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国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和谐的教育首推和谐的班级管理。君不见,课堂上,学生和老师僵持不下,陷入不应该有的尴尬。办公室里,怒气冲冲的班主任和桀骜不驯的学生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个别学生甚至一时冲动,离家出走,带给家长和老师的是慌张与迷惘——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势必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德育的成效。师生渴望和谐的共同发展,时代呼唤和谐的班级管理。笔者做班主任已有十多年,一直在探索和谐治班的方法和途径,略有所得,愿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和谐管理的基础
温总理在2005年9月9日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时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对学生要关爱,要宽容,要耐心,这样才能体贴入微,把他们教育好。”班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的管理,它应该是在人文的方式下构建愉快的、师生共鸣的氛围,让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下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合作和探究。
关爱的途径在于沟通:学生偶犯小错时,课后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你刚刚的表现有损你的形象,老师希望你能三思”“老师希望你的课桌下方能保持干净,为班级卫生作出贡献”;批作业时,随后附上悄悄话:“某某同学,你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老师看到了”“某某同学,最近老师感觉你的自控能力有所下降,可以来和老师聊聊吗”——寥寥数语,却如山间小溪,沁人心脾,学生心领神会,和谐教育的效果水到渠成。每逢寒暑假,或节日问候,或询问作业进展,或畅谈假期里的思想发展——电话的两端,既如朋友,又像兄长,既督促,又关怀,学生惊喜之余,还会感激在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教师的鼓励和信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激励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鼓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肯定,被表扬,渴望成功。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给学生暗示的是友善、带来的是希望,产生的是和谐、收获的是进步。曾有一学生个性孤僻,从不把学习当一回事,家长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但他动手能力极强,劳技课上制作的航空模型班上无人能敌。我想“手巧”的同学应该也会“心灵”吧,只要引导好,这个孩子会有希望。一次次有意无意的鼓励,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让他感到老师是“高”看他的,他开始努力。良性循环由此开端。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高等学府。教育是慢的艺术,在班主任的爱心浇灌下,和谐教育之花定能在某一天绽放。
当然,提倡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非要求教师一味地纵容学生。马卡连柯认为,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诚
就这样,九名教育的执着追求者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团队,他们为这个团队命名为“8+1”。“8+1”的第一层含义是这个团队由济源一中的8位成员和1位去四川地震灾区支教的同事组成;第二层含义是团队成员要每天用1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对8小时的工作进行思考和总结;第三层含义是9位成员中有8位男教师和1位女教师(王晓琳)。现在他们对自己团队名称的内涵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和更新的阐释。“8+1”源出于爱因斯坦的名言:
“人的差别产生在业余时间。”“8”指每天的八小时工作,这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工作室成员与其他班主任不同的一点就在于那个“1”,那就是团队成员每天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读一点点、多思一点点、多写一点点,最后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才华、有专业追求的专家型班主任。
一开始,团队每星期研讨一次,研讨模式很简单:“上周做法+下周规划”,这种开放的研讨方式激活了生命的热情。杨兵总结道:“每次研修,我们总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每次争辩,都能加深我们对自身局限的认识;每次团队的成员取得了进步,都能得到大家真诚的祝贺;每次团队中的哪个班级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家都会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年轻人所带的班级悄无声息地起着变化,自己也由原来不被领导信任转而成为优秀班主任。
后来,“共同阅读+案例反思+集中研讨+专业写作”成为团队研修新模式。每周,团队集中的一次研讨活动多是在饭桌上度过的。真正的“圆桌会议”让大家都无拘无束,经常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比如,就“如何处理好现实成绩与读书上网学习的关系问题”这一议题,秦望和王晓琳能够争论一两个小时,相互之间说服不了对方的时候,搁置争议,回去继续研究。这种和而不同,没有绝对中心的团队研讨,在其他研修团队中是很少见到的。“讲真话、做实事”,刘强是这样看待研讨活动的。正是落实了团队合作研究的结果,年轻团队成员所带班级成绩也稳步提高。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绩”是一个无可回避也无须回避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建设一个成绩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成为团队毫不动摇的基础目标。在“8+1”的集中研讨中,大家决定把这作为团队研修的基础,他们认识到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班级管理的短板,抓好每个成员的班级成绩,“8+1”团队才拥有成长的土壤。
秦望认为班级管理的研究和班主任的成长绝对离不开自己的班级,离不开对学生每天在校生活的深度参与,因此他通过“四课”来规划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研究,这就是“做功课”。
秦望提出长期坚持行动研究并进而创新产生新思想提炼为新价值才叫“做功课”,偶尔为之只能叫“做事”。他的“四课”都是围绕学生完成的。日课10项:和学生一起跑操、每天阅读三小时、共写班级日记、和学生一起写寄语、和学生一起唱歌、和学生一起宣誓、学科教学德育化、营造温馨的“家”、共同品读美文、每天写千字文;周课5项:周记、班会、家校联系、资源管理、团队研修;月课3项:共读一书、活动策划、民主评议;年课2项:课题研究、旅游开会,合计20项修炼。2008年制定团队“行动纲要”时被确定为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
2007年9月23日,秦望邀请天津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来济源一中讲学。从此,“8+1”团队在张老师指导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张老师经常把自己的专著送给他们学习,张老师对他们的引领不仅体现在专业成长之上,更多在人格的感召上。张万祥老师从秦望的帖子里读出了孤傲与偏执,一次他回复道:“秦望在工作中有时显得‘嚣张’了些,如果能够收敛一下,会更好。你很有才气,很有思想,很有干劲,但以后妨碍你进步的,很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弱点。”张老师以长者的睿智直言不讳地点出了他的问题,秦望至今提起仍心怀感激。
万玮、陈晓华等专家名师也一一应邀来济源一中讲学,团队得到国内众多专家的高度关注。 从名师的身上汲取了力量,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团队成员开始了疯狂的教育之旅。团队成员刘强、秦望、杨兵、王晓琳等有十篇作品被收入“大夏书系”、“万千教育”《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魅力班会课》、《打造魅力班会课》、《班主任其实好当》等教育专著。秦望在《班主任之友》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四课”成就幸福班主任》、《四个理念打造卓越班集体》被多家杂志转载,2010年杨兵出版了个人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练成的》。
2008年10月,《教育时报》“本土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在济源召开,共有14位班主任在会上发言,“8+1”团队三人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记者的关注。2009年《教育时报·管理周刊》7月11日首版以《从“三人行”到“8+1”——解读一个班主任研修团队的成长轨迹》为标题整版报道了这个团队。
同时,秦望为了推动济源一中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把“8+1”团队的研修模式向全校推广,并亲自主持2008级一个小组的研讨,积累了丰富的研修经验。班主任研修逐渐得到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的认可。
2008年11月,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杨兵被评为济源市优秀班主任。
团队成员的成长也得到了范亚平校长的全力支持。2008年在郑州市召开“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范校长组织团队所有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专家和实验校展示的实验成果《班级管理操作系统研究》,使团队成员大开眼界。唐云增老师以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为“母本”,总结出了李老师班级教育的八个操作要素,看到唐老师的《李镇西班级教育操作系统图》,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才是专业学习和研究。他们认识到团队对李老师的著作理解得远远不够,这又进一步助推了他们重读李老师的著作,重新学习李镇西;还有实验校老师个性化的操作系统带给团队成员新的带班思路。
随后,团队自费去焦作参加新教育阶段性培训会议。
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会议,会议使他们远离教学一线,静心思考日常教育教学。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团队的《行动纲领》在会议期间研讨确定下来;高层次的会议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教育思想,涤荡了日常僵化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困扰。
2009年,在秦望和王晓琳的影响下,济源市组团去江苏海门参加新教育年会,“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成为团队成员的共同心愿,常丽华老师的“在农历的天空下”古典诗词之旅课程深深触动了他们,他们准备开发自己的课程。
王老师越来越认识到专业阅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她08年参与了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09年以一个“啃读者”的姿态开始了真正的阅读叙事和教育叙事,并成为副版主。她认为:“新教育网络师范是我的夏洛,一次次点燃心中的梦想。”2010年6月9日《教育时报》以《王晓琳:让阅读穿越生命》为题报道了王老师。王老师不敢独享,每次团队研讨都会把专业阅读的书目和感悟向团队成员介绍,就这样,专业阅读源源不断地给他们输入新的理念,激发生命的热情,成为他们教育生命中的重要经历。
目前,“8+1”的前身“教育在线三人行”成员已成为济源市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进入专业轨道。2010年高考,团队成员郭海卫所带班级二本上线人数名列普通文科班第一名,刘强第三名,魏俊起名列理科第四名(济源一中是一所巨型高中,全校100多个教学班,2007级共36个教学班)并在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一位班主任同时带两个班的实验。郭海卫、魏俊起同时获得“济源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8+1”成员发表文章200多篇,外出讲学100余场,在省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2010年4月30日《人民日报》以《创新大潮涌,扬帆正当时》为题报道了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的内涵发展之路,其中重点报道了“8+1”团队。从“三人行”到“8+1”诠释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成功路径。
从“三人行”到“8+1”,六年团队研修、群体修炼,回望当初团队制定的目标:成绩优秀+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前两个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在向第三阶段目标发展。这仅仅是表面的变化,团队成员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才是真正的收获。
六年回望,团队成员意识到团队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层化行走。没有系统研读教育理论书籍,对教育问题仍停留在总结经验的表层,与专家型班主任的理论要求不适应;二是松散化聚集。团队成员没有严格的群体修炼纪律,共读、共写、共研时断时续,这种松散状态,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模糊化目标。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研究方向,成员各自为战;四是复制化存在。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为主,缺乏雷夫(美国年度最佳教师奖获得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那样独立开发课程的能力。
基于此,团队成员又开始新的探索,力图实现更加深入的,同时又各具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三、“8+1”工作室
班主任团队研修模式得到了济源一中班主任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年轻班主任申请加入“8+1”团队,希望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获得引领。秦望在校长的支持下在原“8+1”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8+1”工作室,从本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的班主任中吸纳新成员,随着张文庆、余维民、王向前、王磊、张少斌、王成波等成员的加盟,工作室现有成员23人。
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这样一个扎根于本校,践行行动研究法的本土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团队已经进入到规范化发展时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有了固定的研修场所,团队成员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之后制定了《行动契约》和《行动纲要》,并确定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
他们在借鉴新教育阅读团队推荐书目及一些教育名家经验的基础上拟出了三十本必读书籍(同时链接选读70本著作)。班级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书籍作为团队成员下一个三年的共读任务,并在共读过程中使每一个成员找到自己的根本性书籍;制定了严格的团队纪律: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班主任工作手记,每周写一篇随笔(即教育故事)、每人至少订一本班主任方面的报刊杂志,每年购买有关教育类书籍不少于10本,参加共同体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间周进行,一周分组研讨,一周“8+1”大讲堂)、完成共同体课题——“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要求的任务;实行契约式管理。团队成员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课程,秦望开发了“高中生涯教育课”,王晓琳开发了“电影课程”,杨兵开发了“论语课程”。部分团队成员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魏俊起的“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刘强的“成功教育理论在高中的应用研究”,张少斌的“班级管理中乐教研究”等。杨兵则继续他的“德育创新研究”,计划三年内再出版一本《高中必开的三十个班会》。
秦望说:“我们力争三年内出版个人专著三本,打造团队中做得好、写得好、讲得好的‘三好’班主任10人,发展‘8+1’工作室讲师团,能承接菜单式培训任务。”
对于未来,团队公认的核心秦望老师信心百倍。他说:“我们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优异成绩+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正在不断探索共同的研修模式:共同阅读+案例反思+集中研讨+专业写作。致力于打造共同的团队文化: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这一切会让我们的梦想飞起来。”
他们发出共同的人生宣言: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普通;我们都是平凡的教师,但对学生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平凡。行动起来,我们共同倾听专家和同伴的声音,我们共同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真谛,我们共同书写人生的幸福和美丽!
后记:通过我们的访谈得知。为了这个看起来十分宏大和高远的目标,这个团队共同开展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研读教育著作,写作教育随笔。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探索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中改善教育实践,在对教育著作的研读中汲取教育思想,在对教育随笔的写作中沉淀教育智慧。
总结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体悟,他们之所以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走得如此矫健,源自他们拥有共同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愿意教给学生对他们一生有用的知识。
(栏目编辑 刘永存)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班级和谐管理的基础
温总理在2005年9月9日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时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一句话,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对孩子、对学生要关爱,要宽容,要耐心,这样才能体贴入微,把他们教育好。”班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的管理,它应该是在人文的方式下构建愉快的、师生共鸣的氛围,让学生在关爱的氛围下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合作和探究。
关爱的途径在于沟通:学生偶犯小错时,课后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你刚刚的表现有损你的形象,老师希望你能三思”“老师希望你的课桌下方能保持干净,为班级卫生作出贡献”;批作业时,随后附上悄悄话:“某某同学,你在努力地改变着自己,老师看到了”“某某同学,最近老师感觉你的自控能力有所下降,可以来和老师聊聊吗”——寥寥数语,却如山间小溪,沁人心脾,学生心领神会,和谐教育的效果水到渠成。每逢寒暑假,或节日问候,或询问作业进展,或畅谈假期里的思想发展——电话的两端,既如朋友,又像兄长,既督促,又关怀,学生惊喜之余,还会感激在心,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教师的鼓励和信任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激励理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鼓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被肯定,被表扬,渴望成功。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给学生暗示的是友善、带来的是希望,产生的是和谐、收获的是进步。曾有一学生个性孤僻,从不把学习当一回事,家长老师都拿他没有办法。但他动手能力极强,劳技课上制作的航空模型班上无人能敌。我想“手巧”的同学应该也会“心灵”吧,只要引导好,这个孩子会有希望。一次次有意无意的鼓励,和风细雨,循循善诱,让他感到老师是“高”看他的,他开始努力。良性循环由此开端。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高等学府。教育是慢的艺术,在班主任的爱心浇灌下,和谐教育之花定能在某一天绽放。
当然,提倡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非要求教师一味地纵容学生。马卡连柯认为,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诚
就这样,九名教育的执着追求者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团队,他们为这个团队命名为“8+1”。“8+1”的第一层含义是这个团队由济源一中的8位成员和1位去四川地震灾区支教的同事组成;第二层含义是团队成员要每天用1个小时的业余时间对8小时的工作进行思考和总结;第三层含义是9位成员中有8位男教师和1位女教师(王晓琳)。现在他们对自己团队名称的内涵进行了更深的挖掘和更新的阐释。“8+1”源出于爱因斯坦的名言:
“人的差别产生在业余时间。”“8”指每天的八小时工作,这是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工作室成员与其他班主任不同的一点就在于那个“1”,那就是团队成员每天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读一点点、多思一点点、多写一点点,最后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才华、有专业追求的专家型班主任。
一开始,团队每星期研讨一次,研讨模式很简单:“上周做法+下周规划”,这种开放的研讨方式激活了生命的热情。杨兵总结道:“每次研修,我们总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每次争辩,都能加深我们对自身局限的认识;每次团队的成员取得了进步,都能得到大家真诚的祝贺;每次团队中的哪个班级出现了新的问题,大家都会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年轻人所带的班级悄无声息地起着变化,自己也由原来不被领导信任转而成为优秀班主任。
后来,“共同阅读+案例反思+集中研讨+专业写作”成为团队研修新模式。每周,团队集中的一次研讨活动多是在饭桌上度过的。真正的“圆桌会议”让大家都无拘无束,经常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比如,就“如何处理好现实成绩与读书上网学习的关系问题”这一议题,秦望和王晓琳能够争论一两个小时,相互之间说服不了对方的时候,搁置争议,回去继续研究。这种和而不同,没有绝对中心的团队研讨,在其他研修团队中是很少见到的。“讲真话、做实事”,刘强是这样看待研讨活动的。正是落实了团队合作研究的结果,年轻团队成员所带班级成绩也稳步提高。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成绩”是一个无可回避也无须回避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让更多的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指标。因此,建设一个成绩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成为团队毫不动摇的基础目标。在“8+1”的集中研讨中,大家决定把这作为团队研修的基础,他们认识到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个人班级管理的短板,抓好每个成员的班级成绩,“8+1”团队才拥有成长的土壤。
秦望认为班级管理的研究和班主任的成长绝对离不开自己的班级,离不开对学生每天在校生活的深度参与,因此他通过“四课”来规划自己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研究,这就是“做功课”。
秦望提出长期坚持行动研究并进而创新产生新思想提炼为新价值才叫“做功课”,偶尔为之只能叫“做事”。他的“四课”都是围绕学生完成的。日课10项:和学生一起跑操、每天阅读三小时、共写班级日记、和学生一起写寄语、和学生一起唱歌、和学生一起宣誓、学科教学德育化、营造温馨的“家”、共同品读美文、每天写千字文;周课5项:周记、班会、家校联系、资源管理、团队研修;月课3项:共读一书、活动策划、民主评议;年课2项:课题研究、旅游开会,合计20项修炼。2008年制定团队“行动纲要”时被确定为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准则。
2007年9月23日,秦望邀请天津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来济源一中讲学。从此,“8+1”团队在张老师指导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张老师经常把自己的专著送给他们学习,张老师对他们的引领不仅体现在专业成长之上,更多在人格的感召上。张万祥老师从秦望的帖子里读出了孤傲与偏执,一次他回复道:“秦望在工作中有时显得‘嚣张’了些,如果能够收敛一下,会更好。你很有才气,很有思想,很有干劲,但以后妨碍你进步的,很可能就是你自己的弱点。”张老师以长者的睿智直言不讳地点出了他的问题,秦望至今提起仍心怀感激。
万玮、陈晓华等专家名师也一一应邀来济源一中讲学,团队得到国内众多专家的高度关注。 从名师的身上汲取了力量,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团队成员开始了疯狂的教育之旅。团队成员刘强、秦望、杨兵、王晓琳等有十篇作品被收入“大夏书系”、“万千教育”《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途径》、《魅力班会课》、《打造魅力班会课》、《班主任其实好当》等教育专著。秦望在《班主任之友》等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四课”成就幸福班主任》、《四个理念打造卓越班集体》被多家杂志转载,2010年杨兵出版了个人专著《魅力班会是怎样练成的》。
2008年10月,《教育时报》“本土班主任专业发展论坛”在济源召开,共有14位班主任在会上发言,“8+1”团队三人发言,引起了与会专家、记者的关注。2009年《教育时报·管理周刊》7月11日首版以《从“三人行”到“8+1”——解读一个班主任研修团队的成长轨迹》为标题整版报道了这个团队。
同时,秦望为了推动济源一中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把“8+1”团队的研修模式向全校推广,并亲自主持2008级一个小组的研讨,积累了丰富的研修经验。班主任研修逐渐得到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的认可。
2008年11月,秦望被评为河南省“十佳”班主任。杨兵被评为济源市优秀班主任。
团队成员的成长也得到了范亚平校长的全力支持。2008年在郑州市召开“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范校长组织团队所有成员参加此次会议。
全国第十七届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上专家和实验校展示的实验成果《班级管理操作系统研究》,使团队成员大开眼界。唐云增老师以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为“母本”,总结出了李老师班级教育的八个操作要素,看到唐老师的《李镇西班级教育操作系统图》,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才是专业学习和研究。他们认识到团队对李老师的著作理解得远远不够,这又进一步助推了他们重读李老师的著作,重新学习李镇西;还有实验校老师个性化的操作系统带给团队成员新的带班思路。
随后,团队自费去焦作参加新教育阶段性培训会议。
团队成员一起参加会议,会议使他们远离教学一线,静心思考日常教育教学。团队成员的研究方向,团队的《行动纲领》在会议期间研讨确定下来;高层次的会议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的教育思想,涤荡了日常僵化的应试教育带来的困扰。
2009年,在秦望和王晓琳的影响下,济源市组团去江苏海门参加新教育年会,“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成为团队成员的共同心愿,常丽华老师的“在农历的天空下”古典诗词之旅课程深深触动了他们,他们准备开发自己的课程。
王老师越来越认识到专业阅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她08年参与了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09年以一个“啃读者”的姿态开始了真正的阅读叙事和教育叙事,并成为副版主。她认为:“新教育网络师范是我的夏洛,一次次点燃心中的梦想。”2010年6月9日《教育时报》以《王晓琳:让阅读穿越生命》为题报道了王老师。王老师不敢独享,每次团队研讨都会把专业阅读的书目和感悟向团队成员介绍,就这样,专业阅读源源不断地给他们输入新的理念,激发生命的热情,成为他们教育生命中的重要经历。
目前,“8+1”的前身“教育在线三人行”成员已成为济源市首批名教师培养对象,年轻班主任班级管理进入专业轨道。2010年高考,团队成员郭海卫所带班级二本上线人数名列普通文科班第一名,刘强第三名,魏俊起名列理科第四名(济源一中是一所巨型高中,全校100多个教学班,2007级共36个教学班)并在领导的支持下进行一位班主任同时带两个班的实验。郭海卫、魏俊起同时获得“济源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8+1”成员发表文章200多篇,外出讲学100余场,在省内外引起了一定的反响。2010年4月30日《人民日报》以《创新大潮涌,扬帆正当时》为题报道了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的内涵发展之路,其中重点报道了“8+1”团队。从“三人行”到“8+1”诠释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成功路径。
从“三人行”到“8+1”,六年团队研修、群体修炼,回望当初团队制定的目标:成绩优秀+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前两个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在向第三阶段目标发展。这仅仅是表面的变化,团队成员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师职业价值的认同才是真正的收获。
六年回望,团队成员意识到团队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层化行走。没有系统研读教育理论书籍,对教育问题仍停留在总结经验的表层,与专家型班主任的理论要求不适应;二是松散化聚集。团队成员没有严格的群体修炼纪律,共读、共写、共研时断时续,这种松散状态,影响了团队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模糊化目标。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研究方向,成员各自为战;四是复制化存在。复制别人成功的经验为主,缺乏雷夫(美国年度最佳教师奖获得者,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那样独立开发课程的能力。
基于此,团队成员又开始新的探索,力图实现更加深入的,同时又各具特色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
三、“8+1”工作室
班主任团队研修模式得到了济源一中班主任的广泛认可,更多的年轻班主任申请加入“8+1”团队,希望在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上获得引领。秦望在校长的支持下在原“8+1”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8+1”工作室,从本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龄层次的班主任中吸纳新成员,随着张文庆、余维民、王向前、王磊、张少斌、王成波等成员的加盟,工作室现有成员23人。
经过近六年的探索和实践,这样一个扎根于本校,践行行动研究法的本土班主任专业化研修团队已经进入到规范化发展时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有了固定的研修场所,团队成员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之后制定了《行动契约》和《行动纲要》,并确定一个共同的研究课题——“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
他们在借鉴新教育阅读团队推荐书目及一些教育名家经验的基础上拟出了三十本必读书籍(同时链接选读70本著作)。班级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书籍作为团队成员下一个三年的共读任务,并在共读过程中使每一个成员找到自己的根本性书籍;制定了严格的团队纪律: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班主任工作手记,每周写一篇随笔(即教育故事)、每人至少订一本班主任方面的报刊杂志,每年购买有关教育类书籍不少于10本,参加共同体每周一次的集体学习(间周进行,一周分组研讨,一周“8+1”大讲堂)、完成共同体课题——“班级自主化教育管理”实验要求的任务;实行契约式管理。团队成员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课程,秦望开发了“高中生涯教育课”,王晓琳开发了“电影课程”,杨兵开发了“论语课程”。部分团队成员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魏俊起的“企业文化与班级管理”,刘强的“成功教育理论在高中的应用研究”,张少斌的“班级管理中乐教研究”等。杨兵则继续他的“德育创新研究”,计划三年内再出版一本《高中必开的三十个班会》。
秦望说:“我们力争三年内出版个人专著三本,打造团队中做得好、写得好、讲得好的‘三好’班主任10人,发展‘8+1’工作室讲师团,能承接菜单式培训任务。”
对于未来,团队公认的核心秦望老师信心百倍。他说:“我们有共同的发展目标:优异成绩+研究成果+专家型班主任。正在不断探索共同的研修模式:共同阅读+案例反思+集中研讨+专业写作。致力于打造共同的团队文化:乐于分享,善于沟通,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这一切会让我们的梦想飞起来。”
他们发出共同的人生宣言: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普通;我们都是平凡的教师,但对学生的热爱让我们不甘于平凡。行动起来,我们共同倾听专家和同伴的声音,我们共同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真谛,我们共同书写人生的幸福和美丽!
后记:通过我们的访谈得知。为了这个看起来十分宏大和高远的目标,这个团队共同开展教育实践,反思教育行为,研读教育著作,写作教育随笔。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探索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中改善教育实践,在对教育著作的研读中汲取教育思想,在对教育随笔的写作中沉淀教育智慧。
总结他们的专业成长之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体悟,他们之所以能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走得如此矫健,源自他们拥有共同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热爱学生,愿意教给学生对他们一生有用的知识。
(栏目编辑 刘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