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源合流:明代宣德画院中的闽浙画风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宣德画院是明宣宗时期的宫廷绘画机构,其画家系由全国各地征召而来,因受原生地域特征的深刻影响而画风迥异,一般统称明代院体绘画,以区别于明代中晚期的文人画.这些画家来源以浙、闽两地为主,因地域相连,两地画家的绘画风格又有很多融通之处.明代宣德画院的院体风格来源于四种绘画样式和因素的并存交混:一是李成、郭熙的绘画样式及笔墨法;二是马远、夏圭的南宋院体山水画范式;三是元末吴镇的绘画风格;四是具有闽浙地域特征的绘画因素.院体风格在明宣德画院的发展,促成了其后一个特殊的绘画流派"明代浙派"的产生.
其他文献
长期照护服务体制的构建过程中,老年失智群体作为护理需求级数最高、且渐失(或近乎无)自主选择意识的风险人群,在其供给范围可及的照护服务是否从属于一种"失智照护需求导向下的体制安排"将会是中国老年公共健康服务转型的一个关键点,同时也是一个政策创新难点.随着传统家庭主义为中心的照护藩篱逐渐淡化、内嵌竞争意识的市场性照护行为日益炽盛,"去家庭化"与"商品化"作为西方福利理论中的指标型概念被适时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老年失智群体的需求层次时常处于照护产品结构顶端的现实需要."去家庭化",去除的是家庭主要照护者力不
东汉末,多次出现地方大族废立皇帝的图谋,如汉阳大族阎忠劝皇甫嵩废汉自立、冀州刺史王芬联合豪杰谋废汉灵帝和汝南袁绍谋废汉少帝等.其时废立皇帝图谋之出现,彰显了地方势力的崛起、中央威权的丧失和君臣关系的恶化,而图谋之屡屡破产,又反映出当时汉天子仍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国有正统"的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汉末地方大族废立皇帝图谋之破产,成为制约东汉帝国分裂的重要因素,并对曹操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影响.
县域治理是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县域财政是县域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各县域类型差距显著且同类型县域内部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县域财政治理现代化面临地方财政制度体系与县域财政能力等多重困境,驱动县域财政治理现代化路径包括"外驱动力"与"内驱动力"两方面.
在唐代的唐诗选本中,唯《御览诗》系令狐楚奉诏编选,这一点与其他选本具有明显的不同.《御览诗》的编选宗旨,令狐楚未在选本的前言中加以说明,史书也无片言记载,故而后世评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万历年间的赵均针对《御览诗》选诗多情至之语不应纂进的观点,强调了采诗的社会功能;清初的何焯讥讽令狐楚所选诗歌鄙浅,且未选讥切时政的诗歌,殊为不当;明末清初的毛晋称令狐楚选诗"间易原题",隐含"引嫌避讳之微旨".本文结合唐代的诗风演变、唐宪宗的诗歌雅好、牛李党争以及令狐楚所处之环境等因素,分析令狐楚选诗"引嫌避讳"而又委婉
当代西方虚无主义诠释学哲学家瓦蒂莫站在诠释学的立场上,首先批判了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以及奠定在这种真理观之上的西式政治民主的虚假性;其次吸收尼采和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观点,在真理观上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把真理看作是一种解释事件,一种个人的主观选择,并进而认为只有建立在这种诠释学真理观之上的政治才是真正革命的、解放的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值得肯定的是,瓦蒂莫积极地阐释诠释学真理的政治意义,并由此揭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虚伪性,倡导共产主义的民主制度.但是,他否认真理的认识性质,把民主政治奠定在虚无主义真理观基础上,曲
哲学社会科学领导体制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建立起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学领导体制.随着十二年科学规划工作的启动与展开,新中国统一科学领导体制走向分开.新中国前十七年,在统一科学领导体制基础上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导体制,奠定了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领导体制建设的基础.所谓"中国特色",是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必须充分考虑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与规律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国别和区域研究在研究对象和学科融合等方面面临重大机遇,翻译是做好该领域研究的敲门砖和垫脚石,国别和区域间的文化差异首先应该引起翻译者的高度重视,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全面性、深入性、及时性和战略性方面的特征,要求在翻译实践中充分考虑国家宏观对外政策、研究对象特有的文化现象、中文的表达习惯以及必要的翻译策略等等因素。本文通过该领域的翻译实践,提出了跨文化翻译在国别和区域实践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大城市空间更新的"绅士化"是城市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空间生产"与"经济增长"过程.当前很多研究把"绅士化"理解为城市内城空间更新进程中,因为经济增长需求而"破旧立新",并由中产阶层"侵入"且逐渐"接替"的空间变迁过程.虽然国外"绅士化"遭遇了住房不公平、原住民利益受损、文化流失等批评,但迄今国内学术界对国外"绅士化"转变为"超级绅士化"现象缺乏深入研究."超级绅士化"本质上是城市规划更新、地价增长与空间"奢侈化"的衍化过程.在中国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更新,"腾笼换鸟"策略已成为共识的城镇化后半程,更需要深刻
东魏北齐国家沿续北魏的做法,继续设置特进职官.这一职官仍为二品级的荣誉官,且可作为任职官员的加官除授,也能比照执事官除授,但加授特进的执事官的品级,一般不能低于三品级.特进职官还能够转任为执事官,或其他的荣誉官.由特进转任的执事官的品级要低于原来的品级,但由特进转任的其他执事官,则高于原来的品级.东魏北齐国家实行以任职官员具有的"功德"作为授任特进的依据,因而使任职特进的群体受"亲贵"身份条件的约束明显减弱.特进职官具有的这些特征,为这一职官向散官转化创造了条件.隋文帝推行官制改革,实行散官制,从而就使得
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理论与现实关系问题的探索大致经历了相互衔接又依次递进的五个环节和三个阶段.最初,马克思、恩格斯从理想和自我意识出发探索理想、哲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随着世界观的转变,他们便立足于唯物主义原则和生产劳动,探究物质利益与理性原则、物质生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而后又从社会实践出发深刻地阐述了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探索理路中可以发现,实践在处理和解决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实践是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桥梁.实践是理论与现实关系生成的基础,没有实践就根本不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