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1乳霜治疗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所致的手足综合征的疗效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维生素K1乳霜(VK1)治疗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所致的手足综合征(HFS)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82例接受PLD满3个化疗周期后,出现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等级评分HFSⅡ级、Ⅲ级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VK1外涂治疗,对照组给予白凡士林外涂治疗,共2周.观察两组HFS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缓解率.通过NCI等级评分、数字评分量表疼痛评分(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HFS的治疗有效率为76.9%(30/39),疼痛缓解率为79.5%(31/39),而对照组HFS的治疗有效率为45.9%(17/37),疼痛缓解率为48.6%(18/37),治疗组HFS的治疗有效率和疼痛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NCI等级、NRS和DL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K1的治疗可改善HFS的严重程度且减轻患者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阑尾杯状细胞类癌(goblet cell carcinoid,GCC)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的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阑尾GCC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阑尾GCC的患者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与特殊染色检查及预后随访,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3例阑尾GCC患者,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7岁.3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急性阑尾炎.病理组织学观察3例均可见阑尾GCC的经典特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阿帕替尼辅助中药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CYFRA 21-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5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卡铂治疗3个月,同时口服消癌平片;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阿帕替尼.治疗结束后,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6.0评估临床疗效,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测定血清CYFRA 21-1水平及KP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总体有效率
血管瘤是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约占所有良性肿瘤的7%[1],最常见于皮肤、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等[1].胃肠道血管瘤很少见,发生于肠系膜者更罕见[2].有关肠系膜血管瘤的影像表现国内外均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 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小肠系膜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肠系膜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
目的:评价预防性应用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妇科肿瘤剖腹手术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取妇科肿瘤全麻剖腹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和B组(n=30).术毕前30 min给予预防性镇痛,A组羟考酮0.10 mg/kg,B组羟考酮0.15 mg/kg.分别记录术后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SS躁动评分、Ramsay评分、术后1 h(T1)、术后6 h(T2)、术后12 h(T3)、术后24 h(T4)的静态NRS评分及术后24 h的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者与A组相比,RSS
目的:探讨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诊的MM患者7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细胞中CD200的表达,检测了其中40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取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D200表达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71例MM患者中,51例(71.8%)阳性表达CD200,20例(28.2%)不表达CD200.CD200+MM患者C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超声纳米微泡造影剂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造影剂具有纳米级粒径,在成像方面有多种优势,容易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性,在肿瘤诊疗中有一定意义.超声纳米微泡造影剂不仅可以结合超声成像、荧光探针及铁粒子等增强成像效果,还可以包裹肿瘤靶向药物进行药物靶向递送、作为载体和免疫增强剂携载目的基因进行基因转染、促进肿瘤的免疫治疗,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本文针对超声纳米微泡造影剂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和雷替曲塞分别联合贝伐珠单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共147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7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雷替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7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随访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中位PFS和O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I-II级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中国恶行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居于中国恶性肿瘤之首,肺癌最常见的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 ].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已展示出巨大的成功.本文现就1 则罕见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靶向治疗情况进行报告.
目的:探讨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LSR)和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肝胆外科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肝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LSR的最佳临界值为0.903,以术前LSR是否大于0.903分为低LSR组、高LSR组.术后随访3年,观察生存情况,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病理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生存分析选择log 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多因素生存分析选择Cox回归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列线图
胃转移癌临床罕见,曾有文献报道非小细胞肺癌[1 -2]、肾癌[3]、乳腺癌[4]、恶性黑色素瘤[5]、食管癌[6]、肝癌[7]、小细胞肺癌[8-10]转移到胃.但鉴于比较少见,作者将1 例小细胞肺癌胃转移患者特作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