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中学习数学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幼儿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它首先要求幼儿尝试在面对不同的现象(包括数学的和非数学的)时,“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初步具备一种数学的眼光,能够识别存在于数学现象或日常的、非数学的现象与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关系,并将他们提出来,然后才是应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幼儿习惯面对一个确定的问题,思考解题方法,即提出问题是教材和教师的任务,解题才是幼儿的任务,针对这一误区,《标准》可谓开了先河。因此,我们应该更多的向幼儿提供观察、思考和猜测的机会,重视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下面就如何在幼儿“问”中学习数学,提出笔者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幼儿敢于提问
  要使幼儿敢于发问,首先老师应该不管在课堂上还是课下都要努力创设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经常对幼儿微笑,经常摸孩子的头,说几句赞扬的话;对幼儿每天的不断进步给予鼓励表扬;经常和孩子做游戏,打闹在一起,不仅做幼儿的老师,还要做幼儿的朋友,从而拉近与幼儿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距离,让幼儿敢于亲近教师。
  其次,要允许幼儿“出错”。这是幼儿敢于提问的前提条件。幼儿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并且常常看到什么问什么,想到什么问什么,当幼儿提出的问题与学习内容不符时,教师应该首先肯定他提问的勇气,然后再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引导他一步步的说出问题。不能对幼儿的提问不予回答,或者以反击,这样,幼儿就会敢于提问。这是幼儿发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二、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学会提问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基于幼儿经常在数学教学中,提出毫无意义的问题,教师应该交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幼儿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会提问,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幼儿的发问精神。
  1.注重“言传身教”,培养问题意识。儿童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提问也是如此。如果老师善于提出认知水平高的问题,幼儿也会以老师为榜样,提出的问题质量也较高,因此,老师要做好提问的言传身教,不仅要鼓励幼儿提问题,还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提问,为幼儿的提问做出示范。长此以往,在教师的熏陶下,幼儿潜移默化,所提出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关注学习过程,培养问题意识。学习过程是一个探索、思考的过程。幼儿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展示幼儿聪明才智、独特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是暴露幼儿各种疑问、困难和矛盾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实际加以有效地引导、点拨,培养幼儿的发问精神。
  3.关注个别差异,培养问题意识。
  每个幼儿都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性,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步骤、节奏和特点,作为教育者,应该考虑不同幼儿的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统一要求,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应分析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困难,给予不同的指导。慢慢激发幼儿的发问精神。
  三、创设问题情境,诱发问题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该“从问题情境出发”。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幼儿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技能和谐发展,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实际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幼儿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这一点在 “内容标准”中有多处体现。
  1.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现实生活是幼儿教学概念的源泉,幼儿的数学知识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幼儿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幼儿每天接触的各种事物都会和数、量、形有关。例如:你几岁了、一个星期有几天、你身高是多少等等;总之,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数学问题来解决,都可以变成幼儿学习数学的机会,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可让幼儿在娃娃家中做商店买卖的游戏;也可以让幼儿找生活中哪些物品是什么形状等等。
  2.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更是学习的动机。儿童都喜欢童话、寓言故事等,老师可以把问题融入这样的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中,培养发问精神。例如:在学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让幼儿观察数学图,通过大小,颜色等的比较对问题进行探索,也可以把数学知识变成儿歌、手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学习数学。
  3.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就需要。而且每个幼儿都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幼儿在这样的情境中获得成功,满足成就动机的需要,从而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明显地效果。它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坚持,循序渐进,不断总结经验,最大限度的为幼儿创设适宜培养问题意识的学习境,促进幼儿发问精神的形成和不断提高。
  (河北省饶阳县里满乡北韩村小学)
其他文献
我国清代的王清伍曾不顾封建礼教对人体解剖的反对,多次到因疾病暴死者的乱葬墓地和刑场去观察人体的内脏结构,积累了42年的经验,根据实际的观察研究结果,编著成《医林改错》一书,对祖国的医学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发现青霉素…...唯一的功劳是没有忽略观察。”今天,小学生要学好自然课,也必须重视并学会观察。而小学自然教学中,观察实验课占各种课型总量的75%以上
期刊
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必将淘汰旧的理念,旧的制度。无论是哪个层面,哪个领域的观念都必须随之而改变。教育,作为新时代最前沿、最敏感的话题,一直走在改革的路途上。在教育理论百花齐放的今天,如何能探索出最能解决课堂教育漏洞的公式的化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线教师冥思苦想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我们总在学习,我们也知道到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
期刊
现代教育倡导创新教育,而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很迫切的工作。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及自身工作经验,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创新教育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创新观念的确立要靠教师,创造能力的形成关键是教师。但是,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怎样发挥这个主导作用呢? 我认为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首先要完善本身素质,丰富教
期刊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常会考察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只是对主句内容,或先行词的补充、解释或附加说明。主句与先行词或从句之间一般用逗号分开,常常单独翻译。没有它,主句意思仍然完整。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有as,which,who, whom,whose等,作定语从句的主语、宾语、表语及定语。关系副词有when,where等,作定语从句的状语。  一、as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时,可以
期刊
摘 要: 高中班主任要提高工作德育实效性,一定要勤于探索,注意强化隐性教育,弱化空洞的说教;增强德育方法的直观性和感染性,构建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德育格局。  关键词: 高中 班主任工作 德育实效性 增强  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确立的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方法,科学的教育观、教育目标必须通过适当的方法才能得以实现。现在,德育方法已成为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我就如何增强德
期刊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普法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女博生,由于家庭贫困有很强的自卑心理。在自己非常需要钱最无助的时候,不好意思告诉同学和老师在无奈之下偷了别人的钱触犯了法律多么可惜的一个好苗子呀。  在儿童时期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对他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不仅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儿将来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进行了分析、阐述。 
期刊
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低效教学的现象,表现在教师辛劳,学生疲倦、求知欲望不强、学习的效果也得不到保证。  因此,要求我们教师要从自身出发,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思考,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有效地组织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谈几点看法。  一、认真做好教学设
期刊
“李庆,这次期末考试,你语文考了70分耶!祝贺你!”这是期末考试后我碰到李庆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出乎我的意料,班上有几个同学仅有60多分,他却高水平地考了70分。他们二组的另五位同学也欢欣鼓舞,因为他们6个同学都考出了满意的成绩。  “李庆同学是我最佩服的学生!”这是期末考试总结会上我对李庆的评价。许多同学向李庆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李庆为什么值得我佩服呢?能用“佩服”这个词吗?  李庆进入初中以来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其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 数学课堂 作用  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
期刊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能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