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我们的集体记忆

来源 :上海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dy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五月以来,我有幸参与了“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的部分工作,在评审、辅导过程中,经常勾起一些往事,也不断生出许多感想,今应《上海艺术评论》之约,琐记如下,与各位前辈晚学商讨。
  一
  说真的,第一次走进“日出东方”小稿的评审现场,心里拔凉拔凉的,原因很多。首先,这些年,上海已经先后完成了“历史文脉”“时代风采”“开天辟地”等重大工程,就这么些选题,这么些艺术家,有没有点“无米之炊”“拾人牙慧”的尴尬?何况有些选题是很难入画的,叙事性太强,非报告文学或电视连续剧难以担当。其次,总览各地各种题目的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结果是不尽人意的,虽然也有佳作问世,但更多的鸿篇巨制表现得苍白无力,且伴随着某种新的程式化概念化倾向。第三,好像是一种戒律,“重大题材”必要使用重大图式和重大语言,而这样的图式和语言正是眼下年轻人所缺失的。学校里不教,自己又不屑,即便现学现卖也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比起当年二十七八岁就出代表作的前辈们,他们已经不年轻了,已经定型了。
  画画的不一定能搞创作,搞创作是需要天赋的。尤其是这类现实题材的大型主题创作,不是所有能画点写生、来两笔梅兰竹菊的都能胜任的。看看那些创作高手,哪一个不是功底扎实、学养丰厚,既保持着对人生、对社会强大的责任感和洞察力,又集编、导、演于一身,甚至通晓了灯服道效化的个中三昧。所谓画家不一定是艺术家,就是这个道理。
  望着满地不知道作者也看不出所以然的草图,我有点不知所措,毕竟,我们是在进行创作,是要为美术馆、为历史,留下一些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二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心情渐次明朗起来,好像,我又多虑了。整体而言,青年们完成得不错。虽然没有惊艳四座的作品出现,但也超过了主办方的预期。
  我说的不错,主要表现为整体面貌上的不错,气息生动,气度谦和,反映了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比如说,作品的样式丰富了,除了传统的国、油、版、雕,还有习惯上称之为小画种的水彩(粉)和新成员中的综合材料。又比如,作品的语言自由了,写实的、表现的、装饰的、象征的,你唱我和,浑然交响。再比如,参展艺术家的范围更加广泛了,院校的教师、画院的画师、专业的、业余的、海漂的、全国各地的,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就连作品的尺幅也显得亲和起来,一改往日动辄“翘首仰望”的高大上。本来嘛,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为什么一搞主题创作就那么严肃、那么沉重、那么横眉竖目呢!
  或许是选题比较轻松吧,但我宁愿相信,这是主办方的高明之处,也是这座城市的可爱之处—兼容并蓄、明理躬行。
  三
  出于职业习惯,我喜欢结识新人,尤其是有才情的年轻人。所以,每当接到去艺术家工作室的电话,我都乐此不疲,与其说去辅导,不如说去呼吸点新鲜空气。几圈跑下来,我有新发现,新人比熟人画得好,国画(包括版画)比油画画得好,究其原委,两个字,走心。
  我无意冒犯老朋友,更不敢得罪油画界的同行,一定是他们太忙了,太有经验了,抑或是我对他们太熟悉了,期望值太高了,总觉得他们没有突破自己,没有画出更好的作品。不过,真有让人跌眼镜的,无论是学历还是名气,都与眼前的景象不符,望着他飘移的眼睛,我看到了走神。
  新人不一样了,他们对有幸入围诚惶诚恐,对手中的选题肃然起敬。他们可以三番五次地去实地采风,去现场踏勘,以获得最佳的视角;他们可以带着草图,昼夜兼程三千里,只为来上海听一听十分钟的辅导;他们可以蜷缩在斗室里,按照最大的墙面制作画框,以它为枕,対它梳妆;他们还可以数易其稿,画了改,改了再画,据说正稿画了三张。尽管他们的技艺略欠火候,但满腔的热忱已然使画面发光。
  百度几张照片是拼不出好画的,好的作品,一定是心血浇灌出来的。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虽然有几个版本,但一样的豪迈壮阔;波德里的《刺杀马拉》和大卫的《马拉之死》立场不同,但都不失为艺术史上的经典。绘画是一种心绪的表达,走心才是王道,认认真真地画与完成一件活儿是不一样的,自己都没感动,凭什么让别人叫好。
  很多次了,我不无极端地认为,情感比技术重要,态度比身份重要。
  四
  严格说来,除了某些基本的技法,艺术是不可教的。因为艺术是以激发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唤醒人的精神解放和终极关怀为己任的。所以,任何成功的经验一旦成为教义,都有可能变为阻碍艺术发展的教条。
  事实就是如此,当年喝同一杯奶长大的我们这些所谓的专家们,未必具有同样的眼光和胃口。评选中,经常会出现各持己见、莫衷一是的状况,等到票数统计出来,那些颇具争议的与众不同的作品已经被公约掉了,剩下一众乡里乡亲,相安无事,你好我好。
  辅导问题更多。因为专业背景的差异,专家们的判断标准也不相同。张老师让你改变构图、修正透视,王老师让你调整色彩、注意节奏,李老师告诫你造型不够准确,赵老师则强调笔触的灵动……那边又来了史学家,说是你要再考证一下服饰道具的真实性,还要加强故事叙述的完整性。这该如何是好呢?都听吧,没法下手;不听吧,恐难过关。我也在画重大题材,我理解被辅导的苦衷,所以,我不时地提醒自己,除非他焦头烂额万不得已,绝不啰唆半句。
  都明白要用自己的语言说话,用当下的语言说话,用真诚的语言说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
  五
  忽然想起“集体创作”这个词,挺有意思的。不管年轻人听懂听不懂,现在教科书中的许多精品力作都是这样诞生的,我们这代人,大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凡遇重大展事,有关部门会把我们组织起来,一起学报纸,选题材,勾草图,聊构思,甚至一起吃饭睡觉。草图观摩定稿后,再一起摆模特,找道具,拍照片,上画布,直到作品入选一起喝大酒。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填鸭式的学习生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让你在“比、学、赶、帮”中迅速掌握实战技能,有效提升创作水准。
  “集体创作”不仅是一种落款方式,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一个群体在精神层面的共振。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题材创作项目,本来就有集体的属性,因此,借鉴集体经验,发挥集体优势,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应该是条捷径。“日出东方”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对“集体”的概念相当淡漠,好在主办方看到了这一点,安排了各种集体活动,从选题、征稿、看草图,到采风、辅导、办讲座,几上几下,几进几出,强化了他们对“集体”的认知和体验,保障了创作任务的有序推进。
  六
  感谢老友韩硕、培成的热烈推荐,不久前刚追完了电视剧《觉醒年代》。我戴着花镜,捧着手机,以每天五六集的节奏,非等到把自己弄得稀里哗啦不可。很久不看電视剧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作品,硬生生把书本中的图片文字,变成了触手可及、可信可亲可敬的立体的人,还硬生生把后生们集合了起来,去到烈士陵园去拜谒。可见,不管什么年代、什么题材,只要情真意切,都能产生好作品。
  岁月轮回,物是人非。今天的我们,几乎回不到《蒋家王朝的覆灭》的时代了。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风景。尽管历史不会倒退,我们的经验也不应该成为今天年轻人从事创作的准绳。但是,同样为人,总有一种东西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吧,一种之所以为之动容的真诚和善良,一种对历史对社会对生活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许多年来,我们或许过多地关注了技术的开发,强调了观念的设计,却把灵魂落在了后面。有机会让年轻人感受一下,培养一下,总比在画室里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要强。身处图像泛滥的当下,我们不缺几张画,缺的是画布上涌动的真情实感,以及那些本该是铭心刻骨、绵延不息,包含着喜悦与痛苦、经验与教训的集体的记忆。
  有人说我们是个健忘的民族,从这个角度看,“日出东方”已经成功了,因为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项目本身。
其他文献
采访者单位:《上海艺术评论》(文内简称“评论”)受访者:于洋(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我们今天需要怎样的“主题性”创作?评论:首先,我们的话题主要围绕建党百年主题性美术创作与文化研究的角度展开,如何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以及城市建设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现象等为切入点提炼出今天我们时代的话语?
《觉醒年代》表现了先驱者在民族危亡关头觉醒后,探索中国出路的曲折过程,集中展现了历史文化名流逸闻轶事和革命先辈的心灵史,既有反映“觉醒年代”五光十色的中国社会之广度,又有探讨中国社会出路的思想深度,党史考据严谨细致,人物刻画深入,制作精良,是一部“讲好中国故事”的杰作。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频道甫一开播,即成现象级的作品。全民热议,尤为年轻人所钟爱,口碑一路飙升,掀起了观剧狂
对于形象的联想,恰是对浪漫主义绘画作品审美时,有别于读取经典故事的古典主义作品时,所使用的重要方法。这种虚实结合让整部故事像棱镜一样,折射出观众脑海里对于“真”与“似”之间的各种遐想,所言浪漫,盖源于此。
“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以下简称“日出东方”项目)是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上
期刊
一部主流的红色电影如同其他艺术产品一样,进入传播领域后,也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特别是需要尊重社会和受众的心理需求,这是由传播学的规律决定的。对于每一部想要最大程度实现社会效应的作品来说均为如此。  著名电影理论家钟惦棐先生曾经说,电影创作“核心的问题就是与观众的关系问题,重视并契合主流社会和观众的心理及愿望,是一部作品获得社会效应的保障”。一部影片的生产从内容选择、语言采选到类型取舍,都必须尊重和考
新媒体的发展已使卡通人物塑造和推广方式产生新的变化,传统平台活动逐步向与目标受众双向互动演变,尤以韩国卡通人物“Pengsoo”生动有趣的形象输出、直率幽默的独特个性搭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2020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由五个故事串起关于“家乡”的解读,用喜剧来表达平凡小人物的乡愁和乡恋;这一实践既有创作者本身带有的“先入为主”的模式,又努力建立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机制,积极挖掘和观众的共鸣之处,潜移默化地实践了电影的“共同体美学”。
为了提升残疾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应主动寻求合作机会,做好已有合作运营常规化,并在学生就业辅导、学生创业支持、企业培训支持、企业宣传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支持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充分参与就业支持工作。实践证明就业环节的校企合作对学生就业有关键的支撑作用,一些做法具有明显效果。
日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展演季”集中了上海13家文艺单位的14台新创舞台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中包括三部“龙华”题材作品,分别是文慧沪剧团的沪剧《早春》、上海戏剧学院的话剧《前哨》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话剧《浪潮》。早前,这三部作品已先后入选上海“建党百年”“全面小康”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名录,并参加了2020年上海重点舞台艺术
从京剧《北平无战事》到新版改名为《换人间》,这期间走过了五个年头。咬定一部戏,用上海京剧院自己的话说,七搞八搞,没完没了。这样的执着,是不多见的;这样的笃定,很能看出一个戏剧院团的自信和努力,也可见这一题材可供挖掘的丰富内涵以及所蕴含的独特魅力。由此而抓铁留痕,花开两朵,渐进地收获,是令人钦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