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k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创新思维是不局限于既定模式和传统观念,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并富于想象。创新思维是学习中最可贵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核心。
  【关键词】新课程;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生物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据此,创新思维是不局限于既定模式和传统观念,迅速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并富于想象。创新思维是学习中最可贵的思维,它是创造力的核心。而创新思维能力又被创新思维品质所制约。因此,本文从思维品质的五个方面浅谈教学中运用外部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体会。
  1.在不断质疑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指能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情绪和偏爱的影响。不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而是独立思考,善于发问。疑是创新的基础,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科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质疑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遵循多思促多疑,多疑促多问,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采用各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教学中还可结合热点问题,如“克隆羊”的出现就是英国的威尔穆特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对“动物细胞没有全能性”这一“经典”理论产生了怀疑。再如在学习完蒸腾作用的基本原理后,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但高大树木顶端所需的水分是怎么来得?为什么植物在高温炎热的夏天不易被晒死?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互相启发,破疑解难。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质疑问难中,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2.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思维,是指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即能根据所发现的新事实,及时修改自己的想法。这种灵活不是无原则的见风使舵,而是一种变通,多方面高智慧的活动。常表现为由此及彼,善于迁移,随机应变。如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多题一解的思维训练,显示了创新思维的灵活性,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正是因为创新思维的灵活性,才出现了“无土栽培”、“单克隆抗体”等新型生物技术。
  生物学实验以它的实践性、生动性、直观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改善实验、设计试验是为学生提供变式,培养学生灵活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或类似的实验知识和技能,加以改造,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在“水分代谢”一节时将“渗透作用与水分的流动”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且让学生根据这一实验,自行设计实验,如果实验室有二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的蔗糖和40%的蔗糖),你能否利用给予的实验材料鉴别?学生小组讨论,相互配合,课堂气氛掀起了高潮。教师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应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切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例如,在讲“水分和无机盐代谢”时,可以这样设问:给幼苗施肥过多会发生什么样的生理变化?移栽作物时为什么常常要修剪叶子并要遮荫?也可这样设问:幼苗生长期间能否给其施加浓肥?如果在烈日下移栽一棵未做任何修剪的植物,结果会怎样?对同一问题采取变换角度的方法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思维。
  3.学科渗透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广阔性思维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示事物的联系,全面地思考问题。具有广阔性思维品质的学生,在学习中,能进行周密地思考,善于进行分析与综合,既考虑整体,又考虑部分。因此,广阔性思维是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的思维品质。广阔性思维是以丰富的知识为依据,来源于文理渗透和学科之间杂交的优势。教师要善于从众多学科的智慧花丛中撷取精化,在与其它学科的摩擦中获取智慧的火花,教学中注意有效地类比、整合。
  生物学与物理学和化学的关系极度为密切。此外,生物学与地质学和天文学、数学、信息科学等也有密切联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繁荣。教师在教学中可尽量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观察或实验,让学生获得生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其他知识的融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引导学生用物理学中的流体力学的压强解释血压的生成及影响因素,用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解释眼球的折光成像。同样,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高度有序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知识解释的。引导学生用酶学知识阐述细胞代谢的特征,用ADP相互转化的反应机制解释生命活动的能源供应。
  为了学生有目的地去探求新知识,教师可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物理、化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通过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广阔思维品质。
  4.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思维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深刻思维的人善于钻研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从别人不以为然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并作出正确的预测。
  学生思维的表现往往较为肤浅,缺乏深度,对一些内容不求甚解,轻易放过,其实并未真正领悟其真谛。思维的深刻性是通过深入地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只有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维活动,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为此教师应该提出恰当的问题,步步设问,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例如,在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首先提问:秋天来临时,植物会采取哪些自我保护措施?然后进一步设问:植物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它是怎么发生的?这种生理变化对植物有什么意义?等等。这样的提问,对“蒸腾作用”的发生、作用、意义,以及相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事物的前因后果、表象及本质就可以一步步理清,不仅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掌握,更有助于学生深刻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步步设问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的深刻思维。
  5.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敏捷性思维是指思维活动迅速正确,能当机立断。这种思维品质对于某些创造性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思维的敏捷性与轻率迥然不同,它不仅要求思维速度快,而且要求思维的正确性高。思维敏捷性强的学生能迅速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对事实材料迅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活动,果断地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因而能迅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敏捷性思维是思维其他品质发展的结果,也是所有优良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共享,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精神,还可通过合作学习中的“案例讨论法”、“辩论赛”、“分组竞赛课”等形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首先,教师确立一个生物专题,让学生借助各种教育资源、各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锐感受能力,独到的见解。结合一些热点问题,分组展开调查比如“酸雨”、“常州地区空气质量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撰写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运用“辩论赛”、“分组竞赛”等活动形式,讨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见解,寻求不同的解决途径。当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编制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必答题、抢答题,训练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越来越科学,充分采掘创新教育素材,多侧面、全方位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每一位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课程改革:回顾与前瞻》[M].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编,2004
  [2] 《面对新课改教师该补什么课》[N].中国教育报2004、8
  [3] 《新课改下教与学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4、10
  收稿日期:2011-12-29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教师始终把自己定位于教书者,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教给学生,即“教教材”,过于注重知识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完整性,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理解得都很简单。新课程实施以来,化学学科出现了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三种不同版本,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发展目标设置的,教材的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显然应该把教材理解为是一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在小学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多媒体;运用;科学实验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步入课堂,给小学科学实验课带来了新的发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
期刊
【摘 要】合作性学习是相对个别学习提出的,它也是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本文就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试图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合作;化学实验教学;学习模式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实验的探究功能及其教育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创新设计的课程和教科书中,探
期刊
【摘 要】《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科学课学习中,实验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科学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
期刊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之一。传统的英语阅读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目前,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合作学习适宜于英语阅读教学,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合作学习     英语阅读是培养获取信息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是
期刊
【摘 要】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对太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影子。一个人能够换个角度看消极事情,他就会永远沐浴阳光,做一名阳光、快乐、自信、健康、有追求的老师吧。“人生是一项自己做的工程”,保持良好的心态,竭尽全力去做好它,不彷徨犹豫,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幸福的人生就在大家的手中!  【关键词】好心态;成就;幸福;阳光灿烂;智慧;闪电     一个人面对太阳,眼中就是阳光灿烂;如果背
期刊
【摘 要】写作能力是各种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不提高或提高的幅度小,语文教学就很难说是成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一直困惑着所有的学生和老师,但有一点我觉得还很有必要突出出来,那就是指导学生认识写作活动的实质,遵循写作能力形成的规律来指导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能力培养     1.探求写作之源,加强对学生的生活指导  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具体帮助学生解决“没啥
期刊
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要其掌握实际运用韵文的能力,教师必须在如何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能上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目标上对学生施以灵活的教法,课堂教学才能综合、全面、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我认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观念的培养  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合作的建构过程,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之中,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学生不积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初中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猜想、交流、实践和反思等活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发展猜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让学生在体会数学知识作用的同时,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关键词】初
期刊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提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师爱都曾作过深刻的阐述。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