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社会秩序下人主体性的丧失——关于《1Q84》与《看上去很美》的对比分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_b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Q84》是村上春树致敬奥威尔《1984》所写的作品。由“老大哥”推衍至“小小人”隐喻着社会权力的极端持有者,人的自然发展欲望总是受到各种“体制性”的规训,人的主体性逐步丧失。无独有偶,电影作品《看上去很美》则是以“小人物”方枪枪的视角切入,通过叙述其与学校教育秩序的归顺与反抗,表现社会权力、规则对个体的操控与压制。两部作品分别从宏观到微观,探讨社会极权背景下现代人面临主体困境如何探寻突围之路,本文将从两部不同文艺形式的作品出发,探寻在不同民族与国家的社会“秩序”下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在体制禁锢、个体反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与相异。 “1Q84” is a tribute to Haruki Murakami’s tribute to Orwell’s 1984 book. From “eldest brother” to “little man” metaphor of the extreme holders of social power, people’s natural development desire is always subject to a variety of “institutional” discipline, the main body Gradual loss of sex. Coincidentally, the film works “Looks Beautiful” is based on the “little man ” side guns and guns into the perspective, by describing its order and resistance with the school education order,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power, the rules of individual manipulation and suppression. From the macroscopic to the microcosmic, the two works discuss how the modern people are facing the dilemma of the main body in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totalitarianism. This article will proceed from the works of two different literary and artistic forms to explore the social order in different nations and countries. Under the modern state of existence, as well as in the system of imprisonment, individual rebell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imilar and dissimilarities.
其他文献
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深刻表达了媒介文化及其深层表达的关系,通过这一理论应用于电影艺术中,并对陈凯歌导演作品进行分析,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具象”与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利用无创性影像学方法—磁共振成像(MRI),建立健康成年人骶管硬膜外脂肪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基础及影像依据.结论:1、MRI是观察硬膜外
摘 要:电影进入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在這一百年多年的形成与发展中,电影的类型与制作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众多的电影题材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对于在电影中关于爱情的表现方法也是不同的,一般电影都会将人物爱情放置到特定的事件中下,大多数的结局都是圆满的,将美好的爱情拍摄成喜中带悲的色彩,还是很考验导演的功底的。该论文以尹力导演作品为出发点,影片中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家国情怀的悲舍做进一步分析,试图解析导
目的:本研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技术半定量检测卵巢癌组织中P185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三者表
目的:观察切皮前手术切口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择9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体重40~80kg,行择期全麻下腰椎间
摘 要:2017年5月5日在中国上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中所涉及的关于女性的话题引起了热议,本文结合当下印度社会女性的生存现状提出自己对电影的看法,并在本文的最后提出对于女性主义的思考。  关键词:《摔跤吧!爸爸》;女性意识  作者简介:武颖(1997-),女,山西原平人,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14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天边外》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成名作,讲述了主人公一生悲剧的命运,而梦想则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剧中情节,探究暗藏的“梦想”主体,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天边外》主题的了解。  关键词:悲剧;梦想;主题  作者简介:张竞丹(1993-),女,汉族,吉林通化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 要:哈贝马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公共领域这一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详细的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形成与发展。哈贝马斯用交往行为这一理论对社会交往进行理解,提出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进行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无数私人领域的集合,是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并非两种对立领域的中间地带,而是两种范畴的交集。  关键词: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交往行为  作者简
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豆外源DNA导入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于1993年9月6日通过省级鉴定。鉴定会由我国著名大豆遗传育
摘 要:作为整个西方后现代思想历程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鲍德里亚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其消费理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深层次解读。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早期消费思想的梳理和研究,探讨整个消费社会理论在其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其思想转变的轨迹。  关键词: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思想转折  作者简介:孙忠良(1990.10-),男,汉,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