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技能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s63712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画圆教学中,利用错例分析,让学生通过规范操作和变式练习;克服重视陈述性知识而忽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以及忽视从变式情境中学习规则等问题,提高技能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技能教学;画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49-02
  画圆是学生在认识圆时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有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以及相互关系等众多的知识点需要教学,使教师更多地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我觉得更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认识上存在这样的误区:画圆这项技能的掌握主要靠学生自己的练习,课堂上只要弄清画圆的方法,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就可以了。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会存在怎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画圆,提高技能教学的实效呢?
  存在问题一:技能教学中重视陈述性知识,忽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
  谈到技能的学习,那是“见者易,学者难”,就是说,弄清操作的规则是容易的,但是按照规则完成操作是困难的。心理学研究显示:“数学技能习得的初期,是以陈述性知识出现的,然后再转化为程序性知识”。例如“画圆”,学生理解了画圆的原理并能用语言陈述画圆的步骤,这仅仅表明画圆技能的学习达到了陈述性知识阶段。如果经过一定的练习,当画圆的规则支配你的行为时,规则才转化成画圆的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关注学生对画圆规则的陈述,满足于学生的口头表达,却轻视了学生的操作表现。
  【案例1】:画圆练习前
  教师在教学画圆的环节时依次提出如下三个问题。
  (1)同学们画过圆吗?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画圆的?
  (2)我们知道圆规是画圆的工具,既然很多工具都能画圆,你觉得用圆规画圆有什么好处?
  (3)课前请你们练习了用圆规画圆,开始时会出现哪些问题?现在有什么画圆的窍门?
  【案例2】:画圆练习后
  教学用圆规画圆。
  (1)屏幕显示圆规画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尝试画圆。
  (3) 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过程并揭示画圆的步骤。
  师:刚才我们学习圆规画圆的方法,请同学们课后加强练习。
  上述两则案例中对“画圆”环节的处理方式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常用模式。可见,教师普遍关注了画圆规则的“陈述性”一面,但忽略了学生的动作执行。不同的是案例1中把画圆的练习安排在前,先练习后陈述,没有遵循儿童技能学习的一般规律,需要反复尝试和大量的练习;案例2中把画圆的练习安排在后,教师通常认为学生知道了画圆的规则就行了,练习的过程靠学生自己慢慢完成。这些教学行为造成了学生画圆技能学习中向程序性知识转化过程的扭曲。
  【对策】错例分析——让操作在反馈中规范
  在实际教学中,因学生人数多,教师难以保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这不利于技能的学习,尤其是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反馈是作为需要进一步加工的信息。有实验表明“不做反馈时,被试倾向于重复动作。呈现反馈时,被试才对其动作进行修改”。这就是说,教学中安排大家对错例进行反馈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评价反馈,而是规则形成的必然过程。
  【案例3】:引导学生画圆
  学生画圆后,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几份学生作品。
  师:这个图形是圆吗?
  生1:不圆。
  师:哪里不圆?
  生2:这里分开了,分开就不圆了。
  师:为什么会分开,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3:因为圆规没拿紧,用劲时变了。
  师:什么地方变了?
  生3:圆规的两个脚变了。
  师:两个脚怎么变的?
  生3:先分开的小,一用劲就大了。
  师:分开的大小变了说明圆规两脚之间的什么变了?
  生3:圆规两个脚之间的距离变了。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正确方法再画一个圆。
  学生在按步骤尝试画圆时会遇到各种问题,因而画出的圆也会有缺陷,这时正是进行错例分析的好时机。师生对出现的错例详细分析,找出圆上的缺陷与画圆动作的失误之间的内在关联,及时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操作动作。这样有助于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画好圆,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存在问题二:技能训练时重视在变式情境中应用规则,忽视从变式情境中学习规则
  “规则与概念一样,也有适合它应用的情境,这些情境就是能体现规则的例子和情形。”例如“画圆”,在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5页“练习十七”中的第2题,要求学生画一个半径3厘米的圆和一个直径3厘米的圆。很明显,本题中的两条要求就是两个问题情境。对于用圆规画圆的规则来说,前者就是一个标准问题情境,后者就是一个变式问题情境。学生在画直径3厘米的圆时要先把直径3厘米置换成半径1.5厘米,这就回到了“知道半径画圆”的标准问题情境中。所以,画直径3厘米的圆,可以看成是“知道半径画圆”的变式情境,在其中进行规则应用的训练。但是,也可以看成是“知道直径画圆”的标准式,并借此情境从中学习新的规则,这一点通常被一些教师所忽略。
  【对策】变式练习——让规则在应用中生长
  例如,在学完画圆之后,安排在正方形中画圆的环节。
  【案例4】:在正方形中画圆
  师:你能在这个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吗?试着画一画。
  学生画后。
  师:想想看,正方形中画最大圆的关键在哪里?可以讨论一下。
  生1:圆的直径应该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生2:我认为圆的半径是正方形边长的一半。
  师:同意。在画最大圆时,以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作为圆的半径,还要考虑什么因素?
  生3:圆心,找到正方形的中心点。
  师:我刚才看到有同学在估测,显得误差有点大。怎么找中心点?
  生4:先把正方形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这个交点就是正方形的中心点。
  师:很好。在图上怎么画?
  生5:连结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就是圆的圆心。
  师:明白了。有了圆心和半径,就可以画出一个最大的圆。在作业纸上完成这道题。(学生画圆)
  师:回头看看,怎样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
  生:主要是连对角线找圆心,用边长的一半做半径。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尝试和讨论,确定了圆心和半径,成功地运用画圆的规则解决了在正方形中画最大的圆这一问题。这样做已经达到了画圆技能训练的目的,但是老师继续向前推进,要求学生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通过反省认知,学生在头脑中对自己选择的基本动作进行组织、编码,形成了一套连贯的动作序列。这就形成了在正方形中画最大圆的新规则。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6.214.
  [2]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守儿童立场,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省。可采用质疑式自省、体验式自省、助长式自省、对比式自省、实践式自省等方式,促使学生获得自悟,产生知识与道德的自主建构,形成真实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自省;儿童立场;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双线英语绘本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助推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扩充学习资源,更多地关注语言学习的思想性、文化性,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提升英语交际运用能力,拓展视野,是一种有效培养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通过实验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双线英语绘本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双线英语;
這次挫折大大打击了May的自信心,她觉得是自己的外表不够完美才处处遭拒。于是她开始了购物疗伤法,希望从漂亮的衣服中找回快乐。但Roger认为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Retail Therapy   May: Ooh! This one looks nice, right?   Roger: Yeah. They all look nice. But I don’t see how this
关键词:小学数学;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实录;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9-0077-04  一、实践基地简介  乐亭县第一实验小学地处县城城东,有教职工80余人,学生1400余人。学校在2012年落成,是乐亭县唯一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学校。学校于2015年5月利用校园内的空闲荒地开垦建设了一块劳动实践基地,面
杭州男生用尺一量:  足足91厘米高  近日,杭州男生小倪一时兴起,收拾房间整理出了自己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做过的卷子,用尺子一量,沒想到竟足足有91cm高。  小倪说自己一直有整理试卷的习惯。每个学期结束,他都会把所有试卷带回家分类整理,然后放在一个小柜子里面。他还粗略地估计了一下,发现小学的试卷占1/6,初中占1/3,高中占1/2。  小倪说,对他而言,这些试卷让他骄傲过,伤心过,也有的是他人生
关键词:考试评价;考后100分;教学反思;讲评试卷;减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5-0035-01    考试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评价手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要让考试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却很难成为教育现实。每次考试后,学生们总是有的高兴有的忧;只关心分数;每次考试过后老师们有的欣喜,有的牢骚满腹;只关心平均分;而每次考试
摘 要:家长与教师、学校与社会都要打破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共同参与到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中来,加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正确引导,培育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素质;家校结合;前提和保障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7/08-0016-02    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是“德”的培养,没有“德”的人才是
摘 要: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对小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我们开发了以衡水内画非遗特色的地方课程,现从非遗特色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价值、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实施效果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校本课程;衡水内画;特色课程;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詹宏志,被誉为华语文化圈的千手神通。他策划监制了侯孝贤的《悲情城市》和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是台湾城邦出版集团创始人、滚石音乐的前总经理,还是台湾第一家上市互联网公司的创办人。这些成绩集于一人身上,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奇迹。  很多人采访詹宏志时都会忍不住问,他如何能够玩魔术般在一个又一个新领域做出如此傲人的成绩。詹宏志的回答很接地气也很实用:“当机会来了,像乡下人进城那样,硬着头皮去闯。”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美术课堂作业质量下降,学习状态懈怠。分析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及学习表现没有得到教师的关注,缺少充分展示作业的机会和平台,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便日渐减淡。美术教师需重视常态美术课堂作业的展示与评价,改革常规的展评模式,树立学生在作业展评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真情实感,求新求异,从而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作业质量;实践措施;培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