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实施及高教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家共建等筹资办学的新格局。高校财务活动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财务管理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是目前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不严,资源浪费严重
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采用账实分管的原则,资产管理只记账不对账,不清查、不盘点,造成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在固定资产购置上缺乏科学性和统筹兼顾,各部门争项目争投资,攀比成风,片面追求设备小而全,造成资产重复购置,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造成极大浪费。另外,一些部门无偿占用学校房屋、教学设备等资产对处出租、培训创收,不交使用费,不计折旧,少缴利润,造成资产的隐性流失。
(二)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不严肃
高校在预算编制时普遍采用“基数+增长”的预算法来确定年度预算规模,且各部门为完成预算而盲目罗列,抱着被“砍一刀”的想法,夸大預算支出额度,使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并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资金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格局,不利于发展。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弹性较大,往往采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于没有预算的项目,只要部门打报告,就予以办理,形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状况,预算指标没有约束力,预算管理成一句空话。
(三)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实
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全凭个人能力、学术声望或技术取得的,对于经费的使用应由自己支配,学校无需过多干涉和监管。同时,学校许多科研项目与教学业务界限不清,造成了科研成本只核算实验过程中的材料费、测试费及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等直接费用,而在科研活动中使用的学校房屋、仪器设备、水电等费用则界限不清,不能明确划分并计入科研成本,科研成本核算不实,较为混乱。而财务部门认为科研经费只是一种代管经费,只要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忽视了对科研经费支出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核,从而导致科研经费滥用严重。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导致高校在面对大量复杂、多样化的经济业务时,没有相关的制度加以控制监督。学校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全,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难以对经济活动进行真实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高校普遍重视对财政性资金的控制,而忽视对创收资金、科研资金的管理,对后勤公司、校办企业所占学校资源考核不够,对举债融资的还贷能力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私设小金库、个人私分等腐败现象频发。
(五)银行贷款审核不严,财务风险剧增
高校建设的规模化,集团化,造成资金的大量缺口,而由于财政拨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有限,向银行贷款成为其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有的高校对贷款论证不充分,还贷风险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有的高校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铺摊子,上项目,盲目追求高标准,贷款规模远远超出学校的偿还能力。负债办学机制的引入,在为高校发展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有的高校迫于还贷压力不得不压缩正常的教学、办公及科研经费,缩减学术交流活动的开支,降低教职工的待遇;有的高校不得不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从而使还贷压力更加严峻,形成恶性循环,陷入财务危机。
二、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资源
高校应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该体系第一层次是校级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清产核资、资产审计,监督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处,统一办理全校资产的购置、验收登记、调拨、转让、报废等手续,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使用率,保证资产的账实相符。第三层次是各部门的专职资产管理员,负责部门所占和使用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与资产管理处核对资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
(二)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高校应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分管财务的校长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该委员会采用以零为基础的原则编制预算,一切从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建设,财务状况等方面出发,审议各项费用的内容及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并预留一定比例费用为非预见性支出作准备。同时,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严格按经费本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审核报销,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反馈,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无经费本或余额不足的不予办理。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从非预见性支出预算中列支。
(三)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加强成本核算
科研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研,更应将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对于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确保经费专款专用。高校要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与本项目无关或学校禁止的费用不得在经费中列支。建立和完善科研课题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课题的成本,特别是对占用学校资源发生的费用,应按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课题验收后,及时结题,清理账目,计算成本,编制经费决算表。
(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高校应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科学划分各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不相容职务要分离,授权和审批制度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权利和责任不重叠,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参与经济业务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防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无效率和不法行为。
(五)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设立贷款上限额度,设置预警指标,对于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贷款,及时发出预警通知,要求高校调整建设规划,停止贷款。高校应提倡节约办学,适度控制发展规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贷款额度,不可把贷款融资作为唯一方式,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力求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同时,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鼓励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总之,高校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必须正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大财务管理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办学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英.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中国市场,2011(13)
[2]张美英.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不严,资源浪费严重
高校对固定资产管理采用账实分管的原则,资产管理只记账不对账,不清查、不盘点,造成资产账实不符,家底不清。在固定资产购置上缺乏科学性和统筹兼顾,各部门争项目争投资,攀比成风,片面追求设备小而全,造成资产重复购置,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造成极大浪费。另外,一些部门无偿占用学校房屋、教学设备等资产对处出租、培训创收,不交使用费,不计折旧,少缴利润,造成资产的隐性流失。
(二)预算编制不完善,执行不严肃
高校在预算编制时普遍采用“基数+增长”的预算法来确定年度预算规模,且各部门为完成预算而盲目罗列,抱着被“砍一刀”的想法,夸大預算支出额度,使预算指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并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资金在各部门间的分配格局,不利于发展。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弹性较大,往往采用“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于没有预算的项目,只要部门打报告,就予以办理,形成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状况,预算指标没有约束力,预算管理成一句空话。
(三)科研经费管理不规范,成本核算不实
一些科研人员认为科研经费是全凭个人能力、学术声望或技术取得的,对于经费的使用应由自己支配,学校无需过多干涉和监管。同时,学校许多科研项目与教学业务界限不清,造成了科研成本只核算实验过程中的材料费、测试费及科研人员的劳务费等直接费用,而在科研活动中使用的学校房屋、仪器设备、水电等费用则界限不清,不能明确划分并计入科研成本,科研成本核算不实,较为混乱。而财务部门认为科研经费只是一种代管经费,只要进行简单的收支核算,忽视了对科研经费支出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审核,从而导致科研经费滥用严重。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导致高校在面对大量复杂、多样化的经济业务时,没有相关的制度加以控制监督。学校内部控制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全,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难以对经济活动进行真实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高校普遍重视对财政性资金的控制,而忽视对创收资金、科研资金的管理,对后勤公司、校办企业所占学校资源考核不够,对举债融资的还贷能力缺乏必要的可行性论证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私设小金库、个人私分等腐败现象频发。
(五)银行贷款审核不严,财务风险剧增
高校建设的规模化,集团化,造成资金的大量缺口,而由于财政拨款和其他融资渠道有限,向银行贷款成为其主要的融资方式。但有的高校对贷款论证不充分,还贷风险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有的高校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铺摊子,上项目,盲目追求高标准,贷款规模远远超出学校的偿还能力。负债办学机制的引入,在为高校发展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有的高校迫于还贷压力不得不压缩正常的教学、办公及科研经费,缩减学术交流活动的开支,降低教职工的待遇;有的高校不得不通过举借新债偿还旧债,从而使还贷压力更加严峻,形成恶性循环,陷入财务危机。
二、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资源
高校应建立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该体系第一层次是校级国有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清产核资、资产审计,监督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层次是国有资产管理处,统一办理全校资产的购置、验收登记、调拨、转让、报废等手续,实现各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使用率,保证资产的账实相符。第三层次是各部门的专职资产管理员,负责部门所占和使用资产的日常维护管理,定期与资产管理处核对资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
(二)加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高校应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分管财务的校长担任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委员。该委员会采用以零为基础的原则编制预算,一切从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建设,财务状况等方面出发,审议各项费用的内容及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并预留一定比例费用为非预见性支出作准备。同时,财务部门根据预算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严格按经费本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审核报销,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反馈,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无经费本或余额不足的不予办理。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从非预见性支出预算中列支。
(三)提高科研经费管理认识,加强成本核算
科研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研,更应将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对于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确保经费专款专用。高校要严格控制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与本项目无关或学校禁止的费用不得在经费中列支。建立和完善科研课题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课题的成本,特别是对占用学校资源发生的费用,应按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摊。课题验收后,及时结题,清理账目,计算成本,编制经费决算表。
(四)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执行力度
高校应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科学划分各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不相容职务要分离,授权和审批制度要建立并严格执行,权利和责任不重叠,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参与经济业务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防止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无效率和不法行为。
(五)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设立贷款上限额度,设置预警指标,对于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贷款,及时发出预警通知,要求高校调整建设规划,停止贷款。高校应提倡节约办学,适度控制发展规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贷款额度,不可把贷款融资作为唯一方式,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力求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同时,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增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鼓励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
总之,高校财务管理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作用显而易见。我们必须正视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大财务管理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办学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英.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中国市场,2011(13)
[2]张美英.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