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贫困生心理状况探索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贫困生约占20%,特困生约占5%。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際交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认知贫困和自我定位,易产生不良情绪,在得不到有效疏导后易形成各种消极心理问题,由“经济贫困”衍生到“心理贫困”。尽管目前政府和各高校陆续出台了很多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各类机构也针对贫困生采取了很多资助措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且部分贫困生也在积极进行自助。但是,鉴于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问题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将贫困生心理资助纳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建立并完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就势在必行。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压力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孩子认知心理的形成、人格的发展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及个人早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因地区差异及近年高校教育花费的不断升高,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无业家庭而言,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多数贫困家庭只能靠外借、甚至弟妹辍学打工等来筹集学费。面对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和父母亲人的殷切期盼,贫困生在刚迈进大学校园就已经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家庭的期望值很高,学生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有负疚感,同时单调、紧张、清苦的生活时常导致学生的焦虑感。因家庭因素所致造成的人格不健全和情绪障碍,直接影响贫困生,以致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
(二)社会因素
近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贫困生大多无坚实的家庭背景和充足的社会关系资源,存在许多先天的就业劣势。其次,在大学期间贫困生因没有经济实力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且自身言谈举止、气质涵养等方面的不足,也加剧了他们就业的压力感。再者,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和物质化的价值取向影响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加之家庭寄予他们的厚望,在重重压力之下,他们极易产生消极悲观、萎靡堕落等不良情绪。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教育滞后,是一些贫困生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等消极情感。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第一,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收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的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并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缺乏对他们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第二,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第三,助困和育人相脱节。高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另一方面,及时得到了一定的资助,也不能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三、常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以及表现形式
(一)自卑
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容易对“贫困“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或是一种偏见的阴影。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贫困生怕被旁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容易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里经济条件比班里其他的学生差,就低人一等,在同学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还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曾经遭到过他人的嘲笑,导致心理有挫折感,导致他们单一的陷入一个怪圈就是,贫困生很容易从“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等。他们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凡事不敢出头,由于时常囊中羞涩,不愿意积极建立社交圈子,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心理上的痛苦。
(二)不合群
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贫困生怕被旁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同学不合群,不具备正常交往能力,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且由于经济困难,无法经常参与各种集体活动,难以融入集体,甚至有自己连吃饭都要算计着花,哪有钱去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
四、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双管齐下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因此,高校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他们心理方面的资助教育,即“扶贫先扶志”。通过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开展的新生入学专题教育、宣讲会、宣传栏、校报院刊以及班会座谈等多种渠道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状况和社会现状,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目前的困境,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二)教育引导正确认识自己以及看待物质利益
高校贫困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此阶段心理面貌的材料,档案内容一般来自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个人总结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5]。首先,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标准,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测量,反映贫困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进行间断或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心理辅导。其次,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应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心理测试材料由专职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填写档案目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存档保管。
(三)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高校贫困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此阶段心理面貌的材料,档案内容一般来自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个人总结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5]。首先,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标准,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测量,反映贫困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进行间断或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心理辅导。其次,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应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心理测试材料由专职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填写档案目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存档保管。因贫困生心理档案材料很多信息属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管不得随意将心其外借或泄密。与此同时,贫困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是动态、持续的,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疏导。
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教育者的不断尝试和践行。相信在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前景下,通过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探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开展“心理资助”,能够进一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中,贫困生约占20%,特困生约占5%。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贫困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复杂的人際交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部分贫困生不能正确认知贫困和自我定位,易产生不良情绪,在得不到有效疏导后易形成各种消极心理问题,由“经济贫困”衍生到“心理贫困”。尽管目前政府和各高校陆续出台了很多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各类机构也针对贫困生采取了很多资助措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已经形成,且部分贫困生也在积极进行自助。但是,鉴于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不良心理问题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不完善,因此,将贫困生心理资助纳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建立并完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就势在必行。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压力
家庭是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所学校,孩子认知心理的形成、人格的发展都和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及个人早期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因地区差异及近年高校教育花费的不断升高,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无业家庭而言,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多数贫困家庭只能靠外借、甚至弟妹辍学打工等来筹集学费。面对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和父母亲人的殷切期盼,贫困生在刚迈进大学校园就已经背负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思想包袱,家庭的期望值很高,学生常为自己求学的花费有负疚感,同时单调、紧张、清苦的生活时常导致学生的焦虑感。因家庭因素所致造成的人格不健全和情绪障碍,直接影响贫困生,以致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
(二)社会因素
近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贫困生大多无坚实的家庭背景和充足的社会关系资源,存在许多先天的就业劣势。其次,在大学期间贫困生因没有经济实力参加相关专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的培训,且自身言谈举止、气质涵养等方面的不足,也加剧了他们就业的压力感。再者,社会上的不公平竞争和物质化的价值取向影响贫困生的就业、择业心态,加之家庭寄予他们的厚望,在重重压力之下,他们极易产生消极悲观、萎靡堕落等不良情绪。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的开展,无疑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教育滞后,是一些贫困生在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心理上却遭受了挫伤,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伤了自尊心,从而加重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和沮丧、抑郁等消极情感。
(三)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第一,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收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的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并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缺乏对他们心理状况和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第二,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第三,助困和育人相脱节。高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俭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另一方面,及时得到了一定的资助,也不能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三、常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以及表现形式
(一)自卑
经济困难的学生很容易对“贫困“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或是一种偏见的阴影。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贫困生怕被旁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容易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里经济条件比班里其他的学生差,就低人一等,在同学老师面前抬不起头。还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曾经遭到过他人的嘲笑,导致心理有挫折感,导致他们单一的陷入一个怪圈就是,贫困生很容易从“经济自卑”衍生到“能力自卑”,“人格自卑“等等。他们往往心理承受能力差,凡事不敢出头,由于时常囊中羞涩,不愿意积极建立社交圈子,从而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心理上的痛苦。
(二)不合群
由于自卑心理作祟,贫困生怕被旁人看不起,不愿主动与他人交流,更不愿在大庭广众说话、发表自己的想法,喜欢独来独往,与同学不合群,不具备正常交往能力,出现自我封闭的不良心理倾向和孤僻怪异的畸形心态。且由于经济困难,无法经常参与各种集体活动,难以融入集体,甚至有自己连吃饭都要算计着花,哪有钱去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
四、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实现“经济资助”与“心理资助”双管齐下 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始逐渐形成。因此,高校给予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他们心理方面的资助教育,即“扶贫先扶志”。通过学校、学院两个层面开展的新生入学专题教育、宣讲会、宣传栏、校报院刊以及班会座谈等多种渠道帮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正确认识自身状况和社会现状,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目前的困境,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二)教育引导正确认识自己以及看待物质利益
高校贫困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此阶段心理面貌的材料,档案内容一般来自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个人总结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5]。首先,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标准,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测量,反映贫困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进行间断或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心理辅导。其次,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应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心理测试材料由专职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填写档案目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存档保管。
(三)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高校贫困生心理档案是记录学生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及此阶段心理面貌的材料,档案内容一般来自学生心理健康普查、个人总结和日常行为三个方面[5]。首先,可运用科学的心理测量标准,通过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测量,反映贫困生心理的真实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贫困生进行间断或长期的跟踪观察和心理辅导。其次,贫困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应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由专业的测试人员进行,心理测试材料由专职教师进行归纳、整理、建档,填写档案目录,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存档保管。因贫困生心理档案材料很多信息属个人隐私,必须严格保管不得随意将心其外借或泄密。与此同时,贫困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是动态、持续的,每半年或一年定期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疏导。
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高校教育者的不断尝试和践行。相信在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前景下,通过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探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开展“心理资助”,能够进一步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