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非常重要,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1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1)在中、高年级语文预习过程中,所设计的预习内容和知识应做到比较广泛,要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诗词常识以及课文中重要人、事、景、物、地点等内容,如果课内教材中没有相关内容,我就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或相关资料。同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课外知识摘抄本,把查到的有关内容分类摘抄下来,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激发课内阅读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预习能力。
  (2)重视预习的个体差异性。 差异性是一个客观事实,在预习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按学习优差搭配,在预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要求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和督促基础差的同学,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优先让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預习中的问题,从中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使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最后是鼓励,学生只要能写一个字、一个词,能开口讲话,就要给予表扬鼓励,不训斥学生。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我在反思朗读教学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丰富能够有效解决朗读课程中枯燥乏味的问题,使朗读变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爱上语文学习。我通过示范朗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思考,我们的行为是学生模仿的榜样,也能够给学生带来正确阅读的积极暗示,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把握朗读重点,将自己独特的朗读方式与朗读情感带入示范教学中,达到进行阅读指导的目的。此外,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做到边读边思、体会情感。此外,还有情境创设、个性朗读展示等教学方式唤起学生对于朗读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我是通过亲身示范朗读为学生树立榜样,准确进行情感表达与字词把握,表现出对于周总理深沉的爱和不舍,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调动学生朗读主动性。
  多形式朗读的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想读、乐读,还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在平时的朗读教学当中利用图片、录音、视频和歌曲等多种教学途径,给学生们创造出一个非常真实的立体教学情境。例如,我在教学《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的朗读教学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小动物们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小动物们在做什么,然后按照每个图片及动画中的意思去课文中一边朗读,一边寻找,在图片和动画的帮助下,学生会产生令人惊奇的朗读积极性,学生的朗读兴趣也得到了激发。总而言之,朗读作为一种有声音的语言艺术,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至关重要,朗读的水平会直接影响一名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循循善诱,精心设计语文朗读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充分体会到朗读的乐趣,感受到朗读的魅力,从不读到愿读,从愿读到会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指导,往往是造成学生对作文产生厌倦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时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向上意识,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3.1 指导观察
  面对一些学生在作文课堂上”横眉冷对方格纸,俯手咬烂铅笔头”的情形,如何引导学生走出”怕”写 作文的困境呢?这就要将习作指导融化在学生生活中,鼓励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啥就写啥,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一次活动,特地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篮球比赛来进行指导。先让学生观察我校男老师打篮球时的场面,把他们带球、投篮的动作,进球后的神态、表情等捕捉下来,然后再让本班学生亲身体验一下,要求将自己打篮球时的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心中的想法、感受记在脑中,然后引导他们进行加工整理,鼓励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时学生会感到“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他们的写作热情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止。
  3.2 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也没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因此,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来必然笔重千斤。教学中要让学生积累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并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强调学生要多思、多感、多记。一年下来,所积累的素材就相当多。
  总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要用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制定长期可行的计划进行训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语文能力一定会有一个新的飞跃。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马村区东韩王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也变得非常的重要。为了更好的将乡土资源应用到幼儿教育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善于发现乡土资源,根据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以及自然教育资源,从而进行教学内容的相关变化。孩子们接近自然环境,不仅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个大自然的美好,还能够积极的养成学生们积极探索的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品质。为了更好的实现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本论文对此进行了相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小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渐渐的提上了日程。而在培养小学生素质的时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外部条件就是班主任的素质问题,高素质的班主任团队是能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素质的学生的外部条件。因此,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素质提高了,对学生素质教育也就十分的有效果。基于此,本文将重点研究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
期刊
摘要: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各地的教育不断进步,农村小学教育也不例外。长年以来,农村的教学都是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缘由多种,比如,教学环境差,没有充裕的优秀教师,教学设备落后。有着这些种种原因的存在,农村教学效果持续低沉,尤其是像小学数学这样的有难度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阻碍更是重重。于是,农村教师开始使用各种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方式脱颖而出,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如
期刊
摘要:随着艺术高考的改革,文化科在艺术生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如何在考前3个月的时间内提高文化成绩是艺术生复习的首要问题。本文以《河流地貌的发育》课堂教学为案例,針对高三艺术班考前复习的课堂教学探究环节进行分析,探讨艺术生的复习课程应如何进行。  关键词:高三艺术生;复习课;课堂教学;课堂探究  随着2018年高考艺术生录取方式的改革,文化科在艺术生的高考录取成绩占40%,高校对艺术生文化分数要求
期刊
摘要:通过“提高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能力”实践研究, 探索学生形成良好写字习惯和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提高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能力”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写字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改变单一的写字教学,形成高效写字教学模式;通过“提高小学生规范书写汉字能力”实践研究,提高小学生书写规范汉字的能力,促进师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提高。对汉字书写不规范的学生,寻求有效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规
期刊
摘要: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语文教材近年来版本不断变化,导致许多教师无法进行深入课本的高质量教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以下几大方面,坚持做到要整体通读教材,把握教材重点内容;进行精准理解;和科学划分课时所教学内容。继而有效改善目前的问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教材;理解策略  小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时刻,不仅可以为学生的性格和习惯奠定基础,还是
期刊
摘要:在小學阶段,数学是一个较难的学科。并且在我们之中存在部分人认为学不好数学就是“愚蠢的”、“笨的”。我认为,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畏惧数学”和“学不好数学就是智商低”的观念。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往往把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作为教学的主线。但是,做好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给学生及时的情感反馈,丰富的情感体验,坚定的情感寄托。具体有以
期刊
摘要:滑块问题一般蕴涵了受力分析、圆周运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等知识的综合题,要求领会运动学方法在对过程分析、临界状态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在衔接初、末状态的简单特点。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滑块问题:第一,滑块与斜面(或曲面)相互作用模型;第二,滑块与弹簧相互作用模型;第三,滑块与滑板(或小车)相互作用模型。  关键词:滑块;木板;模型;临界条件;动量守恒
期刊
摘要:面向全班学生上一堂好课,这种说法司空见惯。学生有水平层次的差异,真正在课堂上主导教学节奏的,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又敢于发言的"小灵通"。而和这些"灵通"对应的,则是那些默默无闻的大多数。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笔者而言,从定性的角度看,对好课归结为:有向开放、自主探究、资源呈现、互动交流、思维完善。一得之见,抛砖引玉。  关键词:有向开放;自主探究;资源呈现;互
期刊
摘要:随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理念的推动,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儿童入学安置的主要方式,保障了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原则。通过随班就读,智障学生能够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下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逐渐和正常学生一体化,慢慢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去。但是,随班就读智障生是否接受了适合自身的教育,可以从智障生的课堂参与表现反应出来。因此,本文从多角度出发,探讨提升智障生课堂参与的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