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年定一个主题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ping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莉每年年底都要为新年定一份开年计划。她将计划写在日历上,一抬眼便能看见,仪式感满满。每次看到那些计划,仿佛1年后她就可以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3年后,就可以成为众人眼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生赢家。
  然而,每年年底,何莉都发现她这一年的计划根本完不成,立下的Flag越“高大全”,越有啪啪“打脸”的可能。尤其是2020年,何莉所在的线下培训行业维持温饱已然不易,于是,自己所立的与工作、经济相关的一切计划都或泡汤、或打折。“人算不如天算”,何莉看着一年一度的个人总结,忍不住一声叹息。
  新年计划还做不做?怎么做?
  何莉翻翻前5年的开年计划和年终总结,闭上眼想一想,过去5年,每一年对自己意味着什么,那些没有按计划做成的事儿,都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那些已做成的事儿,哪一件让那一年看起来没白过。
  2016年,何莉大学毕业,就业是最迫切的事儿。计划中,虽然没完成“养一只猫”和“瘦到两位数”,但在今天看来,似乎也没太大影响。
  2017年,何莉因工作需要,想要报考心理学方向的在职研究生,整整一年,她都在准备考试。“和100个陌生人吃饭”的计划是何莉在网上看到的年轻人拓展社交圈的一种方式,她照抄下来,列进计划,但到年底,也只完成了十分之一,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2018年,何莉生了一场病,做了一个小手术,恢复健康是头等大事。“瘦到两位数”成为手术的赠品,但“养一只猫”还是没实现,“和100个陌生人吃饭”自然还是空想。在工作、学习、养生之外,何莉立下的“出国旅行”的目标成了开给自己的空头支票。
  2019年,何莉谈恋爱、结婚一气呵成。搞定个人问题,是“功在当年、利在一生”的大事。她在出国旅行时认识了现任丈夫。而身为米其林餐厅厨师的丈夫也让她“学做30道菜”的想法不了了之。
  2020年,何莉所在的线下儿童培训机构逐渐将主营业务调整为线上培训。何莉在经历了上半年减薪赋闲、下半年加班加点的大变动后,度假计划搁浅,不敢跳槽,也没机会跳槽。但这一年,她最想感激的,是自己还有份现在看起来还算稳定的工作。
  如果时光能倒流,让她先看完剧本再重新开始,何莉一定会按主题定计划。
  2016年,就业年。
  2017年,升学年。
  2018年,健康年。
  2019年,婚恋年。
  2020年,穩定年。
  一切行动围绕主题进行,把最重要的那件事做好,哪怕一年只做这一件事,回头看看,也很值得。至于其他的计划,不过是锦上添花,没完成也别沮丧,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去完成,或许根本不用完成。
  现在,何莉展开纸,拧开笔,将所有能想到的新年愿望全部列在纸上,她要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儿。
  愿望共计100个:备孕、升职、赚钱、买房、养宠物、孝顺父母、读100本书、一周健身3次、存20万块钱……
  当所有愿望全部摆在一起放在眼前时,何莉发现,它们之间自有些因果关系。比如,先升职才能赚更多钱,才能存20万块钱,3个20万才能买房,买了大房子才好备孕,才好将父母接过来住,才有地方养宠物……
  如果把“买房”定为2021年的主题,借钱、看房、买房就是这一年的行动。那么,几月看房、看哪里的房、找哪家中介?若要借钱,找谁借、借多少,用多长时间还?
  如果把“买房”定为3年后的目标,“储蓄”就是2021年的主题,“全年存多少”是大目标,“每个月存多少”是阶段性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升职、跳槽、找兼职就是为该主题服务的具体行为,如何实现,途径又是什么?
  这些都要考虑周详。
  何莉和她的“天然盟友”—老公商量之后,统一意见:2021年的主题是“储蓄”,3年后的主题才是“买”。
  定完主题,两人的对话如
  下—
  “为了下定决心,我干脆破釜沉舟,把现有的存款存为定期。”
  “好,那我把每个月工资的一部分用于定投,一到时间银行就立马划走。”
  “不让自己有回头路。”
  当何莉整理完关于储蓄的年度、月度计划,列出相关方案,再来看其他板块。虽然2021年是“储蓄年”,但生活不止这一件事,本着每个板块只做最重要的那件事的原则,她在学习板块的愿望中挑出“读完100本书”,想一想,打对折,“读完50本书”;而在社交板块,何莉把计划精简为“春节、端午、国庆分别给10位恩师、前辈送小礼物”……
  2021年的开年计划,比往年都要简单许多。
  但何莉相信,只要按计划推进,2021年年终,她不会再纠结;许多年后再回首,2021年一定是承上启下又舒心的一年。
其他文献
高尔夫(Golf)与“高尔夫球”完全无关。实际上,Golf来自德语单词Golfstrom,指的是墨西哥湾暖流。这个大名鼎鼎的暖流,在大气环流和地转力的作用下,乘着西风带,一路从温暖的墨西哥湾沿着大西洋北上,暖湿气流以及降水让地处高纬度的欧洲地区也能有相当温和的气候,甚至,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和摩爾曼斯克的全年气温也可以保持在适宜人类聚居的范围内。可以说,墨西哥湾暖流是保证欧洲宜居的生命线。  所以,
期刊
北京始终没有下雪。  早上急匆匆出门,我的尖尖的高跟鞋鞋跟踩碎了凋零的黄叶,本以为初冬的寒流已吹走了所有的绿意,猛一抬头,好家伙,竟然还有几丛植物倔强地绿着。在我心里,北京都算不上北方。在老家东北,大雪是纷纷扬扬地下,朔风是轰轰烈烈地刮,所谓冬天,就是毫不含糊地冷,冷得连云彩都被冻住,一朵一朵挂在碧蓝的天际,一动也不动。在这样的气候下,再倔强的植物也变得绵软无力。  小时候,我是最喜欢冬天的。几场
期刊
最喜欢小雨夜初潜入,天明离开,润物细无声,像一位喜做善事而又不愿留姓名的谦谦君子。  清晨推窗,一切都是才睡醒的样子,树木花草刚刚出浴,干净水灵,叶尖上还挂着闪亮的“珍珠坠饰”。空气也被滤净了杂质,草木的清新和淡淡的花香幽幽地传来。湖面有一层薄薄的雾气,水黾勤快,已经在悄悄地练习划桨。蜻蜓和蝴蝶刚刚羽化,翅膀如纤薄的嫩叶,它们静静地待在隐蔽的地方,等着晨阳出来晾晒翅膀。有蜜蜂已經采了两团花粉,它将
期刊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  李银河 著  类型:社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0年10月  《生命唯愿爱与自由》是李银河近40年创作与研究生涯的沉淀之作,她以洒脱、先锋、独立的女性视角,探讨了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四大维度:精神世界的满足、自由人生的追求、爱情究竟是什么、怎样树立女性观。这是一本女性成长与觉醒过程中不可错过的心灵之书。愿余生我们与爱和自由并肩同行。以她之名  苏 童著  类型:小说  浙江人
期刊
小径: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视剧风靡内地,市面上出现了一张张漂亮的、印有明星照片的小贴画和明信片。我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买了自己喜爱的明星贴画和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撕下贴画,粘贴在写满秘密心事的日记本上,临睡前,翻看色彩斑斓的日记本,内心不由自主地涌出一股小欢喜;课外闲暇时,拿出明信片与同样热衷于此的同学共同欣赏,评头论足一番。待到同学生日,将满含真挚祝福的话语写在她喜爱的明星明信片上送给她,将那
期刊
假春娇是孙行者变的,娘娘是朱紫国王后,她说,“皇帝身上也有三个御虱”,颇有喜感。不过,这一次是“浆洗”吸引了我,这两个字真是久违了,像是一下子回到小时候。  那时,我们还穿布衣裳,祖母还在纺线。外婆的织布机还摆在屋中间,一梭子过来,一梭子过去,白布盈寸盈尺。那时还有染坊,祖父穿一件月蓝汗衫,镶着布纽扣。那时,念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心里头想着的就是祖父的样子。  “那时”也不远,20世纪70
期刊
作为一个用笔讨了大半辈子生活的写手,我写过并发表了无数的文字,但最难忘的,却是第一次发表文章的经历。  那一天是1990年12月8日,一个难得有太阳的川西冬日下午,那昏昏暖暖的阳光,一直保留在我心中。  那一年我21岁,在离家20多公里的电厂上班,刚刚经历了一场失恋和一次不如意的调岗,感觉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和方向。  舅舅建议我写点儿东西,因为我自幼爱看书,而且山区风冷夜长,确实也适合写东西。虽然
期刊
一  几年前,我转入广告行业。入职第一天,便被公司的奇景惊住了—偌大的办公室里,一排排电脑前人头攒动,空气里混杂着香烟、汗臭和紧张兮兮的味道。更令人发狂的是,大家工作起来几乎都不怎么挪屁股,18点下班不动,19点不动,20点也不怎么动。  我当时就意识到来错了地方,但已经走不掉了。最初3个月,我每天都在半夜两点下班,终于有一天可以正点下班,面对公司乌泱泱一片加班的同事,我踟蹰了,竟然觉得正点下班是
期刊
一  我们村里只有一所小学,大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基本没有闲工夫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孩子们小学毕业后,多半会被大人按部就班地送到距村子几公里外乡里唯一的初中读书。  我是个例外。  我爸听说县三中校风严谨,咬牙花了3600块钱把我送了过去。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除了每个月月底可以回家两天,其他时间学生全部在学校度过。那年我13岁,第一次离家。  宿舍是四人间,没有父母管着,住校的生活很惬意。我爸
期刊
一天,我在咖啡馆碰到几个各自带着孩子的年轻妈妈吃下午茶。几个孩子有大有小,大的三四岁,已经开始四处乱跑;小的也就一岁多,怕生又黏人。  最终,大孩子们被手机“抓”了回来,当他们面对屏幕之后,世界顿时安静了;小孩子没有手机,只有绘本,他有样学样,用小小的手指头在绘本的封面上滑啊滑。  我常常会在这样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人类不断“衍化”的力量—有些如今看来算“本领”的东西,对于“新世代”来说根本不需要专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