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小学数学学具就抓住了儿童形象思维的特點和好动的天性,物化了那些抽象、概括的数学概念、公式,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来利用学具,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学习自然就更认真了。在教学中科学地利用学具,才会使学生出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样一种飞跃,才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锻炼培养。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初步建立了数感。
一、使用学具,点燃创造的火花,感受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创造的
例如,教学“合与分”时,教师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利用学生天性好动和好奇的年龄特征,让学生随意拿出七个不同颜色的花片,插出自己喜爱的物体,学生们兴趣高涨,很快插出了形状各异的组合。有的学生还注意了色彩搭配的规律性。师趁机启发学生思考:“几和几合起来是7?用花片摆一摆、比一比,看谁摆法最多?”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性格,把学生由直观操作引入抽象分析,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时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个个聚精会神地寻找7可以分成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分的方法,学生们很快发现规律并找出可以合成7的几组数。
二、使用学具,提高操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创造力。
学生在小组操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学具,设计动手操作为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创造力的发展。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跟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感知,发现创造。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正确计算其面积。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动脑、动手,教材P54的方格图,指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发现了什么。(3)动手剪拼平行四边形,思考: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计算其面积。(4)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自己在活动中思索、领悟、发现、概括,找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促进了他们的自我发展。
四、利用学具,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具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可先出示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塑料布让学生在估一估、利用手中的学具亲自测一测的过程中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体会1平方米约有多大。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算的过程中通过学具进行各项尝试。如用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一摆或找些同学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站一站。进而发现要求正方形面积,必须要先知道它的边长,在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1平方米的感悟,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能够一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就很快和数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利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教具和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升和1000毫升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0毫升水倒进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充分利用学具的基础上,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小学数学学具就抓住了儿童形象思维的特點和好动的天性,物化了那些抽象、概括的数学概念、公式,学生通过自己动眼、动手、动口、动脑来利用学具,他们的注意力就集中起来,学习自然就更认真了。在教学中科学地利用学具,才会使学生出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样一种飞跃,才能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锻炼培养。充分利用学具操作,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初步建立了数感。
一、使用学具,点燃创造的火花,感受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巧妙地安排学生的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点燃学生创造的
例如,教学“合与分”时,教师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利用学生天性好动和好奇的年龄特征,让学生随意拿出七个不同颜色的花片,插出自己喜爱的物体,学生们兴趣高涨,很快插出了形状各异的组合。有的学生还注意了色彩搭配的规律性。师趁机启发学生思考:“几和几合起来是7?用花片摆一摆、比一比,看谁摆法最多?”这里教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争强好胜的性格,把学生由直观操作引入抽象分析,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这时学生的兴致更高了,个个聚精会神地寻找7可以分成的几组数。紧接着让学生小组交流分的方法,学生们很快发现规律并找出可以合成7的几组数。
二、使用学具,提高操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创造力。
学生在小组操作中动手动脑,更是发展其创造力的有效方法。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分图片,出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如:认识正方形,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想办法知道正方形的特点,看谁的方法多。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说明四条边一样长……这样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既发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学具,设计动手操作为主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我创造力的发展。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跟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感知,发现创造。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教学的难点是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正确计算其面积。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让学生动脑、动手,教材P54的方格图,指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2)引导学生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发现了什么。(3)动手剪拼平行四边形,思考:怎样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从而计算其面积。(4)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通过动眼、动口、动手、动脑,自己在活动中思索、领悟、发现、概括,找出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教学,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促进了他们的自我发展。
四、利用学具,自主探索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具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如在教学正方形的面积时,可先出示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塑料布让学生在估一估、利用手中的学具亲自测一测的过程中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体会1平方米约有多大。然后让学生在实际算的过程中通过学具进行各项尝试。如用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摆一摆或找些同学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站一站。进而发现要求正方形面积,必须要先知道它的边长,在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1平方米的感悟,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能够一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就很快和数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利用学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教具和学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如:教学1升和1000毫升的关系时,可分组让学生把l000毫升水倒进1升的量筒中,看可以倒几次?同学们有的倒水,有的看刻度,有的记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也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由于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所以教学中只有重视学生的学具操作,借助学具操作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充分利用学具的基础上,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点燃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培养了学生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