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雷达兵的眼泪是绿松石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feng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松石,是雪域蓝天的精灵。
  在世界屋脊看见第一块绿松石的第一眼起,我就认定那高贵圣洁的蓝绿色是来自天空的颜色。
  没想到,这认定竟与古印第安人不谋而合。
  雪域雷达兵的眼泪是绿松石。
  在青藏高原采访了不知多少雷达兵后的一个上午,我的脑海倏然划过这朵思绪火花。
  绝无参照,因为颜色,更因为精神。
  被熊吓哭的小兵
  “当高原雷达兵22年,我流过3次泪。”那天,驻藏空军雷达某团副团长朱永剑,操着带有浓郁云南口音的普通话给我平静讲述时,蓝天绿松石般湛洁明净。
  1990年隆冬,大雪封山。当兵不足一年的朱永剑,在海拔4900米的某边防雷达站当操纵员。一个清晨,天还没亮,班长命令操纵员胡晓勇去开机。齐腿深的大雪,封死了房门,封住了操纵班到雷达机房的路。4名战友奋力挖通雪道,可胡晓勇刚钻出去,便一脸恐惧地哭号着爬回来:“熊……熊!”大伙爬过去一看,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两头健硕的黑熊躺在洞口,如雷的香酣震得雪洞直掉雪渣,刚过了20岁生日的朱永剑顿时吓哭了。上级规定8点必须准时开机,怎么办?暴风雪把阵地上的各班隔成了一个个小孤岛,叫人也来不及。几人商量过后,在一名老兵的带领下,朱永剑鼓足勇气,硬是从熊身上跨了过去。开机时,他的身体还都惊悸地颤抖着。
  “这是我当兵后第一次流泪。”朱永剑说,上阵地前,他就做好了承受困苦的准备,但没想到这么直接。青春年少,怯懦尚存,但这泪珠事关旋转的天网。因为庇护的雪域长空,贯穿成长的征途。就如绿松石的形成,必须经过地下水过滤、在矿脉中沉淀形成结核、被岩脉基质包裹这一系列艰辛过程……
  思念女儿的父亲
  1995年12月一个大雪漫天的日子,在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任副站长的朱永剑,收到了妻子孟竹仙从老家寄来的信。他急火火地拆开,眼泪“刷”地冲过刚毅黝黑的脸颊。那是这个26岁的极地雷达兵渴盼已久的母女平安的喜讯,已降生近一个月的女儿的照片。内疚、高兴、等待的焦心、初为人父的喜悦……那一刻,化作泪珠不停歇。站里干部紧张,妻子生孩子的事他只字未提,在阵地上一带班就是两个多月。这期间他无数次掐算过,妻子20多天前就该生了。可阵地不通电话,大雪封山送给养的车几周才上来一次,收到的还是妻子没生时姗姗来迟的书信。
  在银色雪域5374米的高度,每天忙完空情保障任务,油机停止发电时,这个一向坚强敦实的云南汉子会点支蜡烛,呆坐在风雪尖号的长夜,任凭对妻儿的惦念漫过伸手就能摸到的天空。“雪菲!”含泪凝视照片上和他一个模子刻出来般的稚嫩小脸的那一刻,女儿的名字,在氧气不足内地一半的“生命禁区”苍鹰般掠过这年轻父亲的脑海。“雪域高原花草芬芳”,第2年,花草芬芳的8月,9个月的小雪菲被母亲抱上了世界屋脊,被父亲抱上了5374米的阵地。“现在想想有点愚昧,但当时就是执著地想让她感受这种极限。”朱永剑现在说起来还一脸霸道和自豪,“我女儿创造了一个纪录,自甘巴拉雷达站存在以来上阵地年龄最小的人!”绿松石素称“成功之石”,代表成功与吉祥,在西藏,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而朱永剑这第2次流泪,深藏着与他坚守的地理制高点比肩的成功与吉祥。
  对父亲亏欠的儿子
  朱永剑接下来给我讲述他的第3次流泪,让我想到那个美丽传说:“女娲补天”所用的黄白赤黑绿五彩石,就是金、银、铁、石煤、绿松石……
  2000年5月2日,已有11年兵龄的朱永剑是团军务参谋。那天,他正在办公室加班,团政委找到他:“你姐给我打了3个电话,说如果你走不开就不要告诉你。但我和团长想了想必须说,你父亲突发心肌梗塞已经不在了……”仿佛被高原飞石重重击中,朱永剑傻了一样懵在原地。泪水,雅鲁藏布江水一样滚滚滔滔,脸却如僵硬的永冻层。父亲是参加过滇缅游击队的老革命,军旅情结,让父子情如高天厚土。当朱永剑在团里特批下赶回家时,父亲已去世4天。他守在墓前,一周没吃没睡。“男子汉是守天下的,不能守在家……”父亲生前的嘱咐一遍遍回响耳边。他知道父亲在天有灵,原谅了儿子没来得及见他最后一面。儿子是高原雷达兵!雷达兵是“补天兵”!
  “绿松石的碎屑可作颜料,藏医还将绿松石用作药品”、“据专家考证,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和氏璧是绿松石所制。与‘价值连城’等成语故事直接相关……”走进西藏,我像迷恋绿松石一样醉心它的功效与传说,因为我总觉得无论颜色和内里,它都极像雪域雷达兵的眼泪。就如朱永剑的3次流泪,跨越10载岁月,描绘军旅之路,医治懦弱,伴随成长,淬变成价值连城的精神力量。
  对妻子许下诺言的丈夫
  时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游走到2009年初夏——朱永剑当兵的第20年,西藏刚刚从冰冻的雪季跨越到阴冷的雨季,时任团参谋长的他便带着3名助手奉命开拔。肩上的担子沉重而清晰:勘测预选阵地,不让高原“千里眼”成为“近视眼”和“青光眼”!
  这是一段漫长险峻的路程。预选阵地都在海拔4900米以上的山尖,有些亘古无人涉足,2天甚至3天才能爬一座。他们每天清晨5点出发,背着勘测仪器和干粮一座座攀登。粗重的喘息,骇人地撞击着连氧气都紧缩供应的峭壁险峰。山下山顶温差30多摄氏度,几个人便把大衣扣子一件件扣在一起,组成挡风墙,围坐在里面。最多的一天爬了3座山:雾最大的时候为勘测等了4天;最危险的一次深夜3点多遭遇塌方……超越生命极限披星戴月跋涉整整1年,朱永剑带队踏遍了西藏的冰峰雪岭,足迹3万余公里,为雪域“千里眼”的明亮开阔做足了准备。他的脸上被高原酷日揭了一层皮、烙上了褐色的深疤,原本就肥大的心室更加促狭,高血压魔鬼般缠身。“不算啥。”朱永剑轻描淡写,这是当年那个被黑熊吓哭的小操纵员吗?
  “等老了,她做我的拐杖,我做她的眼睛。”朱永剑语调浓重。已跨过42岁年轮的他,在2011年八一建军节和结婚17年一直分居两地的爱妻,许下的美丽约定。伴随护卫雪域领空44个春秋的团队坚守西藏22载,朱永剑驻扎一线11年,难缠的高原反应侵蚀了他的身体,但作为雪域“千里眼”,他的眼睛却如艰苦守卫的碧空般明净。
  我想,那时候,这位将青春颜色融入雪域长空的老雷达兵,会不会幸福地笑出第4次眼泪来?那泪珠,一如历经岁月洗礼、艰险砥砺、使命滋养的绿松石,碧绿澄澈,细腻坚韧。价值连城……
其他文献
寄语新兵战友  文/南空后勤部 刘志勇  当生日的蜡烛摆弄成十八道亮丽的风景,当青春的年华编织出十八岁的梦幻,新兵战友,你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怀着家乡父老的期盼,戴着耀眼的红花,挂着幸福的笑容,满怀信心地走进了军营。  那身肥大的军装掩饰不住你脸上的稚气, 每一个机械的动作都勾勒出你紧张的神情。站在宽阔的训练场上,不管你是立正、稍息还是齐步走,一眼就能看得出:你是一个新兵。  新兵战友,面对班长那
期刊
是啊,春天常在,永远坚强。迈着大步走在马路上,孟洁突然觉得,他没有走,就在蓝天上的云朵里看着他呢。  抓不住的手  阳光幽幽地从老樟树稀落的枝叶间投下来,几只不知名的黑鸟发出“呱呱”的叫声,拍拍翅膀,趔趄着斜飞到草地上觅食去了。孟洁抬头看看天空,太阳从云缝中露出苍白的脸,没有一丝红晕。乌云乘着风来回穿梭着,地上的光斑跟着时隐时现。  孟洁的心情,跟这几天的天气一样,灰蒙蒙地飘着小雨。和战友们在一起
期刊
长跑超人:“敖特曼”  说他是长跑超人绝无吹捧之意,当了十几年兵,参加旅里组织的大小长跑考核或比赛近百次,“敖特曼”几乎每一次都是满载而归。  文/96164部队77分队 王怀东 王光辉 汪建武  “敖特曼”名叫敖成位,是二炮某旅一位老班长。身边战友送他这一“雅号”,一是这家伙确实长得挺“科幻”,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是旅里响当当的长跑超人。  说他是长跑超人绝无吹捧之意,当了十几年兵,参加旅里
期刊
那壮阔图景的画外音,出自美国海军航空兵王牌飞行员波茵顿:“英雄也不过是些凡人。我们战斗不是为了获得勋章或出名。战士们去打仗是因为这一仗必须要打,而且必须赢!”  “你在天上飞翔、掠升、俯冲的时候,什么和你最如影随形?哪些颜色最冲击视觉?”我曾问过许多飞行归来的战斗机飞行员自己想象已久的同样问题。“天空、太阳、彩虹、霞光、月亮、薄积云、光芒”、“蓝、红、橙、金、银……”这几种神话传说中具有无限诱惑的
期刊
隐身在战场背后的英雄  皖东大地有个大囤圈,圈圈里经常飞机轰鸣、炮声隆隆。大囤圈里有个绿圈圈,这是一片丘陵,零星散落着几个村庄。绿圈圈中有个小圈圈,那便是空军某退役航弹处理站,是空军唯一担负退役航空弹药销毁任务的单位。  “穷山沟里飞凤凰”,就是这样一支与苦为伴、扎根山沟的单位,常年从事空军退役航空弹药销毁技术研究、集中销毁处理、指导部队实施就地销毁处理、帮助军地排除未爆危险弹药等工作,扫清部队生
期刊
当愿望落空之后……  文/张兴坡 徐新勇  某部老兵复退期间,财务室现金3万余元不翼而飞。经侦查,偷钱的是该部炊事员第5年兵吴某。这令许多战友很是吃惊。平时提到吴某,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就是一位老实人的形象,他工作热情高,肯钻研,做得一手好菜,群众基础也不错,当兵几年,不仅入了党、转了士官,还有1次立功、2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用大家的话说,这几年作为一名战士能得的他全得到了。大家很难把盗窃分子与这样一位
期刊
[将军名片]  黄集骧,1980年9月入学入伍。历任学员、雷达技师、侦察参谋、团政治处主任、旅政委、昆明陆军学院副政委、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警备区副政委,现为成都军区某集团军政委,我军首批作战部队师团职研究生,工学学士、军事学硕士。  下部队调研,一谈起大学生干部,不少领导常常是既爱又怨、既喜又忧;而大学生干部自己,也有一些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抱怨之气、迷惘之感。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兵之初”
期刊
很难想象,一个驻守在大山深处的连队能获得那么多荣誉:多次获评全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军区、军区联勤部“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并获得军区“学雷锋模范连”荣誉称号,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5次。是什么样的神奇动力可以催生出一个魅力四射的“星级连队”?  从1996年开始,全军开展“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士兵”活动。16年来,沈阳军区某军械仓库警卫勤务连坚持“量化细化实化”思想,创
期刊
战绩  该部在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两广战役和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战争中,该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坚守阵地43个昼夜,涌现出上甘岭特功八连、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邱少云等一大批英雄集体和个人。改编为空降兵以来,成功组织高原寒区、热带丛林等特殊环境下的空降试训,新机型、新伞型跳伞和空降空投试验,圆满完成“98抗洪”、中外联合军演、“08抗震”、首都国庆
期刊
[人物名片]  崔建庄,1973年入伍,沈阳军区司令部门诊部主任,连续11年被沈阳军区司令部表彰为直属队优秀主官、勤政廉政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被军区表彰为卫生工作先进个人,被总后表彰为全军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荣获银质、铜质“学雷锋荣誉章”各2次,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3次。  冬日,晨曦,白大褂,忙碌的背影。早上7点刚过,崔建庄便来到门诊部,转转病房、查查水电,不时拿出小本记上几笔。  值班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