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只要朝美建交,朝愿销毁所有中远程导弹等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dew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正日:只要朝美建交,朝愿销毁所有中远程导弹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在6月17日与韩国总统卢武铉的特使、统一部长官郑东泳会晤中,给了韩国一份厚礼。郑东泳20日在汉城说,金正日在会见他时表示,只要朝美建立外交关系,成为朝鲜的友好国,朝鲜愿意销毁所有中远程导弹。但金正日也希望美国对朝政策保持明确和一致。此前18日,《韩国时报》以《意外会谈使得朝鲜问题有望取得突破》为题报道,金正日在会见郑东泳时表示:“如果美国确实尊重朝鲜、把朝鲜作为一个(谈判)伙伴,朝鲜可以重返六方会谈,时间最早可在今年7月。”文章还披露,金正日当时还对布什表示出了“少有的称赞”。他告诉郑东泳,普京曾对他说过,“布什这人很好打交道”,而他也觉得“没有理由对布什抱有恶感”。他甚至向郑东泳提出,是否应该用“阁下”来代替“美国总统”这一称谓。朝鲜领导人传达的善意并未立即得到华盛顿方面的“热烈”回应。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雷利当天就这一表态强调,美国希望六方会谈在没有先决条件的情况下恢复。但20日美国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希尔在访问韩国时说,美国希望六方会谈能在7月份恢复举行,并且愿与朝鲜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气氛中开展对话。希尔说:“郑东泳和金正日的对话是为重启六方会谈而进行的非常值得肯定的重要一步。”
  
  四国“入常”屡遭“不测”
  
  “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和巴西)在强大的反对声中于6月8日被迫“退让”,提出一份扩大安理会的新草案,宣称他们如果当选新常任理事国,将放弃否决权15年。但6月16日美国拒绝了这个提议。美国表示,它只支持增加两个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包括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并且反对给予新增的常任理事国否决权。对此,日本首相小泉17日表示“不接受”。此前13日,由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国组成的“团结谋共识”运动在联合国总部提出了一份对抗“四国联盟”提出的安理会改革框架决议草案的文件。这份对抗文件认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应该增加地区的代表性,建议将非常任理事国扩大到20个国家,并按照地区分配名额,具体为非洲6个、亚洲5个、南美4个、西欧及其他地区3个、东欧2个。可以解除非常任理事国不能连任的现有规定,可以使希望有常任议席的国家争取连任。据悉,这份对抗文件不仅在联合国总部发放,而且还要把它作为反对“四国联盟”的材料发放到世界各国。
  
  一步跨越30年,越南总理潘文凯访美
  
  今年是越战结束30周年、美越建交10周年,美越两国政府间的交往也达到高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6月19日至25日越南总理潘文凯对美国的访问,这是30年来越南总理对美国的首次访问。有专家认为,越南是东南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明年又将主办APEC会议,潘文凯访美就是希望能争取美国对越南加入WTO的支持;加强与美在军事与情报方面的合作也是他此行的一个重点。近来,美越军事交流也渐趋活跃。今年3~4月间,美国导弹护卫舰“加里”号访问胡志明市西贡港。这是近一年半来美国军舰第三次造访越南。
  
  四处奔忙,小泉哀悼二战阵亡军队
  
  今年是二战胜利6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举行纪念活动。然而,不协调的是,作为发动战争的“加害国”的日本,却在此时为日本的二战阵亡军人举办各种哀悼活动!继上月底刚参加了千岛渊日本无名士兵冢的纪念活动之后,小泉又于6月17日飞往位于太平洋中的硫磺岛,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悼念二战死亡日本军人的活动。他是二战结束以来首位前往该岛参加祭拜活动的日本首相。据报道,他还将于6月23日前往冲绳岛参加另一场哀悼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小泉前往硫磺岛等地参加悼念活动与日本国内外对他参拜靖国神社一事的批评有关。小泉上台后频频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了中韩等邻國的极大愤慨,在日本国内也引发了争议。而硫磺岛等地的悼念活动与甲级战犯无关,小泉可能企图以此作为粉饰,表明他参拜靖国神社同样是出于对战争死难者的哀悼,而非替军国主义招魂。
  
  韩日第三次首脑会谈无果而终
  
  6月20日,韩国总统卢武铉与日本首相小泉在汉城韩国总统府举行第三次首脑会谈。小泉是在韩国民众团体纷纷举行集会,抗议日本歪曲历史、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气氛中抵达韩国的。因此这次会谈一扫以往不打领带的轻松,气氛始终“紧张、严肃”。会谈一开始,双方即以天气做文章。卢武铉说:“搞政治的总想春风得意。但实际上,政治是很恼人的,有时闷热,有时起风。”小泉回答说,“冬天越寒冷,越能体验到春天的温暖。”韩国舆论称,这次会谈中,韩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但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赖斯:巴以要在以色列撤离计划中开展合作
  
  作为“回馈”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访美的“礼品”之一,美国总统布什委派国务卿赖斯于6月18日~19日对巴以地区进行访问。赖斯此行向阿巴斯和沙龙分别表达了美国支持以色列单方面撤离加沙定居点计划的立场。赖斯说,以色列8月15日开始撤出加沙所有21个定居点和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四个小型定居点计划需要双方的合作,并且强调,这一合作将大大推动巴以关系的改善,促进以色列的安全,并为巴勒斯坦建国创造条件。据透露,赖斯在与阿巴斯会谈中还讨论了美国向巴勒斯坦追加援助问题。有报道称,美国政府正与欧盟、阿拉伯国家和有关各方磋商,争取在未来三年内为巴勒斯坦筹集30亿美元的援助用于加沙建设。
  结束巴以之行后,赖斯还对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欧洲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在欧洲,她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以及在伦敦举行的八个工业国家的外长会议。
  
  阿塞拜疆:新橙色革命降临?
  
  一场席卷格鲁吉亚、乌克兰与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还在延伸!6月18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爆发该国数年来最大规模的示威风暴——大约两万人参加了当日由阿塞拜疆三大反对党(阿塞拜疆人民阵线党、穆萨瓦特党和阿塞拜疆民族独立党)组织的游行示威。他们效仿乌克兰“橙色革命”——穿橙色T恤衫,戴橙色棒球帽,还举着橙色旗帜,在巴库市中心广场高喊“自由”口号,要求现政府下台,并举行自由的议会选举。值得注意的是,示威者中有人高举美国总统布什的画像!上个月布什访问格鲁吉亚时表示,格鲁吉亚已经向世界证明,有决心的人可以起来反叛,从“压迫者手中获得自由”。现在,反对派支持者似乎是在响应布什号召。大约200名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在广场周围严阵以待。
  
  苏丹:政府与反对派结束15年政治纷争
  
  6月18日,苏丹政府与国内重要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在埃及首都开罗就实现双方最终和解签署《民族和解与全面和平开罗协议》。该协议就有关国家权力分配的宪法、法律及经济等13个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这是埃及、利比亚等有关国家居中积极斡旋的结果,也标志着苏丹政府与全国民主联盟之间长达15年的政治斗争画上了一个句号。协议签署后,流亡在国外的苏丹一些反对派领导人可望先后回国,就苏丹的未来出谋划策,尤其是与政府一道,共同致力于搭建苏丹过渡政府的政治框架等。据苏丹总统巴希尔介绍,由各派组成的联合政府将在7月9日产生。
  
  欧盟:延长《欧宪》批准期
  
  6月16日至17日,欧盟25国领导人峰会在布鲁塞尔举行。大会决定,延长《欧盟宪法条约》的最后批准期,而且欧盟各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继续批准欧宪条约。这个决定,可以说是欧盟首脑们为挽救《欧盟宪法条约》而做出的无奈但必要的选择。按照原计划,欧盟各国应该在2006年11月之前完成《欧盟宪法条约》的批准程序。但由于法国和荷兰不久前先后在全民公决中否决了该条约,即将在7月1日开始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英国也“紧急刹车”,在6月6日宣布暂停《欧盟宪法条约》全民公决的立法进程,这均使得欧盟宪法的命运变得复杂起来。按预定计划,卢森堡将在7月10日对《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但据法新社报道,最新民意调查发现,该国反对宪法条约的人数日益上升,达到45%。在葡萄牙、丹麦、捷克,民意调查也发现反对人数日益增多。爱尔兰16日已经决定推迟就《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决。一时间,《欧盟宪法条约》岌岌可危,就像此次欧盟首脑会议主席、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首相容克所说,原定的批准期限“不再可能实现”。
  
  台湾原住民:“日本人,还我祖灵!”
  
  日本在台湾殖民50年,也是台湾人民深重苦难的50年。日据时期台湾原住民的苦难就是台湾人民悲惨历史的缩影。当年,日军强征台湾原住民组成“高砂义勇队”远赴南洋作战,大多战死沙场,魂断异乡。日本战败后,战死者的灵位被摆进靖国神社,并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对台湾原住民最大的侮辱与伤害。近三年来,台湾原住民七度赴日抗议,要求归还祖先灵位,但屡屡受挫。
  6月13日,由台湾“立委”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原住民“还我祖灵行动”代表团,抵达日本靖国神社举行抗议活动,再次要求将“高砂义勇队”牺牲者的灵位撤出靖国神社,并要求日本政府赔偿及公开道歉。但日本警方以保护高金素梅等人安全为由中途拦阻,并且不准同行的原住民以及台湾媒体人士下车。靖国神社门口当时还聚集了数十名日本右翼人士,挥舞着太阳旗和标语牌:“我们欢迎为日本而战的台湾人。”右翼分子队伍中有人说:“我们喜欢台湾人,但是这个女子(指高金素梅)不是真正的臺湾人,她想破坏日台人民友好关系。”
  由于迎灵未果,高金素梅一行只得于19日返回台北。高金素梅表示,虽然这次未能进入靖国神社,但他们还会再来,并且会来更多的人,一直战斗到靖国神社归还祖灵。她希望台湾当局拿出勇气和骨气,让原住民祖灵返回台湾。同时表示,不排除串联韩国和琉球的原住民,9月底共同赴联合国,控诉日本军方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对原住民的暴行。
其他文献
新事 新言    “一位日本领导人对我说,美国人和越南人打一仗,20年后他们就会握手言和。如果美国人和中国人打一仗,他们30后会握手言和。但如果日本人和中国人打一仗,100年以后也不会握手。因此,我认为,日本人将非常小心,因为它们不想使自己处于100年后也不能和中国人握手的境地。所以,我相信,美、日将尽最大的努力阻止台湾政府作出愚蠢的举动。”  ——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称,自从《反分裂国家法》通过后,
期刊
告别雅典,对于我们来说,是开始了另一个四年的期待与盼望。  整个雅典奥运会都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用萨马兰奇的话说,本届奥运会的成功“对未来的主办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一切,要归功于一个人。  她被媒体称为“A女士”,因为她那长长的名字实在难以记住;她也被媒体称为“雅典奥运之母”,因为没有她,也许雅典奥运早已夭折。她就是安格洛普洛斯—达斯卡拉基夫人。  达斯卡拉基夫人出生于1955年,
期刊
上海展出“假”国宝    展出时间:2005年6月8日起  展出地点:上海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仿制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在国家博物馆是首次尝试,其中古画20幅,古瓷器10个品种,每个作品绝版仿制100件。被仿制的古画均为元、明、清蜚声中外的绘画大师作品,其中有“元四家”之一倪瓒的传世作品山水画《水竹居图》,明代唐伯虎的《柴门掩雪图》和文徵明的《山水轴》,清乾隆御笔画《先春如意图》以及清代官
期刊
美国,冲突的根源    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二战时的同盟国、冷战时的“救济者”,现在则是事端的制造者。  朝鲜人,不喜欢美国,因为它破坏了朝鲜民族的统一;古巴人,不喜欢美国,因为它制裁着他们;伊拉克人,不喜欢美国,因为美国给他们点燃了一个战争的火山;本·拉登,不喜欢美国,因为他压根儿就不想看到美国。  但,希腊人,喜欢美国,因为杜鲁门援助过他们的民族政府;格鲁吉亚人,喜欢美国,因为它可以帮助
期刊
中国有句成语叫“养痈遗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英法采取消极、纵容的态度,毕竟亚洲的战火尚远离这块旧大陆;西班牙燃起烽烟,英法祭起“不干涉”政策,图一时苟安。  素有“外交才子”之称的乔冠华当时以写国际评论见长。他以激愤的笔触,谴责了英法的行径,并断言:英法不是出卖了西班牙,而是出卖了自己。他疾呼:不要为马德里哭泣,请把眼泪洒向巴黎和伦敦去吧。不幸言中,两个月后二战全面爆发,又九个月
期刊
普京在家也要绝对权威    普京总是很晚才能回到位于郊区的家,回家后很少和妻儿谈论工作。第一夫人柳德米拉在接受俄罗斯三家媒体的专访时畅谈了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第一家庭生活非常传统:男主人是家里的绝对权威,也不征求家人的建议,对女主人讲的话只是听着,从不真正采纳她的意见;而女主人则专注于抚养两个女儿,偶尔也会因为自己在家庭中的屈从地位与普京发生摩擦。她还抱怨,“他对工作太投入了,家里人要想和他聊聊的
期刊
1934年9月·金仲華  1934年,美国正被大萧条搞得焦头烂额,国内孤立主义盛行。而此时在远东和北太平洋已是侵略狼烟突起。  在当时一般人眼中,美国和日本是同根生的帝国主义国家,苏联则是另类的社会主义国家。两者根本就是冰炭不相容。但作为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的金仲华却以非凡的洞察力和自信写道:国际政治的形势是在把美国和苏联拉拢来,……不能忽略美苏在北太平洋的拉拢合作的可能。对此中国必须加以最大的注意!
期刊
沉悶中的呼号  开放中的实践  这句话,今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70年前,它曾经是胡愈之拼着怎样的力气的呼号!毫不夸张地说,在30年代,这声呼号就像冲出沉闷空气的一声嘹亮的号角,像划破乌云包围的一道尖锐的闪电,警醒了禁锢在新闻封锁中的苦闷的中国青年。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从1934年9月16日创刊至今,它是《世界知识》的一面旗帜,一个信仰。无论遭受怎样的时代变迁、政治风雨的吹打,这个信
期刊
1934年9月16日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了。假如西藏高原和印度洋、中国海的深渊,永远是不可飞越的天然门户,那么,一切洋鬼子都给滚出去,让我们关上大门,维持着“光荣的孤立”罢。  但是不能。  假如二千余年前建造的万里长城,远能抵挡住近代的进攻武器,教胡骑不敢进窥中原,那么,就算已丢失了东北四省,我们也只好将就些,过着偏安的日子。  可是要将就也不让你将就下去。  假如从我们老祖宗一直用到如今的
期刊
黎巴嫩国土面积略超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400多万,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国。然而,黎巴嫩在中东、乃至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却远非其面积和人口所能反映,这与黎巴嫩拥有一支庞大而极具实力的“海外军团”有着很大关系。据多家研究机构估计,侨居海外的黎巴嫩公民及外籍黎裔人士多达1200万,是其本国常住人口的三倍左右。散布在北美、中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西非及阿拉伯海湾等地区,仅在美国,黎巴嫩裔公民就有约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