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智慧教学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将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引入课堂,让智慧课堂的构建有所依凭。新课改要求课堂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利用高新技术来构建智慧课堂,采用新的教育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和谐。小学数学应用智慧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对在小学构建智慧课堂的益处进行探讨,总结关于构建教学体系的方法,以期对于构建智慧课堂有所帮助。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构建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因此为了让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最大化,引入智慧课堂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有多元和开放特性的网络空间里,通过自主的思考讨论,在兴趣的指引下主动学习,增强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下文是本人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有益于构建智慧课堂的方法。
   一、构建智慧课堂带来的提升
   智慧课堂将知识与电脑、白板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小學数学教学中,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由于其生动形象的特效更加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不会禁锢其思维,能让学生升起对学习的兴趣,在兴趣中进行学习。其次,由于小学生逻辑性不强,智慧课堂的出现能够让其更加容易理解课堂中的知识,同时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死板沉闷,智慧课堂由于其趣味生动特性,更能让学生喜欢学习,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避免学生对于学习出现抵触。最后,由于其顺应了数学教学中的灵动性,更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教学,光靠以前的“填鸭式”教学及死记硬背的老思路、老观点是不行的,现在利用智慧课堂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1]。
   二、灵活运用科技辅助教学
   构建小学智慧课堂有一定的硬件需求,比如说平板、电脑等相应的电子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平板成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会灵活运用平板电脑,通过其准备教学课件,在网上进行微课教学,为学生布置作业等都离不开对其灵活运用。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学会灵活应用平板、电脑将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
   三、构建开放课堂,放飞思维
   (一)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
   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得心应手地解决,在复杂的应用题教学中,如果教师按照传统教学的方法,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解题,虽然不会出现较大的疏漏,但是也限制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想到新的解决方式,抑制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时,给出例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给出解决方案,学生在自己探索解题方法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灵感被激发,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让课堂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根本。改变了学生依靠老师的指导才能解决问题的弊端,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能够更加从容的思考。
   (二)在面对问题时引导学生打破瓶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不同的障碍,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能够引导其解决问题,通过巧妙的语言让其打破思维定式,让其能够打破瓶颈[2]。例如在学习“圆”的时候,有学生提出“球也是圆的”这一错误的认知时,由于涉及立体几何方面较难理解的问题,不能用“以后会学”这种敷衍的方式来搪塞学生,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来进行举例,比如西瓜本身是一个球体,将其切开,所得到的平面是一个圆来进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圆与球的区别和联系。
   (三)引领学生深层思考,发掘思维深度
   当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仅仅停留在表面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于这个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思考,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更全面[3]。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提一些简单机械的问题,因为这种问题会抑制学生的探讨欲和思考欲,无法让其对于所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追问,引导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思考,帮助其拓展思路,提高认知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更高层次的思考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引领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思考,让学生能够在解决问题时通过表面看到本质,在解决问题时不仅知道解决方法,更能知道使用这一方法的根本原因,让其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在将来的生活中,可以自己解决难题。
   四、通过发掘教学中的细节,构建开放的课堂
   一个个微小的细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细节,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关注,并帮助其解决困难。优秀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教师只有重视教学中的细节,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一)利用学生失误,引导学生思维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能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或者仅仅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应该抓住这个问题所展现出来的学生不足,进行引导,抓住时机,弥补学生的不足,引导学生往更深层次思考,让其思考方式得到拓展,思维得到升华[4]。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停留于表面,而深究其内在原因,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5分钟,骑自行车需要6分钟,当小明骑自行车从家出发4分钟后,自行车坏了,改为步行。小明从家到学校共用了多少分钟?正确的解答方法是(6-4)÷(6÷15)+4=5+4=9(分钟)。计算时,有的学生列出的等式忘记加上推车走的时间。此题告诉我们变速的行进问题属于综合题,可能会运用到比例、分步、分段等多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对于这种分段变速问题,利用算术方法、折线图法和方程方法解题各有特点。算术方法对于运动过程的把握非常细致,但必须一步一步来;折线图则显得非常直观,每一次相遇点的位置也易于确定;方程的优点在于无需考虑得非常仔细,只需要知道变速点就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把大量的推理过程转化成了计算。通过设问,教师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细节,让错误变成了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资源。这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通过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其能够从多角度理解问题的内在联系,从多方面去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二)通过题目中的疑惑,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小学生对于题目中的阐述难以理解,而导致困惑,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抓住学生的困惑,将困惑转变成教学之中的细节,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比如,一艘小船可以承受800斤的重量,船自身重100斤,假设一个人的体重为100斤,现在船上有五个人,还能装几个人?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给出了三个答案:①8-5-1=2(个);②1+8-5=4(个);③8-5=3(个)。显然,学生对于“船自身重100斤”这一条件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对于此,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个疑惑,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首先是从条件入手,把这个问题去掉以后的结果进行对照,其次是从问题入手,通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船自身重100斤”是多余条件,无论存在与否都不影响问题的解决。通过这一细节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正确答案的由来,明白在解决问题时应该去除多余条件,对于解决带有多余问题的题目时更加得心应手。
   五、探究学习,构建探究式的课堂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传授知识,更需要注重他们的情感需求。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必须拥有一个以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促进教学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绝不是让他们追求特立独行,而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寻找新的解决途径,让其思维得到发展,解决问题能从多个方位、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询问学生“一本书单价15.5元,如果要购买4本,一共要多少钱”时,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用加法进行计算的15.5×4=15.5+15.5+15.5+15.5=62元;二是将15.5元先化作15元和5角,分别乘四,得到60元和2元,最后将其相加得到62元;三是将15.5元化为155角,将其乘3得到620角,等于62元。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几种方法之间的不同,通过不同方式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在众多方法中找到最简便,最适合自己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保证了其个性的发展,让其创新意识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正由具体形象转向抽象逻辑,在这一阶段,学生技能的形成通常是在一个外部的事物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而转化为一种认知心理。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平台,给予其实践的机会,培养其操作能力,让其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比如学习长方形时,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准备长方形的纸片,然后借由纸片来理解长方形的特点,让学生互相交流对于长方形理解。激起学生的探索欲,让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对正方形的特点理解更加深刻。如此一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来总结长方形的特点,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结语
   教师的教导能高效培养学生的智慧,智慧课堂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激发起学习欲望,让其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变成一个拥有智慧的人。为了这一目标,教师构建智慧课堂体系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李芬.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策略探析[J].科普童話,2020(5):29.
   [2]张翠,林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18(32):70.
   [3]王玲.浅析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慧课堂”[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522-523.
   [4]王菲,王梦瑶.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11):91-92.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视运算习惯培养、强化运算思维训练、重视运算错误资源、巧借高级特例难题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对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探究。   关键词:运算能力;核心素养;运算习惯;运算思维;错误资源;高难题   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的一种。运算能力是学生依据相关公式法则、运算规律探寻合理、简洁运算途径的综合能力。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启蒙期,运算占比较大,重视该阶
期刊
摘 要:立足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实践,以校本课程为切入点,依次探讨了“精心编选校本课程内容”“提升校本课程解读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立足校本课程优化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质量这一主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旨在以校本课程为载体推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活动的更好组织与开展,同时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篮球教学;校本课程;编选内容;课程解读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
期刊
摘 要:培養写作能力是需要科学正确的方法和技巧的。从培养写作能力的步骤出发,首先描述了如何利用生活情境营造写作氛围,分析了调动真情实感进行写作的重要价值,浅述如何让学生围绕主题写出真实感受,提出了运用写作技巧表达真情实感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真情表达;写作能力;生活情境;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小学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有很好的发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
期刊
摘 要:习作生活化是当下习作教学的趋势,能够让学生习作回归本真、写出深刻,脱离大话、空话。从捕捉生活元素、融入真情实感、倡导个性写作三个方面分析习作生活化的价值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   小学生在练习写作时,常常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没有素材、没有思路、内容缺乏真情实感和中心思想等。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如果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捕捉并运用生活中的元素,那么小学生的这
期刊
摘 要:现代社会,京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谈起京剧,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听不懂、不了解,心理上本能地持有排斥感,想一下子扭转此现状比较困难。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才能使其产生探索京剧艺术的愿望。在此尝试去挑战《灯官报灯名》这一以念白为主的京剧唱段的音乐欣赏。   关键词:温度课堂;京剧教学;音乐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在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纵观苏少版教材,低段的《灯官报灯名》,中
期刊
摘 要:英文绘本以生动有趣、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易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儿童的语言学习能力通过逐阶完成活动任务得以锻炼和提升,同时还推动了思维力的发展。结合小学英语“跟上兔子”系列绘本的教学实例,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逐步从绘本阅读中、阅读后两方面阐述了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活动设计的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阅读思维   一、While-reading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个年轻的小学老师,课堂要想变得“活”起来,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使教学变得丰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从三年级数学的一节“统计与可能性”中,对比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这样的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统计与可能性;PPT   作为一个工作近10年的小学农村教师,这10年来的教学让我成熟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我感悟最深的就是:运
期刊
摘 要: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能力;兴趣;教学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拓展教学资源与优化教学手段是教师教学素养的体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从而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为提升教学的质量,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而自主合作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可有效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自主合作学习方法应用过程中,要抓住时机,适时运用才能起到积极作用。主要就自主合作学习时机的选择展开探究,希冀能通过理论层面的深化研究,对实际数学教学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合作学习;时机选择   小学数学教学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法时,教师并不是把课堂完全交给
期刊
摘 要: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发现“倒数”这个概念十分重要,它既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敲门砖”,又是大小考试的常考点,但学生对这个最基本的概念不易理解和掌握。从多年教“倒数”的实际出发,首先让学生捕获“倒数”的文眼,诸如“乘积”“1”“两个数”“互为”;其次让学生细嚼慢咽这些“文眼”的真正含义;最后以“父子”关系打比方让学生理解“倒数”“互为”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倒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