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不要太好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船公司督办正在用叉子叉一只英腿蛋,一抬头看见窗外走过一个美人,便连忙把蛋往嘴里送,意思是要快点送到嘴里去,好快点抬起头来看。谁知手忙脚乱,把蛋送歪了,在胡子上一碰,碰破了蛋,糊得满胡子的蛋黄……惹得美女一阵窃笑。這一段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1回里的桥段,情节很快发生了有趣的反转,那个不会优雅地吃饭的人,不是督办,而是这位美女。督办邀请美女进来一起吃大餐,西餐的汤是用盘子装的,这位姑娘用不惯勺子喝汤,把盘子刮得叮当响,刮完了还把盘子盖在脸上喝,说“喝剩下的糟蹋了,罪过的,你家”。吃鱼的时候,剩下一根鱼脊骨吃不干净,只得用手拿起来吮,吃到一样纸围鸽,她吃完了又拿起纸来舔。
  无论是“刮盘子”,还是“吮”“舔”,这些动作,用督办小舅子的话说是“粗得很”,督办却很欣赏,说“这是女孩子的憨态”。乡下人刘姥姥的好胃口,就深得贾母羡慕,却为林黛玉所厌恶,给“吃个老母猪不回头”的刘姥姥贴标签为“母蝗虫”。
  胃口好与不好的人之间的矛盾,可能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林语堂就赞同“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这位资深吃货曾嘲笑西方的餐桌礼仪:“西方人士在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谈得那么轻柔,吃得那么凄惨、规矩、高尚呢?”他甚至认为所谓餐桌上的礼貌会导致童年阴影:“当母亲禁止小孩啜唇作响的时候,小孩就初次感觉到人生的悲哀。”何况,假使人们对快乐都要压抑着不表达,那么,久而久之可能就真的感觉不到快乐了,会变得消化不良、忧郁、神经衰弱……
  对美食的热爱,有时候无关礼仪和文化,只是各人表达方式不同,《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里有一段,阿比西尼亚皇帝邀请宾客吃了一顿别致的午餐,皇帝吃得慢条斯理,将一小块酱肉蘸上一点儿汁放到嘴里,仿佛只是尝尝味道而已。客人们的吃相刚好相反,一位政府顾问因为美食太可口,站了起来,开始大声嚷嚷,又觉得光嚷嚷几句还不过瘾,便开始挤眉弄眼,又像是在做操,仿佛在俯冲飞行,然后捶胸;还有一位美食者——一位退休的将军却只是两眼望着天花板,发出一声长而略带忧伤的声音,一种幸福到极致的尖叫声,而且随着他继续往嘴里送进又一块肉和有节奏的咀嚼,那尖叫声委婉地渐渐升高。
  当然,林语堂也对过分好胃口表示担心,他担心有胃口的学者不能冷静地、无动于衷地观察一条鱼,一看到鱼便想到鱼在口中的滋味,因而想吃掉它。好胃口的人,乃至看见一只豪猪也会马上想出种种烧法,在不中毒的范围内吃掉它的肉。在胃口太好的吃货看来,不中毒是唯一实际而重要的问题。
其他文献
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她自己都笑,自嘲说:“这是人手吗?”  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  儿女们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
期刊
周浩,2008 年的青海高考生,当年以高考总分660、青海理科前5 名的成绩考到了中国顶级学府——北大生物系.rn可没读两年,手拿学霸剧本的周浩却执意要从北大退学,随后转到北京
期刊
妒忌和贪婪是天生的,对于成事者一生的日常,我们如何面对它们反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如何正确管理妒忌和贪婪,才是一生的修行。  我的母亲大人——这位八十多岁的“大飒蜜”,大到国情舆论,小到垃圾分类,总有些许看不惯的地方。我问她:“你已经这么大岁数了,你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欲望、这么多的貪婪、这么多的妒忌?”  老太太说:“我有欲望,说明我活着。我如果哪天什么都不想了,不妒忌了,不贪婪了,可能我也老年痴呆
期刊
《聊斋》中有一则《狂生》的故事,读之常能拨动心弦。  济宁有个狂放不羁的书生,家贫如洗,很爱喝酒。新上任的刺史喜欢喝酒,常找狂生对诗饮酒,两人在清风明月中吟诗,觥筹交错里共醉,成了酒友。很快,方圆几百里都知道狂生是刺史身边的红人,一些有冤屈、要打官司的人,给狂生送点酒肉,请他帮忙在刺史面前说情。狂生讲义气,常利用与刺史饮酒对诗的机会,巧妙地替人讲情。头几次,刺史给了狂生面子,次数多了,就有些烦。一
期刊
1  周五放学,儿子兴冲冲地攀住我的肩,说:“下个月科技馆有航模表演,我们一起去看吧!”  我婉言拒绝:“这样的事,你最好与同龄朋友分享。”  他有些为难:“可是,我还没找到这样的人。”  看着我疑惑的眼神,他一口气说下去:“他要聪明如诸葛亮,在篮球场上像科比,在我有难时像关羽!”  这时,我的心里开始隐隐有种不安:儿子越来越依赖我,越来越孤寂,我成了他唯一的朋友。不,我必须让他学会与同龄的孩子交
期刊
真是奇怪。从第一次看到她后,此后每天,都会遇到她。大概十一点,我放学回家路经的商城十字路口。  她看上去有70多岁,灰色衣服,鲜亮的红围巾,湘色套头毛线帽子。她个子不高,下巴垫在手背上,趴在路口的铁栏杆上。看着人来人往,一动不动。  风大时,竟也在。  一天,我好奇心作祟,索性装作很随意地站在她的旁边,趁机搭讪。“老人家”三个字刚送出口,她就快速地转过身,面向我,一脸惊喜,是沉寂久了终于被呼唤的感
期刊
記得有一年梅雨季节,老家连下了二三十天雨,月底最后几天,家中不仅没粮、没盐、没油,连野菜也没了,甚至连煮饭的柴火也没了,既没有米下锅,也没有柴生火。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下顿饭又没有着落。陶渊明所感叹的“瓶无储粟”,比起我家当时的惨况只是小儿科。  我和弟弟经常向邻居借盐、借油、借米、借柴火,但每次都只借一样,很少出现样样都要借的情况,这次家里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  弟弟比我小六七岁,他哪知道家中粒米
为了预防新冠肺炎,编辑部众编辑陆续接种了疫苗,只有出差在外的磊编未能接种。  这天,出差返回的磊编预约了下午的疫苗接种,去打疫苗之前在办公室内非常紧张地问大家:“接种疫苗之后是不是不能洗澡?打针疼不疼?会有什么不舒服的反应吗?”许老师说道:“磊编,我告诉你接种疫苗之后的反應吧。这个反应好像挺多人都有。”磊编问:“是什么?”许老师答:“特别多的人打完疫苗后都爱发朋友圈炫耀。”  同学们,你们那里有没
期刊
这个故事要从两千多年前说起.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后,他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而是派了一支军队向南边去.他计划打过现在的韶关,进入现在的广东一带,当时那里叫百越.那个时候的
期刊
我们通常会把这种不同程度的“懒”以惰性的大小来区分。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惰性有多大呢?在“懒癌”来袭的时候,你又会选择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道心理测试,来找出答案吧!  【问题】请看下图,你觉得它像什么?请从图下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  A.轮椅 B.时钟 C.蚂蚁的头 D.哨子  测试答案  选A:想偷懒但不会偷懒的人  你大概率是一个就算有时候想偷懒,但也无法偷懒的人。虽然你有想要偷懒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