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对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使他们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德育;道德;网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清末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的,但我认为“少年强”的关键在于教育,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且教育的关键在于育德。育才与育德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品德教育摆在首位。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但是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中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
1.沉溺于网络游戏,厌恶学习
青少年是“网络一族”的主体,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或上课用手机聊天、听歌,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几天。这种上课消沉、下课精神的状态,是因为网络上的新鲜事物对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再加上某些中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这样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耽误学业。
2.学生在网络上言语放纵,缺乏社会责任感
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上,谁也看不见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学生,不但利用学习时间上网,而且在聊天时谎话连篇,在微博上、贴吧上发表议论毫无顾忌,甚至有些言论严重越轨,给他人名誉带来损害。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接受、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
除上述之外,还存在因不良网络诱惑犯罪或利用网络犯罪,沉迷于“虚拟世界”,出现“网络孤独”症状。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不良因素侵蚀学生的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
二、贯彻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的具体做法
1.课堂上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更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
2.课下和学生及时谈话,进行思想沟通
课下,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交流,对他们进行上网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还经常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并对此进行疏导,利用网络来进行网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些学生在网上和我推心置腹,遇到网络道德方面的困惑或者是其他人生困惑,都会首先和我沟通。
3.介绍并引导学生浏览优秀网站
积极向学生推荐学习网站,如《环球雅思学习网站》《CCTV中学生频道学习网站》《中学生在线》等。我除了指导学生了解有关网络安全和道德的相关知识外,还让学生搜索有用的信息,如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在我县举行,以此为契机,我让学生搜索董振堂将军事迹及图片,红军将领的英勇事迹,高尚的品格,会给学生树立一座精神丰碑,这样利用网络学习,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会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方法。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1.教师以身作则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坚决不浏览黄色网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好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道德素养,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
2.学生严格遵守
要求中学生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3.家校紧密结合
(1)在学校,理性看待,适时引导
目前,青少年的步伐与网络紧密相连,他们根本离不开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管理,不应一味地制止,更要理性看待,适时引导。
(2)在家里,密切沟通,强化监督
为了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每逢寒暑假期,和学生签订《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原则》的协议书,并由家长监督签字,并且每个假期会和家长通电话,询问学生的上网情况。家长、老师紧密结合,双管齐下,就能有效地防止网络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影响。
“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同时呼吁:提高法治建设的认可度,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青少年创建绿色网络,预防青少年网络道德滑坡积极努力,为把当代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强”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而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河北省新河中学)
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德育;道德;网络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清末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的,但我认为“少年强”的关键在于教育,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且教育的关键在于育德。育才与育德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品德教育摆在首位。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但是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中学生的现状令人担忧
1.沉溺于网络游戏,厌恶学习
青少年是“网络一族”的主体,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或上课用手机聊天、听歌,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几天。这种上课消沉、下课精神的状态,是因为网络上的新鲜事物对中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再加上某些中学生的自律能力较差,这样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耽误学业。
2.学生在网络上言语放纵,缺乏社会责任感
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上,谁也看不见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学生,不但利用学习时间上网,而且在聊天时谎话连篇,在微博上、贴吧上发表议论毫无顾忌,甚至有些言论严重越轨,给他人名誉带来损害。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接受、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
除上述之外,还存在因不良网络诱惑犯罪或利用网络犯罪,沉迷于“虚拟世界”,出现“网络孤独”症状。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各种不良因素侵蚀学生的现象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
二、贯彻网络道德规范教育的具体做法
1.课堂上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课堂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更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技术观。
2.课下和学生及时谈话,进行思想沟通
课下,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交流,对他们进行上网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聊天,还经常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上网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并对此进行疏导,利用网络来进行网德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些学生在网上和我推心置腹,遇到网络道德方面的困惑或者是其他人生困惑,都会首先和我沟通。
3.介绍并引导学生浏览优秀网站
积极向学生推荐学习网站,如《环球雅思学习网站》《CCTV中学生频道学习网站》《中学生在线》等。我除了指导学生了解有关网络安全和道德的相关知识外,还让学生搜索有用的信息,如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在我县举行,以此为契机,我让学生搜索董振堂将军事迹及图片,红军将领的英勇事迹,高尚的品格,会给学生树立一座精神丰碑,这样利用网络学习,享受网络便捷的同时,也会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提高自身网络道德素养的必要性和具体的方法。
三、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1.教师以身作则
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坚决不浏览黄色网站,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好网络道德规范,提高网络道德素养,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可以利用教师的权威言传身教,掌握德育主动权。
2.学生严格遵守
要求中学生在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中,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侵蚀。
3.家校紧密结合
(1)在学校,理性看待,适时引导
目前,青少年的步伐与网络紧密相连,他们根本离不开网络。在这种情况下,对青少年的网络行为进行管理,不应一味地制止,更要理性看待,适时引导。
(2)在家里,密切沟通,强化监督
为了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每逢寒暑假期,和学生签订《自觉遵守互联网道德规范原则》的协议书,并由家长监督签字,并且每个假期会和家长通电话,询问学生的上网情况。家长、老师紧密结合,双管齐下,就能有效地防止网络中的不良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影响。
“最好的教师是和最重要的人生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必须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注重德育渗透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目的。同时呼吁:提高法治建设的认可度,全社会要携起手来,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青少年创建绿色网络,预防青少年网络道德滑坡积极努力,为把当代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强”者,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而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 河北省新河中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