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有效干预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明确“533”的目标,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3项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3种健康状况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然而刚刚出炉的201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变化特征的抽查结果确令人担忧。我国青少年体质连续15年下降,这个问题终于引起了上自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的全员关注。本研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为目的,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大对体育资金的投入等方面入手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探讨促进中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干预
  1、前言
  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贯彻国家“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综合地评价中国学生个体的健康状况,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样本,为全国的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了客观的参考标准,有利于学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健身锻炼,增强身体素质。为了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与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探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健康促进的方法与措施,并进行有效干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萍乡市安源区380名中学生(男生194人,女生186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等网络搜索,收集和查阅有关体质健康的文献资料。
  2.2.2访谈法
  对萍乡市安源区的教师、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进一步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安排、教学方法、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等。
  2.2.3数据统计法
  采用 Excel ,SPSS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方案》和《江西省2014年国民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方案》参照全国城镇中学生检测统计的数据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遵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评价标准对中学生体质现状进研究,主要从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三个方面进行测试与分析。
  3.1中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情况的分析
  身体形态是身体的外部形状和特征,是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直接表现。身体形态一般由:长度、围度、重量和相互关系来表现及身体质量指数(即BMI指数)。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形态发育的重要阶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健康状态,使学生有效进行体育锻炼、合理营养等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调查表明,男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分别是165cm、51.6kg,按照教育部学生体制健康网的平均值是略低于全国男生的标准平均值;女生的平均身高與平均体重分别是163cm、51.3kg,属于正常平均值。身体机能是指人的整体及其组成的各器官,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活动。身体机能的发展与呼吸系统力量的关系是正相关,身体机能越强胸廓运动的幅度越大,呼吸的功能越强大,心肌力量越强,血管壁增大,心血管的机能会得到改善。测试表明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有着明显的差异,说明肺活量平均值的标准差都较大,肺活量检测数值偏低(与正常数值相比),说明学生机体摄氧的能力和气体交换能力偏低,由于体内氧气供给不足,导致机体运行不流畅。而中学生处于长时间运动、学习时机体需要大量氧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氧气供应严重缺乏,从而导致身体一系列不适的状况,例如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问题的出现,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可见,目前需要通过一定的干预来提高中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状况。
  3.2中学生体质测试情况分析
  中学生体质测试中反映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的指标主要有:力量、速度、耐力及柔韧、灵敏素质。通过对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50米等项目的测试结果调查,立定跳远项目测试结果反映男生与女生的平均值较高,平均分值是75、80;从50米跑的测试结果分值有78分的平均值,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在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中得知,出现这种较好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在中考,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立定跳远这一简单易行的考试项目而相比其它项目平均成绩则没那么理想,例如男生的引体向上与女生的仰卧起坐项目,平均分值分别为60分与64分,男生测试引体向上时,有2/3的成绩在5个以下,表示学生的肌肉核心力量较弱。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也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对于体育待优生的心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身锻炼意识,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4、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干预措施
  4.1改变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学生充分认识身体健康状况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文化与生活全面发展的基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循序渐进的,不能只单纯的提升文化方面,学校的“升学率”固然重要,可体质健康却是学校“升学率”的基础,不能趋之若鹜,学校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锻炼意识”,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健康也是社会资产,维护学生体质健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学校体育工作要发展大健康,提升大健康理念,转变健康观念,将体育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开展学生喜爱并适用于学生未来需要的运动项目,以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体现健康教育的持续性,使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好习惯。   4.2重视体育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建设
  学校体育教育要坚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以确保课外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在对待学生体质之间的差异性时做到因材施教,为体育待优生制定合适的加强体质健康状况方法,激发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体育课堂的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提升学生的体质。课外要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与家长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学生身心发展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重视体育课堂建设的同时要大力发展课外体育文化活动,课外体育文化活动是增强体质健康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锻炼,即丰富了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3学校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
  学校对学生体制的干预是以《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增加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的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方面,《课程标准》只是规定学习内容选取的原则和范围,这个范围还是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各地、各校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以及各学生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具体的学校内容,在实施时更加的自由和灵活。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内容进行选择,并找到符合自身体质状况的体育训练方法,提升自己的体质,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积极学习。
  4.4结合学校、家庭、社会三位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学校应注重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灌输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以保证学生养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作息方式。家庭方面,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家庭锻炼中增加一定的经济投入,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家长们将主要的精力花在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或某些文娱特长上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普遍忽略淡了孩子们身体素质的培养。这种重文化轻体育的錯误思想对学生提升身体素质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社会方面要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使学生能够在离开学校后在锻炼氛围的带动和影响下进行长期的体育锻炼。
  5、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祖国未来的健康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中学生正值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和家庭的幸福,也承载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实的健康基础。因此学校体育工作中应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交流,全面进行健康教育,努力把健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延伸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效的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2]张大超,李敏.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11):76-80.
  [3]于红妍,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0):113—118
  [4]方士敏,孙俊涛.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综述[J].运动,2013,65(5):7-8.
  [5]许舒翔,庄弼,李斌,等.广东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及其实施效果[J].体育学刊,2014,21(11):38-43
  作者简介:易淑梅(1964—)女,萍乡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当前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评价中存在的评价形式、内容和主体单一的问题,通过对小学的实地考察,在了解科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三个主体、内容全面、激励发展和贯穿过程的学习评价构想与由“成长的印记”和“期末检测”组成的评价内容,提出了由教师、学生和家长三结合的三主体学习评价机制。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评价机制;三主体  一、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评价的现状  科学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化学是高中学习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而目前,很多同学在化学学习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笔者亲身经历,分析了现阶段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并给出相关建议,以帮助高中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学习。  关键词:高中生;化学学习;建议  一、前言  化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之一长久以来都倍受关注,而对于高中生,尤其是学习理科的高中生而言,化学更是一门必须引起重视的学科。著名化学家卢嘉锡认为,化学家是
期刊
摘要:小学生写作能力既是一个基本能力也是一个重要能力。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是因为农村语文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教材的分析,而对作文教学的投入时间少之又少,导致了作文教学质量差。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有童心、爱心、耐心,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惟有如此,才能以辽阔而富有个性的精神空间,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活思维能力,焕发创造力。  关键词: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在小学科学中我们主要是开展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保护他们的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习惯,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材料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合适的材料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镜。所以材料的收集整理就成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城区小学与城郊小学在材料的配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一般包括认读能力、理解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但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够理想。如果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生动形象的音视频素材,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学生在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声像课堂教学中愉悦地学
期刊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是衡量学生学习科学水平的重要方面。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发现,语言表达的不规范是初中学生的一个通病。本文笔者试着分析初中生学习科学过程中语言表达规范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科学;语言表达;规范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教育计划的教学核心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科技时代,衡量文盲的标准将不再是简单的会认几个生字词,取而代之的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来衡量。信息时代的降临,既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满足二十一世纪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以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
期刊
摘要:写作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素质之一,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加以素材的积累又是写作教学中的关键。论文主要以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入手,全面介绍了如何获取素材并使用素材,这些教学活动着重培养了学生的素材积累能力。  关键词:素材获取;写作培养;语文教学  写作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但是作文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问题的根源就是素材积累环节的薄弱。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拓宽
期刊
摘要:教育在国家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我国坚持教育为本的发展原则,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而小学是基础教育核心,发挥重要职能。近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更多新要求。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是让数学生活化,教师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就目前来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很大一部分教师停留在传统教学思路,缺乏对教学生活化的考虑,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值得探
期刊
摘要: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一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学前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通过笔者在韩国的学习,试图通过中韩学前音乐教育的比较研究,寻找中韩音乐教育文化伤的差异,取长补短。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中韩比较研究  一、中韩学前音乐教育目标对比  (一)韩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从韩国教育科学部和保健部联合出版的《满五岁高标准教育课程》(韩国幼儿园招收的是5-7岁的幼儿)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