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TIA患者57例设为观察组,将同期来院体检健康的78例老年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IE33 型),对两组入选者进行颈部超声探查,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IMT及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弱回声及性质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TIA发生的危险性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检出,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
关键词:TIA;超声检查;粥样硬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421072D
TIA是临床常见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TIA患者亦是缺血性脑卒中高发人群[1]。颈动脉是连接心脑的主要动脉,同时也是最易累及的大血管。有研究表明[2-3],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 TIA发病的重要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在 TIA 发病中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断研究,颈动脉超声已经可以准确判定颈动脉壁病变,并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有效手段[4]。本研究采用超声检查对TIA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旨在为TIA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1-2014.1间收治的TIA患者 57 例设为观察组,男35 例,女 22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 59.1±3.6岁。本组TIA患者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5],均存在一过性头晕、意识模糊、偏身感觉麻木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设立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78例为对照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41-79,平均年龄 56.3 ±5.6岁。
1.2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IE33 型),对两组入选者进行颈部超声探查,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使用7.5MHz探头控阵,血流、声速夹角< 60°,患者取仰卧位,分别检查颈总动脉(CCA)远端、颈内动脉(ICA)起始部、颈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外动脉(ECA)的IMT值及斑块性质、形态及大小。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IMT比较
观察组CCA、IC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着ECA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IMT比较 (mm)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及性质比较
观察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75.4%(43/57),共检出动脉粥样斑块124块;对照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仅为26.9%(21/78),共检出动脉粥样斑块25块;观察组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部动脉软斑、溃疡班非均质及弱回声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动脉粥样斑块性质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TIA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脑动脉一过性供血障碍所诱发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病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于发病24h内即可完全恢复,且恢复后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目前关于TIA的发病机制主要围绕微栓塞、脑血管痉挛、狭窄或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颅内血管炎和脑盗血综合征等方向进行研究,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等均是诱发TIA 的危险因素;其中以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学说最得到临床认可。
有研究表明[7],TIA发病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状态有关。正常颈动脉内膜纤细光滑,血管壁应是均匀一致,厚约 0.1~0.9mm;如内膜下脂肪沉积,即可导致IMT 增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MT值显著高对照组(P<0.05),提示TIA患者均存在ITM增厚现象,其厚厚程度与内膜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4],如IMT增厚进一步加重,即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IMT 增厚可做为评价动脉硬化内膜损伤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动脉粥样斑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另外观察组软斑、溃疡班非均质及弱回声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弱回声及性质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TIA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检出,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
[1]孙小玲,黄怀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1):42-45
[2]郑培华.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9):169
[3]齐敬玲.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105-106.
[4]陈仲进.经颅多普勒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6):520-521.
[5]高伟,陈晨. 颈动脉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 7( 5): 619-621.
[6]孙娜,刘艳丽. 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201
[7]包宁. CT灌注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20-21.
关键词:TIA;超声检查;粥样硬化
基金项目:2014年度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编号:1421072D
TIA是临床常见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TIA患者亦是缺血性脑卒中高发人群[1]。颈动脉是连接心脑的主要动脉,同时也是最易累及的大血管。有研究表明[2-3],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 TIA发病的重要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在 TIA 发病中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断研究,颈动脉超声已经可以准确判定颈动脉壁病变,并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筛查的有效手段[4]。本研究采用超声检查对TIA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进行观察,旨在为TIA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1-2014.1间收治的TIA患者 57 例设为观察组,男35 例,女 22例,年龄33~85岁,平均年龄 59.1±3.6岁。本组TIA患者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5],均存在一过性头晕、意识模糊、偏身感觉麻木及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设立同期于我院体检健康者78例为对照组,男47例,女31例,年龄41-79,平均年龄 56.3 ±5.6岁。
1.2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 IE33 型),对两组入选者进行颈部超声探查,检测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情况;使用7.5MHz探头控阵,血流、声速夹角< 60°,患者取仰卧位,分别检查颈总动脉(CCA)远端、颈内动脉(ICA)起始部、颈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外动脉(ECA)的IMT值及斑块性质、形态及大小。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查,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IMT比较
观察组CCA、IC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受试着ECA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IMT比较 (mm)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及性质比较
观察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75.4%(43/57),共检出动脉粥样斑块124块;对照组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仅为26.9%(21/78),共检出动脉粥样斑块25块;观察组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部动脉软斑、溃疡班非均质及弱回声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动脉粥样斑块性质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TIA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脑动脉一过性供血障碍所诱发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发病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于发病24h内即可完全恢复,且恢复后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6]。目前关于TIA的发病机制主要围绕微栓塞、脑血管痉挛、狭窄或受压、血流动力学改变、颅内血管炎和脑盗血综合征等方向进行研究,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等均是诱发TIA 的危险因素;其中以颅内外脑动脉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学说最得到临床认可。
有研究表明[7],TIA发病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所致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状态有关。正常颈动脉内膜纤细光滑,血管壁应是均匀一致,厚约 0.1~0.9mm;如内膜下脂肪沉积,即可导致IMT 增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IMT值显著高对照组(P<0.05),提示TIA患者均存在ITM增厚现象,其厚厚程度与内膜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4],如IMT增厚进一步加重,即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IMT 增厚可做为评价动脉硬化内膜损伤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动脉粥样斑块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另外观察组软斑、溃疡班非均质及弱回声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弱回声及性质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是造成TIA发生的危险性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检出,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
参考文献:
[1]孙小玲,黄怀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1):42-45
[2]郑培华.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9):169
[3]齐敬玲.神经保护剂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105-106.
[4]陈仲进.经颅多普勒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探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6):520-521.
[5]高伟,陈晨. 颈动脉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 7( 5): 619-621.
[6]孙娜,刘艳丽. 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201
[7]包宁. CT灌注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