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学习是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从情境的创设、问题发现、学法指导等方面阐述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31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巧妙地将学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转化为符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创新、探究、发现,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例如,教学“与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相关的应用题”时,一名教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出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商店购物的情境.教师扮演商店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营业员出示商店里的一些商品及其单价,学生自主参与商品的选购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体验、感悟商品的进价、售价与利润等.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自主观察、探究、发现商品的利润是怎样产生的,商品的进价、售价与利润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等.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可以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如下的情境:如果商品实行打折销售,顾客能从中获利吗?折数的多少与顾客获利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呢?这样的教学情境再一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显然,教师努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二、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艺术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有人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搭建“脚手架”,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主去发现、感悟知识.唯有经过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才更贴近学生本人的实际思维,才更贴近学生本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与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导航”.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用电子白板、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一一呈现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模式留有机械灌输的印记,学生是被动接受、机械识记,其教学效果欠佳.但一名教师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法,采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去自主猜想、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自己动手操作,就非常迫切地想要进一步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这样的猜想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再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自主猜想、探究、分析、总结、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体验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与成就,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向科学探究的方向迈进.学生一旦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便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从而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提炼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的思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指导为例,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类比,让学生自主探究联想记忆的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将知识编成顺口溜,促使学生学习用顺口溜进行记忆.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中,不少学生习惯性地遗漏掉系数2乘以首尾两项.鉴于此,一名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学法,让学生自主创编关于完全平方公式的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头尾组合2拉走.”这样的顺口溜生动有趣、鲜活灵动,有利于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教师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策略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在准确把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指导;可以对学生进行归纳指导、分解指导、比较指导、假设验证指导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钟伟芳)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90031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一切创造发明,都不是靠别人教会的,而是靠自己想,自己做,不断取得进步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是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巧妙地将学生要学习的数学内容转化为符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情境,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创新、探究、发现,从而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能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例如,教学“与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相关的应用题”时,一名教师从学生已有的认知规律出发,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创设商店购物的情境.教师扮演商店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营业员出示商店里的一些商品及其单价,学生自主参与商品的选购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体验、感悟商品的进价、售价与利润等.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自主观察、探究、发现商品的利润是怎样产生的,商品的进价、售价与利润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等.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师可以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如下的情境:如果商品实行打折销售,顾客能从中获利吗?折数的多少与顾客获利之间又有怎样的关联呢?这样的教学情境再一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欲望,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显然,教师努力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二、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艺术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有人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搭建“脚手架”,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中依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自主去发现、感悟知识.唯有经过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才更贴近学生本人的实际思维,才更贴近学生本人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与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导航”.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用电子白板、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一一呈现出来.但这样的教学模式留有机械灌输的印记,学生是被动接受、机械识记,其教学效果欠佳.但一名教师在执教《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法,采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折纸去自主猜想、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一旦自己动手操作,就非常迫切地想要进一步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这样的猜想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学生大胆猜想的基础上,教师再引领、点拨、指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自主猜想、探究、分析、总结、归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体验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与成就,掌握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取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向科学探究的方向迈进.学生一旦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便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从而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提炼数学知识本身蕴藏的思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以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记忆指导为例,教师可以对知识点进行类比,让学生自主探究联想记忆的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将知识编成顺口溜,促使学生学习用顺口溜进行记忆.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中,不少学生习惯性地遗漏掉系数2乘以首尾两项.鉴于此,一名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学法,让学生自主创编关于完全平方公式的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头尾组合2拉走.”这样的顺口溜生动有趣、鲜活灵动,有利于学生突破知识的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教师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的策略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在准确把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指导;可以对学生进行归纳指导、分解指导、比较指导、假设验证指导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钟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