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文化论视角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uter2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文化论认为经济和文化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他们在社会现实中是不可分割的,“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级战略,不仅是经济战略,更是文化战略。文章从经济文化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复杂性,最后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应重视经济的基础作用及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文化论;“一带一路”
  一、应用经济文化论视角研究“一带一路”战略
  (一)经济文化论认为经济学具有文化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战略研究都局限于纯经济理论和政策实践层面,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将经济文化作为不同领域分开,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能够研究的更深入,但是当学科的藩篱已经将经济与文化完全分开的时候我们就要警惕是不是陷入了片面论事的窠臼。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和文化从来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的,作为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者,我们研究的经济矛盾来自于现实生活,所以我们也不能断然将经济和文化分离开。
  经济文化论认为,经济学具有文化性,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经济文化是内在统一的,经济学本身是意识形态,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经济活动并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规定的是物质财富的增长或变化过程,而是以人的劳动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经济过程的主体是人,不是物,而人都是有意识。人就有特定价值观,并受道德制约的,而这些都是文化的内容。
  (二)“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是经济战略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国际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关于“一带一路”的研究热度也居高不下,然而研究一般都集中于国际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地缘政治等方面,在“一带一路”战略的研究中,纯政治类、纯经济类与纯文化类的研究屡见不鲜,但是却鲜有将经济文化看作一体来进行研究的,究其原因,还是跟长期学科分化及研究者受西方经济学“纯经济学”思想的影响有关。
  “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经济、政治,还包括外交、安全、文化等方面,是一个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大战略。据统计,仅“新丝绸之路”就横跨亚欧大陆,绵延10 000 多公里,途经近40个国家,辐射人口近 30 亿,长期以来,中国和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幅度较小,文化情感交流还比较薄弱,一些地区多民族混居,不同文化存在一定的隔阂。这些文化差异将对“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巨大,所以我们不能将“一带一路”战略单一作为经济政策看待。
  二、中国的经济制度与文化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政策,同时也是一项文化政策,要研究该政策就必然要从中国的经济文化讲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与载体,一般来说不同的经济制度会有不同的文化。从秦至清,中国都处于集权官僚制社会,其经济是官僚地主统治的经济,官僚地主阶级掌握土地所有权,农民被“均配土地”的制度分而治之在小块土地上,形成小农经济,这个阶段的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是官僚阶级意识,即官文化,与之形成矛盾的是被占统治地位的小农意识。这个阶段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存留的文化仍然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官文化的影响,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着以官为贵,官大于民的思想,这种思想容易產生权力崇拜与官僚主义。后来效仿苏联的行政集权体制,虽在那个特殊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很多经济奇迹,但也留下以行政命令控制经济活动的后遗症,这也是腐败滋生的温床。“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级战略,而且大部分投资涉及其他国家,不管在国外直接投资建设还是合作建设,都要小心官文化的影响,防止产生官老爷作风,在涉及利益问题上要严禁腐败发生。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国外的产品大量流入国内,资本主义文化也大量涌入,其中不乏可以学习借鉴之处,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不良文化。资本主义是资本的主义,而资本是追求不断增值的,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忽略了经济发展并不是单纯为了量的积累,而是应该注重人的需求和发展,这种资本的贪欲最容易衍生出来的文化便是拜金主义,拜金主义者将金钱当上帝,用金钱去衡量人和事的价值,不是人去支配金钱,而是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这种文化容易产生单纯要求数据指标的问题,比如唯GDP主义等,“一带一路”战略不应仅仅要求数字与指标,更要要求软标准,在开发建设时与各国不应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更应该是不同文化的深入交流,合作共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建立起了基本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社会主义文化便蓬勃发展起来了,不同于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将劳动者作为社会主体,生产不再只是为了财富的无尽积累,而是为了人的自由和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特殊性。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目的不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不是为了攫取利润,争夺霸权,而是为了互利共赢,“一带一路”沿线上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提倡的“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为了争夺资源,而是为了优势互补,带动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三、“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复杂性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有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政治不稳定、治理失灵、财政赤字严重、社会动乱,部分地区地理条件恶劣,是恐怖主义肆虐最严重地区,这些都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造成了严重的困难,投资风险高,受挫可能性大。据数据统计,2005~2014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受挫项目金额达560.2亿美元,占中国投资受挫项目金额的23.7%,其中规模为1亿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数量为32个。在西亚和东盟投资受挫项目总规模分别为295.9亿美元和60亿美元,占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受挫项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7%和28.5%。这些都说明了沿线国家社会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与文化也有密切的关系。   文化具有国度性、民族性和区域性。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成系统的,并具有一定的排外性,国家会对文化的发展起制约作用。“一带一路”沿线上涉及的国家众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对各国文化的了解非常重要。文化的民族性比国度性更广泛,有一些民族融合成为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主导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例如中国,也有很多民族在一个国家中综合,例如美国。“一带一路”战略中,不仅国内的线路就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国外经过的线路周边更是很多民族的混居地带,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据调查,具有相同或类似文化的地区更容易进行贸易,如新疆与中亚的经贸合作的顺利进行、宁夏与阿拉伯国家近年来贸易的快速发展,这其中,新疆、宁夏的民族文化优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即使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我们也可以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这反而有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文化的区域性是国度性和民族性的具体化,例如中国很多省的文化就存在明显的差异。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涵盖东南亚、南亚、中亚、 西亚北非、中东欧以及独联体等广阔的国际区域, 包括数十个各有文化特色的国家,涉及国家众多,文化、面貌、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宗教习俗等截然不同,而我国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相对封闭,因此我国的多数社会成员对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缺少深刻的了解,在民间往来的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传递可能会遭遇困境。另外,“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具有浓厚的伊斯兰的色彩,而伊斯兰文化具有区域性特征,同时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商业准则,应该深度研究和了解伊斯兰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促进和推动交流,巩固共识,针对穆斯林不同宗教和文化,一定要有与之相适的有区别的政策。对其商业准则如果能够善加使用,不但有利于推进项目,还可以形成新的、有针对性的商业模式。
  四、“一帶一路”战略应读好文化经
  “一带一路”战略是经济战略,但是如前所述,中国经济文化的特殊性与沿线国家的复杂性都要求该战略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政策,若想“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开展落实,读好文化经就是必不可少的课程。
  (一)“一带一路”战略应坚持社会主义文化
  我国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复杂性,不仅有封建残留官文化、权力崇拜,还受资本主义逐利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有社会主义文化。经济政策也会受文化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应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摒弃不良文化。“一带一路”战略落地时要避免各级官员受官文化和权力崇拜的影响,国内国外都应脚踏实地,不摆官架子,能够将计划落地。要对当地经济文化做充分的调研,遵守当地秩序和法律。中央在考察经济效益时应不仅仅拿数据指标做标准,同时应考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软标准。与沿线国家建立良好关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二)经济战略不伴随文化侵略
  国内某些学者在研究“一带一路”的文化影响时,呼吁建立更多孔子学校,在沿线国家大力宣传中国文化,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这种做法容易造成过犹不及,引起当地人民反感。在各国的经济投资不应伴有文化威胁,而应该尊重当地文化,适应当地文化,积极促进文化交流,这也应该建立在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基础上,当然积极的文化交流也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重视国有企业在文化方面的作用
  “一带一路”的项目建设中,巨大的建设量及资金需求都要求国有企业首当其冲,国企在文化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企业是战略落地的最后一站,国企的领导层将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国企的员工将与当地人民进行最直接的交流,这些经济行为都伴随有文化风险,有可能因为对当地文化的不了解而引发冲突,如果对当地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经济活动会增加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且项目也会开展的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刘永佶.经济文化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吴素霞.国外政要学者媒体视域中的“一带一路”战略[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03).
  [3]张春敏.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新思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1).
  [4]王永中.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现状、风险与对策 [J].三江论坛,2016(11).
  [5]杨韶艳.“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06).
  [6]赵立庆.“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交流的实现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6(05).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其他文献
材料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材料工业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所谓新材料是指那些新近发展和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当今世界各工业发
2000年,随着国家为启动房地产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以及相关的利好因素,曾经低迷萎缩数年的房地产业,重新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专家预测,房地产业在新世纪仍将
期刊
孟浩然的诗如“清水出芙蓉”般自然清淡,本文就从孟浩然的诗入手探讨孟浩然诗中的艺术特点.
中国汽车市场由公款消费逐渐转向多元化消费,个人购车的欲望明显提高,轿车开始进入少数家庭.
【摘 要】伴随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向拥有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农业强国不断迈进,特别表现在我国的水稻种植水平不断得以提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论述关于我国水稻种植管理技术的现状,然后结合实际的种植经验,再对我国南方地区的水稻种植管理技术做出进一步的阐述,从而不断提升当前我国的水稻种植管理技术,同时也给南方地区的种植水稻的农民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南方地区;水稻种植;管理技术;分析  引言:
摘要:语言错误是学生在外语学习和实践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其错误常常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还具有某种规律性。本文旨在用错误分析的理论对初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进行分析和归类,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有效的策略,从而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错误分析;错误分类;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1-0076  一、
期刊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主要写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三大生态压力、环境污染的危害及解决对策,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给全球生态环境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并逐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