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言文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是“美好的语言文章”,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在医学、考古学等专业领域,文言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认真地对待文言文。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因为方法不当,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失去兴趣,学习效率低下。
关键词: 文言文;巧设提问;《逍遥游》
《逍遥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文章想象奇特,文笔恣肆,又包含庄子深刻的哲学思想,相较于以往学过的传记类文言文,这篇文章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晦涩含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巧设提问,从设置、探索、研究问题入手,领略这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的奇文。
一、 紧扣文题与背景设问,把握主旨
文章标题一般能很好地反映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立意或整体命意的角度和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相关联。根据文章标题设置问题,可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中,我利用提问情境,设趣导读,解读课文。
曾有人说过,在权势凌驾于文化之上,文化屈服于权势的传统环境中,庄子是一棵树,一棵在静静的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当人们在深夜里沉睡时,为什么月亮仍挂在天空,没有丢失?这是因为在微风吹拂、万籁俱寂的夜晚,有这样一棵或两棵树独自守望着月亮。庄子倾其一生独自看守的那轮月亮,他的灵魂、他的魅力、他的精髓便是逍遥。
那么“何为逍遥?”这是紧扣文题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得出所谓“逍遥”即为“悠然自得的样子”,从而加深对文章标题“逍遥游”的理解,也就是自己的活动不受任何羁绊束缚、安闲自在。
文章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的思想观点、一贯风格和写作的背景动机等。这篇文章,由于作者离我们久远,而且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比较陌生,所以学这篇课文必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来理解。于是我设了第二个问题:古人讲究“优而学则士”,为什么庄子摒弃做官,而追求“逍遥”呢?查阅和获取有关背景信息,学生可以了解庄子在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混乱不堪的时代,而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所以他希望在精神上绝对自由,无所羁绊,毫无束缚,让丰富的精神生活去释放作为物质世界的生命,从而去实现超然物外、达观自我、心向往之的绝对自由。
二、 紧抓关键字与词设问,理清脉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或学生整体参与阅读教学的需要,提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积极开展讨论、耐心细细品味、加深文意理解等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设问,我们称之为“主问题”。主问题的设置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以一当十”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和作用,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本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三个“笑”字来设计“主问题”。
问题1. 本文有哪“三笑”?
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问题2. 这三“笑”的对象是什么?
前两个笑的对象“之”,都是指鲲鹏。第三个笑的对象“之”,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问题3. 这“三笑”的作用是什么?由物及人、先述后议、先破后立。
“主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应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设计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来梳理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能做到“一叶而知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文言词语的用法,还可以梳理文本的行文线索,把握文章的主旨,研究其中的文化价值,从而能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保持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通透性。
三、 巧用研讨与练习设问,拓展升华
每篇课文后面准备的“研讨与练习”,是本教材编辑委员会针对本课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和准备的一些问题,它的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加深和巩固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得到升华。根据课文第35页第三题,我设计了探究问题,本文作者对鲲鹏是什么态度,体验和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庄子在文章中描写了一只气势磅礴、硕大无比的神异巨鸟,是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是有多么丰富的想象,这又是多么富有感染力的想象,又是多么气势恢弘的想象啊!庄子通过运用自如的語言,灵活多变的笔触,让这只神鸟飞入人们的心中,活在了人们的心中,因而,鹏成了一种崇高理想的象征、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一种非凡气度的象征,多少人从这儿受到启发、汲取力量、完善自我、开阔胸襟,踏步向前。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要从前人那儿继承鹏的精神,拥有鹏的气度。我们要展翅高飞、一展鸿图,就要学习鹏笑看风云的宽阔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恢弘大度。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和重视每篇课文后“研讨与练习”的有关内容和问题,不要漠然视之,而是要通过分析和研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本篇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中提炼出有深度、相关联、价值高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理解,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功能,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每位教师的教学都离不开提问和设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该怎样设问,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设问,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进行设问,如何设问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去完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掌握了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学设问的一般规律、方式方法和技巧,将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文言文课堂教学一定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一定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 文言文;巧设提问;《逍遥游》
《逍遥游》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文章想象奇特,文笔恣肆,又包含庄子深刻的哲学思想,相较于以往学过的传记类文言文,这篇文章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晦涩含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巧设提问,从设置、探索、研究问题入手,领略这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的奇文。
一、 紧扣文题与背景设问,把握主旨
文章标题一般能很好地反映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立意或整体命意的角度和思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与文章的中心思想相关联。根据文章标题设置问题,可起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学中,我利用提问情境,设趣导读,解读课文。
曾有人说过,在权势凌驾于文化之上,文化屈服于权势的传统环境中,庄子是一棵树,一棵在静静的夜里独自守望月亮的树。当人们在深夜里沉睡时,为什么月亮仍挂在天空,没有丢失?这是因为在微风吹拂、万籁俱寂的夜晚,有这样一棵或两棵树独自守望着月亮。庄子倾其一生独自看守的那轮月亮,他的灵魂、他的魅力、他的精髓便是逍遥。
那么“何为逍遥?”这是紧扣文题设置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得出所谓“逍遥”即为“悠然自得的样子”,从而加深对文章标题“逍遥游”的理解,也就是自己的活动不受任何羁绊束缚、安闲自在。
文章背景信息包括作者的思想观点、一贯风格和写作的背景动机等。这篇文章,由于作者离我们久远,而且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比较陌生,所以学这篇课文必须联系有关背景资料来理解。于是我设了第二个问题:古人讲究“优而学则士”,为什么庄子摒弃做官,而追求“逍遥”呢?查阅和获取有关背景信息,学生可以了解庄子在社会变革、动荡不安、混乱不堪的时代,而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所以他希望在精神上绝对自由,无所羁绊,毫无束缚,让丰富的精神生活去释放作为物质世界的生命,从而去实现超然物外、达观自我、心向往之的绝对自由。
二、 紧抓关键字与词设问,理清脉络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或学生整体参与阅读教学的需要,提出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积极开展讨论、耐心细细品味、加深文意理解等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设问,我们称之为“主问题”。主问题的设置在语文教学中能起到“以一当十”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和作用,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本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三个“笑”字来设计“主问题”。
问题1. 本文有哪“三笑”?
蜩与学鸠笑之;斥鴳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
问题2. 这三“笑”的对象是什么?
前两个笑的对象“之”,都是指鲲鹏。第三个笑的对象“之”,是“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问题3. 这“三笑”的作用是什么?由物及人、先述后议、先破后立。
“主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应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思考,应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设计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通过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来梳理这篇文章的结构和脉络,从而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研究中能做到“一叶而知秋”,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有关文言词语的用法,还可以梳理文本的行文线索,把握文章的主旨,研究其中的文化价值,从而能实现教学目标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保持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连贯性、完整性和通透性。
三、 巧用研讨与练习设问,拓展升华
每篇课文后面准备的“研讨与练习”,是本教材编辑委员会针对本课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和准备的一些问题,它的功能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重点与难点,加深和巩固对课文的学习和理解,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得到升华。根据课文第35页第三题,我设计了探究问题,本文作者对鲲鹏是什么态度,体验和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
庄子在文章中描写了一只气势磅礴、硕大无比的神异巨鸟,是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是有多么丰富的想象,这又是多么富有感染力的想象,又是多么气势恢弘的想象啊!庄子通过运用自如的語言,灵活多变的笔触,让这只神鸟飞入人们的心中,活在了人们的心中,因而,鹏成了一种崇高理想的象征、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一种非凡气度的象征,多少人从这儿受到启发、汲取力量、完善自我、开阔胸襟,踏步向前。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也要从前人那儿继承鹏的精神,拥有鹏的气度。我们要展翅高飞、一展鸿图,就要学习鹏笑看风云的宽阔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恢弘大度。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时,要特别关注和重视每篇课文后“研讨与练习”的有关内容和问题,不要漠然视之,而是要通过分析和研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本篇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中提炼出有深度、相关联、价值高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理解,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功能,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每位教师的教学都离不开提问和设问。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该怎样设问,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进行设问,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进行设问,如何设问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去完善。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掌握了文言文教学课堂教学设问的一般规律、方式方法和技巧,将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特别是文言文课堂教学一定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也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