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病灶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纳入本院诊治的70例EM病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35)单纯采取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研究组(n=35)采取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连续治疗24周。对比两组患者总体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術后巩固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2=4.590,P=0.032);②治疗后,组间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t=34.175、20.915、74.118,均P<0.001)。结论: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病灶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突出,可巩固EM病灶切除术后疗效,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借鉴。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反向添加疗法;醋酸亮丙瑞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属于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呈慢性周期发作,其发病率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肌瘤,要求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以腹腔镜微创术式为首选[1]。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多在EM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可降低EM复发率,巩固腹腔镜手术疗效。然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虽疗效良好,但存在头晕、盗汗、乏力、潮热、性欲减退、引导干燥等副作用,而反向添加疗法指的是药物之间联合应用,比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醋酸亮丙瑞林联合替勃龙片等,即消除或者减小药物副作用,又保留药物治疗效果,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EM的改进方案[2]。本文即专门对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的效果进行分组对照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以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纳入的70例EM病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体格检查明确诊断为EM;②患者自愿进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③患者知情同意;④患者术前血压、免疫功能指标等检测均正常。(2)排除标准:①对醋酸亮丙瑞林等药物过敏;②6个月内服用过避孕药者;③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者;④肝炎病毒携带或者感染者。
按随机抽签法将本组EM病灶切除术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而术后用药方法不同:对照组单纯采取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29.64±3.17)岁;病程是0.9~5年,平均病程是(2.44±0.12)年;婚姻:已婚30例,未婚5例。研究组采取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29.77±3.09)岁;病程是0.9~5年,平均病程是(2.55±0.11)年;婚姻:已婚31例,未婚4例。两组患者平均病程、年龄和婚姻等一般资料参数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2~5d取3.75mg醋酸亮丙瑞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852;生产企业: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75mg)进行腹部皮下注射给药,每隔28d注射1次。
研究组:在进行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替勃龙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198;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mg*7s),即在第二次注射醋酸亮丙瑞林时,口服1.25mg替勃龙片,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腔触痛症状以及结节、包块缩小情况,评价其总体疗效:①盆腔触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节、包块消失,视为显效;②盆腔触痛症状有所减轻,包块缩小、结节软化,视为有效;③盆腔触痛症状以及包块、结节均无变化,视为无效。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外阴阴道不适、潮热和出汗三项临床症状变化,参考四级评分法(无、轻、中、重)予以计分0分、1分、2分、3分,满分是1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反之越轻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术后巩固效果差异
研究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术后巩固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
治疗后,组间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1),详见表2.
3.讨论
EM患者有痛经症状,呈长期慢性下腹痛、子宫出血异常、性交疼痛以及不适感明显等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严重症状而影响其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EM的临床治疗,应先立足于消除、减灭病灶,其次改善症状、消除疼痛感,再者改善生育功能,最后预防复发[3]。醋酸亮丙瑞林作为常见的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具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调节内分泌轴、抑制卵巢功能、减少机体雌激素分泌”的作用机制,可促使潜在、微小病灶退化与萎缩,达到后期抑制目标。醋酸亮丙瑞林作为我科常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是视丘下部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高活性类似物,乃人工合成所致的两段封闭性水溶性九肽,可提高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指数,延缓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然而,据相关研究报道发现[4],长期使用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可产生激素依赖性,有安抚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并导致骨质流失,因而其临床应用时间大约为6个月,症状会因停药反弹,为EM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实施反向添加疗法势在必行,而因醋酸亮丙瑞林的临床应用较多,因其激素依赖型“局限”弊端,导致反向添加理论在EM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反向添加疗法创制的最初理念,是为了减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所致副作用,增加治疗适应性,延长患者治疗时间。一名国外医学研究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了反向添加疗法,通过增加E2阈值概念,在不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前提下,不产生低雌激素副作用的E2。根据这一理论,反向添加疗法越来越多地用于减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似物所致围绝经期症状(潮热、情绪不稳、阴道干燥等)。我科主要在EM病灶切除术后应用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即在术后第2~5d进行腹部前壁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治疗,并从注射日算起每隔28d注射一次,治疗1个月后口服替勃龙片进行反向添加治疗,效果突出:研究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术后巩固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与陈蓉等[5]研究一致,P<0.05,直观体现了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的良好效果。
综上: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的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俞超芹.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微环境形成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05):6-9.
[2] 张斌, 王鲁梅, 韦励,等.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 027(003):251-252,255.
[3] 闫翠云, 张玢玢, 易秋红. 微RNA-199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047(018):2235-2236.
[4] 王磊, 孙海茹, 孙丽妍,等. 醋酸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23):166-169.
[5] 陈蓉, 王君, 刘月合.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反加替勃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18, 24(08):126-130.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术;反向添加疗法;醋酸亮丙瑞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EM)属于雌激素依赖性妇科疾病,呈慢性周期发作,其发病率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肌瘤,要求实施手术治疗,其中以腹腔镜微创术式为首选[1]。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多在EM病灶切除术后应用,可降低EM复发率,巩固腹腔镜手术疗效。然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虽疗效良好,但存在头晕、盗汗、乏力、潮热、性欲减退、引导干燥等副作用,而反向添加疗法指的是药物之间联合应用,比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醋酸亮丙瑞林联合替勃龙片等,即消除或者减小药物副作用,又保留药物治疗效果,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EM的改进方案[2]。本文即专门对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的效果进行分组对照试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在医院伦理学委员会监督下进行,以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纳入的70例EM病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及体格检查明确诊断为EM;②患者自愿进行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③患者知情同意;④患者术前血压、免疫功能指标等检测均正常。(2)排除标准:①对醋酸亮丙瑞林等药物过敏;②6个月内服用过避孕药者;③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者;④肝炎病毒携带或者感染者。
按随机抽签法将本组EM病灶切除术患者分成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而术后用药方法不同:对照组单纯采取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为(29.64±3.17)岁;病程是0.9~5年,平均病程是(2.44±0.12)年;婚姻:已婚30例,未婚5例。研究组采取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29.77±3.09)岁;病程是0.9~5年,平均病程是(2.55±0.11)年;婚姻:已婚31例,未婚4例。两组患者平均病程、年龄和婚姻等一般资料参数均保持了同质性(P>0.05),可作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2~5d取3.75mg醋酸亮丙瑞林(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852;生产企业: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规格:3.75mg)进行腹部皮下注射给药,每隔28d注射1次。
研究组:在进行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替勃龙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198;生产企业: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mg*7s),即在第二次注射醋酸亮丙瑞林时,口服1.25mg替勃龙片,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周。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腔触痛症状以及结节、包块缩小情况,评价其总体疗效:①盆腔触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结节、包块消失,视为显效;②盆腔触痛症状有所减轻,包块缩小、结节软化,视为有效;③盆腔触痛症状以及包块、结节均无变化,视为无效。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2)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疼痛、外阴阴道不适、潮热和出汗三项临床症状变化,参考四级评分法(无、轻、中、重)予以计分0分、1分、2分、3分,满分是12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临床症状越严重,反之越轻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术后巩固效果差异
研究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术后巩固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
治疗后,组间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组间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1),详见表2.
3.讨论
EM患者有痛经症状,呈长期慢性下腹痛、子宫出血异常、性交疼痛以及不适感明显等症状,部分患者因长期严重症状而影响其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EM的临床治疗,应先立足于消除、减灭病灶,其次改善症状、消除疼痛感,再者改善生育功能,最后预防复发[3]。醋酸亮丙瑞林作为常见的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具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调节内分泌轴、抑制卵巢功能、减少机体雌激素分泌”的作用机制,可促使潜在、微小病灶退化与萎缩,达到后期抑制目标。醋酸亮丙瑞林作为我科常用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是视丘下部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高活性类似物,乃人工合成所致的两段封闭性水溶性九肽,可提高子宫内膜细胞凋亡指数,延缓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然而,据相关研究报道发现[4],长期使用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可产生激素依赖性,有安抚一系列围绝经期症状,并导致骨质流失,因而其临床应用时间大约为6个月,症状会因停药反弹,为EM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实施反向添加疗法势在必行,而因醋酸亮丙瑞林的临床应用较多,因其激素依赖型“局限”弊端,导致反向添加理论在EM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反向添加疗法创制的最初理念,是为了减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所致副作用,增加治疗适应性,延长患者治疗时间。一名国外医学研究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提出了反向添加疗法,通过增加E2阈值概念,在不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生长前提下,不产生低雌激素副作用的E2。根据这一理论,反向添加疗法越来越多地用于减轻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似物所致围绝经期症状(潮热、情绪不稳、阴道干燥等)。我科主要在EM病灶切除术后应用醋酸亮丙瑞林治疗,即在术后第2~5d进行腹部前壁皮下注射醋酸亮丙瑞林缓释微球治疗,并从注射日算起每隔28d注射一次,治疗1个月后口服替勃龙片进行反向添加治疗,效果突出:研究组患者的EM病灶切除术后巩固有效率是97.14%,高于对照组的77.14%,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与陈蓉等[5]研究一致,P<0.05,直观体现了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的良好效果。
综上:反向添加疗法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应用于EM病灶切除术后的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俞超芹.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微环境形成机制及中药干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39(05):6-9.
[2] 张斌, 王鲁梅, 韦励,等.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 027(003):251-252,255.
[3] 闫翠云, 张玢玢, 易秋红. 微RNA-199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047(018):2235-2236.
[4] 王磊, 孙海茹, 孙丽妍,等. 醋酸亮丙瑞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及黄体生成素水平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 18(23):166-169.
[5] 陈蓉, 王君, 刘月合.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反加替勃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18, 24(08):12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