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课堂”:教学变革深水区的有效选择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重构课堂教学的结构体系势在必行。“学导课堂”坚持以生为本,关注课堂的整体性建构,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期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导促学的课堂教学变革目标。
  【关键词】“学导课堂”;生本思想;整体教学;主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18-02
  【作者简介】辜伟节,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0)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时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十多年来课程改革所激发产生的内力一直在向课堂教学深处延伸。广大中小学教师更注重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度探究课堂教学变革的走势、本质与范式,从先学后教到以学定教,从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到深度思维、促进发展,教学变革正在一步步逼近核心领地,重构课堂教学的结构体系已经逐步成为一种校本探索的现实可能。
  基于此,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与《江苏教育》杂志联合推出“‘学导课堂’ 结构重建”的专题,旨在突出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引领学生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探索:基于课程标准,深入学科本质的学习;依据学科规律,走向学生心灵深处的学习;倡导“学导课堂”,保障学生持续深度建构的学习,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导促学的课堂教学变革目标。本文拟从生本立场的价值选择、整体教学的建构选择、主体互动的策略选择三个维度对本主题作些粗浅的探究,以求教于各方大家。
  一、生本立场:“学导课堂”的价值选择
  进入深水区的课堂教学变革,必然会在基于事实性的现实教学中,不断尝试进行教学形态的实践创新,并着力于对指导教学实践行为进行相应的价值选择。因为课堂教与学活动本身具有价值性,采用教师独白式的输入,抑或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学生自主探究,这仍然是一个价值问题。宝应实小倡导“学导课堂”的校本实践,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校长与教师的价值选择,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学生主体地位的价值选择。课堂教学变革的终极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确保学生立场的实现,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导课堂”集中体现了生本思想,十分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高度强调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权、话语权、质疑权、展示权、选择权等权利的回归,主张一切课堂教学活动都要基于学生、为了学生、适合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诚如陈士才校长在介绍时所说:“在‘学导课堂’上,教师只需讲10分钟,学生参与的时间增加到20分钟,还有10分钟的练习时间。”这足以说明:“学导课堂”为学生自主学习留足了时间和机会,课堂教学的起点逐步从“教”转向“学”,让位于“学”,为“学”服务,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学习中心取向的价值选择。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逻辑起点,就是力求将“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真正发生。宝应实小在探索“学导课堂”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学习中心”的课堂教学变革取向,具体地说:课堂学习究竟从哪里开始,主要以学情为依据;课堂学习究竟走向何处,主要以明晰的学习目标为准绳;课堂学习究竟选择什么方式呈现,主要以具体的学习内容为关照。学习中心的价值取向还体现在课堂中学生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不仅看外在形态:座位变化了,课堂热闹了,举手频繁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主动地学习,真正养成了倾听、记录、讨论、质疑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形成了带得走的能力与素养。
  二、整体教学:“学导课堂”的建构选择
  进入深水区的课堂教学变革,必然会从零散走向系统、从单一走向结构、从局部走向整体,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整体结构性建构。宝应实小在深度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效”之道的基础上,十分关注“学导课堂”的整体结构性建构,试图通过改造、重组课堂教学结构,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结构要素及其关系和课堂教学流程及其功效,使得课堂教学高质态有章可循,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学导整体融通的建构选择。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关键要义,就是凸显学生与教师两大核心要素,这既关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又关乎课堂的“学”与“导”。正确处理好“学”与“导”之间的关系,坚持“学导”整体融通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使命。为此,“学导课堂”在整体结构重建中,充分认识到:课堂结构中的每一个要素和流程都有相对独立的逻辑与规律,且同时指向和蕴含着“学”与“导”。在“学导”整体融通的教学过程中,“学”与“导”之间不是以平行的两个要素简单相加构成完整课堂教学结构的,而是依据“学”与“导”不同的功能定位建构的,教师的“导”只有作用于学生主体能动的“学”,才能真正实现“学导”目标,“导”永远无法代替“学”完成课堂教学建构的过程。
  2.“四环”整体联动的建构选择。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着力要点,就是要从整体上全面建构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流程,积极创生有利于学生充分自主发展的课堂结构样态,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提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由差异成长的需求,“学导课堂”建构了有效预学(预)、板块展示(展)、评价引领(评)、练习提升(练)“四环”整体联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始终把课堂的各个环节视为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并通过“预—展—评—练”的特殊形式或链条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产生先学后导、顺学而导、以学定导的整体效应。
  三、主体互动:“学导课堂”的策略选择
  进入深水区的课堂教学变革,期待教师和学生作为教与学的“双主体”,尤其是还原学生课堂互动的主体地位,真正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自由、观点出新、个性表达的有效互动策略,进一步明晰主体互动教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内涵。宝应实小在推进“学导课堂”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寻找师生、生生互动的策略和方式,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1.生生互动集智的策略选择。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基本走势,就是充分激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交流,教师不断创新学生互动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让理念真正落地,促使课堂教学发生实质性变化。在“学导课堂”上,学生基于先前的独立思考,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围绕学习主题互动交流,呈现不同学习个体的所知所感,常常是你说我补充,你补充我汇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积极运用多元的互动策略、开放的互动空间、轻松的互动氛围,针对生生互动时出现的重难点问题给予指导与点拨,力求引导每个学生通过交互“集智”,水到渠成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沉浸于独学与互学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信心,为他们踊跃表达、自觉自愿地进行互动学习与评价提供了平台。
  2.师生互动导学的策略选择。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鲜明特质,就是教师力求在常态的合作探究互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指导学问”和“引导精神”作用,使自己“教”的设计与行为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有效的“学”服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在“学导课堂”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注重从学生个体学习到师生互动学导的转变,无论是有效预学中导学问题设计的互动、板块展示中与学生交流观点或问题的互动,还是评价引领中与学生参评之间的对话互动,抑或是练习提升中解说习题与编题效度的互动,尤其是针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出现的争议、提醒学生有效参与互动、引导学生学会评议、协调学生之间的观点冲突等,都强调师生之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可见,“学导课堂”关注师生互动策略的选择,在相互对话交流中,不断加深师生之间的主体情谊,促进学生个体生成知识意义、提高思维品质、实现深度学习,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其他文献
地平线在前方  张俊平  在中国特有的“五年发展”文化语境中,2016年,是一个特别且重要的时间节点,官方通常会用“开局之年”和“关键之年”来定义它对“十三五”的意义与价值。此时此刻,世人大多不约而同会做两件事情:一是回望——总结过去的五年;二是展望——谋划未来的五年。  回望过去的五年,作为江苏教育人,我们无不感到自豪与骄傲。这五年,江苏教育高举旗帜,高歌猛进,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省域教育均衡。“
【摘 要】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提出“儿童立场”的课程观,把课程建设目标指向儿童发展的“核心素养”,并融入“随化至贤”的学校文化核心内涵,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多元化、特色课程个性化、课程评价立体化”为基本特征,采取年级课程与学校课程纵横交错推进的策略,有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架构学校课程体系。  【关键词】儿童立场;校本特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
【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有着曲折情节的故事。采用故事进行语言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关注度。当下,各个版本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大多通过故事教学得以实现,如:译林新版《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第一个板块就是story time。不过,随着年级的增高,除了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的培养,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阅读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阅读
摘要 教育仿生是已经兴起的一门教育研究科目,对于拓展教育研究视野,解决教育疑难问题意义重大。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从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学科建设角度论述了教育仿生的运用领域,从比喻、借鉴、优化、批判、重构五个方面论述了教育仿生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 教育;仿生;语文教学    教育仿生是指借鉴其他学科的概念、原理、方法等来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教育行为。以往。我们曾无意识地、零碎地将不少外学科的知识或成果
【设计理念】  “三味”,即:儿童味、英语味、生活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表达,关注语言学习的本真,让英语教学回到真实的生活,还要让语言学习与鲜活的生活经验链接,上出富有儿童味、英语味、生活味的英语课。在设计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的第一课时时,我针对本课文本的特点进行了整体设计与思考。进行第一课时的
【摘 要】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重在制度建设,难在制度落实。要强化“以评促建”,定期检查评估各部门对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和工作绩效,以督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取得实效。使改革措施真正落地生根,推动校长从“职务”转向“职业”,实现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校长职业化;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
【主持人语】  课程是学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深化课程改革,应对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课程品质提升业已成为校长们的一种新的追求。  南京市在课程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一些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课程。比如,南师附中的课程超市、金陵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北京东路小学的情智教育课程、太平巷幼儿园的田野课程等。此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南京市的部分区教育局在课
【摘 要】校报《汾帆》是一种铭记,它承载了学校历史,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是一种“放大”,细看教师与学生,为教师提供饶有兴致的专业生活,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汾帆》背后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反映了学校的文化主张和行动方式。八年办了一份报纸,这份报纸凝聚着师生的心血,办报的过程是办校的过程,也是师生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校报;师生成长;学校历史  【中图分类号】G528 【文献标志码】B
【摘 要】发展是硬道理。对于民办学校来说,发展关系生死存亡。东台创新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在寻求做大做强的发展之道。在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之后,创新人认识到:“适者生存”同样是学校不可逃避的自然法则。“适度规模”,“适合规范”,“适应规律”,学校才能健康地生存,科学地发展。东台创新学校在“适应规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关键词】适规教育;适应规律;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7
【摘要】随着对语文课堂本质的逐步认识,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选择,才能在学习的起点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想要学习研究的是什么?需要学习发展的又是什么?教师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两点来选择课堂学习的内容,从而真正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学习需要;发展需要;学在教前;以学定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