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半壁江山”。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写作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以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让学生乐于作文,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要重视在作文教学中,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唯一执行者和完成者。从产生写作动机到构思文章框架,再到动笔起草,直到最后定稿完成,都是由学生自觉地、独立地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中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中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礙,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二、激发兴趣,诱发潜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的方式
1.以新激趣
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表达新想法,描写新事物,让学生想写爱写。
2.以美激趣
人人都有爱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在感受美的时候,能得到审美愉悦的精神享受,从而增加兴趣,因此可以用美的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用美的言词激发学生美好的联想,让学生也以美的言语来表现美的事物。
3.以情激趣
兴趣同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联。使人动情的东西、令人喜爱的东西都能让人感兴趣,因此,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就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的途径
1.从生活中找情趣
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各种有益学生自身发展的活动,而在活动之前,就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或指导体验方法,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2.从训练中增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周记类型不限,可以写思想周记,观察周记,也可以写阅读日记。只要学生乐于表达,哪怕只写了一天的心情好坏,我都给予肯定、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把写周记当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了习惯。因此,一到作文就咬笔杆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作文时,也会从生活中取材,懂得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三、宽松命题,指导审题——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命题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不愿写,也不能写。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二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实际。因此,应该着重发掘他们现实生活中有新意可探索之处,并可以在生活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因此,我们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看一些品味高、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刊物和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阅读中鼓励学生摘录、剪报,写一些读书笔记心得,从课外读物中归纳出写作方法记下来,并定期组织写作方法举例说明大赛活动,聚沙成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知识,写起作文来就会运用自如了。
四、重视习作的评改和点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心理学原理指出:正面激励的作用要比批评指责的作用大得多。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写作的兴趣;而积极的鼓励则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写作欲望。当然,缺点毛病还是要说,只是说的方法要得当,意见要明确,措辞可以委婉,尤其是不能使用挖苦讽刺的语句或表现出失望、“孺子不可教”的态度。而要表现出满腔热情,相信学生下次能写好。这样,学生看了批语,就会大受鼓舞,从而乐于作文。
每次作文后,教师要推荐出本班的优秀习作,在班内进行赏析、评点,让学生明白文章好在哪里,好的原因。然后再让这些作文在学生间“流通”起来。这样通过学生的相互传阅,使这些作文优秀的同学有一种成就感并促使自己的写作更上一层楼,也能激起其他同学的写作欲望,写作乐趣,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可谓一举两得。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只有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此外,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熟悉每位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今天的孩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在快乐中作文。
一、以学生为主体——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要重视在作文教学中,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学生是整个写作行为的唯一执行者和完成者。从产生写作动机到构思文章框架,再到动笔起草,直到最后定稿完成,都是由学生自觉地、独立地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鼓励、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中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中学作文教学的实际,中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礙,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二、激发兴趣,诱发潜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的方式
1.以新激趣
兴趣常常由人们接受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因而新的训练内容、新的训练方式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表达新想法,描写新事物,让学生想写爱写。
2.以美激趣
人人都有爱美、追求美的心理倾向,在感受美的时候,能得到审美愉悦的精神享受,从而增加兴趣,因此可以用美的事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用美的言词激发学生美好的联想,让学生也以美的言语来表现美的事物。
3.以情激趣
兴趣同人的情绪体验相关联。使人动情的东西、令人喜爱的东西都能让人感兴趣,因此,激起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就能产生异乎寻常的效果。
(二)激发兴趣的途径
1.从生活中找情趣
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各种有益学生自身发展的活动,而在活动之前,就向学生提出观察要求或指导体验方法,让学生有所得、有所悟。
2.从训练中增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写作技能训练。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要求学生写周记,周记类型不限,可以写思想周记,观察周记,也可以写阅读日记。只要学生乐于表达,哪怕只写了一天的心情好坏,我都给予肯定、表扬。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把写周记当成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形成了习惯。因此,一到作文就咬笔杆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作文时,也会从生活中取材,懂得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三、宽松命题,指导审题——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命题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就不愿写,也不能写。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二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实际。因此,应该着重发掘他们现实生活中有新意可探索之处,并可以在生活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
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就有了表达的欲望。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因此,我们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看一些品味高、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刊物和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在阅读中鼓励学生摘录、剪报,写一些读书笔记心得,从课外读物中归纳出写作方法记下来,并定期组织写作方法举例说明大赛活动,聚沙成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就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知识,写起作文来就会运用自如了。
四、重视习作的评改和点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心理学原理指出:正面激励的作用要比批评指责的作用大得多。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写作的兴趣;而积极的鼓励则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写作欲望。当然,缺点毛病还是要说,只是说的方法要得当,意见要明确,措辞可以委婉,尤其是不能使用挖苦讽刺的语句或表现出失望、“孺子不可教”的态度。而要表现出满腔热情,相信学生下次能写好。这样,学生看了批语,就会大受鼓舞,从而乐于作文。
每次作文后,教师要推荐出本班的优秀习作,在班内进行赏析、评点,让学生明白文章好在哪里,好的原因。然后再让这些作文在学生间“流通”起来。这样通过学生的相互传阅,使这些作文优秀的同学有一种成就感并促使自己的写作更上一层楼,也能激起其他同学的写作欲望,写作乐趣,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可谓一举两得。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下,要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只有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此外,我们教师要善于观察,熟悉每位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的爱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塑造今天的孩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从而在快乐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