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流适应质性研究——以参加赴美实习项目的中国大学生为例

来源 :海外英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究赴美实习的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流适应情况,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了8名研究对象,研究发现了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经历了焦虑期、尝试期、低潮期和调适期等四个起伏阶段,变化规律大致遵循螺旋式上升的适应趋势,在面对跨文化交流中的挑战和不适感时,学生们较强的成就动机,开放的心态、乐观精神和国人自信等个体因素在适应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语言能力影响了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和互动的积极性,研究建议加强学生跨文化能力培训,树立开放心态和文化自信,提高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语言文化素养。
其他文献
6月又到考试季.面临中考的学子们,此刻一定已是架好了弓,拉紧了弦,准备全力冲刺.本期,新作文的小编也要为你们加油鼓劲儿,考前支一支着儿.
期刊
摘 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接班人,做好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十分重要,可同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思想政治观念与党性修养,落实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为伟大中国梦的顺利实现贡献更多力量。本文初步探究了现代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模式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模式;大学生;高校;思政教育;党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文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课文“Funny Road Sign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为依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立德育人”的思想,挖掘教材课程思政内容,实践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全面深入开展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力图找到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民族高校英美文学教学注重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民族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应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着手,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实施课堂教学、引入文学批评理论、采用多元考核评价方式探究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及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枫叶淡了又红,鸿雁远了又近,芳香散了又浓,又是一年金秋。  站在田垄上,放眼望去。原是各种浓淡绿色铺满的田野,已然容光焕发,五颜六色。扑面而来的是沁人心脾的香,花香、果香夹杂着丝丝泥土香,调成一味无可比拟的自然香。天上的大雁欢天喜地地飞舞着,整片大地都是它们的舞台: 它们时而组成田野的形状,时而构成云朵的模样,时而排成一个个美妙的音符……这是大自然的馈赠,阳光为植物上色,大地为花香铺路,鸟儿为人类
期刊
晚上,还不到八点,孩子趴在书桌上睡着了。看着一叠叠作业,我真不忍心叫醒他。  他醒后,很快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文《最温暖的陪伴》,然后交给我看,当读至“但我还是想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河岸边,再体会一次那最温暖的陪伴”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自孩子上初中后,周末也难得出去散散心。陪伴他,也成了一种奢侈。  读小学时,常带他去新华书店,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他晶莹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踮起脚尖用细小
期刊
英国著名汉学家理雅各一生中曾三次翻译《诗经》,1871年他完成并出版了无韵体的《诗经》全译本,1876年用韵体重译了《诗经》,1879年在无韵本的基础上修订选译了部分诗篇。考察理雅各的三个《诗经》英译本可知,其前后期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策略虽有转变,但三个译本却无一例外地重视《诗经》中的政治教化内涵,表现出显著的传统经学特点,这与时代背景、学术发展、译者身份、翻译目的等历史文化语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缺乏师生交流,教学效果不佳。该文以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为切入点,研究学生反馈语与其即时心理之间的映射规律。旨在辅助教师针对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反馈语,采用适时、准确的教师反馈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其有效把握和利用话轮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最终建立学生反馈语与教师反馈语的良性互动,让师生双方协商式地处理交际障碍,形成意义连贯、话轮相继的一个有序的交际链,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正如Cook所指出的,“将语言教学建立在第二语言使用者概念的基础上,会对语言教学产生多种影响”[1]。该文首先从多能力、多接触现实生活和最终目标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语使用者概念如何增强二语学生的学习动机。其次,考察了二语使用者概念对语言选择的影响。最后,通过展示在实现L2使用者概念的多能力目标、外部目标和内部目标的情况下应该使用哪些方法,着重论述了L2使用者概念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直到窗外的莺啼初起,柳叶飞旋进窗棂,我才意识到已经春天了。子京托付的那篇文章仍未动笔,不如此刻去一览风景。  第一次去时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在前人数不尽的记载中,岳阳楼最佳之景该是洞庭湖吧?它于山峦中撕咬,吞吐出浩瀚长江水,每当水势飞腾而起如千军万马,不论谁都该叫好连连,在莫测的气象中陶醉。然而此景可叹却不算新,也许子京并不能为之动容。當时我匆匆落笔于“前人之述备矣”,才想也许可以从不同的身份续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