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轴心时代诗学理论异同原因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eeeeedddd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与柏拉图作为东西方“轴心时代”的思想家,各自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以抒情为主的文论传统与以逻辑推理为主的诗学传统;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重内省的环型思维与重外探的线型思维。对二者进行比较,以此来彰显东西方各自的文艺思想魅力,在诗学对话中寻找各自的立场,建构平等对话的机制,整合二者的文艺功能达到审美与教育相统一。
  [关键词]孔子;柏拉图;文艺功能;环型思维;线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5)01-0100-03
  [收稿日期]2014-11-26
  [作者简介]胡庆,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一、 相似的身世与性格命运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生活在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春秋末期,春秋无义战,礼崩乐坏,整个社会处于大变动时期。当时诸子百家争鸣,身上流淌着贵族血脉的孔子极力想要维护周礼。以“仁”为核心,强调通过发挥文艺的教化作用,倡导“内圣外王”,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P66)。这里的“礼”即“周礼”,强调对周礼权威的维护。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孔子的文论思想,使其蒙上了一层道德伦理的面纱。
  公元前427年,在雅典的一个显要的贵族世家,柏拉图诞生了。与孔子所处的时代十分相似,当时的希腊奴隶制也正在经历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作为旧奴隶主贵族的代表,柏拉图企图力挽狂澜,以此来恢复旧有的社会秩序,去建立所谓的“理想国”。在其政治理想并未实现的时候,与孔子一样,创办学院,并形成了影响世界高等教育的优良学风——自由、求是、探索与教研的结合。
  二、异中显同、同中见异
  孔子与柏拉图都强调艺术对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文艺所显示的道德与政治教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侧重点也就有所差异了。孔子重视“仁”,充分强调艺术的审美愉悦功能;柏拉图以“理念”为其诗学基石,重视文艺的教育功能,对文艺的情感宣泄功能持保留意见。
  (一)异中显同——文艺教化功能上的共识
  既然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与柏拉图所处的希腊奴隶制社会衰落的时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同样作为旧贵族阶层的代表,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安邦治国。从政治家的立场出发,强调文艺对道德的彰显,并以此来作为对文艺价值评判的一项标准。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仁者爱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1](P116)强调文学的政治需求,文学最终要为社会道德的提倡与体系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得社会伦理道德成为文艺的价值之所在。柏拉图认为“文艺必须对人类社会有用,必须服务于政治,文艺的好坏必须首先从政治标准来衡量。”[2](P56)政治标准这根准绳不能舍弃,艺术如果不符合此项要求,即使其艺术价值再高,都无法得到肯定与认同。柏拉图也就成为西方文论里强调文学的政治教育功效的第一人。
  细细品读孔子的代表作《论语》和柏拉图的巨作《理想国》,不难发现两人在文艺思想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认为文艺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与和谐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建构,都不约而同地开启了中西方文艺的社会功用论的先河。
  (二)同中见异——文艺思维方式上的侧重
  在艺术的社会功能论方面,柏拉图与孔子都未曾否认,但是对此其态度相去甚远。孔子对于艺术的感染、陶冶作用十分重视,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和政治功能。而柏拉图以其“模仿论”为理论基石,认为如果文艺大肆地宣泄自己心中的欲念,放纵人们的情欲,将会使人们失去理性智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思维顺序——大相径庭
  孔子的文艺观代表有“兴、观、群、怨”说。“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1](P162)。“兴”,是指诗歌对读者的意志与情感具有启发作用,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联想;“观”是指诗歌对社会现实具有认识作用,通过读诗来观察诗中所表现的人们的道德与情感状态,在不断地品读与鉴赏中提高读者的观察能力;“群”是指诗歌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协调人际关系,构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怨”是指诗歌能让人发泄心中的愤懑,或可理解为文学创作能怨刺上谏,其实这里的“怨”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强调针砭时弊,另一方面通过诗歌来规制这种“怨”,缓解社会矛盾。这一说法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诗歌的抒情功能与情感规制功能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中国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传统也在孔子的文艺思想中得到了体现,除诗歌外,音乐也是抒发情感的一项重要方式。“孔子观乐的体验是一种超越感性欲望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洗礼”[3](P21)。音乐也是儒家人格修养的必修课,它对于人生的完美境界的追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提倡尽善尽美的“韶乐”,认为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P20),反对靡靡的“郑卫之音”,倡导音调激昂而且充满阳刚之气的音乐,以此来培养果敢坚决的人格,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无论是在诗歌的社会认识功能,还是音乐的熏陶感染作用上,孔子主要是从创作者到欣赏者的顺序来分析创作论,进而通过欣赏者的个人感受来反馈文艺功能。通过创作者的文艺创作来为欣赏者提供欣赏对象,欣赏者通过文艺鉴赏来使心灵得到净化,意志受到启迪,重视道德伦理层面的突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奴隶主阶层的统治,同时也是文艺创作者自身文艺教化功能的实践。可以说是一种由创作者——作品到欣赏者再由欣赏者——作品,进而深入到创作者的循环路径。
  柏拉图的代表文艺观是他的“模仿说”。他把抽象的理念作为文艺的理论根源,以“理式”作为其理论基础,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理式的模仿,是理式的影子。而文艺又是对现实社会的模仿,因此是对理式模仿的模仿,是理式影子的影子。尤其是以“床”为例,能很好地解释他的理论。在柏拉图看来,床有三种:一是床这个“理式”,那是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它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二是木匠依据床这个“理式”所创造出来的床,他是个别的、可见的,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三是画家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床所画出来的那张床,它是画家从某一角度观察所得,并不能全面体现床的实体本质。它们分别代表了世界的三个层次:理式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式是第一性,由神来创造;现实世界依附于理式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与理式世界之间隔了两层,距离较远,是第三性。   柏拉图强调文艺是对理式世界模仿的模仿,艺术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是充满感性的,并不能向人们提供真知识,不能很好地达到对真理的探索与追求,从而也就否定了文艺的认识功能。柏拉图与孔子一样,都比较重视音乐的陶冶作用,他认为:“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心灵也就因此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就会因此而丑化。”[4](P84)柏拉图对音乐的重视也是有所选择的,倾向于节奏激昂的音乐。选择这样的音乐也是有目的的,旨在培养守卫城邦的忠诚而勇猛的卫士和勇敢坚定的城邦统治者。他对文艺创作者发出自己的呼声,提出自己的要求,规避那些亵渎神灵、丑化英雄、迎合情欲、放纵欲念的创作,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思索。在思维顺序上,两人大相径庭。
  2教化目的——互有差异
  柏拉图与孔子都认可文艺的社会教化功能,但是教化的目的互有差异。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文艺教化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个体形成仁的思想、践行仁的标准,从而达到“仁”的境界。西方对于文艺的真善美也有所追求,在柏拉图看来,文艺教化最终要使“善”的理念根植于人们的心中。
  蒙培元认为:“儒家从正面回答心灵问题,以肯定的方式实现自我超越,以‘仁’为最高境界。”[5](P97)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仁”的境界的追求,也是儒家人格修养与情操培养的目标所在。孔子认为诗歌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优良品质、升华人的情感、提升人生境界。艺术可以说是为人生境界超越提供了一条精神路径。关于“仁”的论述,孔子在《论语·里仁》中多处得到了体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1](P24)。可以说《里仁》体现了儒家对人的行为举止的要求,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项准则。文艺除了表现作者个人的情感意志,还要求其表现的内容得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不是无所顾忌与肆无忌惮,而是要受到社会理性控制。可以说是在探讨文艺本质的同时,对文艺与主体世界的情感关系也进行了追问,文艺的社会伦理意义也得到了相应的凸显。
  柏拉图肯定文艺对人的情感的净化与心灵陶冶的作用,文艺的最终目的在于开启人们的理性,从而很好地把握“善”的理念。“理式”是柏拉图文艺思想中的理论基石,同时他认为人的性格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最高一级的是理智,其次是意志,最底层的是情欲。文艺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理智,只有充满理智的人才是“理想国”里理想的统治阶级。用理智约束人的意志与情欲,使被统治阶层安分守己,从而维持正常而有序的政治统治。将“善”的种子播洒在民间,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需要借助文艺来实现这一宏伟蓝图。
  三、 各以其长,互补其短
  孔子的文艺教化观是站在欣赏者的角度来展开的,重视欣赏者内在素养的培养,但是创作者的主体选择权被忽视;柏拉图从创作者的立场出发,注重创作内容的把关,忽视欣赏者能动的反应,也是有所偏见的。二者互补合二为一,则形成较为完整的文艺观。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包括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作家创作作品,反映世界,读者欣赏作品认知世界,作家读者都是世界中的个体,可以说这四要素构成一个循环结构。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作家与读者在作品的创作与品读中的互动,在作品这个交流平台上平等对话,每一次对话与反馈都是一次进步,是对文艺规律的进一步探索与解密。
  孔子与柏拉图都从政治的教化功能上认可文艺的实用性,都力图为其所代表的旧奴隶主阶层的贵族统治服务,使得文艺沦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声筒。孔子意识到“尽善尽美”的文艺审美价值不应该被忽略,注重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观”正是孔子对文艺的社会现实反应功能的肯定,至于是正面思想的宣扬,还是负面情绪的宣泄,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柏拉图于此显得较为专制,真善美与假丑恶并行的社会内容在文艺创作时当有所取舍,文艺作品所反映的应该是正能量,必须能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明显的功利性与阶级性,文艺工具化,其美学内涵也就相应地弱化甚至是僵硬化。
  孔子重视文艺的审美功能,柏拉图重视文艺的教育功能,二者都只看到了文艺功能的一面,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二者所处的社会历史不同,其哲学思维模式也呈现出相应的差异。
  柏拉图所处的社会历史时期正值古希腊社会商业高度发达的时候,商业社会加上半岛地理环境的现实,使得古希腊人们的生活充满历险、挑战、探索与争夺,注重向外拓展。政治上追求民主,精神上张扬个性,重视自然科学。希望培养具有理性真知识的智者,反映在文艺上就决定了其对外在形象模仿的重视,认为真正的美就是对事物逼真的模仿,使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似高于神似。其文学更多地具有叙事传统的现实性,其文艺思想具有明显的逻辑理性。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居于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人们的思想保守,人们的眼界不像西方人那样开阔,他们安贫乐道,不愿意冒险,极力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产生的文学具有抒情写意性,其文艺思想也具有诗意的气质。
  “中西诗学的差异,又与中西语言文字的差异密切相关”[6](P24)。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在他的《理想国》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理想国》则是用希腊字母写成的。在文字学史上,希腊文字还处于表音文字阶段。每一个字母只有将其置于句子当中才会产生意义,因此,时态的准确性、概念的清晰性都是需要考虑的方面。这种与生俱来的性质使得以拼音文字为主的《理想国》具有明显的演绎性,分析多于归纳。
  孔子的《论语》等作品都是用汉字书写的,汉字本身是以形为主的融象形与会意于一体的表意文字。汉字不需要注重语法,对时态、词性都没有特殊的要求。汉字组成的句子往往能给阅读者多层次内涵的暗示,反复品读会读出不同的新意或领悟更高层次的见解。“这种体现于认识与被认识间的迂回盘旋的运思模式即是环形的运思模式”[7](P46)。也是汉字所独有的。而希腊字母并不具备这种意义的多层次性,分析多于领悟,思维严密、逻辑严谨,“这一理智飘线沿纵向发展,是典型的西方人直线型运思模式”[7](P46)。重直觉领悟的环型思维模式多采用一种以神似代替形似的方式来进行文艺创作,大量的留白给予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博喻与排比的运用使得品读过程无法中断,吸引读者去阅读去思考,以情动人,抒发情意多于阐明道理。而采用直线型思维方式大多直抒胸臆,以理晓人,理性多于感性。
  鉴于对孔子与柏拉图文艺教化观异同的比较,探索其深层次思维模式的差异,实现一种互动的对话,寻找优势互补之处,整合文艺的不同功能,即审美与教育相统一。审美教育是感性归纳式的环型思维与理性演绎式的直线型思维的合成,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思维与情感的和谐。中西诗学的对话仍在继续,需要在比较中寻找各自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丰富完善诗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 [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胡吉星.仁的境界与善的理念——孔子与柏拉图文艺教化观之比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4).
  [4]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5]蒙培元.心灵超越与境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6]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王士跃.环型思维结构与直线型思维结构——孔子《论语》与柏拉图《对话录》文体之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1987(1).
  [责任编辑薄刚]
其他文献
[摘要]胡淑娟教授的《历代诗评视野下的李贺批评》在诗歌地位批评、诗歌风格批评、诗歌渊源批评、诗歌影响批评四个框架内,从唐宋金元至明清,并及现当代,将历代的李贺批评打通,对李贺批评进行再批评,在广阔的历史时空中还原一个丰富多元的李贺,也由此同时呈现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轨迹、乃至历代的社会思潮与审美观念的变迁,建构了李贺批评及李贺批评之外的两个空间,在李贺批评史上续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李贺
期刊
[摘要]中国元末明初小说《剪灯新话》与越南改写本《传奇漫录》存在相同的“现实爱情”母题,表现这一母题的作品在主题、情节、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排除中国对越南“单项影响观念”的因素外,还源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人的一致性”。文章旨在透过分析比较两部作品的“现实爱情”母题,着重探讨“相同母题,不同底蕴”的特点及差异。  [关键词]中越;传奇小说;现实爱情母题;比较研究  一
期刊
[摘要]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翻译活动也一样。根据多元系统理论,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文章以埃文·佐哈尔(Itama Even-Zohar)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指导,结合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活动家的译学思想探讨我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及翻译文学的地位,并对我国未来的翻译文学活动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翻译高潮;翻译文学
期刊
[摘要]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突出成就和创作个性的诗人,尤其留下许多动人的爱情诗篇。他自卑、忧郁的心理气质决定了他爱情诗哀怨悲愁的情感内涵。“丁香”“小花”筑起了戴诗的花意象世界,显示了戴诗和中国古典诗词传统抒情意象之间的关联。通过对戴诗花意象的探讨来审视戴望舒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戴望舒;诗歌;花意象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  我
期刊
[摘要]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十分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其诸多小说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多种文字版本传承于世界,且受到广泛的赞誉。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现实主义小说创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又能够结合多种流派手法,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格雷厄姆·格林在对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他者”,以及萨义德的文化抵抗理论进行分析与综合后,通过《权力与荣耀》这部小说有所体现,主要对传统“他者”形象进行颠覆,并且显现后殖民时
期刊
[摘要]文章从区域特色文化存在的概念与形式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乡镇建设的升级版,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文明和文化的现代化。充分理解关注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属性,通过人、自然、文化保护和现代设计转移到城镇风貌中。通过对特色文化现象分析,凝练、设计具有区域特色文化的建筑空间形式和路径方法,使城镇环境空间灵动起来,理清城镇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脉络,赋予城镇空间立体感、生命感。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风貌
期刊
[摘要]近期在国家审计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浮上水面,引起各方重视。从公共选择视角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求治理思路,将会给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很大启示。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失灵方面的原因,因此必须从制度化与市场化方面寻找对策。  [关键词]欧洲债务危机;地方政府债务;公共选择;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
期刊
[摘要]地域文化是近现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一种文化现象,而边疆地区作为一种特定的地域范畴,有其特殊的文化属性。当边疆经过最初开拓,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都进入稳定时期后,区域中居民的性格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殊地域文化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中关两地常态化的农庄生活对两地居民的性格影响及文化表现。  [关键词]边疆地域文化;农庄生活;居民性格  边疆是一个包含军事、政治、文化等多重含义的概念,由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正在经历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结构性变化,乡土文学追踪式描写了这些“新”与“变”,探索现代乡村的发展模式,参与讨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仁山的《麦河》与孙惠芬的《后上塘書》都以土地流转作为书写背景,表现新土地制度下乡村的变化与发展。适应新土地制度的“农村新人”形象再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他们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建设现代乡村,为生态乡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资本的介入也在改
期刊
[摘要]在清代复古思潮的诗学背景下,方东树首先肯定了复古的价值,提出“求与古人似”的诗学主张,主张“以古为则”。其次,从桐城派文法理论角度,指出复古的本质是学习古人抒发自我的求真精神,达到“有法而无法”的艺术境界。最后,主张“先精一家,转而之他”的师古视野,构建复古审美范式系统。  [关键词]方东树;诗学;复古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0292(20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