛,透着刚毅和坚强。饱经风霜的脸上刻写着岁月的沧桑。  盐,在工业生产和广大人们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物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