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课程作为艺术课程,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越发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在音乐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节奏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基于此,主要对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重点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声势训练;音乐教学;策略
   在过去音乐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在现阶段教学工作中通过声势训练与音乐教材的结合,能够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一、声势训练的内涵与特点
   在教学工作中融入声势训练,主要是通过人体对声音动作和其产生的节奏感进行了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音乐魅力[1]。另外,声势训练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肢体语言将情感表现出来,这不仅可以发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还能为学生综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锻炼学生反应能力和技能
   音乐教材中涉及大量的旋律和节奏等内容,加强学生声势训练,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学生在听到相关音乐时能够根据节奏完成指定动作,从而不断提高音乐反应能力[2]。另外,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声势训练,能够解决学生强制记忆的学习问题,通过所掌握的音乐律动和节奏,对音乐作品深入感受,以此能够加深相关音乐知识,提高对音乐的学习能力。
   (二)增強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和素养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可帮助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音高等方面的了解,并通过多种方式的练习,如拍手、跺脚等,对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更为深入地感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切实提高学生音乐节奏感。
   三、声势训练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声势训练要注重多个方面,以此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声势训练教学效果,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一)构建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前,首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能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比如,在教学《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时,为了充分突出声势训练效果,教师则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各种不同动物的声音或下雨产生的声音等,之后让学生对不同的声音进行辨识,并进行模仿[3]。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模仿期间逐渐掌握声音节奏,并激发其学习音乐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教师也可通过组织学生表演,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如在讲解《幸福拍手歌》歌曲内容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练习相关动作,如跺跺脚、拍拍手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音乐节奏能力,还能切实提高其综合素养。
   (二)运用声势律动体验音乐情感
   在开展声势训练时,教师可通过声势律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促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情感[4]。如在教学《编花篮》时,教师则让学生在声势训练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教师在过程中可将女孩采摘鲜花的情境以声势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积极参与声势训练,深入感受音乐内容中含有的情感价值。
   (三)音乐欣赏中运用声势训练
   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切实提高学生音乐能力,则必须要重视声势训练的运用。通过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不仅能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音乐,还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音乐创新和审美能力。另外,音乐欣赏教学课程的开展,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和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比如,在教学《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教师可采用音乐欣赏的教学方式,以此让学生切实体会音乐所带来的意境,不断提高自身欣赏能力。至于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教师需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此歌曲,期间结合歌曲内容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教学的兴趣;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声势训练,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舞蹈,之后根据教学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加深学生的舞蹈印象,还能让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充分感受到民族文化所具有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音乐教学中融入声势训练,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教师关注。为了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声势训练的效果,作为音乐教师则需要做好构建愉快的课堂教学情境、运用声势律动体验音乐情感、音乐欣赏中运用声势训练等工作。只有做好这些才能够切实推动音乐教学发展,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小婵.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训练教学方法分析[J].年轻人,2020(6):180.
   [2]韦艳勤.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外交流,2020,27(26):282-283.
   [3]谢红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唱歌:试析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9(11):66-68.
   [4]王可洁.声势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2019(3):133.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数学处处可见,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贴合实际生活,将生活情境带入数学教学中,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摘 要:当前,生活场景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科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场景教学与实际教学合理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自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同时,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和指导,优化学生学习效果。重点探究生活场景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策略,并提出合理性意见。   关键词:生活场景
摘 要: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重点是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实践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推进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针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分析,同时提出解决策略,使得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应用   当前已经不是仅仅看分数的时代了,还应该学以致用。课堂互动在教育领域属
摘 要: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累数学经验,培养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应用给小学数学教学带了来新的机遇,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方法;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应用   数学教师应为小学生创设体验式学习的平台,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探索,提高小学
摘 要: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其在各个院校的班级教学当中也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合作以及共同学习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并勇于表达、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等。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背景为知识经济时代。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他们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摘 要:首先阐述数学解决问题的特殊性,提出研究对象;然后从读一读掌握关键词、想一想推敲逻辑性、做一做检验正确性三个角度全面论述对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最后简述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审题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解决问题;审题能力;培养;小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教师开始致力于质量意识与效益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切实应用,以此促进小学生对数学解决问题审题能力的发展,让小学生真正成
摘 要:在当前紧锣密鼓开展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任课老师的评价多元化不仅仅是通过观察学生阶段学习的整体效果,学生的学习环节也是保障多元化评价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发展自我、多元化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加突出。通过对多元评价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探讨,结合当前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希望达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开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元评价;应用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小学教育中进行得如火如荼,情景教学法在一些科目的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也采用了情景教学法,使得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景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情景教学中,使得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而数学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不仅会激发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将新媒体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成为一个全新的趋势,不少教师对此展开探索,寻找具体的教学方法。针对小学语文,就可以尝试对新媒体资源予以利用,实现教学的创新。基于此,首先分析新媒体资源的教学价值与运用原则,然后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资源;小学语文;教学价值;运用原则;运用策略   新媒体是一类新式的、区别于传统媒介的媒体形式,其具有多种不同的呈现
摘 要:在现阶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确保学生具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强化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对相关知识更深刻地思考,強化整体教育效果。分别从教学内容、微课技术、课堂互动和自学习惯四个角度综合探究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