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既然,没有在最美的年华开花结果,那么就不要再来寻我吧。”
一声声叹息轻轻爬上她的眼角。一片片霜花流连于她的两鬓,用她的话说,她的时光已经有了褶皱。
她躲避着,不再与他相见。每次他来,都会扑空,渐渐地,他的心也便空了。其实他不知道,每次他的到来,她都知晓,而且她的心,依然随着他的心在跳动。只是,她不愿再见他,因为她只想把自己光滑如锦缎的那一面留给他。
最美的时候过了,她只有将一步步挪向他的脚步收回来,用钉子钉住。
曾经,她和他有过一段美妙的恋情。但迫于重重阻力,他们的爱情终没有结出果来。
从此,一别经年。依然在同一个城市里,彼此却仿佛相隔天涯。
他娶了妻生了子,仕途也春风得意。她却从此深居简出,经营着她美丽的文字,没有再和第二个男人发生一点点关系。
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因病离世。他开始疯狂地寻找她,她却开始躲避。
她在心底对他说,“我不能,不能在褶皱的时光中与你相逢。我不要在秋草深处与你对望而戚戚无语,我不要在冬日炉边与你浅酌而冷冷清清。如果,那光阴永不可追,如果,再看不见你的脸,那么,我会记住你的影子,我愿,以爱相许。在你的影子面前披红挂彩。既然,没有在最美的年华开花结果,那么就不要再来寻我吧。有回忆作伴,我并不孤独。”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生没有结婚。隐居在家,独善其身,为自己构筑了一个诗歌的美的世界。她厌恶社交界,毫不客气地认为那些人的谈吐使她的狗都感到难堪,她拒绝出版界,认为发表就是拍卖了人的灵魂,让灵魂有了褶皱。
狄金森天资聪慧,静淑幽默,敏于感受,巧于模仿。她早年既流连于山水之间,钟情于自然界的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又不忌讳人际交往,谈吐幽默,举止优雅,一度是小城社交界的红人。23岁时她第一次随父亲出远门到华盛顿,谁知竟在费城邂逅她命运的化身——沃兹华斯牧师,再然后是一家报社的编辑鲍尔斯,两个人都是已有妻室的人,所以这两段爱情都还没有开始便早早结束。从此以后,她归隐故居,闭门谢客,终生不嫁。邻人偶尔会瞥见她的一袭白袍,称之为“白衣女尼”。
一往情深而又无可回报的爱情的绝望,无法挽留被死神攫走的亲友们的绝望,以及帘卷西风,寂寞黄昏时的孤独的绝望,都曾经那么频繁地扼紧她的喉咙,沧桑着她的额头,憔悴着她的脸颊。但她选择了在她的诗歌里怀念自己早逝的爱情,她将她的爱存放于真空里,一直保鲜。她的岁月生了褶皱,她心底的爱却光滑如新。
既然无法与心仪的人执手,共度春秋,她便也不再移情别恋,不再对其他男人敞开心扉。尽管47岁的时候与洛德法官有过一段恋情,但终是不了了之的。因为她的心门只是开了一条缝而已。紧接着,她永远关上了门,再不开启。
1886年春天,狄金森死于肾炎。弥留之际的遗书上仅有一个字:归。
与其说她是“为美而死”,不如说是“为美而生”。世人记取的,永远是她的光滑如锦缎的诗歌,而不是她褶皱凄清的人生。她是孤独的,却也是睿智的。
那个躲避初恋情人的女人也是聪明的,在她看来,褶皱的时光里已生满了怨怼、怀疑和不满,它们就像一只只虱子,在岁月的夹缝中生存。一些体面的人,看起来表面光鲜,实则痛痒难耐。毕竟,不再是没有一丝污染的年轻时的心湖,毕竟,不再是没有一片雪花的黑发丛林。
一张褶皱的纸可以还原,一张褶皱的脸可以换掉,可是,褶皱的人生可以重新熨平吗?既然不能,就请允许我,不在褶皱的时光中与你相逢。
摘自《无锡日报》
一声声叹息轻轻爬上她的眼角。一片片霜花流连于她的两鬓,用她的话说,她的时光已经有了褶皱。
她躲避着,不再与他相见。每次他来,都会扑空,渐渐地,他的心也便空了。其实他不知道,每次他的到来,她都知晓,而且她的心,依然随着他的心在跳动。只是,她不愿再见他,因为她只想把自己光滑如锦缎的那一面留给他。
最美的时候过了,她只有将一步步挪向他的脚步收回来,用钉子钉住。
曾经,她和他有过一段美妙的恋情。但迫于重重阻力,他们的爱情终没有结出果来。
从此,一别经年。依然在同一个城市里,彼此却仿佛相隔天涯。
他娶了妻生了子,仕途也春风得意。她却从此深居简出,经营着她美丽的文字,没有再和第二个男人发生一点点关系。
直到有一天,他的妻子因病离世。他开始疯狂地寻找她,她却开始躲避。
她在心底对他说,“我不能,不能在褶皱的时光中与你相逢。我不要在秋草深处与你对望而戚戚无语,我不要在冬日炉边与你浅酌而冷冷清清。如果,那光阴永不可追,如果,再看不见你的脸,那么,我会记住你的影子,我愿,以爱相许。在你的影子面前披红挂彩。既然,没有在最美的年华开花结果,那么就不要再来寻我吧。有回忆作伴,我并不孤独。”
美国女诗人狄金森一生没有结婚。隐居在家,独善其身,为自己构筑了一个诗歌的美的世界。她厌恶社交界,毫不客气地认为那些人的谈吐使她的狗都感到难堪,她拒绝出版界,认为发表就是拍卖了人的灵魂,让灵魂有了褶皱。
狄金森天资聪慧,静淑幽默,敏于感受,巧于模仿。她早年既流连于山水之间,钟情于自然界的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又不忌讳人际交往,谈吐幽默,举止优雅,一度是小城社交界的红人。23岁时她第一次随父亲出远门到华盛顿,谁知竟在费城邂逅她命运的化身——沃兹华斯牧师,再然后是一家报社的编辑鲍尔斯,两个人都是已有妻室的人,所以这两段爱情都还没有开始便早早结束。从此以后,她归隐故居,闭门谢客,终生不嫁。邻人偶尔会瞥见她的一袭白袍,称之为“白衣女尼”。
一往情深而又无可回报的爱情的绝望,无法挽留被死神攫走的亲友们的绝望,以及帘卷西风,寂寞黄昏时的孤独的绝望,都曾经那么频繁地扼紧她的喉咙,沧桑着她的额头,憔悴着她的脸颊。但她选择了在她的诗歌里怀念自己早逝的爱情,她将她的爱存放于真空里,一直保鲜。她的岁月生了褶皱,她心底的爱却光滑如新。
既然无法与心仪的人执手,共度春秋,她便也不再移情别恋,不再对其他男人敞开心扉。尽管47岁的时候与洛德法官有过一段恋情,但终是不了了之的。因为她的心门只是开了一条缝而已。紧接着,她永远关上了门,再不开启。
1886年春天,狄金森死于肾炎。弥留之际的遗书上仅有一个字:归。
与其说她是“为美而死”,不如说是“为美而生”。世人记取的,永远是她的光滑如锦缎的诗歌,而不是她褶皱凄清的人生。她是孤独的,却也是睿智的。
那个躲避初恋情人的女人也是聪明的,在她看来,褶皱的时光里已生满了怨怼、怀疑和不满,它们就像一只只虱子,在岁月的夹缝中生存。一些体面的人,看起来表面光鲜,实则痛痒难耐。毕竟,不再是没有一丝污染的年轻时的心湖,毕竟,不再是没有一片雪花的黑发丛林。
一张褶皱的纸可以还原,一张褶皱的脸可以换掉,可是,褶皱的人生可以重新熨平吗?既然不能,就请允许我,不在褶皱的时光中与你相逢。
摘自《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