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嬗变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雪白雪白,经打磨抛光,确有晶莹之美。米粒有如婴幼儿的乳牙,匀称好看,闻而有香,捧在手心,有如童话王国里的小人儿,粒粒起舞,美若天使。
  小时候关于米的记忆,委实不怎么美,贯穿了我营养不良的童年。自己家种的谷自己去打成米,简易的打米机,米粒参差,粗细不均,糠粉包裹,灰头粉脸。一担谷进去,变成大米、碎米、米糠出来,风车摇过之后,米中还有零星漏网的谷,细看,也有小颗粒的稗子混杂其中。米糠也是要干干净净扫回家的,那是喂猪的好饲料呢。
  农家的米缸也是一张晴雨表,很少有满的时候,倒是常有见底的尴尬。米缸里有一把木制的升子,分成不同量的三格,每格多少比称出来的还准,十分方便。农家之间互相借米是常态,但“借”字是不可以轻易说出口的,而是用另外一个词:移米。现在想来,这个“移”字用得妙。米也可以移动,从东家到西家,就像串亲戚。贫困的年代,移米一词也带给人些许动漫的喜感。移米的事多是母亲去做,有时也交代儿女们去落实。手里拿个脸盆或是一个布袋子,到母亲指定的邻居家去移米,很少有移不到的,但也有不巧的时候,人家自己的米缸也见了底,那可就只得打空轉身,再选一家去移米。移米都是用的木升子,大多时候是用手抹平了的。关系好的邻居,就用升子堆成小山,或是给了要移的斤数,再抓一握奉送。而还米,大多是要多还一点的,邻家也不核实,直接就往米缸里倒。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年困难时期”的事就不说了,我们的童年吃个半饱是常事。茴丝煮饭,上面满是黑黑的茴丝,只锅底才有一点点白饭。白米饭要优先我们兄妹,而兄妹中又要优先最小的。最难过就是冬天,学校也不分上午下午,七八点上学,不吃中饭,下午一两点再放学,那时俗称叫吃两餐,晚饭是没有的。正是爱动与长身体的时候,晚上肚子饿得咕咕叫,偏偏冬天的夜特别长,常常在梦里饿醒,枕边留下一摊涎液。
  那时很少有什么零食吃,有一点点也是土产的茴片与豌豆。倒是村里有一个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老头,偷偷地贩了一点花生与柿饼,在小孩子之中形成了一个黑市。我们从家里偷上几把米,用纸包在书包里,以物换物,米就变成了花生与柿饼。老头很大方,通常是把“应得”的给你,还要再加上几粒花生放你手心里,说这是送你的。这个老头姓佘,我们私下里就叫他“蛇嗲”。因为米有灰糠,常常手上、衣上、书包上留下了米糠印,怎么也拍不干净的,被父母轻易就破了案,所以“偷米不成反遭一顿打”的情形也屡见不鲜。也有的时候母亲不说穿,只说米缸里好像进了老鼠,我也装着没听见,可我的眼睛立马变成了鼠眼,再也不敢正眼看母亲。
  我读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远,中饭是从家里带去,由食堂代蒸的。饭里没什么好吃的菜,常常就一个人跑到教室后面的小山上去吃。小小年纪还要讲个假面子,不想把自己的“穷”示人。
  在平江五中读高中时,开的是桌席。八个同学一桌,一盆饭分成八等份。碰上最后一节课,老师还没宣布下课,我们的脚早已伸出了课桌外,手里拿着饭碗只等老师一声“下课”拔腿就跑,作死地冲向食堂。先到的就有饭盆划分权,也可以先分先吃。蒸的饭多是面上有一层干皱的壳皮,表面看,上面均分成了八块,可经过壳皮下的斜切深挖之后,后来的同学就是“毛多肉少”了,有的女同学就急得掉眼泪。也许是忍够了,女同学把我们告发,老师罚我们当庭示众。这次丢的人可大了,以至于后来听人说到“饭桶”一词,我身上就起鸡皮疙瘩。
  恢复高考制度后,我考上了岳阳师范,毕业后吃上了“国家粮”。终于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粮油本,每月可到粮站去买米买油。这在农村可是一种荣耀,一种特权,很让人羡慕。自己吃了公粮,所以也想门当户对,找个城镇户口的女孩谈对象。放眼学校、医院、供销社和粮站,少有的几朵花都早已有主,所以我只有把目光瞄准长乐街。起先我的准岳父还不松口,生怕我是一个民办教师,生怕我把他女儿骗去吃农村粮。吃什么饭,找什么对象,我们的恋爱与婚姻也打上了粮食的印记。当然,这好像不影响爱情。
  30 多年前,我还没有脱离过农村劳动,“双抢”是必须回去参与的。炎天暑热,弓背弯腰,丢下镰刀又上打谷机,正午烈日下,还要挑一小担谷摇晃着走在回家的路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滋味我是尝到了的。曾听一个朋友说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她女儿听他们讲过去没得饭吃,便反问:“怎么不吃面条呀?”聪明的孩子,也有被幸福冲昏头脑的时候。
  不知不觉,米也有了改变。有糠灰的不见了,不软香的早稻米也不多见了。也不知从何时起,北方来的五常稻花香、泰国的香米上了餐桌,还有什么有机米、富硒米进了碗中,还有一季稻、再生稻到了筷头舌尖,从此,我们都是吃的香米,吃的软饭。如此了,还常常挑剔是不是含铬高,是电饭煲好,还是高压锅好?或是柴火甑更好?
  米的优化,使我们过上了更有品质的生活。
其他文献
从武昌楼下来,沿着台阶右侧长满青苔的小路,经石门开、望江亭等景点,到达秀园的正门,正门斜对面便是当年吴王试剑的地方。试剑石的旁边,是明朝正德元年(公元1506 年)湖广兵备副使恽巍为纪念楚国诗人屈原而修建的望楚亭。  亭子不大,隐于青山绿水之间,占据着一个绝佳的远眺的位置,去国怀乡的诗人屈子,行吟鄂渚之时,在樊山的每一个山头,想必是走了又走,选了又选,最终才选定此处的。  从望楚亭下来,已是下午三
期刊
“他”安静地待在角落里,灰扑扑的,努力靠墙,站得笔直。“他”的油漆已经斑驳,骨架不再坚硬,琴键像牙齿一样出现松动,发出哧哧的哑声。但“他”一直站在那里,挂钟在头上嘀嘀嗒嗒地走着。  钢琴真的很老了,孩子经常会忘记了它的存在。可是,当年孩子是那么地喜爱啊,那是父亲眼神中闪闪发光的宝贝。  钢琴很重,需要四个大汉搬运,他们个个膀大腰圆、身强体壮,可是在抬着钢琴上楼时,依然大口喘着粗气,像耕地里累极了的
期刊
秋天,收获的季节,在果园里饱餐后,母亲便带着我们将玉米收回来脱粒,然而,我们开始期盼着母亲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玉米饭。  只见母亲往火坑上架一个三脚支架,放上有一个把手的圆圆的小铁锅,小铁锅因为时间用得太久而发亮,待白色的猪油慢慢化开变成暗黄色,在锅底冒着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泡泡后,母亲便左手抱着木头箍成的圆甑子,右手用银白色的锅铲从里面把苞谷饭舀出来,轻轻放在锅里。锅底下火很旺盛,颇有点煮豆燃萁的感觉。
期刊
那年小学毕业,同学送了我一张他的黑白照片。  作为交换,我也想回赠照片给他,向他打探得知,他是在初中物理刘老师那儿拍的照片,三角钱,冲洗一张加三分钱。我立即打消了赠相片的念头,不要说拿余钱出来照相,就连拖欠一学期的学费也才刚刚交完,我又怎么好意思再向母亲要钱呢?  这种渴望又失望的心情一直延续到毕业合影那天。  农村小学里最隆重的事情莫过于毕业合影了。班主任哲楠老师神秘地说:“明天我们照毕业照,大
期刊
印象里,黄荆是老家门前一棵棵不起眼的小树,绿叶繁茂,四季常青。  小时候,我们没少折腾黄荆。孩子们之间的打闹,没少折了它的枝丫,也没少让它去亲近小伙伴们的手臂、腿和屁股。每次闯祸后,大人总会随手折下一根黄荆枝条,冲着我们狂魔乱舞,打得我们鬼哭狼嚎。这样的黄荆,既是大人眼里的戒尺,也是孩子们眼里爱恨皆有的东西。古人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我们為逃避惩罚,没少毁掉门前的黄荆树,待春风再起,它又萌发出新的枝叶
期刊
那是1998 年,我刚参加工作还没多久,每个月二三百块钱的工资捉襟见肘,因此,心里就常常冒出想挣个外快的想法。  仗着自家有几亩水田,上大专时读的又是和园艺相搭的农牧专业,觉着只要肯下力气,经营个菜园啥的还算得上轻车熟路。没承想,话一出口,妻竟欣然应允。  说干就干。种植一大茬越冬黄瓜,虽然技术难度大,但管好了,一园抵几园,特来劲儿。从选址、扣棚,到育苗、管理,都学着书上说的,一样也不落下。育苗也
期刊
几天前,一位朋友发来在草地上野餐的照片,看到他那快乐的情景,一种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想起一个个关于野餐的故事,想起那快乐而难忘的时光。  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乡亲们是经常在大山里野餐的,当然,乡亲们的野餐,不像今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去大山里野餐,为了放松,为了休闲,为了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乡亲们是为了干活,为了不耽误时间。儿时大山里的野餐,虽然很简单,却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  儿
期刊
清晨,空气中飘着一层薄雾。  母亲说带着清亮雨水的枫球最得自然日月的气息,她舍不得将枫球用竹竿打下来,许是怕伤了树木的元气。她蹲在地上,欢欢喜喜地捡,欢欢喜喜地放在竹篮子里,不一会儿,篮子底便装满了。  那些黑乎乎的东西,母亲当成宝贝一般,叠在瓦罐里,再放七八只鸡蛋,加上大半罐子的水,慢慢熬煮。  通常,母亲为省柴火,就直接放在锅洞里煨,明火已经熄灭,但炽热的火星还旺着呢!一般要熬上四五个小时,蛋
期刊
女儿需要一副乒乓板,她像下命令一样干脆:“老爸,明天中午前一定要送到学校传达室,下午上课要用的。”我正在拖着地,背上都已经汗涔涔了,虽然心里想着这丫头怎么不早点说,因为次日上午我还要开会,这来回的时间会很紧。可我一转头看到她那认真背书的样子,心里不忍发作,连忙温柔地说:“知道啦,肯定按时送到。”  一早送到女儿学校门口,不少学生从我身边穿过,他们叽叽喳喳像一群快乐的鸟儿,青春的气息从每一个毛孔里钻
期刊
“大毛”是我养的一只猫的名字。  女儿在外地工作。一天,她在工作回来的路上,看见路边一只流浪小猫,觉得可怜,便带到公寓饲养,取名“甜甜”。前年春节前,她工作有变,把甜甜送回家来养。初见它满身浓密且又长又白的毛发,我索性给它改了个名字叫“大毛”。  父辈们常说:“狗不嫌家贫”,是说狗不因主人家境贫寒而失去对主人的忠诚,但说起猫来却是“没有不沾腥”的,意思是谁家的生活好它就跑去谁家。受此影响,我对猫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