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拿信号弹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chu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光荣地成为一名小记者,我就练成了一身好本领,反应迅捷,嗅觉灵敏,随时捕捉“信号弹”。
  新闻“信号弹”又被称作“新闻点”。可别小瞧这一小点,它虽然很亮,却不会轻易跑出来让你捉住。只有拥有一个嗅觉灵敏的“狗鼻子”,才能挖掘出新闻的真金。在最近一次采访中,我就把“信号弹”成功“捉拿归案”。
  那天,我和我们学校小记者团的“战友”们来到某医院,对护士姐姐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参观采访。大家都被护士们的爱心所感动,纷纷说要好好宣传一下她们的工作。于是,我急速动起了脑子,一个问题闪入我的脑海:“除了细心照顾病人外,‘白衣天使’们还有哪些‘特异功能’呢?”
  这时,一个男孩走过来,神情怪怪的。身旁的护士长阿姨向我们解释道:“他不会说话,是个智障儿。刚才他看见我就转动眼珠子,是因为他认得我;看见你们就老是转头,是因为他很好奇,想认识你们。”
  “哇,阿姨你是怎么知道的?”“信号弹”在我脑海里炸开了——她是怎么看懂男孩的心呢?阿姨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他不会说半句话,能听到什么,难道你有特异功能?”面对我“穷追猛打”式的提问,护士长阿姨停住脚步和我交谈了起来。
  “我们要先了解清楚病人的状况,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治病,但有些病人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样我们就只能靠眼神去感知对方的心理。”护士长阿姨认真地讲解着。
  “阿姨,哪一次的护理经历让你最难忘?”紧接着我又抛出问题,想了解得更多。
  “在我20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有一次护理经历最让我难忘……”护士长阿姨深情地回忆着她如何“听懂”一个聋哑儿的求救,把他已昏迷的爷爷及时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来。
  在“信号弹”的指引下,我有一个重大发现:原来护士们的“特异功能”就是倾听心灵,而爱心就是倾听心灵的“听筒”。我这一发现可成了独家新闻,“战友”们纷纷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新闻战场上的“信号弹”,能准确地为小记者们指明采访的方向。大伙都目睹了刚才发生的一切,但只有手疾眼快的我捕捉到隐藏的“信号弹”,打了漂亮的一仗。看来, “狗鼻子”这一称号,我可是当之无愧啊,哈哈。
  (指导老师梅丽娜)
  
其他文献
科技的发展犹如闪电,“互联网+”的时代迅速到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整合网络技术资源,更好地为小学英语教学服务是未来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那么如何利用信息网
期刊
作为教师,不仅要全面掌握和精通所要讲授的专业内容,而且还要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懂得运用方法来表述这些内容,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知识.长期以来,有许多学者
如何构建民办院校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是民办教育管理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在总结现有民办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教育融于和引领管理,管理促进
对某项体育活动感兴趣,可以促使人们对此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产生持久的注意,并能保持清楚的感知,周密的思维,牢固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因此在体育课上培养、激发学生兴趣不仅是完
从幼儿期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让幼儿正确地掌握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特征,在每天生活中投其所好,拉近与幼儿的距离;因势利导,创设宽松良好的环境;倾听幼
1961年韦恩·布斯在他的中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术语,当时在叙事学界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激烈争论,一方热捧,另一方则从根本上质疑“隐含作者”存在的必要性.半个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多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忽略了阅读策略在阅读活动中的使用,教学效果不容乐观,阅读
需要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基本动力,要使学生产生体育的需要,就必须使学生有学习和从事体育的兴趣,因此,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也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当前中学体育的现状来讲,增强学生对学校体育的兴趣,应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认真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兴趣  通过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使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具备参与和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和兴趣。体育兴趣是认识和从事
文章通过传统考试与在线考试的对比,分析了在线考试系统的优点,并且结合“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实际,论述了考试系统在其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近年来,在电网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以及变电站扩建或改造施工作业时因感应电压引起的感应电触电(电击)事故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施工时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输电线路;感应电压;触电伤害  1.感应电的危害  近年来,广西、湖北电网都曾经出现过感应电伤人的事故。现列举几起典型感应电击案例,以提高人们对感应电击危险性的认识。  案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