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学科中,存在大量与“生命教育”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个理性的角度理解“生命”,也能够从感知的思维去感悟“生命”。因此,化学学科在生命教育上,具有素材优势。但是,当下化学课堂对生命教育的渗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研究为主体,提出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办法与路径,以实现化学学科生命教育的落实与推进,提高初中生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命教育;渗透路径;教学办法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内容,其着眼点不仅仅在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更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化学学科是与生命紧密相关的学科之一,其中大量的学习内容更是与生命教育相关。因此,重视化学学科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生命、认知生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够从中明确个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基于此,本文从四方面提出初中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办法与路径,即从化学教材中开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利用体验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等,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挖掘化学教材内容,把握生命教育的契机
化学是人类生命研究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与人类的生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例如,教材中所提及的有机物、无机物、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生命的体现,通过这些内容开展生命教育。从当下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可见,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停留在单一化的讲解上,并没有将此物质联系到生命教育之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由此可见,化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关注化学教材内容、挖掘化学教材内容,让化学与生命真正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初中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其中介绍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三个主要物质,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对你的生活重要吗?”,从这个问题引申到“生命的物质”上,让学生感知生命存在是需要多个物质的帮助。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教具,向学生展示这些物质的变化为生命带来的变化。例如空气的污染、水污染等等,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生命也会受到威胁等,从而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对自我生命、生存的重要。最后,再从环境入手,让学生感知到空气、水这些物质,都是大自然所赠与,都是大自然内的万千生命所共同拥有与建设的,如茂盛的树木会为我们制造纯净的空气,让学生深刻理解与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内的万千生灵,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获得一种与自然、与生命相关的人文情怀。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由浅显的内容逐步引导深入其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对生命有了深刻且具体化的理解,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从教材中挖掘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引发学生思考,这是生命教育渗透的第一步。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个置于课堂上、教材中、文字内的理论内容,它是存在于生活之中,需要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发现与生命相关的问题,从生活的角度认知生命、理解生命。当下教师在讲解化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时,常常都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例如化学课堂中提及如何制造氧气,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制氧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何制氧,但是却没有就生命教育的内容继续深入,导致学生只是知道制氧的方法,但是却无法再深入其中,理解所制造的氧气与生命的关联所在。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需要从教材中吸取生命教育的内容,还要从教材出发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生命教育的整体质量。例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制取氧气后,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首先,“氧气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哪里?”;第二个问题,“制成的氧气,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最后一个问题,“你还能发现什么东西,它对生命的价值如同氧气对生命重要?”。围绕三个问题,从制取氧气的点出发,引发思考氧气对生命的重要、其他物質对生命的重要,让学生审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三、合理利用体验学习,强化生命教育的渗透
体验学习,可以简单理解为实践学习,即通过个人的生活实践、课堂上的化学实验,获得对知识具体化、深刻化记忆与理解。化学课堂中,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处于生命教育中某一个特殊的场景之内,感知生命、理解生命,从而强化了生命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生命教育是一种偏向于感性理解的内容,通过直接的体验学习可以让学生最为真切地感知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实现从被动地吸收生命教育的内容转变到主动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层面上,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从化学实验的活动方式入手,让学生在动手之中思考生命存在的形式、内容等等,再引入到特定情境的体验思考之中,完成对生命的深度理解。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时,学生会对燃料、燃烧反应作相对全面的学习,明白两者的概念与特性所在。教师在此章节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时,则可以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社区防火的环境,让学生根据燃料的特性排查社区内危险的可燃物,同时理解与表达自我对社区防火的重要与必要的认识。如此一来,学生一方面能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也能够通过对防火的了解,认识到“火”对生命的巨大威胁,遏制这种危害生命的事情发生。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升华生命教育的情感
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整体质量的提升。化学课堂中部分内容是相对抽象的,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沉闷,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因此,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充分关注知识点内容,并就其知识点的特征所在创新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才能够保持热烈的课堂氛围,升华生命教育的情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因为其教材中大量内容都是与生活相关的,但是与初中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直观的、具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多媒体教具。一方面,多媒体教具能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需求,另一方面,多媒体能够将知识点通过实物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降低了理解难度,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影片内容,例如《人与化学》、《材料的奥秘》等科普知识片,向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化学内容,开拓整体眼界。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影片之中感知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感受生命的美丽,引发学生对生命内涵的再认识。
化学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需要从教材、实验体验、生活实际、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还包括多个方面、多个内容上的深入与创新,才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的课题很大、生命教育的过程很长,它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其中、思考其中,用最真诚的态度面对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够让自己、让学生成为对生命满怀热爱的人,让仅有一次的生命绽放最美的烟火。
【参考文献】
[1]李济生.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8(22):67- 68
[2]李金刚.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8(05):47- 48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江苏泰州225326)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命教育;渗透路径;教学办法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内容,其着眼点不仅仅在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更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化学学科是与生命紧密相关的学科之一,其中大量的学习内容更是与生命教育相关。因此,重视化学学科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生命、认知生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够从中明确个人的生命价值所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基于此,本文从四方面提出初中化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办法与路径,即从化学教材中开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利用体验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等,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挖掘化学教材内容,把握生命教育的契机
化学是人类生命研究的重要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与人类的生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例如,教材中所提及的有机物、无机物、空气、氧气、水、二氧化碳等等,都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是生命的体现,通过这些内容开展生命教育。从当下化学教学的实践中可见,大部分教师都只是停留在单一化的讲解上,并没有将此物质联系到生命教育之中,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关注。由此可见,化学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关注化学教材内容、挖掘化学教材内容,让化学与生命真正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初中化学《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其中介绍了氧气、二氧化碳、水等三个主要物质,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对你的生活重要吗?”,从这个问题引申到“生命的物质”上,让学生感知生命存在是需要多个物质的帮助。然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教具,向学生展示这些物质的变化为生命带来的变化。例如空气的污染、水污染等等,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生命也会受到威胁等,从而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对自我生命、生存的重要。最后,再从环境入手,让学生感知到空气、水这些物质,都是大自然所赠与,都是大自然内的万千生命所共同拥有与建设的,如茂盛的树木会为我们制造纯净的空气,让学生深刻理解与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内的万千生灵,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获得一种与自然、与生命相关的人文情怀。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教师需要深刻理解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由浅显的内容逐步引导深入其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对生命有了深刻且具体化的理解,从而实现生命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从教材中挖掘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引发学生思考,这是生命教育渗透的第一步。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个置于课堂上、教材中、文字内的理论内容,它是存在于生活之中,需要学生通过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发现与生命相关的问题,从生活的角度认知生命、理解生命。当下教师在讲解化学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时,常常都会出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例如化学课堂中提及如何制造氧气,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制氧的过程,也会让学生动手实践如何制氧,但是却没有就生命教育的内容继续深入,导致学生只是知道制氧的方法,但是却无法再深入其中,理解所制造的氧气与生命的关联所在。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需要从教材中吸取生命教育的内容,还要从教材出发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生命教育的整体质量。例如在《氧气的制取实验》中,教师让学生自主制取氧气后,留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首先,“氧气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哪里?”;第二个问题,“制成的氧气,可以用在什么地方?”;最后一个问题,“你还能发现什么东西,它对生命的价值如同氧气对生命重要?”。围绕三个问题,从制取氧气的点出发,引发思考氧气对生命的重要、其他物質对生命的重要,让学生审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之情。
三、合理利用体验学习,强化生命教育的渗透
体验学习,可以简单理解为实践学习,即通过个人的生活实践、课堂上的化学实验,获得对知识具体化、深刻化记忆与理解。化学课堂中,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处于生命教育中某一个特殊的场景之内,感知生命、理解生命,从而强化了生命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生命教育是一种偏向于感性理解的内容,通过直接的体验学习可以让学生最为真切地感知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熏陶,实现从被动地吸收生命教育的内容转变到主动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的层面上,形成优秀的人格品质。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从化学实验的活动方式入手,让学生在动手之中思考生命存在的形式、内容等等,再引入到特定情境的体验思考之中,完成对生命的深度理解。例如在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时,学生会对燃料、燃烧反应作相对全面的学习,明白两者的概念与特性所在。教师在此章节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时,则可以采用体验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社区防火的环境,让学生根据燃料的特性排查社区内危险的可燃物,同时理解与表达自我对社区防火的重要与必要的认识。如此一来,学生一方面能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也能够通过对防火的了解,认识到“火”对生命的巨大威胁,遏制这种危害生命的事情发生。
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升华生命教育的情感
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整体质量的提升。化学课堂中部分内容是相对抽象的,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沉闷,则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效果,也会直接影响后续的对生命的深层次思考。因此,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上,教师应该充分关注知识点内容,并就其知识点的特征所在创新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才能够保持热烈的课堂氛围,升华生命教育的情感,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第九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中,因为其教材中大量内容都是与生活相关的,但是与初中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直观的、具体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多媒体教具。一方面,多媒体教具能够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需求,另一方面,多媒体能够将知识点通过实物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降低了理解难度,是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影片内容,例如《人与化学》、《材料的奥秘》等科普知识片,向学生展示更为丰富的化学内容,开拓整体眼界。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影片之中感知化学对生活的影响,感受生命的美丽,引发学生对生命内涵的再认识。
化学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不仅仅是需要从教材、实验体验、生活实际、教学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入手,还包括多个方面、多个内容上的深入与创新,才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力量、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的课题很大、生命教育的过程很长,它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其中、思考其中,用最真诚的态度面对生命、尊重生命,才能够让自己、让学生成为对生命满怀热爱的人,让仅有一次的生命绽放最美的烟火。
【参考文献】
[1]李济生.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8(22):67- 68
[2]李金刚.初中化学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初探[J].学周刊,2018(05):47- 48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中学,江苏泰州2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