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象”与“八桂书风”建构的现实价值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7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书坛“八桂书风”文化品牌建構的构想与推出,并作为广西的一个文化品牌加以培育。分析当代中国书法1993年“广西现象”的产生、概况及影响,探讨“广西现象”成功的因素及其对当下“八桂书风”建构的借鉴意义。研究广西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八桂书风”建构的现实价值,对推动广西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八桂书风;广西现象;现实价值
  一、“八桂”及“八桂书风”
  “八桂”即广西地区,以桂林盛产桂树桂花而命名。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始设桂林郡后,即以“桂”来雅称广西地区。官方记录在明代官修的《大明一统志》中,开始以“八桂”来作为行政区划名称。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作“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最早用“八桂”一词。
  “八桂书风”即生活和工作在广西的书法家,在从事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受广西自然、人文、生活环境等方面影响,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了对书法艺术追求的目标一致、书法审美的心理相通、书法理念相似、价值观念相同的书法艺术风格,称之为“八桂书风”。“八桂书风”研究探索八桂书法家艺术的风格、风范、风度等方面,是一个地域性书法群体的概念。“八桂书风”充分体现了广西地域人文气息的书法风格,是大批长期生活在区内的书法家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风格。“八桂书风”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书法流派,是广西书法发展的旗帜,是广西的一个文化品牌。
  二、“广西现象”及成功经验
  在1993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上,共有广西19位作者的作品入选、获奖。其中一等奖10个中广西占了4个,分别是唐锡生(张羽翔)、蔡梦霞、于斌(黄文斌)和黄渚(罗宇红)。陈国斌的篆刻在同类作品中也位列第一。这种现象在全国历届大展中绝无仅有,产生了极大的轰动,被书法界称为“广西现象”。“广西现象”出现后,《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全国性杂志报刊对“广西现象”都作了专题报导。书法媒体也铺天盖地的对“广西现象”展开激烈争论。赞扬者有之。如当代书法理论家周俊杰先生在讨论“广西现象”时指出:“作为一个年青的群体,他们有共同的艺术目的——形式至上,有统一的训练方法????——从审美入手,最关键之处在于他们所走的艺术道路——以回归传统为手段,以表达当代人的情绪为旨归;他们共同的指向——古代民间书法……他们的作品,表面的仿古中充满了当代人审美的因素——尚情、尚趣。在人们习惯了的书坛各种面目之外,从传统中挖掘了现代意识的因素,所以在全国第五届中青展上取得的成功并不意外。他们的道路所呈现的意义也许比作品本身更有价值,这正是我们当代书坛由新古典向现代转变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流派。”反对者有之,他们观点是:这些作者年轻,没有多少学问,书法会毁在他们手上;染色仿古属投机取巧,虽然形式上有点新奇,但此风不会长久。
  “广西现象”的成功经验
  1.在传统优秀资源里极力挖掘可以借鉴的创作因素,在回归传统中寻找新的艺术语言。取法西域残纸,积极吸收最新考古资料。作品大都借鉴西域残纸书风来进行创作,给人面貌一新的感觉。用西方形式思想与方法来指导书法的形式实验,现代思想与古代书法经典进行连接,实践证明古代经典书法可以用现代的形式思想与方法来进行解读的,而且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以当代价值取向的思想观念来理解、阐释传统,通过把握历史文化发展演变脉络框架,通过历史来把握当代,又由当代来感知历史;以一种传统的当代性和主体性的观念来面对这一问题。尝试创造新的艺术手段来满足当前艺术认识的需要,进而超越传统的惯例和表现新的主体情感,设计出符合于这个时代特色的新的作品样式。
  2.作品做染色仿古处理,在宣纸上打蜡、做旧、染色,与不仿古的作品相比,视觉冲击强烈且引人注目。强调包装意识,重视新颖的整体形式效果。虽然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但是仿古染色之风日后却流行全国。
  3.重视形式构成。作品分段书写,以平实简单的书法技巧排列纵横明快的线条韵律,他们作品的形式构成各自不同,都遵循了视觉规律,是长期进行形式训练的结果。成立“细柳营”目标就是要进行形式实验,探索形式的功能与表现,从而为书法教育、书法创作开辟一条道路。细柳营的训练目的性非常明确——书法形式实验,陈、张二位老师制订了非常严格的形式训练课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每一个阶段都围绕着书法形式进行不同的训练内容。
  4.群体创作模式,“广西现象”入展获奖作者都来自一个群体“细柳营”。“细柳营”是一个书法培训班,老师是陈国斌和张羽翔。一群青少年经严格考试成为书法培训班的学员。“细柳营”是既竞争又团结、既严肃又活泼的团体,为“形式实验”而严格训练。共同学习“形式训练”的课程,经过4年的艰苦学习在全国第五届中青展上一鸣惊人,获得了成功。
  三、“八桂书风”建构的现实价值
  1、对“桂学”建设的推动作用
  桂学为研究广西之学,基础是广西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而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崛起,首府南宁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推动广西国际贸易的崛起,广西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从而提升广西在全国的地位。文学桂军的崛起促进广西文艺大繁荣大发展,为桂学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氛围和条件。潘琦先生指出桂学的研究内容“应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变革、历史人物、文学艺术、科研教育、民族语言等方面框定”。按照潘琦先生的说法,书法归为艺术之门类,理应为桂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建构“八桂书风”必然会促进桂学的发展。
  在中国各地,有敦煌学、藏学、徽学和闽学、湘学、鄂学、滇学、黔学、蜀学等诸多门类。纵观这些学术门类,无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而且每一处都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之提供成长发展的土壤。而“桂学”作为新起之辈,要想并立于诸学之林,必须充分挖掘具有八桂大地之特色资源,打造出异于其他学术门类的学术。“八桂书风”作为一种地域文化——这也是与“桂学”有着重要联系的地方之一,有着鲜明的广西民族个性,关于“八桂书风”的研究势必会推动“桂学”的研究。   2、凝聚艺术家的核心作用
  当代书法理论家周俊杰先生在探讨当代中国书法发展问题的时候指出:“书法流派确是当今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流派、学派的兴起,相互竞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书法艺术才有可能超常规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一个时期书法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八桂书风”,即研究探讨八桂书法家书法艺术的风格、风范、风度等方面,是一个地域性书法家群体的概念。它使广西书法有了一个具体的定位,让人对广西书法的风格特征、审美倾向和脉络源流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八桂书风”是广西书法的一个符号,也可以说是广西书法的一面旗帜,它是一个兼容各种风格的一个流派。
  “八桂书风”起到了一种旗帜作用,是凝聚广大八桂大地的书法艺术家的核心和纽带。这些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广西大地上,受到广西独特的历史文化熏陶和优美的山水文化浸染,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流派。这种流派具有相一致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征。广大广西书法艺术家们在这面旗帜下,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甚至为培养广西中青年书法艺术家以及对外开展书法艺术交流都起到了巨大作用。所谓团结力量大,众多的广西书法艺术家们有了这面旗帜,这个名片,将会凝聚在一起充分发挥出主体的能动作用,大胆进行艺术创新,使广西书法大放异彩,为中华书法艺术增色添彩。
  阐述“八桂书风”的产生及提出,分析当代中国书法1993年“广西现象”的产生、概况及影响,探讨“广西现象”成功的因素及其对当下“八桂书风”建构的借鉴意义。广西书坛建构“八桂书风”的构想与推出,并作为广西的一个文化品牌加以培育,对推动广西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西中文.书法传统与现代论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2]周俊杰.书法复兴的寻绎[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
  [3]洛奇.书法与当代艺术[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朱培尔.亚洲当代书法思潮[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5]陈大中.当代书法创作模式与流派研究[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叶立文(1985.6-),男,汉族,河北临西人,硕士,讲师,广西师范大学,主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张梅洁(1985.2-),女,漢族,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主要从事美术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1.2017广西教育厅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金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0057)题目:“八桂书风”文化牌塑造的战略意义研究;2.2015.广西教育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JGY2015022)题目:新媒体在研究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3.2017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2017XJGZ13)题目:书法艺术公共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发表于2000年的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是当代作家方方的代表作品,该作品以举世罕见的三峡工程为大背景,讲述了1957年反右至1966年期间,一群居住在乌泥湖的水利专家们所经历的种种精神上、道义上、良知上的考验和历练,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方方;《乌泥湖年谱》;知识分子  关于《乌泥湖年谱》,方方说:“90年代末,我的心情沉重。我开始写长篇《乌泥湖年谱》,一代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保护日益频繁。试题的保护研究随着社会渗透进入了我们的法律视野。但是对于试题能否得到保护,实践中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本文从试题性质的界定、试题受著作权保护的理论依据和试题的合理使用制度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试题是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试题的使用应符合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范围。以此对试题的著作权保护研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试题;著作权;合理
期刊
摘 要:2019年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全国推行,其中“阅读策略单元”是新增单元。很多老师为此犯了愁,在特殊单元的门外徘徊而不能入内。为了打破这个窘况,我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针对如何上好“阅读策略单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阅读策略;目标落实;单元整合;打破常规  一、产生背景  我国《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强调必须将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
期刊
摘 要:建筑彩画是一种多元化的,色彩和形态因素丰富的形象艺术,以平面绘制为主,加以雕刻等细致工艺所形成的匠人艺术。它在装饰领域占有重要的系统地位。不同时期的彩画表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整体着色、间色、叠韵、缘道、团花等规制在彩画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后世的发展影响极大。而文创产品是在当今时代以创造力为主的新兴产业,它搭建了大众与历史与文化沟通的桥梁。我们致力于将传统文科技文化和结合,呈现更好的
期刊
成长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在慢慢长大的过程当中,经历得多了,看得多了,懂得也就多了。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者,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天天都可以拥有好心情,不论何时都可以放声大笑。可是烦恼这个拥有着恶魔一般的嘴脸的坏蛋,总是在我不经意的时候悄悄进入我的心中,在我心中留下蛛丝马迹,每当我发现那些踪迹之后就郁郁寡欢,更是让我伤心让我难过。还把我的思绪搅乱,把我的心情破坏,更让我六神无主
期刊
摘 要:宁夏地区有丰富的岩画资源,通过平面设计中的要素线与面分析宁夏岩画中的视觉美,线条所表现的原始岩画质朴粗犷的美,块面所表现的体积和张力,展现原始艺术中原始人的审美特征在岩画中的表现力。  关键词:岩画;形式美;视觉构成  引言  宁夏自古是少数民族地区,岩画作为原始先民遗留下的远古遗址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本文针对宁夏岩画形式美的分析,岩画中线条表现的美,块面表现的美体现原始艺术中的视觉形式美
期刊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功能翻译理论在德国开始兴起。该理论关注语言功能、语言维度、语言重点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探索翻译方法、翻译行为及翻译目的。本文试图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对《梅达格胡同》中译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梅达格胡同》;中译本  納吉布·马哈福兹是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梅达格胡
期刊
摘 要:随着档案管理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学的档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明确当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作用及意义,就必须立足在中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的社会条件之下。  关键词:中学;档案管理;数字化  前言  中学的档案管理是中学如何更好的管理本单位的人事档案调动以及学生的发展状况的主要基础,更高效率地进行中学的档案管理,关系到中学发展的本身,也影响着中学
期刊
夜空下飞舞的流萤好似星辰漫天,郊外的山庄幽静雅致。山庄里的人大多睡了,只留下几个守夜的护卫。竹园里却还有两个人迟迟不肯去会周公,一个斜躺在竹影里,一个端坐在竹椅上,两人手中各持一坛酒。  良久,竹影里的陈寅一跃而下,步子有些踉跄,但好歹也算稳住了身形,举起空了的酒坛子倒了倒:“真是好酒啊!”低沉温润的嗓音被酒润过后格外好听,像是三月的清风从谷中迎面拂来,“酒香中蕴含着淡淡的竹叶清香,中药的味道在此
期刊
摘 要:“高抬火轿”是由中国传统的抬花轿和踩高跷组成,发源于河南省沁阳市的万南村,是传统节日元宵节民间社火赛会上的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通过采风调查,对于高抬火轿的历史起源和表演形式进行了细致的探访。本文对高抬火轿的表演方式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高抬火轿的历史起源  高抬火轿发源于河南省沁阳市万南村,所以也叫南社火轿,其中高抬是指踩着高跷并且进行技艺表演,火轿是指传统的抬花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